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 第二十五章:你又来摸我娘了?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第二十五章:你又来摸我娘了?

簡繁轉換
作者:花无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8 05:23:07 来源:源1

第二十五章:你又来摸我娘了?(第1/2页)

李逸之所以改邪归正,对二女所说的就是已故的父亲托梦,让他好生对待两个儿媳妇,抓紧为李家开枝散叶。

如今他已做到了大半,不再打骂她们,反倒用心呵护,也让白雪儿和于巧倩吃饱穿暖,唯独没做到开枝散叶这一条。

白雪儿年纪小,懵懂无知,母亲还没来得及教她男女之事,而于巧倩正值芳华,母亲早早就跟她提过相关事宜。这个月她们两人都来了月事,说明暂无身孕。

刚被李逸从县衙带回来那几日,他对二人百般凌辱,彼时她们心如死灰,对生活毫无盼头,与等死无异。

如今李逸待她们谦逊有礼,疼惜备至,于巧倩从最初的怀疑、担忧,到确认他真心悔改后,才慢慢卸下防备,尝试着接受他,融入现在的生活。

换了心境面对李逸,她也会害羞、紧张,脸颊悄悄发烫。

后半夜,寒风呼啸,木屋的房梁被吹得吱嘎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寒风掀翻,白雪儿把身子缩成一团,躲在被窝里,只露出一对乌溜溜的大眼睛,在黑暗中紧张的盯着晃动的房梁,直到困意袭来,才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气温骤降。

李逸早起方便时,见院子里、田埂上都覆着一层银白色的霜,踩上去咯吱作响。冷风迎面吹来,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他不由得缩了缩脖子,裹紧了身上的旧冬衣。

“嘶.....冻死了”

小跑着回到屋里,李逸翻出针线和几张兔皮,闭上双眼稍作思索,随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制作帽子、围脖和手套的法子,都是最实用的保暖样式还很简单,睁开眼,他没有剪子,便用匕首小心翼翼地切割兔皮,动作生疏却专注。

耗费了一张半兔皮,一顶毛茸茸的帽子终于成型,虽不算美观,边缘还带着些不规则的毛边,但别扭的针脚看着很密实,帽子足够厚实保暖。

【裁缝熟练度 5】

紧接着,李逸用剩下的半张兔皮裁成条状,缝制成一条短围脖,刚好能护住脖颈,防止寒风从衣领灌入,可以极大程度的保留身体热量。

【裁缝熟练度 3】

最后,他找了几块破布拼接,在掌心位置贴了些兔皮边角料,缝制成一双手套,样式简陋却能遮住冻得发僵的手指,不过只得了1点熟练度。

和狩猎一样,系统会根据制作物件的大小和难度给予相应的熟练度,倒也公平。

“噗嗤.....”于巧倩端着木盆出来,看到李逸头上那顶滑稽的兔皮帽,忍不住笑出了声,灰扑扑的帽子帽檐耷拉着遮住了半张脸,看着给人一种憨憨的感觉。

李逸摸了摸帽子,也跟着笑了:“能力有限,凑活着保暖就行,你们在家待着,我该进山打猎了。”

因为制作帽子耽搁了些时辰,李逸一路小跑着进山,赶到山林外围时,远远就看到何铁牛忙碌的身影。

只见他正弯腰在草丛中寻觅药材,麻袋已经满了小半,昨日尝到了卖山货和药材的甜头,何铁牛想趁着下大雪前多采集些,天刚亮就迫不及待进了山。

若不是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刘氏也想跟着他一起来,总觉得两个人来得比一个人多,采的不是药材而是沉甸甸的铜钱。

“铁牛哥,你来多久了?”李逸看着他手里沉的麻袋,有些惊诧。

何铁牛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憨笑道:“有一阵了,天刚亮我就过来了。”他脸上带着风霜,鼻尖冻得通红,眼神却很炽热。

李逸无奈地笑了笑,财帛动人心啊....

何铁牛性子憨厚,一旦看到赚钱的门道,就恨不得拼尽全力。

“你可得当心身子,最近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别冻出病来。“李逸好心提醒。

何铁牛砰砰捶了两下胸口,底气十足:“不打紧!我这身子骨,扛得住!”

看到李逸只背了弓箭,没拿麻袋,他问道:“你这是要进山打猎?那你快去吧,我就不跟你凑热闹了。”

昨日对比了打猎和卖山货的收入,何铁牛发现其实相差不大。

打猎他是一窍不通,现在学也来不及,倒不如专心采药材来得踏实,没人跟他抢,一整天下来总能采个两三斤,可以换些粟米补贴家用。

一想到能卖钱,何铁牛就忍不住咧嘴笑,连身上的寒冷都淡了几分。

李逸被他的干劲儿感染,也加快步伐向着深山走去。这两天去县城没来得及进山,那些之前被他惊扰的小动物,又放松了警觉,敢出来觅食了。

随着狩猎熟练度提升,李逸的箭法越发娴熟,他还尝试着摆脱惯性思维,羽箭不一定非要放在箭袋里,从物品栏直接取出,只要切换的熟练,就能节省补充箭矢的时间,别小看这短短一瞬,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

一只雪兔腾空跃起,身体还在半空,就被羽箭精准射穿头颅,直直坠落在地。李逸没着急上前,反手又一箭,将枝头蹦跶的松鼠射了下来。

这是他第一次狩猎松鼠,这小东西看着不算小,去皮后却没二两肉,肉质柴还带着腥味儿,之前看到几次都懒得动手。

但眼下为了刷熟练度,别说松鼠,就算是一只麻雀飞过,李逸也得射上一箭,自己不喜欢吃,送给何铁牛或张绣娘一家,总能让他们解解馋。

思路打开后,李逸今天的猎物变得五花八门:松鼠、野鸡、小鹌鹑、野兔,收获颇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你又来摸我娘了?(第2/2页)

像松鼠、小鹌鹑这种小体型猎物,系统也没吝啬,依旧给了10点熟练度。

眼看着距离狩猎等级提升只剩最后20点熟练度,李逸本想一鼓作气,奈何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只能悻悻作罢,转身往回走。

外围山林中,何铁牛还拖着麻袋在寻觅药材。

山林里风大还不见阳光,他身上的冬衣单薄,补丁摞着补丁,双手、脖子和脸颊早已冻得红中带紫,甚至有些发僵,却依旧不肯停歇。

听到脚步声,何铁牛抬头,看到打猎归来的李逸,摸了把冻得通红的鼻子,笑道:

“哎呦!李三兄弟,今天收获不错啊!”

李逸皱了皱眉,语气带着关切:“铁牛哥,你这样真不行!就算你身强力壮,这么冷的天熬下去,迟早要生病,你要是病了,家里的活谁来做?”

何铁牛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认真点头:“唉……你说得对,我这不是看药材卖得好,想趁着下雪前多弄些嘛。”

李逸甩手将两只松鼠丢到他脚边:“这两只你拿回去烤着吃吧。把皮扒下来,还能做个小围脖,多少能挡点寒。”

何铁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哎呀……这多不好意思!总拿你辛苦打的猎物。”

“行了,别推辞!”

李逸上前拍了拍何铁牛的肩膀:

“以后进县城,还指望你出力气拉车呢。自己当心点身体,别得不偿失。”

“天要黑了,咱们快回村吧。”

何铁牛捡起松鼠,小心翼翼揣进怀里,跟着李逸一起出山。

进村分别时,李逸叮嘱何铁牛明早别进山,过来找他一趟。何铁牛痛快答应,心里还琢磨着,是不是李逸又有什么赚钱的好主意。

李逸没直接回家,绕了个路,先去了张绣娘家。

天气寒冷,村里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躲在屋里猫冬,不过也就只有搭了火炕的李逸家和何铁牛家能暖和些。

刚走到张绣娘家门口,李逸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正踮着脚往院子里探头探脑,走路一瘸一拐,不是王赖子还能是谁。

“喂!你干什么呢!”

李逸的喊声突如其来,吓得王赖子一哆嗦,差点没站不稳坐到地上。

他扭头看到是李逸,顿时梗着脖子满脸不满嚷嚷:

“我干啥跟你有啥关系?这又不是你家!”

李逸冷笑一声,上前两步,眼神冷冷的:

“怎么没关系?李初四是我本家哥哥,张绣娘那就是我嫂嫂!”

他逼近一步,语气带着警告,“我告诉你王赖子,别的寡妇家你爱怎么打主意我不管,但这个院子你最好离远点!再敢来骚扰,我打断你的另一条腿!”

王赖子被他的气势震慑,却依旧嘴硬,不愤地叫嚣:

“成!成!成!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小子终于把这小张寡妇弄到手了!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算你厉害!”

说着他捂着受伤的腿离开,临走还不忘记丢下狠话:“李三!你别得意太早!等我的腿好了,咱俩的帐慢慢算!”

看着王赖子一瘸一拐、骂骂咧咧地离开,李逸才推门走进院子。

屋里,张绣娘正在生火,李逸和王赖子的对话她听得真真切切。

知道是李逸把王赖子赶跑了,她心里松了口气,看向门口的眼神却带着些异样,既有感激,又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羞涩。

“娘!三叔把癞子头赶跑了!三叔真厉害!”在屋门口垫着脚往外瞧的豆子,兴奋地跑到锅灶旁,拉着张绣娘的衣角喊道。

“嫂子,我来了!”李逸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张绣娘连忙站起身,带着大丫和豆子迎了出去,脸上堆着笑:

“三兄弟来了!快进屋暖和暖和!”

“三叔!”大丫和豆子齐声喊,小脸上满是欣喜,眼里像藏着星星。

不过五六天的相处,两个孩子就彻底喜欢上了这个变好的三叔。他会给他们带肉吃,会帮衬家里,还会保护他们。

“给,嫂子。”李逸把两只鹌鹑递给张绣娘:“刚打的,给大丫和豆子烧着吃,补补身子。”

张绣娘下意识往后缩了缩手,双手无处安放地抓着衣角,有些不好意思接。

李逸侧了侧身,让她看到身后背着的野兔和野鸡,笑着说:“嫂子,一家人不用见外。我这儿还有不少呢,大丫和豆子都在长身体,得多吃点好的。”

“哎!对!一家人不见外!”张绣娘连忙接过鹌鹑,指尖碰到李逸的手又飞快缩了回去:“快,进屋歇歇脚,喝碗热水!”

“三叔,你的帽子真好看!”

豆子擦了擦挂在鼻尖的鼻涕,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死死盯着李逸头上的兔皮帽,满眼羡慕。

李逸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顶:“眼光不错!这可是三叔自己做的。过两天,三叔也给你做一顶,再给大丫也做一顶,好不好?”

“好!谢谢三叔!”两个孩子齐声欢呼,小脸上满是期待。

张绣娘站在一旁笑而不语,只当李逸是在哄孩子开心,没往心里去。

“三叔你又来摸我娘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