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134章 迷局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第134章 迷局

簡繁轉換
作者:青衣江月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33 来源:源1

第134章迷局(第1/2页)

民国十九年(1930年)十月二十日,夜

关东军驻旅顺司令部(地下掩体)

地下掩体深处,潮湿的空气中混杂着消毒水、霉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昏暗的瓦斯灯下,墙壁上的地图已被红蓝铅笔修改得密密麻麻,许多代表工事的标记旁都打上了触目惊心的“×”。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背对着众人,身形在灯影下显得异常佝偻和疲惫。

他面前的地图上,代表旅大要塞区的部分,已被象征猛烈炮火准备的红色箭头和爆炸符号几乎完全覆盖。

参谋长三宅光治少将的声音干涩沙哑,如同在砂纸上磨过,他正拿着一份伤亡和物资清单进行最后的汇报,每念出一个数字,都让掩体内的空气凝固一分:

“……司令官阁下,综合今日观测及各部报告,东北军动用了至少两个旅级单位、超过一百门重炮,口径推测在240毫米以上。

其炮火准备之猛烈、持续时间之长、弹着点之精准,远超此前任何一次轰炸。

敌之总攻恐怕就在不久之后了!”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念道:

“而经过东北空军连续三个月的轰炸,特别是这一个多月以来,不断增加的轰炸架次和轰炸频率。

目前,旅大地区——

地面设施已全毁:所有仓库、野战医院、兵营、码头设施、铁路枢纽站,均被反复犁平或焚毁,无一完好处。

食物危机全面爆发:最后一批存粮于三日前耗尽,现已开始宰杀军马、军犬充饥,士兵每日配给降至不足500克杂粮粉混合物。

疫病大规模蔓延:净水系统被毁,药品奇缺,阵亡者及牲畜尸体无法及时处理,霍乱、痢疾、斑疹伤寒等烈性传染病已在各阵地爆发,军医系统……已名存实亡。

士气……极度低迷,逃亡与自戕事件频发,军纪濒临崩溃。”

三宅光治合上文件夹,声音低沉至极:

“今日之炮击,已证明敌军具备了系统性摧毁我核心永备工事的能力。

前线多个支撑点,均遭到毁灭性打击,部分发生结构性坍塌。

守军……玉碎者甚众。”

长时间的沉默,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大地沉闷的震动声,那是东北军的重炮仍在进行夜间校正射击。

一直沉默的作战参谋石原莞尔中佐突然开口,他的眼镜片后闪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光芒:

“司令官,事已至此,旅大五千守军,已成‘死子’。

继续坚守,从战术层面已无意义,徒增帝国勇士无谓的牺牲。”

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立刻反驳,语气激动:

“石原君!何出此言!

旅顺乃帝国在满洲之象征,皇军荣耀所系!

岂能轻言放弃?

即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让张汉钦付出惨重代价!”

本庄繁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刻满了疲惫与一种深沉的绝望,但眼神深处,却燃烧着一种属于高级将领的战略疯狂。

他抬手制止了板垣,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板垣君,石原君说得对,但我们看得更远。”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旅顺的位置,然后又划向广阔的华北、华中,

“旅大这五千将士,他们现在的使命,已经超越了守住这块弹丸之地。”

他环视三位部下,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他们的任务,就是‘光荣玉碎’!

是为帝国全局争取最宝贵的时间!”

“命令各部:放弃一切幻想,死守到底!

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后一颗子弹!”

“这不是无谓的牺牲,这是最高级别的战略欺骗!”

本庄繁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近乎催眠的狂热:

“我们要让张汉钦认为,旅大的抵抗如此顽强,但却被帝国放弃。

是因为我帝国尚未完成全面战争动员,无力救援,只能任由这支孤军‘光荣玉碎’!”

“我们要用这五千将士的鲜血和生命,牢牢钉住东北军最精锐的主力于旅大前线!

让他们无法迅速抽身南下,去进行所谓的‘统一决战’!”

“国内,《帝国总力战纲要》已启动,新的师团正在编成,海军正在集结!

我们需要时间!

而旅大守军的‘玉碎’,将为我们赢得这最关键的时间窗口!”

“届时,国内舆论将把我们塑造成军神,我们的牺牲将点燃整个帝国的战争狂热!

而张汉钦,在攻克旅大、自认为消除了后顾之忧后,必然志得意满,急于挥师南下,与南京方面决战!”

“那时……”

本庄繁的拳头狠狠砸在地图上华北的位置,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

“才是我们集结完毕的帝国大军,给予其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

从渤海湾,从朝鲜半岛,雷霆万钧,直捣其心腹!

旅大五千将士的玉碎,意义就在于此!他们是为帝国未来的总胜利献上的最壮烈祭品!”

石原莞尔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补充:

“没错。

要让张汉钦产生误判,认为我方的战略重心仍在巩固朝鲜、以及应对国内动员,短期内无力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

他越是想速战速决解决国内问题,他的破绽就越大。”

板垣征四郎终于明白了这盘冷酷的大棋,他深吸一口气,重重顿首:

“嗨!明白了!

属下必将此意传达至每一名将士:

激励他们为天皇陛下,为帝国圣战,完成这最后的、也是最光荣的使命!”

本庄繁望向掩体窗外漆黑一片、偶尔被炮火闪光照亮的夜空,喃喃道:

“给大本营发报:

旅大守军决心玉碎,为帝国总反击争取时间。

请国内加速动员……拜托了。”

————————————

民国十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子夜时分。

一列从旅大前线开往山海关的专列上。

列车包厢装饰典雅,厚重的天鹅绒窗帘隔绝了深秋的寒意,小几上两杯热茶氤氲着清香。

张汉钦一身便装,靠在舒适的沙发上,目光却不时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正在进行战时动员的景象:一列列军车、一队队开赴前方的士兵。

坐在他对面的杨宇霆,依旧是那副金丝眼镜后深藏不露的神情,他轻轻吹了吹茶沫,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4章迷局(第2/2页)

“汉钦,从上车你就心不在焉。还在想旅大的炮击效果?”

张汉钦收回目光,摇了摇头:

“炮击效果,于学忠和前线观测所会有详细报告。

我是在想,本庄繁和日本大本营,接下来会怎么出牌。

邻葛兄,你这次非要拉我亲自去山海关,说有一位关键人物必须我亲自见。

现在总可以告诉我,这位神秘客人是谁了吧?”

杨宇霆放下茶杯,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别急嘛。在见到他之前,我得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回答了我,我就告诉你。”

“请问。”

“我不太明白,”

杨宇霆身体微微前倾,

“自从七月底我们得到江潮会那笔巨款,加上救国会议前后海内外如潮水般涌来的汇款,我们的空军扩张速度惊人。

P-12战斗机已超500架,B-2轰炸机也过了百架大关。

对旅大的轰炸强度,这一个月提升了何止一倍?

按说,光是轰炸也足以将旅大炸回石器时代了。

为何你还要力排众议,不惜耗费巨资和宝贵的外汇,紧急购入那120门240毫米的重炮?

很多弟兄,包括一些老将,都觉得有些……过于谨慎了。”

张汉钦闻言,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站起身,走到包厢壁挂的一幅简易地图前,手指点向旅顺口。

“邻葛兄,你这个问题问到关键了。

空军,是我们的翅膀,能夺取制空权,能进行战略轰炸,能极大地削弱敌人。

但是,对于啃下旅大这种经营了数十年的、乌龟壳一样的现代化要塞群,光靠轰炸,尤其是我们现在的轰炸,是远远不够的。”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

“原因有三。”

“第一,炸弹威力不足。

我们目前航空炸弹的主流是100公斤、250公斤级别的瞬时高爆弹,装药量有限。

对于日军那些混凝土厚度超过一米、甚至数米,深埋地下或山体中的永备工事、指挥所、弹药库,这种炸弹就像挠痒痒。

往往只能一触即爆,只能炸毁表面结构,难以穿透核心。”

“第二,轰炸精度问题。

飞机在高速飞行中投弹,受气流、能见度、防空火力影响,精度远不如地面直瞄或间瞄的重炮。

要确保摧毁一个关键堡垒,可能需要出动数百架次轰炸机投下上千枚炸弹,效率低,成本高,且难以保证效果。

重炮则可以在前沿观测员引导下,进行精确的、持续的打击同一薄弱点,直到目标被彻底摧毁。”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减少步兵伤亡。”

张汉钦的声音低沉下来,

“如果没有这些重炮开路,纯粹依靠步兵在机枪、迫击炮、狙击手的火力下,去冲击那些明碉暗堡、铁丝网、雷区……

邻葛兄,你可以想象一下。

要攻克5000名陷入绝境的日军据守的旅大要塞,我们需要填进去多少兄弟的性命?

初步推演,最保守的估计,也要付出1.5万到3万人的伤亡代价。

就这还极可能是惨胜,打残我们几个主力师,后续战略完全无法展开。”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地图:

“所以,这120门重炮,不是浪费,是买命钱!

是用钢铁和金钱,最大限度地换取我们士兵的生命!

我要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最彻底的摧毁,拿下旅大,而不是一场尸山血海的‘惨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腾出手来,应对接下来必然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挑战。”

杨宇霆听完,长叹一声,由衷赞道:

“深谋远虑,爱兵如子。

汉钦,我服了。

确实,这笔钱花得值!

只是想到江潮会和我们筹集到的海量资金,能在东北换来如此多的飞机大炮。

不禁感慨,南京那边,常委员长把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莫非真如传闻所说,在纽约、伦敦、洛杉矶等欧美国家大肆购置房产地产资产了?”

张汉钦冷笑一声:

“他如何挥霍,已与我等无关。我们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铸成保卫国家的利剑和盾牌。”

他走回座位,盯着杨宇霆,

“好了,我的解释完了。

现在,你该告诉我,山海关那位,究竟是何方神圣了吧?”

杨宇霆脸上的神秘笑容更浓了,他慢悠悠地品了口茶,才缓缓说道:

“这位先生,我确实不能再多说了。

我只能再给你一个提示:

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外国人身份,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以当期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甚至逼得颜面尽失的日本人,在当届设置类似‘南北榜’的‘中日榜’。

还是一位堂而皇之地从明治天皇手中接过恩赐的佩刀,而日本皇室和军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开,挽留不住的人。

此人不仅是军事奇才,更是一位学贯中西、对日本有着骨髓般了解的真正国士。

得他一人,胜过十万精兵。

他的战略眼光,或许能为我们照亮前路的重重迷雾。”

张汉钦的瞳孔猛然收缩,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传奇般的名字,他失声道:

“难道是他?!”

杨宇霆竖起食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笑容意味深长: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至少要给穹顶之上,一直观察我们的人一个悬念。

到了山海关,你自然知晓。”

列车呼啸,穿过晨雾,向着雄关驶去。

车内的对话暂时停止,但一种对即将到来的会面的强烈期待,以及对未来棋局更深的思索,在两人心中悄然蔓延。

列车呼啸,穿行在苍茫的夜色中。

张汉钦深吸一口气,望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山海关的轮廓。

他心中澎湃不已,深知这一次会面,将不再是简单的势力归附,而是为他心中的华夏复兴大业,注入关键的灵魂。

夜空之上,一颗代表新生政权的紫薇星正冉冉升起,光芒万丈;

而另一颗代表着深邃智慧、曾长期孤悬于混乱时局之外的天府星,

正遵循着命运的轨迹,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其靠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