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163章 破晓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第163章 破晓

簡繁轉換
作者:青衣江月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6:58 来源:源1

第163章破晓(第1/2页)

民国十九年,十二月六日,凌晨。

刘书香指尖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南圩子门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的位置,声音因彻夜未眠和巨大的压力而沙哑:“……情况就是这样。韩主席的专机随时可能起飞,我们最多只有今天上午这几个小时。必须在韩向方察觉并下令处置孙师长他们之前,把人救出来!”

张襄武拳头攥得咯咯响,这位耿直的警备司令脸上肌肉抽搐:“妈的!把忠心抗日的将领抓起来当投名状,自己准备鞋底抹油!这算什么主帅?!刘参谋长,你说怎么干?我张襄武听你的!”

李文远相对冷静,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刀:“襄武兄稍安勿躁。救人如救火,但愈是危急,愈需章法。看守所固若金汤,吴振海又是个只认韩复榘的死硬分子。强攻不可取,唯有智取。书香兄,你既召我二人前来,想必已有腹案?”

刘书香深吸一口气,将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推到他二人面前。正是那份详细的“破晓”行动计划。“时间线就在这里。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李文远和张襄武凑近,就着昏暗的台灯,飞速浏览。室内只剩下纸张摩擦和炭火偶尔爆裂的噼啪声。随着阅读,两人的脸色愈发凝重,呼吸也粗重起来。

片刻,张襄武猛地抬头,眼中爆出精光:“好!就这么干!吴振海那龟孙,老子早就看他不顺眼!我负责把他调出来,保证让他至少在司令部耗上一个时辰!”

李文远则沉吟道:“手令的关键,在于印章和笔迹。保安司令部的关防大印,书香兄有把握?”

“印信由我保管,韩主席…忙于‘军务’,此类例行公文一向由我代行用印。空白手令盖有关防的,我手头有几份以备急用。笔迹……”刘书香露出一丝苦涩又决绝的笑,“我跟了韩向方十几年,模仿他的签名,有**分像。非常时期,足以乱真。”

李文远重重一拍桌子:“既然如此,干!我李文远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为了山东不被倭寇铁蹄践踏,为了救忠良,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

“好!”刘书香双手分别握住李文远和张襄武的手腕,三只冰凉却充满力量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文远兄,襄武兄,济南城的命运,山东的抗日前途,就在今日我等一举了!成败在此一举!”

“同心协力!”三人压低声音,却如同立下血誓。

“现在对表。”刘书香抬起手腕,“五点四十分。按计划,第一步,我先确认内应。”

刘书香走到书桌旁,拿起那部红色的专线电话,深吸一口气,摇动了手柄。电话接通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接南圩子门看守所,找赵所长。”刘书香的声音恢复了参谋长特有的威严和平静。

短暂的等待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谨慎而疲惫的声音:“喂,哪位?”

“德胜吗?我,刘书香。”

“参座!”赵德胜的声音明显紧张起来,“这么早,有何指示?”

“德胜,”刘书香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沉重,“局势你也清楚。倭寇逼近,省城动荡。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你我都是山东子弟,吃着齐鲁粮,喝着黄河水。当知何为真正的大义,何为千古罪人。”

电话那头是长长的沉默,只能听到压抑的呼吸声。

刘书香继续道:“孙师长、赵团长他们,是为什么被抓,你心里明白。他们是抗日的种子,是咱山东军人的脊梁!若他们有不测,你我将来有何面目见齐鲁父老?”

“参座……我……”赵德胜的声音带着颤抖。

“不必多说。”刘书香打断他,“待会儿,上午九点三刻左右,省府参议李文远先生会持我的手令前去提审人犯。你需全力配合,一切后果,由我刘书香一力承担!明白吗?”最后三个字,重若千钧。

电话那头又是片刻死寂,然后传来赵德胜仿佛用尽全身力气的回答:“……明白!参座,我……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好!稳住。”刘书香挂断电话,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对身后两人点了点头,“赵德胜这边,应该没问题了。”

李文远立刻起身:“我这就去准备,九点三十分准时出发。”

张襄武也站起来,整理了一下军装:“我现在就回警备司令部布置,八点半准时给吴振海打电话!”

“记住,”刘书香最后叮嘱,目光扫过两位战友,“无论发生任何变故,计划照常进行。若……若事有不谐......”

李文远淡然一笑:“书香兄,自踏入此门,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张襄武没说话,只是用力捶了捶胸口,转身大步离去,身影没入门外的黑暗中。

上午八时三十分,济南警备司令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3章破晓(第2/2页)

张襄武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要通了宪兵司令部。

“喂!给我接吴司令!”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司令,我是张襄武!”

“张司令?这么早,什么事?”吴振海的声音带着一丝被打扰清梦的不耐。

“吴司令!出大事了!”张襄武语气极度严肃,“我刚接到密报,在城南发现大量不明无线电信号,信号源密集,手法专业,极有可能是救**或者日本人的谍报网在活动!可能针对省府要员,甚至韩主席的安全!”

电话那头的吴振海显然紧张起来:“有这种事?消息可靠吗?”

“千真万确!”张襄武加重语气,“我已经派侦测车过去了!此事关系省城安危,韩主席安危!必须立即应对!请你马上到我司令部来一趟,我们当面商议全城大搜捕和加强要员安保的方案!要快!”

吴振海迟疑了一下:“张司令,我这边的防卫任务也很重,特别是看守所那边……”

“看守所有什么比韩主席的安危更重要?!”张襄武厉声打断,“吴司令,若是韩主席有什么闪失,你我都担待不起!这是命令!立刻过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吴振海也被“韩主席安危”这个帽子压住了:“……好,我马上到。”

张襄武放下电话,对身旁的副官使了个眼色。副官会意,立刻出去安排。几分钟后,两辆宪兵司令部的吉普车呼啸着驶出大院,直奔警备司令部。而警备司令部派出的一辆卡车,则巧妙地“故障”在了通往看守所方向的某个路口。

上午九时三十分,省府大院。

李文远换上了一身深色中山装,外面罩着厚厚的呢子大衣,神情肃穆。秘书提着一个公文包跟在他身后。一辆黑色的省府专用轿车已经发动,低沉地轰鸣着。

刘书香匆匆走来,将一份封好的文件递给李文远,低声道:“文远兄,一切小心。手令在此,护卫已在车上。”

李文远接过文件,入手沉重。他点了点头,没有多言,转身钻进了轿车。车内除了司机,还有副驾驶和后排各坐着一名身穿宪兵制服、眼神锐利的年轻人,他们是张襄武精心挑选的起义骨干。

轿车缓缓驶出省府大院,融入济南清晨清冷而诡异的平静之中。车内的李文远,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公文包的皮质表面。他知道,这短短几公里的路程,将决定很多人的生死,甚至一个地区的命运。

上午九时四十五分,南圩子门宪兵司令部看守所。

赵德胜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不停地看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几次走到窗前,看向外面寂静的院落和高墙上的岗哨。电话铃突然响起,吓了他一跳。是门岗打来的。

“所长,省府李参议的车到了,说要见您,有要事。”

“快请!直接到我办公室来!”赵德胜放下电话,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几分钟后,办公室门被推开,李文远在两名“宪兵”的护卫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他面色平静,目光却锐利地扫过赵德胜。

“赵所长。”

“李参议!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何指示?”赵德胜连忙起身,脸上堆起略显僵硬的笑容。

李文远没有寒暄,直接从上衣内袋掏出那份“手令”,展开,亮在赵德胜面前,语气带着省府大员特有的威压:“奉韩主席手谕,即刻提审在押人犯孙荫亭、赵明诚等七人!事关重大,不得有误!”

赵德胜凑近仔细观看。纸张是保安司令部专用笺,右下角盖着鲜红的保安司令部关防大印,签名也确是韩复榘的笔迹风格。他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抬头迎上李文远看似平静却暗藏锋芒的目光,瞬间明白了。

这不是韩主席的手谕,这是刘参谋长和李参议他们的“手谕”。是决定命运的选择时刻。

他咽了口唾沫,脸上挣扎的神色一闪而过,随即挺直身体,敬了一个礼,声音洪亮:“是!属下遵命!请参议随我来!”

他拿起钥匙串,对门外喊了一声:“一班集合!跟我去重监区!”

一队看守迅速集合。赵德胜在前引路,李文远和两名化装的起义骨干紧随其后,一行人穿过层层铁门,走向看守所最深处阴森的重监区。走廊里回荡着杂乱而急促的脚步声,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消毒水和绝望的气息。

在最后一扇厚重的铁门前,赵德胜停下脚步,对负责此处的看守长说:“打开!奉上峰命令,提审人犯!”

看守长有些疑惑地看了看赵德胜,又看了看他身后气度不凡的李文远和两名面无表情的“宪兵”,犹豫了一下,还是掏出钥匙打开了铁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