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35章 宿醉之后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第35章 宿醉之后

簡繁轉換
作者:旅游中郎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1:59 来源:源1

第35章宿醉之后(第1/2页)

张昀坐在床边又喝了一碗水。

不多时,豆娘端来了盛满清水的铜盆,备好青盐、柳枝等洗漱之物。

张昀也顾不得什么仪态,坐在床边,就着昏暗的天光,迷迷糊糊地洗了起来。

当冰凉的水打在脸上,他的神志才终于清醒了几分,零碎的画面也开始在头脑中涌现。

他记得昨天的酒,比之前入城时喝的还要更加寡淡,就和掺了点醋的稀米汤差不多。

怪不得这年月动不动就抱着坛子喝。真换成后世53度的茅子,半坛下肚张飞就得躺下。

不过昨天的时候,他也是充分融入了环境。

第一坛用杯子喝,下肚之后完全没有感觉;

第二坛用碗喝,一坛酒下去大半时,还能跟张飞谈笑风生;

而抱起第三坛之后的事,就是一片空白了……

他对自己后边又说了点什么,干了点什么,怎么回的府邸,都完全没有印象。

而张昀不知道的是,昨日他“言出必践”灌完三坛酒当场“断电”的场面,正经把刘备吓了一跳!

张飞也被自家大哥拎着好一通数落。

这些场面,醉成烂泥的张昀自然是都错过了。

此时,宿醉的他就着腌菜,勉强吃完豆娘端到眼前的粟米粥,胃里也终于舒坦了些。

他起身步入院落,缓缓溜达了两圈,活动着酸软的筋骨。

“吱呀”一声,院门轻启,张昀转头看去,发现刘备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允昭?”刘备一看张昀正在院中散步,快步走近,“何时醒的?身体可好些了?”

张昀讪讪地说:“呃……刚醒没多久,让主公挂心了。”

“唉……”

刘备仔细端详着他宿醉后有些苍白的脸色,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允昭啊,你年纪尚轻,这身子骨,经得起几次这般折腾?”

他语重心长,带着老父亲般的关切:

“饮酒助兴本无妨,然需量力而行!贪杯过量,既损根本,又易误事。你心智超卓,更当惜身自持,这杯中之物……浅尝辄止便好,切莫逞一时意气啊!”

张昀听着这番发自肺腑的劝诫,颇为窘迫。

仔细想来,他穿越后就喝了两次酒,结果两次全喝大了,还都是在刘备的眼皮底下。

这让他有心解释自己不是“酒蒙子”,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得连声应道:

“主公教训的是,昀知错了,日后定当节制。”

不过张昀心里也在暗自嘀咕:这事也真奇了怪了,我穿越之前也不是什么好酒之人啊,怎么来到这边每次都“躺平”收场?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真不怪自己。

主要是因为这年月的酒度数太低,不像后世的酒,入口辣,咽进去烧。

这两次喝酒对他来说,跟喝饮料也没什么差别,宴席间气氛又好,喝着喝着就没数了。

等酒劲慢悠悠爬上来,他早就喝多了,想刹车都来不及,稀里糊涂就断片儿了。

刘备又说了几句诸如“翼德那性子,哪懂什么分寸”、“以后莫要跟他一般见识”之类的话。

见张昀神情诚恳,认错态度良好,便也不再赘言,转而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章宿醉之后(第2/2页)

“允昭,今日我已遣人向糜别驾(糜竺)递了正式拜帖,约定了明日午后过府造访。”

“好,”张昀点点头,思索了片刻说道:“主公,既然明日要去拜访糜别驾,昀恰有一事禀告。”

“昔日我边氏一族的长辈偶得灵感,研究出一种新式制盐法门。此法相较当下通行的煮海为盐,不仅耗费剧减,费省十之七八,更能使产量倍增!”

刘备闻言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吐槽。

这边家是不是有点离谱?

明明是陈留的世家,既不靠海,也无盐井,为何会去研究制盐?这不是闲得没事干吗?

若还真能研究成……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张昀看着刘备疑虑的神情,满不在乎,反正死无对证。

他径直道:“待我等与糜家合作兴建广陵的盐场时,大可推行此法。”

刘备回过神来,有些迟疑地说道:

“此乃你边氏不传之秘。如此轻易拿出,是否……”

他本想说“是否该与族中商议”,话到嘴边猛然想起边氏遭难,唯余张昀一人,顿时语塞,神色略显尴尬。

张昀云淡风轻地一笑:“主公何出此言?如今边氏何在?”

刘备喉头滚动了一下,一股酸涩涌上心头。看着眼前少年如此平静地道出家毁族亡,他也不知如何安慰,只觉得胸中堵得慌。几番欲言,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

张昀没在意他的情绪,接着往下说:

“不过,此新法门,昀所知仅为概略纲要,具体操作之法,尚需在盐场实际试制中反复摸索、调试完善。明日主公拜访糜竺时,还需借机周旋!”

他眼中精光闪动:“主公不妨以此法为引,游说糜子仲。最好能让糜家独自承担在广陵筹建盐场的所有前期开销,并出资支持新法流程的试验改进费用。”

“毕竟此事若成,收益最大者,依然是盐场遍布徐州的糜家!糜竺是个聪明人,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明白。”

“依昀所料,以麋子仲之为人、眼光、胸襟,有极大可能会欣然出资,共襄此举!”

至于张昀这般笃定的判断,则完全是基于原本历史上的发展。

他始终认为如今的糜竺,其格局早已超越了单纯地追逐财富。

他谋求的是家族转型,是政治前途!

尤其在陶谦行将就木、徐州未来扑朔迷离之际,糜竺与陈登倾向刘备入主徐州的态度日益明显。

值此关头,他岂会吝惜些许财货?这笔看似耗费巨大的投资,在其眼中也许更像是在纳投名状?

再者说,“晒盐法”一旦在这个时代成功复现,作为本就垄断徐州制盐业的糜家,也将获得难以估量的庞大收益。

对糜竺来说,这笔钱不论是算“经济账”还是“政治账”,都该毫不犹豫地花出去。

而且如果说此前的糜竺对刘备,只是有选择地支持,那等到“晒盐法”开花结果之后,通过这种深度利益捆绑与合作,即使不嫁妹妹,糜家的一只脚也踏上了刘备的船。

毕竟这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有只占便宜的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