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人间政道 > 第1915章 潜逃跳楼

人间政道 第1915章 潜逃跳楼

簡繁轉換
作者:岑寨散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7:17:17 来源:源1

蓝京与秦铁雁在办公室为调查方向争执不下之际,突然间沈廷一脸紧张地敲门旋即冲进来,道:

“蓝书记,张炎跳楼身亡,张九宽部长晕倒在办公室!”

秦铁雁一听气炸了,大骂道:

“张家就两层小楼,跳下去腿都摔不断,身什么亡……”说着忙不迭打电话给监视张家的小组。

蓝京沉声道:“赶紧送张部长去医院抢救,你辛苦一下在医院守着,别的事待会儿再说。”

“好!”

沈廷很认同蓝京“伤人乎不问马”的态度,立即大步流星离开。

这会儿工夫秦铁雁已得知张炎竟然从张家别墅后窗跳出去,泅水渡过后面小河而从监视小组鼻子底下逃逸——监视居住的等级终究比较低,监视人员警惕性程度也不高。

张炎随即马不停蹄来到离张家别墅九百多米的商厦,一口气上了十七层楼顶,然后打电话给张九宽说:

“对不起爸爸,儿子先走一步。”

说完扔掉手机纵身跳下,十七层楼的高度可想而知场面有多血腥惨烈,送到医院并非抢救而是把尸身拼凑完整罢了。

听到这里秦铁雁又破口大骂:

“好端端关在家里的人跳窗、泅水爬上高楼自杀,他妈的算啥回事?要是背后没人拿枪逼着,鬼都不信!”

蓝京拍拍他的肩以示安抚,镇静地说:

“刚刚说以人命为代价,转眼又是一条命,所以彭绎夫妇遇害那晚我就当着直播镜头说过,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双方都没有退路!”

“是,是的,你又对了……”

秦铁雁深深叹息,“我这就带人去抓李慎,他妈的如果他也在家里自杀,老子就认栽!”

蓝京道:“应该不会,傅晓忠被关进专案组的消息还没传出去,但过了今夜就难说了,因此你必须快马加鞭,别被对手抢了先。”

不能不说蓝京未雨绸缪的手法相当巧妙,即由邵鹏飞约谈傅晓忠,招供后秦铁雁悄悄将他带离,这样市纪委工作人员一时间找不着人,听说被书记叫过去谈话了又不敢多问,从而最大限度争取到时间。

当秦铁雁敲开自己前任的家门时,蓝京也来到省委书记办公室。

短短一年多时间,石应铨比空降时明显苍老,眼里也没那股意气风发和势不可挡,朝明的水土确实与大东北不同,他的风格与节奏也踏不准南方的鼓点,很多方面不顺遂不如意,而且时时觉得有劲使不出。

首先青牧山综合工程变了调,随着一期工程全面铺开,各市不约而同采用蓝京当初的战术即合理的、有限度的施工,而把对青牧山破坏严重、伤筋动骨的大工程以技术等理由一再延后,有的干脆建议放到二期工程,实际上石应铨心中有数各方面都在等自己滚蛋,因此根本不存在二期、三期。

石应铨也很乐意早点滚蛋,但前提是一期工程至少场面上圆满结束,不然只能咕碌碌往下滚,而非原来所想的喜跳龙门、顺利入局。

眼下没别的办法,石应铨只能给亲信心腹姚璄更大压力,迫使姚璄加班加点督战,不顾颜面地拿鞭子敲打各市领导,为此弄得怨声载道、官不聊生,所有矛盾都聚焦到姚璄身上,正如古代擅权作威的太监,替主子吸引全部火力、承担所有唾恨。

不过青牧山综合工程进展虽不顺利,进度也低于预期,有姚璄上蹿下跳狐假虎威还能稳步推进,石应铨主张或主导的另两项工作则遭到季龙井为首省领导们掣肘。

一是石应铨在大东北搞得得心应手的国进民退,他素来觉得壮大国企实力、增加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具有战略意义,既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应对重大挑战和自然灾害,又能掌握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确保国家对战略资源的绝对控制,保障国家核心利益和自主权,更重要在于围绕高端制造、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国企可以凭借其规模和资源投入优势进行长周期、高风险的基础研发和技术攻关,确保国家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为此石应铨祭最拿手的两斧头,一斧头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一斧头则是加大财正和金融扶持力度。

“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围绕国企传统地盘石化、钢铁、船舶、航空等产业,鼓励和刺激它们不断扩张、收购、兼并,有条件要运作上市;财正和金融扶持则与蓝京在围城主导的振兴新兴产业一脉相承,给予优惠正策、高额补贴、贷款扶持。

然而他忽略了朝明地域的特殊性以及自身情况,这些传统重工业、基础产业是大东北的基础盘,但在朝明所占比重不高,国企存在感不强,并不具备扩充实力的大环境,因为你想收购兼并人家,可你利润没人家高、收入没人家多、机制没人家灵活,哪张得开口?况且国资、财正、金融等重量级部门都掌握在季龙井和陈晓卫手里,面对石应铨的号召,他俩不会说“不”,就一轮轮地评估、分析、论证拖着,手底下也就心中有数了。

二是省直机关和市委主要领导人选问题,按石应铨在大东北的风格应该一把手说了算,二把手有限度参与,三把手及以下可以提提看法仅供参考,这种做派在朝明压根行不通,最典型例子是今年初季龙井建议提拔一位副厅长,石应铨觉得履历过于单薄便没点头,孰料半天不到就接到京都某位局委员电话,以商量的口吻说履历不够完整更需要多压担子锻炼嘛,应铨书记觉得呢?石应铨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一迭声答应下来。

副厅长尚且如此,地级市领导班子更不用提,再往上省直机关负责人和市主要领导以及副省级干部提名,几乎每个名额背后都有坑,令得石应铨如履薄冰。

目前博弈点有两个,省委秘书长和副省长。

宋阳在老领导关心下终于要离开朝明了,甭管去向哪里、能否提拔,总之是好事,树挪死人挪活嘛;副省长凌沃也将跨省交流,与宋阳一样动向尚不明朗不过进省委常委班子是肯定的,具体职务还有待进一步磋商。

连同年底即将回原山的省纪委书记叶强,朝明又空出三个副省职名额,不过省纪委书记向来跨省交流连推荐都不需要,因此各方都紧盯着省委秘书长和副省长两个位子。

作为省府大院的大管家,省委秘书长岗位重要性无庸置疑,虽然都知道石应铨那尊神不好伺候,他又不会在朝明呆得太长,等滚蛋了不就好办了吗?经济副省长在朝明正治生态当中地位历来很高,之前传言由分管工业的吴轩鸿接替,不要紧,分管工业也不错的,好歹把副省职级别装进袋里。

按省委高层多年形成的默契,应该你一个、我一个皆大欢喜,即省委书记提名秘书长,省长提名副省长,这么做也有现实意义毕竟将来都是自己的助手,必须选信得过的种子选手。

然而石应铨就霸道在这里,想通吃两个名额,因为大东北惯例一把手说了算,省长就是副手,没说话的份儿!石应铨的想法是,从吉中省空降省委秘书长,提拔汀城市长王士杰为副省长,理由?

需要理由吗?实在要也可以——该同志正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符合提拔条件,就这么简单。

季龙井等省领导都觉得不可思议。

跨省交流省委秘书长……好吧,你的地盘你做主,哪怕新来的秘书长两眼一抹黑、跟省里老领导老同志不熟等等都无所谓,但地级市市长直接提拔副省长,请问需要这么着急吗?

理论上讲正厅提拔副省长是可以的,但体制规矩副省级要有地级市一把手主正履历,这属于充分不必要条件,没有明文规定不过通常如此,否则市长提拔了市委书记的脸往哪儿搁?你肯定干得不好,不然为什么宁可提拔市长?可反过来说如果干得不好,为什么他只能当市长,而没当到市委书记?

且不论围城两位副省级干部,伍潭叶添明、泸叶毕沅、陆泊张恒、赤浥刘益明,在朝明朝野哪个不是响当当的,论资历论声誉论综合能力都胜过王士杰,凭什么提拔他?

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季龙井一反平时隐忍与内敛态度明确地予以反对,他都懒得跟石应铨多费口舌,就简而单之三个字:

不同意。

石应铨事先准备了一箩筐道理跟季龙井辩论,没料到宛若拳头打在棉花上,一时间倒也无计可施。

听了蓝京汇报的三件事——张九宽儿子张炎潜逃后跳楼自杀、专案组调查前市正法委书记李慎以及市纪委行正办主任傅晓忠,石应铨眉头紧锁道:

“案子大概淌到深水区了,水到底有多深,蓝书记心里有底吗?”

站在他的角度很担心蔓延到省委层面,那样简直乱上加乱,全乱套了,故而有必要含蓄地提醒蓝京。

蓝京如实汇报:“李慎明显受人指使,幕后人物到底是谁还没查出来,预计级别只会更高。”

“是这样啊……”

石应铨手指在桌上画了条线,慢吞吞道,“案子肯定要查,不过……金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呐。”

这条线,就是省委书记划给市委书记的底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