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8章 天降馅饼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第8章 天降馅饼

簡繁轉換
作者:旅游中郎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1:59 来源:源1

第8章天降馅饼(第1/2页)

“就这样挺好。”

当晚,张昀让侍从端来一大盆清水,把里里外外都洗了个干净。

躺在床榻上,他指尖划过胸口那道被神秘力量弥合后、仅余浅痕的致命伤,沉沉睡去。

第二日,张昀直睡到日上三竿。

侍从早已遵循刘备的吩咐,备好食水恭候多时了。

吃罢饭,张昀便安坐帐中,没有半点出门闲逛的意思。毕竟如今的他还需要避嫌,而且军营也不是遛弯的地方。

就这么待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时分,张昀刚吃完饭,帐外传来刘备的声音:“允昭,可在?”

张昀掀帘而出,“使君。”

刘备拉着他进了隔壁自己的营帐,待两人坐下,才沉声道:

“特来告知允昭。明日清晨,我与云长、益德将率精兵,突袭曹军。若是能冲破围堵,我们便直接进入徐州城中,协助陶使君守城。”

“哦?”

张昀沉吟片刻,抬起头,面容古井无波,“既如此,使君可备好一番应对之辞,以防入城之后,陶恭祖或有托付州牧之意。”

“???”

这个问号不是我有问题,而是我觉得你有问题!

刘备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托付州牧?

谁?

陶谦?

托付给谁?

我?

短暂的错愕之后,刘备第一感觉是自己理解错了,或者张昀说的其实是什么黑话之类的。

“允昭……你此言何意啊?”

“昀是说,陶谦陶恭祖,有可能会将徐州牧之位,主动让与使君。”

哦,我没理解错……那问题就更大了!

刘备感觉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他方才明明只说了明日要突袭曹军,若能顺利入城便相助守城……好像也没说别的吧?

允昭是如何得出这种结论的?

有点离谱吧?

若非感受到张昀此时并非信口开河,刘备简直怀疑他是在跟自己逗闷子。

“这……允昭,此言……从何说起啊?”

按说以刘备和张昀目前的关系,其实还没到遇事问计的地步。

可张昀这话实在有点超纲,他身边又确实没有能商量这种事的人,故而明知此问有违身份,情急之下也顾不得了。

刘备决定把架子抛一边,这种事还是问清楚比较好,毕竟“我信允昭”嘛。

张昀倒也无所谓,就当聊天了。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敢问使君,对陶恭祖其人,了解几何?”

“呃……”刘备沉吟了片刻,“世人皆言陶恭祖仁厚敦笃,治理徐州颇见成效,在其治下,百姓富庶,仓廪充实……”

他说的基本上算是如今天下人对陶谦的普遍印象。

张昀嘴角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

“陶恭祖此人,表似温和,实则精明强干,内有丘壑。早年坐镇幽州,后又追随皇甫嵩、张温转战西北羌乱。历职刺史(幽)、参军事(讨羌)。可谓既通庶政,亦善兵戈。”

张昀的语气不疾不徐。

“朝廷正是看中此点,黄巾乱起时,才委任其为徐州刺史,担负起平定本州黄巾的重任。彼时,其依仗丹阳精兵之悍勇,辅以招抚臧霸等泰山诸将,确也很快就平定了青徐一带的黄巾。”

刘备一听张昀要开讲了,立马正了正衣襟,腰杆都直了几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章天降馅饼(第2/2页)

“便如使君所言,陶谦此前治理徐州确有建树,堪称乱世中的一片安居之所。”

张昀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些,“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识人不明!”

“先有黄巾降将张闿护送之时,贪图曹嵩财物,杀人越货,给了曹操攻打徐州的借口。”

“再有其丹阳同乡笮融,领万余兵马驻守重镇,却不战而逃。致使曹军长驱直入,屠城害民,彭城、下邳、东海三郡尽成血海!”

“身为一州之牧,识人不明,惹出大祸;手握重兵,又遭连番败绩;现今蜷缩在徐州城内,毫无保境安民之能……如此,岂能不令徐州百姓失望、士心离散?”

刘备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如今的徐州格局,泰山臧霸对他阳奉阴违,根本调遣不动;以糜、陈为首的本地世家,亦是失望透顶。陶谦手中所恃,仅剩万余丹阳旧部,不过堪堪自保于孤城中罢了。”

“说白了,他这个徐州牧,本就摇摇欲坠。再加上陶谦本人年迈体衰,想来也没几年好活了。当此困局中,最该想的是如何为陶氏一门寻条退路。”

张昀的话越发直白起来。

“如今徐州众矢之的,又被曹操紧盯不放,已成烫手山芋。只有赶紧甩出去,让旁人吸引仇寇目光,他才能带着家小抽身。之后不论是驻留徐州,还是退回丹阳老家,好歹还能保住陶家的家业。”

虽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刘备心里也悄悄犯嘀咕:

这“山芋”究竟是何物?

莫不是南方的稀罕吃食?

或是哪个他没听过的典故?

也说不定是“鳝鱼”“山雨”……

此时他看张昀说得头头是道,也不好意思打断问这种小事。

哎,算了,这也不是重点,对允昭说的领会精神便好。

“但这烫手山芋也不是随便甩的。”

张昀当然不知道刘备在想什么,只是接着说道:

“若效法笮融弃城而走,其一生清誉将毁于一旦。不到万不得已,陶谦绝不会这么干。故他所求之策,便需‘体面’二字。”

“要找到一位能力和名望都说得过去的接手之人。至于此人接手后能否守得住,则非他所虑了。”

“甚至在我看来,糜家、陈家那些本地大族,恐怕早已在暗中寻觅下家。毕竟陶谦随时能走,可他们根在徐州,无处可去!因此,总得找个能护住徐州的人。”

至此,刘备方才恍然大悟!

他没想到在自己眼中仍是一方诸侯的陶谦,在张昀这儿已然危如累卵;而颇为富庶的偌大徐州,竟被他说成了烫手山芋。

虽然还是有一丢丢纠结“山芋”到底是何物,但刘备深吸一口气后,还是问到最关键之处。

“即使陶恭祖真有让贤之意……允昭又如何断定,他会选我呢?”

“使君仁义之名远播,且值此危难之际仗义而来,此‘德’之高也;”

“使君不避险阻,亲冒锋镝,率部冲锋陷阵!此‘勇’之显也;”

“若再能以区区千数兵马踏破敌阵,直入城中,此‘力’之证也!”

“如此“德、勇、力”三者皆备之人,能入主徐州岂不是皆大欢喜?”

虽然听着这话里都是在夸自己,但刘备还是品出了点别的味道。

“莫非……允昭的意思是,当下正如兖州士族昔日请曹操,来日迎吕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