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 第五十五章:胡同里的算计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第五十五章:胡同里的算计

簡繁轉換
作者:花无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5 05:32:27 来源:源1

第五十五章:胡同里的算计(第1/2页)

“李三兄弟,王赖子他就是个畜生!他先前那般对你,你反倒还肯帮我,往后我愿当牛做马的伺候你!”陈氏跪在地上,泪水模糊了双眼,声音哽咽得不成调,挤压在心底多年的委屈彻底爆发出来。

“陈嫂,快起来!你若再跪着我可就生气了,往后我这家里你也别来了。”李逸语气严肃,不似玩笑。

听出他话里的认真,陈氏连忙撑着地面站起身,用袖口胡乱擦了把眼泪,眼眶依旧通红。

“你知道孩子被卖到哪里去了吗?”李逸问道。

陈氏努力回忆着,声音带着后怕:

“那日......王赖子回来就骂骂咧咧,说娘娘村的吴大不是东西,明明说好要三斗粟米,最后只给了不到两斗。”

“娘娘村?”李逸眉头微蹙,原主李三的记忆里并无这个村子的印象。

张绣娘闻言走上前来,轻声说道:“娘娘村我知道,我娘家就是那边的,爹娘过世后,我就再也没回去过了。”

李逸详细问清了路线,打定主意明天一早就带着陈氏过去。

晚饭过后,张绣娘和陈氏相继回了家,听闻李逸要帮陈氏找回孩子,白雪儿、秦心月和于巧倩都觉得是件好事,陈氏这些日子在院里干活勤勉卖力,从不偷懒耍滑,大家都看在眼里,力所能及地帮衬一把也是应当。

入夜......

木屋被油灯昏黄的光填满。白雪儿、秦心月和于巧倩围坐在热炕头,身下的火炕暖烘烘的,身上裹着厚实的绸布棉衣,即便木屋墙壁单薄,也丝毫不觉寒冷。

李逸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走进来,轻轻放在炕上。三女好奇地望过来,眼神里满是疑惑。

“夫君,这里面是什么呀?”白雪儿率先凑上前,小手扒着麻袋边缘。

李逸故作神秘地笑了笑:“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白雪儿麻利地解开麻袋口的麻绳,当看清里面的东西时,忍不住呀的轻呼出声。

“哎呀...雪儿,别一惊一乍的,吓我一跳。”于巧倩嗔怪地瞪了她一眼,也凑了过来。

借着油灯昏黄的光芒,能清晰看到麻袋里有着四卷布料,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白雪儿一把将麻袋扯倒,四劵绸缎哗啦啦落在炕上,色泽鲜亮,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哇!好漂亮的布啊!”她兴奋地拍手,伸手摸着布料光滑的质感。

于巧倩指尖划过绸缎,也连连点头:“嗯,是上等的绸布呢,摸着手感就不一样,在县城里怕是要卖不少钱。”

李逸坐在炕边,笑着说道:“今日去买纱布,看到这几匹布颜色好看,质地也不错,就想着买回来给你们三个做身新衣服,凭你们三人的身段穿上定是极好看的,便索性我都买了下来。”

“夫君最疼雪儿了!”

白雪儿欣喜地从炕上跳下来,从身后一把抱住李逸的腰,脸颊贴在他的背上蹭了蹭。

“让夫君破费了,王店主送的那些冬衣已经很好了。”

于巧倩嘴上说着客气话,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眼底满是欢喜。

【白雪儿好感度 5(当前好感度70)】

【于巧倩好感度 5(当前好感度28)】

李逸等了片刻,始终没等到秦心月的好感度提示,他悄悄地打开人物面板。

发现在伴侣一栏依旧没有秦心月的名字,心中不禁疑惑:难道非要确定了夫妻之实,才能出现在面板上?

想到自己的隐疾,李逸不由得皱了皱眉。

好在近日给陈玉竹和陈掌柜诊治,医术熟练度不知不觉涨到了92点,如此再努努力就能升级,或许到那时,就能找到解决隐疾的办法了。

三女在炕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各自喜欢的颜色,李逸则坐在桌边继续忙活木工活,他打算做一个大浴桶。

家里如今有三位女眷,只用小木盆洗漱实在不便,一个宽敞的浴桶是很有必要。

他抬头看了眼桌上的油灯,灯芯燃烧时冒着淡淡的黑烟,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煤油味。

这时代的照明实在落后,蜡烛造价高还不耐用,油灯又油烟大,时间久了屋顶都被熏得发黑。李逸略一思索,便放弃了搞电灯的不切实际想法,最多改良一下蜡烛的配方,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精力。

收拾好木工工具,李逸准备熄灯歇息,抬头恰好对上秦心月望过来的目光。

于巧倩体寒,平日里睡在炕头最暖的位置,李逸睡在炕梢,觉得这边墙薄透风,白雪儿总粘着他便紧紧挨着,所以秦心月就睡在白雪儿和于巧倩之间。

白雪儿正要吹灯,李逸突然开口:“心月,你最近火气有些大,肝火旺,还是睡炕梢凉快些,今晚你睡这边吧。”

“嗯……好。”秦心月轻轻点头,抱着自己的被褥挪到炕梢躺下。

这下,李逸便夹在了白雪儿和秦心月中间。

白雪儿吹灭油灯,摸索着钻进李逸的被窝,像往常一样缩成小小的一团,前几日还是睡着后偷偷溜进李逸被窝,近来今日是干脆演都不演了。

李逸侧身搂着白雪儿,另一只手悄悄伸出被窝,似乎早就有所准备,他的手很轻易的就握住了秦心月的手。她的手掌带着常年习武留下的老茧却很温暖,李逸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心中安稳了许多。

次日清晨,生物钟准时唤醒了李逸。醒来时,他只觉得身体被牢牢固定住,睁眼发现秦心月和白雪儿一左一右地贴在他身上,一条胳膊一条腿都被压住了。

白雪儿还在呼呼大睡,小脸红扑扑的,另一边的秦心月则睁着大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四目相对,秦心月脸颊瞬间涨红,连忙心虚地移开视线,飞快地收回手脚,身体一滚就缩回了自己的被窝,只留下后背对着他,被子裹得严严实实。

这般模样的秦女侠竟让李逸觉得有些可爱,笑着调侃:

“秦女侠,咱们该起床练功了吧?夫君我这两日没练,你可得好好教教我。”

“嗯……”秦心月的声音从被子里传来,闷闷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

等了片刻,见她没动静,李逸才缓缓探过身。秦心月刚好也抬起头,四目再次相撞,她的脸更红了,连忙闭上眼睛装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胡同里的算计(第2/2页)

李逸率先穿衣起身,来到院子里练习《气合拳》。

刚打完第四遍,就看到院门外探进来一个脑袋,不用看也知道是陈氏,惦记着今天的事情,她定是一夜没睡好,早早便来等候了。

没来得及吃早饭,练完拳后,李逸便和陈氏动身出发。

原本想赶骡车,转念一想,此行并非炫富,若是赶着骡车去,对方定会见财起意漫天要价,反而把事情复杂化。于是李逸用布袋装了两斗粟米,背上箩筐,二人徒步出门。

娘娘村不算太远,就在去乡里的必经之路旁的一个岔路口,这条路李逸走了好几次,张绣娘一说岔路的位置,他便了然于心。

积雪未化,路面有些滑,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抵达娘娘村。

进村前,李逸反复叮嘱陈氏:“到了之后,你什么都不用多说,一切听我安排就好。”

陈氏连连点头,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娘娘村规模不大,现在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李逸拦住一位在路边割茅草的老汉,打听清楚吴大家的位置,循着指引走去。

看到那座歪斜的土墙、漏风的柴门,他不由得皱了皱眉,这家人看着家境贫寒,孩子被卖到这怕是遭了不少罪。

在院门口喊了几声,一对四五十岁的老夫妇走了出来。李逸没有绕弯子,故意摆出怒气冲冲的模样,谎称自己是陈氏的亲弟弟,前来讨要被拐走的侄子。

吴大当即不乐意了,梗着脖子辩解:“谁拐了,谁拐了!你莫要胡说!这孩子是我用粮食换来的,又不是抢来的,凭什么给你?”

李逸顺势提出,愿意用两斗粟米赎回孩子,对方自是不愿松口。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两斗粟米外加六十三钱,成功将孩子赎了回来。

陈氏接过孩子的那一刻,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孩子又哭又笑,泪水顺着脸颊滚落,滴在孩子瘦小的脸上。

这女童有十几个月大了,瘦得皮包骨头,小小的身躯蜷缩在陈氏怀里,竟不如李逸之前见过的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壮实,一双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四周,看得人心头发酸。

李逸连忙从箩筐里拿出一件厚实的冬衣和一块兔皮,小心地将孩子裹好,天寒地冻的这一路可是不能给孩子冻着。

吴大和他媳妇原本有两个儿子,战乱时被强行征兵再也没回来。老两口年岁大了无法生育,便想买个孩子养大,将来好给他们养老送终。若不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他们也不会轻易松口还回孩子。

李逸暗自庆幸没赶骡车来,否则对方定敢狮子大开口,索要上千钱。

赎回孩子后,陈氏像是解了心头的大石,整个人都有了精气神。往后每日来李逸家干活,更是卖力的不像话,孩子平日里就由白雪儿和于巧倩帮忙照看,两个姑娘细心周到,孩子也格外乖巧不哭不闹。

短短十天时间,馒头在安平县的冬日里掀起了一阵热潮,王记酒肆每日客人络绎不绝,那些大户人家一来就买几十上百个馒头,弄得王金石不得不实行限量供应,价格也涨到了十五钱一个。

李逸家炕头发老面的木桶不知不觉就增加到了十个,由张绣娘和陈氏一起负责蒸馒头,他偶尔帮忙和面。如今一天能做四百个馒头,兜里的铜钱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张绣娘已经赚了上千钱,陈氏也攒了几百钱,两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对日子也越发有盼头。

安平县城,王记酒肆....

继老母寿宴上的虎肉之后,王金石再次在县城里出尽了风头。上回的虎肉只有少数人吃到了,可这次的馒头,却成了各大门大户夫人小姐的心头好,人人追捧。

就连县令伍思远和县丞张贤,都得托关系才能买到馒头。王记酒肆的生意比起往日翻了三倍不止,只因王金石定了规矩,在酒肆喝酒的客人,可优先购买馒头。

“哎呀,实在对不住啊各位,今日的馒头已经卖光了,想要的话,明日可得趁早来啊!”

王金石站在店门口,脸上堆着歉意的笑容,眼底却藏不住得意。

“王店主,你就不能多做些吗?我这都来第三天了,才买到两个馒头,家里人都不够分啊!”一位身穿绸袍的中年男人不满地抱怨,语气中带着无奈。

“就是啊,我跑了两趟都空手而归,这馒头也太抢手了!就不能多做些!”

旁边几位客人也跟着附和,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却为了几个馒头天天往酒肆跑。

“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王金石双手抱拳,笑着解释:“这馒头制作工艺很繁琐,一天能做的数量有限,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街对面的一条阴暗胡同里,站着两个人,远远地望着酒肆门口的热闹景象,以及王金石那副春风得意的模样。

“打听清楚了吗?”

身穿狐裘、头戴皮帽的中年男人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阴鸷,他正是陈芳斋的老板陈林!

陈家在安平县是数一数二的高门大户,城中最大的布行、食肆都是陈家的产业,连半数的食盐生意都被他们垄断,财力比王家还要雄厚。

上回王金石老母寿宴,带头质疑虎肉真假的就是他。

“回东家,打听清楚了。”旁边一个下人打扮的男人恭敬地回话:“费了些力气才买通了酒肆的一个伙计,那馒头的配方不在王金石手里,是一个村里的农户每天送来的。”

陈林眯了眯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这些日子,王记酒肆凭着一个小小的馒头,生意越发红火,反倒抢了他陈芳斋的客源,这让他心里十分不爽。他也尝过那馒头,确实比粟米粥、粟米饭美味得多,若是能把配方弄到手,不仅能多一桩赚钱的买卖,还能打压王金石的气焰,可谓一举两得。

听到王金石手里也没有配方,陈林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算计:“派人天天在这儿盯着,一旦发现那个送馒头的农户,立刻把他给我带过来!”

“是,东家!”下人恭敬地应道,目光紧紧盯着酒肆门口,生怕错过目标。

寒风卷起地上的枯叶,胡同里一片寂静,只留下两人阴沉的身影,透着一股不怀好意的气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