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97章 钢铁鹰隼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第97章 钢铁鹰隼

簡繁轉換
作者:青衣江月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33 来源:源1

第97章钢铁鹰隼(第1/2页)

民国十九年,七月二十日,凌晨五时许。

辽东半岛外海,天空与海面被火光和爆炸撕裂。

三百架东北空军的战鹰,刚刚完成对日军登陆部队的毁灭性打击。

此刻正在战场上空重新编队。

引擎的轰鸣与爆炸的回响交织,如同一曲死亡的协奏。

————————————

在距离日军舰队约五公里的空域。

一架机翼涂着青白徽的波音P-12战斗机,正与两架僚机组成箭形编队,平稳飞行在三千米的高度。

驾驶舱内,正是威名赫赫的东北空军副总司令,兼战斗机部队司令——高志航。

此刻,他右手轻扶操纵杆,左手调整着面前那台SCR-135型机载电台的旋钮。

————————————

此时,空中的通讯主要依赖——

这批美制战机装备的SCR-134/135系列低频(LF)电台。

(美制波音P-12,柯蒂斯B-2“秃鹰”此时已装备)

它们的发射功率约35-50瓦,使用频率在200-500千赫兹之间。

————————————

对于机体庞大、电源充足的柯蒂斯B-2轰炸机而言,尚能维持的通信需求。

(柯蒂斯B-2机组往往有5人及以上)

但对于追求极致机动性的P-12战斗机而言,许多飞行员为了减重和避免操作分心。

(P12为单座战斗机)

往往选择直接去掉或关掉电台,宁可在空中依靠传统的手势和机翼摇摆来沟通。

————————————

电台的有效作用距离:

空地通话约40-50公里已算良好,空空通讯在同高度下约为15-20公里。

且多为“点将”模式——

即只有中队长以上的指挥官的战机安装了完整的收发台,其僚机通常只能收听,无法发送。

————————————

然而,高志航是例外。

一方面,他需要与轰炸机部队司令刘粹刚协调整个攻击编队的行动;

另一方面,作为最高指挥官,他必须全局掌控战局。

加之他对自己的飞行技术极为自信,认为多出的这点设备重量无关大局,因此他的战机电台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

此刻,耳机里传来一阵夹杂着静电噪音但清晰可辨的呼叫声:

“‘鹰巢’呼叫‘鲲鹏’,收到请回答!”

——这是轰炸机部队司令刘粹刚的声音,来自约两公里外、同一高度的一架B-2轰炸机领航机。

这个距离正处于空空通讯的最佳范围内,信号质量相对良好。

————————————

高志航按下通话钮:“猎鹰一号收到,请讲。”

刘粹刚的声音再次响起,语速快而沉稳:

“报告副总司令,日军两个波次登陆部队已大体歼灭,敌未派出下一波登陆部队。”

“观测到敌舰队一艘主力重巡洋舰驶离编队向东南逃逸。”

“其余战舰取消规避动作,正重新转向登陆区域,意图不明。”

————————————

“很好,粹刚。汇总目前我编队情况。”

高志航命令道,他的目光扫过侧后方——

两架属于他的直属僚机(他们的电台仅能接收,无法发送)正紧跟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如同忠诚的影卫。

————————————

刘粹刚迅速回复:

“根据您‘尽量保留炸弹,主要以机枪和小型炸弹攻击为主’的规划。”

“我主力战斗机160架P-12,目前平均消耗约50%机枪弹药和部分小炸弹;

主力轰炸机40架柯蒂斯B-2,炸弹几乎全部保留;

其余百余架各型老旧战机已完成攻击任务,按计划返航补给,预计一个半小时后返回。”

“当前可立即投入下一阶段作战的兵力为200架战机,其中B-2轰炸机弹药完整。”

————————————

这时,另一个沉稳的声音加入通讯频道。

“志航,日军运输船队似乎停滞不前,我观察其登陆艇已所剩无几,像是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

此人便是另一个例外,同样威名赫赫的战斗机部队副司令——李桂丹。

他驾驶着另一架P-12,与高志航、刘粹刚的飞机保持着同一高度,相距不足三公里。

————————————

高志航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鬼子不是不想登陆,是没船可用了!”

“粹刚、桂丹,听我指令!”

“下一目标:攻击敌登陆舰队!战术如下——”

————————————

他略微停顿,清晰地下达经过深思熟虑的命令:

“战斗机群——包括我的直属编队和李副司令率领的机群。

负责对敌主力战舰进行低空机枪扫射,全力袭扰,吸引并压制其防空火力,为轰炸机群创造攻击窗口。”

————————————

“轰炸机群——由粹刚统一指挥。

优先采用俯冲轰炸战术,集中全部火力,务求一击必杀,首要目标是击沉所有大型运输舰。”

“根据其两波登陆规模,及其登陆舰队规模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7章钢铁鹰隼(第2/2页)

那些船上至少还有两万头鬼子!”

“必须确保最大战果,绝不能让这些畜生踏上我们的土地!”

————————————

“击沉所有运输舰后,弹药耗尽的各机立即返航补给。”

“其余战机继续对敌残余战舰进行袭扰,拖住其机动,为返航机群重新装弹后赶来争取时间。”

“待我主力全部返回,再合力歼灭敌主力战舰!”

————————————

“明白!”

刘粹刚和李桂丹几乎同时回应。

“桂丹,”

高志航补充道,

“你率两个战斗机大队,重点关照那两艘轻巡洋舰(‘龙田’、‘天龙’号),防止它们干扰轰炸机行动。”

“放心,交给我!”李桂丹的回答简短有力。

————————————

尽管有电台,但为了确保命令准确传达至每一架战机,尤其是那些可能无法收听或信号不佳的友机。

高志航决定同时使用最可靠的视觉信号。

他通过电台对紧随其右侧的僚机下令:

“黑鹰小队,黑鹰小队,

传令各中队:执行‘猎犬计划’!”

“执行视觉信号传递!”

————————————

代号“黑鹰一号”的僚机飞行员得令后,立即开始动作:

首先,他剧烈地左右摇摆机翼——

这是代表“解散当前编队,准备接收新指令”的通用信号。

————————————

接着,他做了一个清晰的俯冲-拉起动作——

这表示“跟我来”,指示各中队注意跟随长机行动。

————————————

然后,飞行员将右手伸出舱外,上下摆动三次——

这表示“目标方位角030度”,精确指向日军舰队的方向。

————————————

最后,他发射了一枚绿色信号弹——

这是预先约定的“优先攻击运输舰”的标志。

————————————

几乎同时,刘粹刚的B-2领航机腹部也释放出浓密的红色烟雾——

这是轰炸机编队“开始进入攻击位置”的信号。

————————————

整个空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群立刻像被无形的手指挥着,开始高效地变换队形。

高志航的另外几架僚机,也迅速驶向其他空域。

将指令通过手势和飞机机动传递给更远处的战机。

这是一场无声却精准无比的交响,展现出东北空军严格的训练和战术纪律。

————————————

凌晨四时十分,新的攻击编队在三千米空中完成集结。

如同一片巨大的、充满杀机的铁云,向着五公里外开始陷入混乱的日军舰队压去:

高志航亲率一个P-12战斗机大队(40架)作为诱饵和先锋。

呈箭形阵直扑日军临时旗舰“古鹰”号重巡洋舰。

————————————

李桂丹率领另一个P-12大队(40架)。

呈梯次队形,目标锁定“龙田”号和“天龙”号轻巡洋舰。

————————————

其余P-12战斗机则分散开来。

重点照顾那些如同苍蝇般,围绕在主力舰旁的十余艘驱逐舰。

————————————

刘粹刚指挥的40架柯蒂斯B-2轰炸机。

则在高空编成两个巨大的“钻石”攻击队形。

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准备向着体型庞大、行动迟缓的运输船队发出致命一击。

————————————

日军舰队也发现了扑来的机群。

“古鹰”号上的高射炮率先喷出火舌——

120mm高射炮和13mm防空机枪在空中炸开一团团黑烟。

其余日舰也纷纷开火,试图织成一张火力网。

————————————

高志航一推操纵杆,P-12发出嘶吼,率先俯冲!

机头下的2挺7.62mm勃朗宁M1919机枪喷出长长的火舌。

子弹“叮叮当当”地打在“古鹰”号的甲板和上层建筑上。

虽难以击穿厚重装甲,却成功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

他的僚机们也紧随其后,勇敢地进行扫射。

————————————

李桂丹的机群几乎同时扑向“龙田”和“天龙”号。

密集的子弹如同雨点般,泼洒在两艘轻巡洋舰的舰桥上和高炮位,顿时吸引了日军的对空火力。

————————————

就在日军防空火力被战斗机群吸引的刹那——

刘粹刚冷静的声音通过电台传遍轰炸机编队:

“猎鹰群注意,目标敌运输船队,第一波次,跟我俯冲!”

————————————

20架B-2轰炸机如同发现了猎物的秃鹰——

带着死亡的呼啸,从云端垂直俯冲而下。

机腹下挂载的重磅炸弹在晨曦中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它们的目标,正是那些挤满了日军、却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关东丸”、“朝鲜丸”等四十余艘运输船和改装商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