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44章 孙乾入伙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第44章 孙乾入伙

簡繁轉換
作者:旅游中郎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1:59 来源:源1

第44章孙乾入伙(第1/2页)

这一天,张昀正在自己小院里挥汗如雨,忽然听到外边热闹了起来,有点人声鼎沸的感觉。

他收拾了一番,走出院门一看,原来是简雍带着众人的家眷从平原回来了。

张昀这才知道,原来自家主公的家眷除了甘夫人,居然还有一个没听说过的亲生女儿!

更令他惊讶则是关二爷,这位不但有妻子胡氏,其长子关平竟然比自己还要年长两岁!

这些都是他从未听说过的事情。

老刘有个女儿,关二爷的老婆姓胡……

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不过对于张三爷那个,现在还不知道在哪的媳妇,他倒是知道不少。

史书上记载其乃是夏侯渊的侄女,不过不受宠爱,还需要自己上山砍柴。有一天被张飞看到,觉得长得挺漂亮又是个良家,就直接抢回家当媳妇了。

对于这段内容,张昀觉得百分之百是史官的“春秋笔法”。张飞怎么可能在野外随便抢了个良家少女,就拉回家当媳妇,还正好是姓夏侯?

你糊弄鬼呢?

按他的分析,这个事更有可能是刘备在许都期间,曹操为了缓和与刘备的关系,就搞了一场比较有象征意味的联姻。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曹老板想分化刘关张之间的关系。

只是从事后来看,这一招没起到效果,属于曹魏版的“赔了夫人又折兵”,比较跌份儿。所以在史书上才记载成了张飞抢亲。

史官对于不能照实写的内容,一般都会编个离谱的故事,等待后人发觉不对,再挖掘其中的真相。

总之,家眷们的到来,为这座临时居所注入了前所未有热闹。

陶谦给刘备安排的府邸本就宽敞,老刘也给关羽张飞划出了院落。只是前阵子两人一直住在军营里,没怎么回来过。

安顿好家眷后的第三日,糜家、陈家等各族许诺的军需粮秣开始大批送达营中。而经过近半个月的休整,士卒的精力和士气也都已恢复。

刘备让关羽带五百士卒,押运三千石粮草去青州交给田楷,随行的还有简雍。

到了青州,关羽交割完粮草便率军返回。而简雍则会带着刘备给公孙瓒的亲笔信,继续北上幽州。

出发前一天晚上,刘备拉着张昀,把之前的谋划又给简雍说了一遍。

简雍听完,目光诧异地在刘备与张昀脸上来回扫视!

刘备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咳,宪和,这事儿就拜托你了。”

简雍躬身领命。

其实他也不是对忽悠公孙瓒有什么意见,毕竟这些年跟着刘备东奔西走,挑拨离间、夸大其词的话都是挂在嘴边的。

只是没想到一向仁厚的刘备,居然也会编出“汝母婢也”这种刻薄的话,更别说用来骂公孙瓒这位“老大哥”了。

他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话肯定是张昀教的。

刘备这辈子,估计都没把这三个字连起来说过,更别提写下来了。

简雍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

既觉得好哥们成熟了,懂得上手段了,又觉得好哥们学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章孙乾入伙(第2/2页)

不过既然是刘备的决定,他自然也不会表达什么异议。而且他能看得出这么做的好处,毕竟己方军中都是什么成分,他也是门清。

简雍不由得暗自寻思,等见了公孙瓒,还要再把袁术的狂妄添油加醋一番。

事实上,他也觉得这些确实像袁公路会说的话,因此对自己之后的“添油加醋”,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安排好这些,刘备便决定择日率军南下广陵。

出兵当天,除了陶谦本人因身体不适,没有出面。自别驾糜竺以下,徐州群僚、世族耆老、名士豪杰尽数聚于南门外。

旌旗猎猎,鼓角相闻,场面之盛大,让张昀不由感慨,自家主公这段时间真是没白混。

等刘备应酬了一圈回来时,身边还跟着一位陌生的中年文士。

此人面容消瘦,年近不惑,穿着素色儒衫,气质温和谦逊。

不待张昀发问,刘备已含笑引荐:“允昭,这位乃是康成先生(郑玄)的弟子,北海孙乾、孙公佑。前几日在康成先生处,公佑有感于我军安民之志,决意相随,今日便随我军一起南下。”

然后又对着孙乾介绍道:“公佑,这位便是我和你提过的张允昭。”

张昀听罢心里一动。

在原本的轨迹中,孙乾是等刘备当上徐州牧后才被郑玄举荐的。后来跟着刘备颠沛流离,从徐州到荆州,再到益州,历经波折始终百折不挠、忠心不二。

如今他提早一年加入了还属于“小微企业”的刘备集团。

张昀脸上绽开真诚笑容,对着孙乾一揖:“原来是公佑先生!昀仰慕先生清名久矣!今日得见芝宇,喜何如之!”

这话绝对不是客套话,张昀属于是跨越时空的“久仰”!

孙乾早已从刘备口中听说过张昀的事迹。深知这位看似未及弱冠,和自己儿子年岁差不多的少年,实则是主公麾下算无遗策、屡献奇谋的核心智囊!

虽然身份还只是个议曹从事,但在主公心中的地位怕不是堪比汉初的良、平(张良、陈平)。

他不敢有丝毫托大,连忙郑重还礼:“张先生过誉了!乾蒙主公不弃,方得附骥尾。倒是先生少年英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只闻其事,便已心折!”

张昀笑着摆摆手:“公佑先生唤昀表字允昭便是。小子年幼,于经史典章更是浅尝辄止,岂敢当‘先生’二字?还需向公佑先生多多请教才是。”

孙乾心中有些惊讶。

他本以为此等少年奇才,必是意气风发,锋芒毕露之人。换作自己有那般翻云覆雨的手段,恐怕也难抑骄矜之气。

可真接触下来,只觉此人态度谦和,言辞恳切,虽有少年意气,却无半分傲气。寥寥数语间,便令人如沐春风,好感顿生。

孙乾心中戒备悄然放下,不由真心赞道:“允昭郎君年纪轻轻,貌俊才高,还能虚怀若谷,实在难得。

“此等气度,颇有圣贤遗风啊!”

对常年治经的孙乾而言,“圣贤遗风”已是极高的评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