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89章 连遭打击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89章 连遭打击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89章连遭打击(第1/2页)

综合考虑,李纯决定按照立长立贤的原则,在夏原迁都后不久,也就是元和十一年三月,正式册封长子李宁为太子。为了锻炼李宁,李纯有意让他参加处理一些政务,还派人带他到一些地方游历,增长见识。

李宁的表现还不错,在大臣面前相对谦虚,从来不摆架子,做事认真,有点像储君的样子。可能是因为有些隐疾的原因,李宁的身体不太好,李纯对此有些担心。

元和十二年十二月,洛阳到夏原的铁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李纯就想到夏原城北的施工现场视察一下,想着带上太子李宁,一起去查看一下铁路进展情况。宫人突然报告说,太子李宁病重,李纯赶紧起驾向东宫赶去。

到了东宫,只见太子处于昏迷状态,有两三个太医在守着,太子的母亲纪妃也赶来了,坐在那里哭哭啼啼。

李纯赶忙询问情况,太医报告说,太子的心脏有些问题,可能有梗塞的情况,目前脉搏微弱,生命垂危,形势很不好。李纯感觉像天塌了一样,急忙下令太医们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太子的性命。

几个太医尝试了各种办法,又是喂药,又是按压,忙到晚上,还是回天乏力,太子李宁最终失去了气息,宣告死亡。

纪妃哭的死去活来,李纯也是悲伤不已,自己最看好的长子,居然就这样突然走了。自己开创的大唐盛世,还需要人去继承发扬,一个孩子刚成年不久,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没有任何预兆就撒手人寰。

李纯宣布罢朝三日,命令礼事部给太子办了隆重的葬礼,葬完李宁后,李纯心情颓废,度过了一个压抑的春节。

到了元和十三年春,李纯仍然兴致不高,本想把政务委托给李吉甫,自己清闲一段时间。没想到崔群来报,李吉甫病了,病的还挺厉害,无法上朝,请求皇帝让别人代理左丞一职。

李纯有点蒙圈了,怎么霉运连连,身边人接连遭难,赶忙到李吉甫的府上探视。

李纯刚即位的时候,李吉甫正好从地方州刺史的岗位入朝为官,在任上非常勤勉能干,做事细致认真,各种数据、资料熟记于心,还专门编著了《元和郡县图志》,此书成为李纯为了解唐朝情况的重要典籍,也为朝廷施政提供了依据。

在李纯心中,李吉甫超越所有的大臣排在第一位,自他担任左丞以来,协助李纯办了不少大事,他对很多事情的看法甚至和李纯心意相通,君臣之间配合的非常好。

很多事,李纯只是交代了一下,李吉甫就会带人认真的筹划和执行,结果总能让人满意。

身为宰相,李吉甫没有多少架子,和同僚关系处理的不错,好几次大的机构和人事变动,李吉甫都去做了不少工作,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可以说,李吉甫是李纯的重要助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李纯甚至对他有了一些依赖感,很多事直接交给他处理。

李纯到了李吉甫的府上,看到李吉甫躺在床上,气色差了很多,一脸病容。看到李纯来了,李吉甫还要勉强起来行礼,李纯赶忙将他按下,示意他躺好。

李纯道:“吉甫为了国事操劳辛苦了,身体要紧,先静心养病,安心歇息一段,等病好了再回朝廷。”

李吉甫说:“臣的老毛病,臣很清楚,这次病的厉害,恐怕难以继续为朝廷效力了,还请皇上早点物色合适的人选接替臣。”

李纯道:“众臣之中,唯有你的能力最强,最合朕意,没有谁能代替你,朕还需要你帮助朝廷开创更好的盛世。”

李吉甫说:“皇上谬赞了,能跟着皇上干事业,是臣的荣幸,看着大唐在皇上的带领下,一天天强大,臣也能出一些力,臣感到特别荣幸。”

李纯道:“这些年你也付出很多,不少具体事都是都是你带着其他人在做,你在后面默默做了很多贡献,朕都清楚。其实朕还有很多设想,想跟你商议,想和你一起做更多事,把大唐建成亘古未有的强大王朝。”

李吉甫说:“陛下的奇思妙想太多,格局很大,气魄也大,采取很多有效措施,用了十二年,就让大唐重现盛世,文治武功甚至超过太宗皇帝。不知陛下所说的亘古未有的强大王朝,是什么样子,臣是恐怕没有机会看到了,但是很想听听。”

李纯道:“这个世界很大,但是有边界的,朕准备把大唐以外所有的疆域都拿下来,建立一个由华人统治的超级王朝,华人成为领导民族,都都能过上有地位、有荣耀的好日子,但是实施起来要很久,朕都怕自己中间也生病倒下,无法实现。”

李吉甫说:“自有华夏以来,汉人过上好日子的阶段屈指可数,大部分时间不是动乱就是衰落,我们大唐也只有贞观和开元年间,汉人扬眉吐气过了一些好日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以后,我们大唐就衰落了,臣也盼着汉人能过上陛下所描述的好日子。”

李纯道:“华夏民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也是最聪明、最勤奋的民族,只要能够聚集力量发展,一致对外,强大起来本没那么难。最大的教训是内斗太多,多次让异族钻了空子,还有一些帝王荒淫无度,大臣贪污**,把好好的国家给败坏了。”

李吉甫说:“陛下说的很对,一个国家,帝王和大臣的作用很重要,臣观陛下,睿智敏达、操劳国事,勤俭律己,给我们臣子做了很好的表率,连臣有时都要稍微享受一下,陛下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李纯道:“老子说,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了实现那个宏大的目标,朕总感觉有很多事要做,有太多需要改革推进的事项,需要不断的思考,不停的出新措施。生活方面,稍微享受一些,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朕怕的是抵不住人性的弱点,会像当年玄宗皇帝那样,被享受腐蚀了意志,前明后暗,断送了大唐发展的路径。高处不胜寒,朕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天下人的看法,如果朕自己都在享受,还有什么底气要求子民们艰苦奋斗,反腐更是一句空谈。”

李吉甫说:“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深刻理解陛下的苦心,今天算是真的感受到了,反腐搞了那么多年都没法解决,陛下有信心吗?”

李纯道:“说句实在话,朕有大的决心,但是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深藏于人性的弱点之中,要根除很难。所以朕也只是一点一点的在作努力,估计要达到理想效果起码还要二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9章连遭打击(第2/2页)

李吉甫说:“怎么要用那么久,陛下以身作则,再把措施搞得严格些,惩罚搞得狠一些,必能有更好的效果。”

李纯道:“朕以身作则没问题,采取严厉的措施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臣子们要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想法没有错,不让他们**,首先要让他们取得足够的合法收入,然后再采取一些周密而严厉的手段,才会起到疏堵结合的好效果。说白了,朕想先让臣子们过上好生活,才有底气去狠心彻底反腐,朕不希望靠着高压手段,让臣子们为了保持廉洁,而让他和家人们过苦日子。臣子是国家发展的具体实施者,理应享受发展的红利,首先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体面大方的生活,他们才没有理由去**,并从内心上愿意接受监督,认同对**官员的惩治,反腐的前提才算成立。”

李吉甫说:“陛下想的更远,首先还是为了我们臣子着想,关心关爱着每个臣子,要让官员们都过上丰衣足食、体面大方的生活,高级官员没问题,中低级官员还有难度。国家虽然发展了,也富了一批人,但是还是穷人占多数,朝廷需要开支的地方很多,目前还难以让所有官员都实现富足体面。”

李纯道:“朕没有完美主义情结,目前只要把**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就好,对那些明目张胆、情节恶劣的官员,朕也不会手软,但是各项事业要协调推进,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把经济、科技、军事先发展起来,后面再把其他事项一步步完善。”

李吉甫说:“陛下的想法很周全,每个阶段都有侧重点,稳扎稳打,可惜臣没有时间继续辅佐陛下实现这些伟大愿景,陛下还是早点选择臣的接替人选吧。”

说了不少话,李纯也看到李吉甫非常疲惫了,估计他的病情真的可能难以好转,就问到:“你的左丞位置很重要,你可有合适的人推荐?”

李吉甫说:“左丞是百官之首,臣退下来,自然是应该右丞武元衡接任,武元衡能力出众,办事果断,立下大功,他做左丞是众望所归。”

李纯道:“武元衡能力不错,刚毅果决,但是有些偏激,做事的细致性不够,要有一个细致认真的右丞跟他搭班子。”

李吉甫说:“说到细致认真,枢密使崔群最为合适,他一直在陛下身边做事,陛下对他也很了解,是一个能干事、会办事的人才。”

李纯道:“经你这么一说,朕也觉得崔群合适,看时候不早了,你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跟朕说的。”

李吉甫说:“臣的病情可能会越来越重,怕是和陛下说话的机会不多了,臣别的都没啥想法,唯一牵挂的就是次子李德裕,这个孩子有点才华,也有想法有干劲,是我们李家未来的希望,还希望陛下以后能给他机会锻炼发展一下。”

李纯道:“为人父母,为子女考虑,无可厚非,朕后面会关注他,会给他展示才能的机会。朕很珍惜有你辅佐的这十二年,我们君臣一场是人生重要的缘分,朕今天和你说了不少知心话,先到这里吧,你先在家中静养,争取把病治好。”

李吉甫也感觉很疲惫,就勉强拱手送李纯离去。

回宫后,想着李吉甫憔悴的样子,李纯也感到他的病情难以好转,就考虑后续的安排。

对于李吉甫,要有个说法,操劳了这么多年,朝廷必须要表示一下,可以封他为从一品的司空,以体面的方式退下来。

李纯按照李吉甫的建议,由武元衡任左丞,升崔群为右丞。枢密使的人选,李纯觉得李藩稳重练达、办事可靠,可以接任,至于李藩空缺的光禄大夫,可以先放着,后面再考虑。

考虑停当以后,李纯派李承闽到中书省传达旨意,由中书省草拟圣旨,盖印后次日下达。中书省一下子升迁三个人,当然是对草拟这个圣旨很积极、很用心,用了不少褒奖之词。

为了彰显朝廷的恩德,李纯还赏赐了李吉甫一栋别墅,名为平泉别墅,让李吉甫养病养老。看到李纯如此关爱自己,李吉甫激动不已,能够位极人臣,又得明主赏识,这一辈子值了。

看到好友兼搭档李吉甫生病,武元衡过去探望了两次,看到李吉甫的病情确实难以好转,只能为他叹息。接过左丞的职务,成了百官之首,武元衡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也符合他干一番大事业的夙愿,当仁不让、劲头十足的干起来。

一直以来,崔群都是干着皇帝秘书长的活,早已适应了这个角色,没想到能够来个大跨越,直接晋升为右丞。虽说这种晋升也符合朝廷的规矩,但是从正三品晋升从二品都很难,一下子晋升为二品,成为朝廷的中枢要员,也是朝廷莫大的恩德。

崔群知道李纯看重自己,但是能让李纯看好的重臣还有好几个,自己能够脱颖而出,一定是李吉甫的推荐。

长期以来,崔群和李吉甫的关系不错,既是同僚,也是朋友,借着这层关系,枢密院和中书省的配合还算融洽。李吉甫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挺自己,崔群也是很感激,多次去平泉别墅探望、感谢他。

心情最为失落的是李绛,他本以为自己才高八斗、能力出众,又身为右仆射,是右丞的不二人选,结果却落了空。李绛反思了一番,觉得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自己和李吉甫的关系暗地里不合,很多地方政见不同,自己成为朝中少有的与李吉甫不合的官员,这次任命正是在李纯探望李吉甫之后,一定是他推荐了崔群,否定了自己。

二是自己有点倔强,不会逢迎,虽说自己有能力,李纯也看重,但是在关键时刻,李纯还是选择了更能平和处事的崔群,既有点无奈,也有点怨气。

李藩倒是波澜不惊,到了枢密院以后,迅速进入角色,熟悉各项事务,认真扮演好秘书长的角色。李藩的能力也是不错,脾气性格还算平和,枢密院运作模式他也不去动,萧规曹随,对各项事务处理情况,还算让李纯满意。

中书省新的班子组建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商议立太子的事,武元衡和崔群认为,李宁已经去世,太子空缺,应早立太子,以安众心。

李宁刚走两个多月,李吉甫因病离职,李纯心情很不好,本不想那么早重立太子,但是经不住众臣的反复请求,就同意让大臣们先讨论此事。

关于册立太子,众臣形成了两种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