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寰宇同庆(第1/2页)
民国十九年,十一月五日。
这一日,注定要以烫金的字迹,镌刻在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历史丰碑之上。
自午后旅大地区完全光复的捷报,通过电波传向四面八方起,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西北戈壁到东海前线,积郁了整整三十六年的悲愤与屈辱,化作了一场席卷整个神州的、前所未有的欢庆狂潮!
那不是寻常的喜悦,而是掺杂着血泪的记忆、扬眉吐气的呐喊和面向未来的无限希望的火山喷发!
——北国心脏,奉天城——
作为光复战役的指挥中枢和“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所在地,奉天的庆祝活动从一开始就带有庄严的仪式感。
下午五时整,全市所有的工厂汽笛、火车机车、轮船号角同时拉响,持续长达五分钟!
雄浑低沉的长鸣,如同巨龙的咆哮,宣告着一段屈辱历史的终结,也召唤着一个新的强盛时代的来临。
中心广场上,万人空巷。
学生、工人、市民、商人、军人……无数自发涌上街头的人们,挥舞着旗帜,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
东北大学的学生们组成的合唱团,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再次唱响了那首令人热泪盈眶的《七子之歌》。
但这一次,歌声中不再是悲切与渴望,而是充满了力量与自豪: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
母亲!我们回来了!母亲!”
每一句歌词,都引发现场山呼海啸般的应和!
许多人唱着唱着,便已泪流满面,那是洗刷国耻后最酣畅淋漓的宣泄!
街头报童们奔跑叫卖,手中的“号外”瞬间被抢购一空,头版巨幅标题赫然是:“旅大光复!东方直布罗陀重归华夏!”
入夜,全城华灯齐上,探照灯的光柱如利剑般划破夜空,聚焦于广场中央临时树立起的巨幅地图。
当代表旅顺、大连的图钉被换成鲜艳的红色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
——北平——
文化古都的欢庆,深沉而厚重。
在紫禁城前的广场上,各大高校的师生联合市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火炬游行。
火光跳跃,映照着一幅幅书写着“雪甲午之耻”、“庆山河重光”的巨幅标语。
清大学的一位老教授,站在高处,用颤抖的声音即席演讲:
“同学们!同胞们!
三十六年了!
自光绪二十一年至今,我们等这一天,等了太久!
今日之光复,非止收复两城,实乃收回我民族之尊严,重铸我华夏之魂!
此役证明,寇能战,我更能战!且战而必胜!”
他的讲话被阵阵掌声打断。
北大学、师范大学等校的学生则自发组织起来,前往各主要街区进行宣传演讲,将旅大胜利的意义深入浅出地告知每一位市民。
城内多家老字号饭庄、茶馆宣布免费提供茶点,与民同庆。
——津门天津——
作为北方重要通商口岸,天津的庆祝充满了开放与活力的色彩。
海河两岸,人声鼎沸,轮船纷纷挂出满旗,汽笛长鸣,与岸上的锣鼓声、欢呼声相应和。
租界区的华人职员、工人也冲破阻挠,加入游行队伍,高举“华人万岁”、“庆祝旅大回归”的牌子,昂首阔步,令往日趾高气扬的外国巡捕也为之侧目。
天津总商会组织各大商号舞起龙灯、跑起旱船,沿主要商业街游行,商家们纷纷燃放鞭炮,打折促销,如同最盛大的节日。
一种强烈的民族自信和主人翁意识,弥漫在空气之中。
——齐鲁济南——
这座曾饱尝“五三惨案”切肤之痛的城市,今日的欢庆中更多了一份大仇得报的激荡。
民众自发聚集在当年惨案的发生地,举行公祭仪式。
主祭人高声诵读祭文:
“……
唯我华夏,今非昔比!
旅大捷报,可慰英灵!
昔日之血,未白流矣!
同胞们,今日我们在此告慰殉难先辈:
山河已重光,国耻正在洗雪!”
言毕,全场默哀,继而爆发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到底!”的怒吼声,声震云霄。
许多老人跪地长哭,将对亲人的思念与今日的欣慰,尽付于这复杂的泪水之中。
——岛城青岛——
胶澳湾内,风帆竞渡,汽笛和鸣。
青岛市民、工人、学生聚集在栈桥和前海沿,眺望北方海天相接之处,仿佛能看到旅顺口那胜利的旗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6章寰宇同庆(第2/2页)
青岛市各界救国联合会组织了大规模的庆祝集会,会上通过了给前线将士的致敬电。
青岛纱厂、四方机厂的工人们宣布,将加班加点生产,以更多物资支援前线,用实际行动巩固胜利成果。
德国占领时期遗留的炮台遗址前,人们驻足沉思,今昔对比,更感今日胜利之来之不易与国家强盛之必需。
——并州太原——
在阎锡山名义控制下的山西,民间的庆祝却如火如荼。
太原城内,各大中小学停课庆祝,学生们走上街头,进行抗日宣传演出。
山西大学的学生们高举“庆祝旅大光复”、“全国团结一致”的横幅,穿过督军府前的街道,口号声响亮。
许多士绅商贾也打开门户,表示对爱国学生的支持。
尽管官方态度暧昧,但民心向背,已昭然若揭。这座内陆古城,也在为国家民族的巨大胜利而脉搏加速。
——西京西安——
古城西安,钟鼓齐鸣。
西北军民以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喜悦。
第十七路军的部分官兵与西安学生、市民联合举行了盛大的提灯游行。
长长的火龙蜿蜒于古城的大街小巷,歌声、口号声、秦腔的吼声响成一片。
人们在高呼庆祝旅大光复的同时,也不忘呼喊“支援东北军”、“全国抗战”的口号,显示出西北军民与东北胜利休戚与共的强烈情感。
——蓉城成都——
天府之国的庆祝,热情而质朴。
成都少城公园内,举行了数万人的庆祝大会。
川剧艺人连夜编排了歌颂旅大战役英雄的新戏,在街头巷尾免费公演,引来阵阵喝彩。
各大茶馆里,说书人也将最新的捷报编成评书,绘声绘色地讲述东北军将士的英勇,听者无不拍案叫好。
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在看似闲适的蓉城空气中默默涌动。
——南粤广州——
革命策源地的庆祝,一如既往地激烈澎湃。
珠江岸畔,人潮汹涌。
工人、学生、市民组织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高举火把,高唱战歌。
“庆祝旅大光复!”“全国团结,抗日救国!”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
广州民众以其特有的政治热情,将这场欢庆与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紧密结合,表达了南方同胞强烈的抗战意愿。
——香港(及九龙)——
尽管港英当局试图保持“中立”,但压抑不住的爱国激情依然冲破了界限。
港岛中环、九龙塘等地,成千上万的华人市民自发聚集。
他们静默祈祷后,突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许多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旗帜悄悄展开。
各大华文报馆虽然被限制发行号外,但报人们想尽办法,将套红的捷报消息夹在正常报纸中送出,一时间“洛阳纸贵”。
香港大学的校园内,学生们举行集会,慷慨陈词,呼吁国际社会正视中国收复失地的正义行动。
爱国的热潮,在这座殖民城市的地下汹涌奔腾。
——澳门——
与旅大命运相似的澳门,此刻更是感同身受。
华人社群虽在葡澳当局治下,但庆祝活动却以各种形式展开。
各大商会会馆、同乡会纷纷张灯结彩,暗中庆贺。
街上行人相遇,虽不便明言,但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便已传递了无限的欣喜与期待。
《七子之歌-澳门》的旋律在许多人心中默然回响,他们坚信,旅大的今日,就是澳门的明天。
——广州湾(湛江)——
这座法国租借地,也感受到了胜利的冲击波。
赤坎、西营等地的华人市民,纷纷以家庭聚会、社团闭门会议等形式,庆祝这一远方的胜利。
消息在亲友间口耳相传,速度惊人。人们谈论着旅大,也憧憬着广州湾的未来,一种民族自强的意识在悄然增长。
就在举国欢庆达到第一个**的时刻,一场关乎国家未来方向的庄严宣告,即将通过无线电波,响彻寰宇,传向世界每一个角落。
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即将以沉稳而无比坚定的声音,向全国、全世界朗读了那份必将载入史册的社论——
《日本的任何侵略行径,必遭迎头痛击!》
......
(PS:知道宝子们不喜欢——我就尽量少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