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12章 兵工厂密谈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第12章 兵工厂密谈

簡繁轉換
作者:青衣江月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33 来源:源1

第12章兵工厂密谈(第1/2页)

杨宇霆走后,张汉钦独自坐在书房里,眉眼沉静,指尖在一叠精心绘制的图纸上缓缓滑过。

看着这些图纸,张汉钦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些看似从“国外”弄来的先进设计,实际上却出自他自己之手。虽然不可能大批量生产,但是如果能仿制一两种,小批量生产,都是极大助力。

作为国防大学战略系的研究生,他在校期间不仅深入研究世界武器发展史,更在“军事工程”一课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授曾说他对武器结构的理解“堪比部队工程组的老技师”。

可谁能想到,这些原本用于写论文、搞研究的东西,如今却成了拯救一方军队的秘密武器?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似有些犹豫。

“少帅,您找我?”喜顺儿小心探进头来,眼里还带着点儿未散的红血丝。

张汉钦抬起头,眉宇间一抹沉思未散,却又立刻恢复了冷静,声音低却稳:“喜顺,进来坐。听说,邻葛让你去兵工厂当参谋主任?”

喜顺儿走进来,站得笔直,手指绞着衣角,声音有些发虚:“是,杨总参议是那么说的……可我想着,这事得先请示您。老帅刚走,府里人心未稳,院里上上下下的杂事也不少,我要是这时候离开,怕让人议论……”

张汉钦轻轻摆了摆手,像是拨散了什么不必要的顾虑,语气里带着几分劝解:“邻葛说得对,你是该去兵工厂,发挥你的才能。”

他说完,站起身,走到墙角那只老式保险柜前,熟练地拨动密码锁。

咔哒一声,沉闷却清晰。他从中抽出一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手上动作虽然不快,但透着一股慎重。

打开保险柜的一瞬,他心中不禁苦笑。

谁能想到,那些年在国防大学兵器馆里抄写的老图纸,那些深夜在实验室调试模型的日日夜夜,如今却成了他这“少帅”的真正底气。

图纸上的每一笔线条,每一个尺寸标注,都是他以现代知识精雕细琢,又结合1928年能实现的材料和工艺倒推改良出来的。他甚至用算盘推过应力,拿游标卡尺比对过旧工艺误差。

“喜顺,你过来。”张汉钦眼神凝重,拉开档案袋,抽出一叠图纸递到喜顺儿面前,“这些,是我花重金从国外弄来的最新武器设计图,据说,能改变战场格局。”

喜顺儿伸手接过,小心翼翼地摊开其中一张,眼睛一下就亮了。

那线条,那标注,那排布……简直像是教科书上才会出现的模样。

“少帅,这是……”

“这是60毫米迫击炮的完整设计图。”张汉钦指着图纸的上半部分,语气低缓却带着种笃定,“你看这里,炮管经过特殊热处理,重量减轻了三十斤,可寿命却翻了一倍。”

他说着,指着图纸上的关键部位,脑海中却浮现出国防大学实验室里导师讲解炮膛膛线设计与座板应力分布的场景。

当时为了那份毕业论文,他硬是翻遍了十几种不同型号的迫击炮图纸,还跑到试验田亲自打靶。那时候觉得枯燥,现在却像是在铺路。

“这……这比咱们现在用的辽十三轻多了,材料也讲究,热处理用渗碳加淬火?我以前听胡大工头说过,但没真见过。”

张汉钦点头,又抽出第二张图纸:“这是自动步枪的设计,导气式原理,连续射击,火力比辽十三式高不止一个档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章兵工厂密谈(第2/2页)

喜顺儿看得入神,眼珠子都快贴上去了,手指轻轻滑过图纸上的剖面图:“这退壳机构的设计……太巧了,卡得严丝合缝,连导气孔的位置都琢磨得死准。”

张汉钦心中一动,暗道:这当然精巧。

这图纸的底子,是拿AK47的可靠性打底,配合AR系列的人机工艺,再往回倒推,换成能被1928年兵工厂制造的材料与精度。

曾经那个《轻武器设计原理》的课程作业,如今竟成了军工试制的“蓝本”。

“这个是20毫米反坦克枪,对付轻型装甲车绰绰有余;这个,是通用机枪的图纸,枪管能快速更换;还有这个,是10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改良型,射程更远,操作更简便。”

张汉钦深吸一口气,把整叠图纸郑重地放进喜顺儿怀里:“这些图纸,价值连城。我花了整整八十万大洋,才从德国工程师手里‘买’来。你到了兵工厂,要找最可靠的老师傅,组织专门小组,秘密试制这些武器,哪怕只做出一件成品,也值了。”

说出“八十万大洋”的时候,他语气平静,心中却苦笑。

这些图纸的真正价值,远不止八十万,而是现代华夏几十年科研人拼命积攒的血与汗,是无数课题组的成果与试验堆积出的结晶。

若真拿来估价,金山银山都不够。

喜顺儿双手微微颤抖,仿佛手中不是纸张,而是一整个未来的希望:“少帅您放心,我用命也要把这批图纸守住、试出来!”

张汉钦轻轻按住他的肩膀,声音低却沉稳:“记住三条。第一,组建绝对可靠的小组,每个人背景都得查清楚;第二,分批试制,别一口吃成胖子,先从迫击炮开始;第三,所有进展,只能直接向我汇报,不许走其他路子。”

他心里清楚得很,哪怕已经尽量“简化”了设计,可这些图纸依然远超这个时代的认知。

好在兵工厂里还有几位留洋回来的工程师,应该能看懂一二。

更重要的是,他在大学那几年不仅写了论文,还实地下过工厂,对实际工艺的短板心里有数。

他走到窗前,望着阴云压城的天色,声音低沉:“日本人盯着咱们,南京那边……也靠不住。咱们只能靠自己。这些武器,只要能顺利量产,等战火烧起时,便是咱们的杀手锏。”

喜顺儿立正敬礼,眼神里透着一股子死拼的倔强:“明白!我就说这是少帅您花血本从国外买来的先进设计,组织厂里最靠得住的老师傅悄悄仿制、改进,别人问,我一概不知!”

张汉钦点点头,语气缓了几分:“好。有难处你来找我,我在日本留学那会儿,也学过些军工方面的知识,或许能帮上忙。”

他目送喜顺儿抱着图纸离去,背影瘦却挺拔,像极了战前冲锋的兵。

他喃喃自语:“爹,您放心,我会用我所学的一切武装东北军,绝不让历史重演。”

他望着那背影,心中念道:这些图纸,不过是开始。

战术、训练、后勤、情报、指挥系统……现代战争的骨架,我都懂得。

只要这条路走得通,东北军终有一日,能改写这乱世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