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黛玉长嫂 > 20 送妾、父女两地思亲

红楼之黛玉长嫂 20 送妾、父女两地思亲

簡繁轉換
作者:梅悠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9 05:25:04 来源:源1

20送妾、父女两地思亲(第1/2页)

明瑶华原以为能安安心心过个好年了,却没想到年前又来了一处闹剧。

这次闹剧还有个前因。

卓家是扬州本地望族,田地商铺不可计数,兼营盐业和典当。

只是扬州是江淮漕运咽喉之地,又是两淮盐运中心,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署就坐落于扬州城内,商业繁荣,外来富商豪族的势力逐渐盖过本地望族。

卓家是商户,无法科举,为了不使家族在商业竞争中没落,卓家另辟蹊径,将族中子弟都进学读书,交好文人学子,自诩风雅书香之家。

卓家的蕴芳园是扬州名园,园名出自李白的诗句,“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蕴芳园时常举办诗会雅集,许多扬州学子都以收到卓家诗会请帖为荣。

每年扬州府的院试成绩优异者,以及乡试中举者,都会收到卓家奉上的财物。鲜少有人会拒绝,都是欢欢喜喜收下,和卓家保持友好的往来。

而今年,卓二爷派人给院试第三名送礼,竟被拒了,简直是奇耻大辱!

卓二爷自觉对外丢了脸面,对内失了父兄的看重,在家中大发脾气,当时被派去送礼的二管家卓全更是被迁怒责骂。

卓全却在几日后无意中听到给园子里的门窗重新雕花上漆的木匠和旁人扯闲篇炫耀:“不但我婆娘长得漂亮,我婆娘的娘家妹妹更是难得的美人,就连秀才公看见了都舍不得挪开眼珠子。”

一起做工的同伴大笑:“曹柱儿,你家一条巷子都没个读书人家,哪儿来的秀才公?莫不是哄人说大话的,哈哈哈。”

显然这个同伴是知道曹柱儿家情况的。

曹柱儿夜间在床上被徐氏描绘的美好前景煽惑,要是徐令婵成了楚秀才的妾室,以后楚秀才若是能考中举人做官,他们家也能跟着得好处,他们的孩子有这一门亲戚,在金鱼巷里也不会受人欺负了。

就算楚秀才以后考不中,也是救了徐令婵,楚家是读书人家,讲究面子,对徐令婵来说总比被徐大哥卖给商户做妾要好得多。商户人家,多的是今日受尽宠爱的妾室,明日失宠了就被发卖出去的事情。

“谁说大话了?”曹柱儿眼角看到二管家的身影,愈发大声道:“我家住金鱼巷子,前几天报子敲锣打鼓的来报喜,谁人不知?”

旁人七嘴八舌的开始应和了。

“我作证,确有此事。”

“真的假的,你婆娘的妹子真那么漂亮,你看我怎么样?我家里也给我攒了娶妻银子。”

“放你娘的屁,人家妹子有个秀才老爷惦记着,还能看得上你?”

“哎,秀才老爷真的看上你婆娘的妹子了,那你岂不是能和秀才老爷做连襟?曹柱儿,以后你发财了可别忘了我们啊。”

“呸,什么连襟,人家秀才老爷早就娶婆娘了。难道你婆娘的妹子愿意做小?”

“做小怎么了,等以后秀才老爷当官了,上赶着给人家做小人家都看不上你,要我说,就得趁着人家还是秀才,赶紧去套近乎。”

说话的人压低声音道:“卓家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曹柱儿照着徐氏的提点胡咧咧,听到同伴们热烈的回应,几乎要被这种受人注目的虚荣淹没,浑然忘了二管家的存在。

直到二管家咳嗽一声,众人都被吓得噤声,埋头做活。

曹柱儿心里打鼓地被二管家叫走问话。

“楚秀才和你婆娘的妹子有什么私情?给我老实说,不然今天的工钱你就别想了。”

曹柱儿有徐氏的提醒,刻意夸张了楚秀才和徐令婵的关系,两人只是在巷子里见过面,被他说成楚秀才一见徐令婵就盯着徐令婵不挪眼,“虽然楚秀才没有直说,但我想着,这不就是书里说的一见钟情吗?”

卓全问:“你那妻妹长得当真漂亮?”

曹柱儿拍着胸脯道:“那是自然,比我婆娘还好看。”

卓家的爷们俱是贪好美色之人,卓全没有怀疑曹柱儿的话。

他正因给楚秀才送礼不力,遭到卓二爷斥责,这会儿冒出一个主意。

他去游说卓二爷道:“……男人哪儿有不好美色的,他不好钱财,是因为他家里有几两银子小钱,用不着咱们的银子,但美人嘛,哪个男人不喜欢?”

于是徐令婵就被卓家从徐大哥手里买走,徐大哥本就想将妹妹卖给商人做小,如今来了卓家,家业比普通商人大,出的价更高,足足八百两银子,如何有不愿的?

徐令婵刚到卓家还心有惴惴,然而珠翠锦衣上身,丫鬟仆妇伺候,比之在家中粗布衣裳、洗衣做饭的日子好了百倍不止,那一点儿恐慌也散去了,一面接受卓家的规矩调.教,一面安心过起娇小姐日子。

在腊月二十这日,卓全将美人和礼品送到金鱼巷。

徐令婵坐在一颠一颠的轿子里,隐隐有些惆怅,楚秀才的家财是远远比不上卓家的,要是……那也是不错的。

卓全扣门,花椒娘从厨房跑出来开了门,明瑶华等人正聚在一起练大字,闻声一齐走出来。

卓全在院子里作揖道:“城东卓家来给楚老爷送年礼了。鄙人是卓家是二管家,知道楚老爷品性高洁,不喜俗物,故特意寻了难得的书画笔墨等风雅之物,以作年礼,另有倾心楚老爷的佳人,可为楚老爷铺纸研磨,还望楚老爷不要推辞。”

徐令婵适时从小轿子里走出来,一身扬州缎裁制的软蓝袄裙,头发挽起,发间插带古朴的青玉簪和浅蓝绢花,莹润的小脸侧着微微抬起,脸颊泛着浅浅的红晕,双目含情地仰望站在台阶上的俊逸书生,看着着实令人生出几分怜爱。

卓全自认为已经足够给楚秀才面子了,送来的女子也有一番姿色,颇有信心地等着楚秀才收下谢礼,他好回去和卓二爷复命邀功。

明瑶华似笑非笑地看了楚明霁一眼,转身掀起帘子进房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20送妾、父女两地思亲(第2/2页)

明甫光毫不犹豫地跟进去,独留楚明霁应对。

楚明霁板着脸,语气冷硬、态度坚决地拒绝道:“多谢二管家的美意,只是我先时便说过了,无功不受禄,请卓管家将所带来的都带走吧。”

卓全一愣,他接触过诸多书生,还没遇到过这么不讲情面、不识好歹的人,当即抬出卓家的大旗施压道:“我卓家乃扬州望族,一向交好文人雅士,就连知府都给卓家几分薄面,你几次三番拒绝我卓家的示好,是看不起我卓家吗?”

楚明霁冷声道:“我读书花费、寄身处所,全赖我妻子和岳父资助,我读的圣贤书教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难道卓家是想逼我忘恩负义、纳妾乱家吗?毁我名声如同毁我前程,卓家就是这么交好文人的?还是卓管家你气焰嚣张,在外给你家主子得罪人?”

哪个罪名卓全都吃不起,他强压下一腔怒火,咬牙道:“如此,在下告辞了!”

徐氏挺着微微凸起的肚子,大冷天的趴在楚家墙根外,听着楚明霁掷地有声的话语,神情从一开始的痛快期待到不敢置信,指甲在墙上抓挠,指甲缝里都是土灰。

为什么会这样,她的妹妹容貌不俗,楚秀才怎么会不喜欢?

不应该的,不应该的!

院内的卓管家带着抬礼品的奴仆小厮出来,一顶两人抬的小轿子坠在最后。

徐氏陡然僵住,妹妹就这样进了商人家,她是不是,害了妹妹?

楚明霁解决了莫名其妙的人,抹了把脸,心虚地走入房内。

明瑶华心烦意乱,心不静,练的字也不如意,瞧见楚明霁走进来,她三两下将写废的纸张揉成一大团,朝着楚明霁扔过去。

明甫光瞪大眼睛,悄悄溜了,这不是他该呆的地方。

“你扔错地方了,我不是废纸篓,这才是装废纸的地方。”楚明霁将纸团扔进废纸篓,轻笑道。

明瑶华心里烦躁,说话也带着酸,“可不是嘛,你当然不是废纸篓了,你是佳人爱慕的秀才老爷。”

很气,非常生气!

楚明霁自她身后环住她,将下巴靠在她肩上,“别气了,我都不认识她,那只是一个与我们不相干的人,就算明天在大街上擦肩而过我都认不出她长什么样。”

明瑶华不理他,推开他径自拿了一本书去暖阁坐下。

楚明霁跟着过去,挨着她坐下,对着空气自语道:“生得一张俊脸难道怪我吗?如果我不是有这一张英俊的脸蛋,瑶儿也不会看上我,如今却又气我长得俊,招揽蜂蝶。容貌是天生的,真要找个人怪罪,也只能赖我父母给了我这份好容貌。”

明瑶华又气又好笑,嘴角流露出一点笑意。

“我看到你笑了,不许再生气了。”楚明霁立刻抱住她,在她嘴角亲了一下,“我只想和你一起过日子,不要别人。”

明瑶华哼道:“我要是死了呢?”

楚明霁脱口而出:“你死了我就当一辈子鳏夫,等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

明瑶华赶紧捂住他的嘴巴,“不吉利的话不要说。”

楚明霁灼灼地看着她,“那你还生气吗?”

明瑶华捶他胸口,“你再问就真生气了。”

虽然来了一场闹剧,楚家这个年还是过得比前两年欢喜热闹。腊月二十三之后,明瑶华给各家互送年礼。

大年三十上午,于院子摆了祭桌供品遥祭明家先人。

下午,于正厅摆了祭桌供奉三牲、果品、酒馔,楚明霁写了祭文诵读,向父母祖宗报喜,而后焚烧纸钱。

晚上,一家人用了丰盛的晚饭,换上新衣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到来。

盐运使官宅

林管家连日忙着打点送往各处的年礼,处置各处商人送来的年礼,来的、往的,收帖子、送帖子,忙得脚不沾地。

林家没有女主子,各项事物流程也简化了许多,饶是如此,依旧处处不得闲。

大年三十,林如海在祠堂祭祀祖宗,供桌上的斗香燃得正旺,跪坐在蒲团上的人神思不知所往,宛如枯木一般。

列祖列宗也许早已转世投胎,父母妻子不知是在奈何桥等他亦或是在他处,这些人都不必他费心挂念了。

这世上他所牵挂的唯有他的玉儿,他唯一的孩子,不知道在京城过得如何?

玉儿自小身子骨弱,在京城也不知道吃的香不香,睡得好不好?

会不会有人见她孤身在京城,欺负了她?

林管家在院子里等候,眼见祠堂里只有林如海孤身一人,亦是心酸不已。

等明年……

京城荣国府、除夕深夜

觥筹交错的喧闹过后,夜深人静之时,黛玉无可避免地想起家中亲人。

母亲已去,她身边有外祖母和一众表姐妹陪伴,只有父亲在扬州,孤身一人。

这样的节日,父亲不知该如何的孤独空寂。

黛玉本已躺下,越想越伤心,眼泪落入枕头里,既然睡不着,索性披衣起身。

紫鹃跟着起身,看姑娘坐在书案前,不需多言便铺纸研磨。

黛玉提笔,不加思索便一挥而就,写下一首诗。

放下笔,她静坐良久,方去躺下。

次日,宝玉早早的来了,邀黛玉一起去给老祖宗请安,谁知黛玉还未起,时间还早,他不欲打扰妹妹,转身就要出去。

临走前却看到书案上镇纸压着一首诗,一句句在心中念了,悄悄离去。

林妹妹是想家了。

宝玉回到房里,吩咐袭人道:“我记着前儿赖嬷嬷送了几瓮南边来的蜜饯,里头有一瓮苏州的青梅蜜饯,你找出来,给林姑娘送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