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京与秦铁雁在办公室为调查方向争执不下之际,突然间沈廷一脸紧张地敲门旋即冲进来,道:
“蓝书记,张炎跳楼身亡,张九宽部长晕倒在办公室!”
秦铁雁一听气炸了,大骂道:
“张家就两层小楼,跳下去腿都摔不断,身什么亡……”说着忙不迭打电话给监视张家的小组。
蓝京沉声道:“赶紧送张部长去医院抢救,你辛苦一下在医院守着,别的事待会儿再说。”
“好!”
沈廷很认同蓝京“伤人乎不问马”的态度,立即大步流星离开。
这会儿工夫秦铁雁已得知张炎竟然从张家别墅后窗跳出去,泅水渡过后面小河而从监视小组鼻子底下逃逸——监视居住的等级终究比较低,监视人员警惕性程度也不高。
张炎随即马不停蹄来到离张家别墅九百多米的商厦,一口气上了十七层楼顶,然后打电话给张九宽说:
“对不起爸爸,儿子先走一步。”
说完扔掉手机纵身跳下,十七层楼的高度可想而知场面有多血腥惨烈,送到医院并非抢救而是把尸身拼凑完整罢了。
听到这里秦铁雁又破口大骂:
“好端端关在家里的人跳窗、泅水爬上高楼自杀,他妈的算啥回事?要是背后没人拿枪逼着,鬼都不信!”
蓝京拍拍他的肩以示安抚,镇静地说:
“刚刚说以人命为代价,转眼又是一条命,所以彭绎夫妇遇害那晚我就当着直播镜头说过,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双方都没有退路!”
“是,是的,你又对了……”
秦铁雁深深叹息,“我这就带人去抓李慎,他妈的如果他也在家里自杀,老子就认栽!”
蓝京道:“应该不会,傅晓忠被关进专案组的消息还没传出去,但过了今夜就难说了,因此你必须快马加鞭,别被对手抢了先。”
不能不说蓝京未雨绸缪的手法相当巧妙,即由邵鹏飞约谈傅晓忠,招供后秦铁雁悄悄将他带离,这样市纪委工作人员一时间找不着人,听说被书记叫过去谈话了又不敢多问,从而最大限度争取到时间。
当秦铁雁敲开自己前任的家门时,蓝京也来到省委书记办公室。
短短一年多时间,石应铨比空降时明显苍老,眼里也没那股意气风发和势不可挡,朝明的水土确实与大东北不同,他的风格与节奏也踏不准南方的鼓点,很多方面不顺遂不如意,而且时时觉得有劲使不出。
首先青牧山综合工程变了调,随着一期工程全面铺开,各市不约而同采用蓝京当初的战术即合理的、有限度的施工,而把对青牧山破坏严重、伤筋动骨的大工程以技术等理由一再延后,有的干脆建议放到二期工程,实际上石应铨心中有数各方面都在等自己滚蛋,因此根本不存在二期、三期。
石应铨也很乐意早点滚蛋,但前提是一期工程至少场面上圆满结束,不然只能咕碌碌往下滚,而非原来所想的喜跳龙门、顺利入局。
眼下没别的办法,石应铨只能给亲信心腹姚璄更大压力,迫使姚璄加班加点督战,不顾颜面地拿鞭子敲打各市领导,为此弄得怨声载道、官不聊生,所有矛盾都聚焦到姚璄身上,正如古代擅权作威的太监,替主子吸引全部火力、承担所有唾恨。
不过青牧山综合工程进展虽不顺利,进度也低于预期,有姚璄上蹿下跳狐假虎威还能稳步推进,石应铨主张或主导的另两项工作则遭到季龙井为首省领导们掣肘。
一是石应铨在大东北搞得得心应手的国进民退,他素来觉得壮大国企实力、增加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具有战略意义,既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应对重大挑战和自然灾害,又能掌握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确保国家对战略资源的绝对控制,保障国家核心利益和自主权,更重要在于围绕高端制造、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国企可以凭借其规模和资源投入优势进行长周期、高风险的基础研发和技术攻关,确保国家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为此石应铨祭最拿手的两斧头,一斧头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一斧头则是加大财正和金融扶持力度。
“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围绕国企传统地盘石化、钢铁、船舶、航空等产业,鼓励和刺激它们不断扩张、收购、兼并,有条件要运作上市;财正和金融扶持则与蓝京在围城主导的振兴新兴产业一脉相承,给予优惠正策、高额补贴、贷款扶持。
然而他忽略了朝明地域的特殊性以及自身情况,这些传统重工业、基础产业是大东北的基础盘,但在朝明所占比重不高,国企存在感不强,并不具备扩充实力的大环境,因为你想收购兼并人家,可你利润没人家高、收入没人家多、机制没人家灵活,哪张得开口?况且国资、财正、金融等重量级部门都掌握在季龙井和陈晓卫手里,面对石应铨的号召,他俩不会说“不”,就一轮轮地评估、分析、论证拖着,手底下也就心中有数了。
二是省直机关和市委主要领导人选问题,按石应铨在大东北的风格应该一把手说了算,二把手有限度参与,三把手及以下可以提提看法仅供参考,这种做派在朝明压根行不通,最典型例子是今年初季龙井建议提拔一位副厅长,石应铨觉得履历过于单薄便没点头,孰料半天不到就接到京都某位局委员电话,以商量的口吻说履历不够完整更需要多压担子锻炼嘛,应铨书记觉得呢?石应铨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一迭声答应下来。
副厅长尚且如此,地级市领导班子更不用提,再往上省直机关负责人和市主要领导以及副省级干部提名,几乎每个名额背后都有坑,令得石应铨如履薄冰。
目前博弈点有两个,省委秘书长和副省长。
宋阳在老领导关心下终于要离开朝明了,甭管去向哪里、能否提拔,总之是好事,树挪死人挪活嘛;副省长凌沃也将跨省交流,与宋阳一样动向尚不明朗不过进省委常委班子是肯定的,具体职务还有待进一步磋商。
连同年底即将回原山的省纪委书记叶强,朝明又空出三个副省职名额,不过省纪委书记向来跨省交流连推荐都不需要,因此各方都紧盯着省委秘书长和副省长两个位子。
作为省府大院的大管家,省委秘书长岗位重要性无庸置疑,虽然都知道石应铨那尊神不好伺候,他又不会在朝明呆得太长,等滚蛋了不就好办了吗?经济副省长在朝明正治生态当中地位历来很高,之前传言由分管工业的吴轩鸿接替,不要紧,分管工业也不错的,好歹把副省职级别装进袋里。
按省委高层多年形成的默契,应该你一个、我一个皆大欢喜,即省委书记提名秘书长,省长提名副省长,这么做也有现实意义毕竟将来都是自己的助手,必须选信得过的种子选手。
然而石应铨就霸道在这里,想通吃两个名额,因为大东北惯例一把手说了算,省长就是副手,没说话的份儿!石应铨的想法是,从吉中省空降省委秘书长,提拔汀城市长王士杰为副省长,理由?
需要理由吗?实在要也可以——该同志正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符合提拔条件,就这么简单。
季龙井等省领导都觉得不可思议。
跨省交流省委秘书长……好吧,你的地盘你做主,哪怕新来的秘书长两眼一抹黑、跟省里老领导老同志不熟等等都无所谓,但地级市市长直接提拔副省长,请问需要这么着急吗?
理论上讲正厅提拔副省长是可以的,但体制规矩副省级要有地级市一把手主正履历,这属于充分不必要条件,没有明文规定不过通常如此,否则市长提拔了市委书记的脸往哪儿搁?你肯定干得不好,不然为什么宁可提拔市长?可反过来说如果干得不好,为什么他只能当市长,而没当到市委书记?
且不论围城两位副省级干部,伍潭叶添明、泸叶毕沅、陆泊张恒、赤浥刘益明,在朝明朝野哪个不是响当当的,论资历论声誉论综合能力都胜过王士杰,凭什么提拔他?
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季龙井一反平时隐忍与内敛态度明确地予以反对,他都懒得跟石应铨多费口舌,就简而单之三个字:
不同意。
石应铨事先准备了一箩筐道理跟季龙井辩论,没料到宛若拳头打在棉花上,一时间倒也无计可施。
听了蓝京汇报的三件事——张九宽儿子张炎潜逃后跳楼自杀、专案组调查前市正法委书记李慎以及市纪委行正办主任傅晓忠,石应铨眉头紧锁道:
“案子大概淌到深水区了,水到底有多深,蓝书记心里有底吗?”
站在他的角度很担心蔓延到省委层面,那样简直乱上加乱,全乱套了,故而有必要含蓄地提醒蓝京。
蓝京如实汇报:“李慎明显受人指使,幕后人物到底是谁还没查出来,预计级别只会更高。”
“是这样啊……”
石应铨手指在桌上画了条线,慢吞吞道,“案子肯定要查,不过……金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呐。”
这条线,就是省委书记划给市委书记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