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37章 瀚海建路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137章 瀚海建路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137章瀚海建路(第1/2页)

吕元膺前面坐火车到达兰州还算顺畅,到了兰州以后就只能过黄河乘马车西行,到了5月底才到达归化城,到位后也是开始收拢官员,根据前方的战事,逐步往前派出各郡、领的官员。

由于李愬一直处于征战状态,而且进军的速度偏慢,所以吕元膺只能带领瀚海路的官员先留在归化,等李愬完成对吉利斯汗国的征讨后,才在9月份到达康城,与李愬汇合。

李愬对于自己被任命为瀚海路总督并不意外,但是自己还兼着镇西军统领,确实无法专心于政务,只能委托吕元膺代为操心。吕元膺觉得也是应该先区分一下各郡的范围,根据目前征讨的地方筹划了一番。

葛逻禄在西汉乌孙国的范围,可以将葛逻禄及其以西的地方划为乌孙郡,郡城就选在碎叶城。萨曼北部一带,以柘析城为中心,属于以前大宛的范围,可以称为大宛郡。萨曼南部,属于以前康居国的范围,可以称为康居郡,以安息城为郡城。萨曼东南部,塔希尔东北部的阿姆河中上游一带,是古代月氏国的范围,可以称为月氏郡,以步师城为郡城。

塔希尔西部本为呼罗珊一带,可以称为罗珊郡,郡城设在尼沙普尔,尼沙普尔改为沙普城。塔希尔东南部一带,月氏人曾经南下在此建立贵霜国,可以称为贵霜郡,以加兹尼为郡城,加兹尼改为加尼城。吉利斯汗国及其周边由其国名简化,可以称为吉斯郡,郡城就设在阿克苏城,阿克苏改为克苏城。

吕元膺将七个郡的设置情况和李愬汇报一番,李愬觉得各郡的设置与自己的设想基本一致,完全赞成。李愬回到康城没多久,才刚开始处理政务,突然就有斥候来报告,说境内出现了两股叛乱。

原来从加兹尼城逃出来的叛军,假意说是西去赫拉特,实际上往西逃了一段后,就掉头向东南方向,最后在坎大哈城聚集,形成一股有两万人的割据势力,在羽翼丰满之后,开始北上进攻加兹尼。

原来逃脱的葛逻禄可汗迦必略,先是投奔萨曼王朝,后来看到萨曼王朝被击败,就逃到咸海以北地区的草原,在那里征服拉拢了一些小部落,拥兵一万多人,形成了一股反叛势力。

李愬一听气得半死,没想到这两股败军卷土重来,重新作乱。李愬认为坎大哈的叛军势力更强,决定派副将陈弘岭带1.5万人去讨伐,迦必略的叛军稍弱,由副将孔文侃带1万人去讨伐,自己率领剩余人员和一个襄人团在康城居中调度。

陈弘岭对加兹尼逃出来的那股叛军非常熟悉,当即率军直接往东南方向进发,经步师城翻越兴都库什山,直扑加兹尼。陈弘岭进入加兹尼后得知,坎大哈的叛军前段进攻加兹尼,但是被驻守加兹尼的襄人团击退,现在估计退回坎大哈了。

陈弘岭不愿耽搁,随即向南继续进发,直扑坎大哈。陈弘岭认为,必须将这股叛军吸引在坎大哈,不能让他们再逃窜,否则将贻害无穷。

陈弘岭决定将部队分成两部分,由参军韩如辉率领五千人直接向坎大哈进发,坎大哈叛军看到唐军人少,就不会轻易逃跑。陈弘岭本人则率领其余一万人迂回到坎大哈后侧,寻机和韩如辉一起包围坎大哈,来个瓮中捉鳖。

韩如辉率军率先到达坎大哈城北,但是没有急于攻城,而是驻扎不动。坎大哈守军发现唐军兵少,就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根据地,甚至还派兵主动进攻城北的唐军,最终被唐军的火枪击退。

不久,陈弘岭率军迂回到坎大哈城南,迅速分兵合围城东、西、南三门,与城北的唐军配合,将坎大哈城团团围住。

坎大哈的叛军发现又来了大量的唐军,将城围住了,这才开始慌了。刚开始城内的叛军还试图突围,结果被唐军击败退回城内,后面只能据城死守。

陈弘岭由于是带骑兵火速进军,就没有带重炮部队,所以决定采取炸城墙的方式,突入城内。陈弘岭将主攻方向选在城南,仍然采取轮番进击的方式逐步靠近城墙。

唐军抵达城墙后,在南门附近埋设了大量炸药将南门附近一段城墙炸塌,然后开始蜂拥进入城内,与城内的叛军展开激烈交战。经过近一天的交战,城内的叛军非死即降,唐军终于占领坎大哈。

陈弘岭发现,坎大哈比加兹尼的条件更好,周围的水源更充分,而且加兹尼偏北,南方的大量疆域无法兼顾,在坎大哈可以将原塔希尔王朝东南部的地区都控制起来。

思虑已定后,陈弘岭押着俘虏往北返回加兹尼,正好遇到吕元膺派过来的贵霜郡官员。陈弘岭就让原来驻守加兹尼的那个襄人团,带着贵霜郡的官员移驻到坎大哈,自己则率军直接返回康城。

孔文侃带一万骑兵,从康城直接沿着锡尔河北岸向西北进军,一路上派出不少斥候,打探迦必略叛军的位置,终于打听到其中心在咸海西北的伊尔吉斯地区。孔文侃深知,一定要彻底剿灭这些叛军,绝对不能让他们逃脱,否则后患无穷。

孔文侃决定也采取迂回包抄的办法,由一个裨将率领两千人,正面牵制敌军,自己率领八千主力向西从后面包抄,断绝其向西逃跑的道路。

向东都是唐军的地盘,孔文侃不怕他能玩出什么花样,部队到达咸海北岸后,就分兵行动,对迦必略叛军展开一场大包围。

孔文侃从西部迂回成功后,将部队展开成扇形,向东搜索前进,很快就遇到迦必略叛军。迦必略叛军早就知道唐军的厉害,一触即溃,迅速向东逃跑,结果又遇到在这里阻击的唐军偏师,又被杀伤了大半。

迦必略率领少数叛军继续向东逃跑,孔文侃率军紧追不舍,一路追杀过去,剩下的叛军不愿跟着迦必略送死,逐渐逃散,只剩迦必略和几个随从。

迦必略又累又饿,疲惫不堪,刚找了一个地方躲起来,没想到就被跟随而来的唐军发现。唐军也不知道他的身份,直接对几人进行集火射击,将迦必略和随从全部击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7章瀚海建路(第2/2页)

孔文侃后面才发现,击毙的几人中就有迦必略,感觉这个可汗死的真窝囊,命人将其就地火化,而后率军东返,回到康城。

元和十七年六月,李纯收到高霞寓阵亡的消息,感觉难以置信,李纯怎么也没想到,高霞寓竟然是被波娘惹的毒箭射死了。按照李纯的想法,高霞寓是员猛将,也是一个老将,本来想着等征战结束以后,给他提拔一个正三品的岗位安置一下,没想到竟然突然牺牲了。

在李纯刚即位时,高霞寓就参与征讨刘辟叛乱,后面一路经过多场战役,立下不少功勋,李纯非常看重他。为了彰显朝廷对高霞寓的恩德,李纯下旨追封高霞寓为从二品的辅国将军,赐爵汝阳侯,给其家人抚恤金500贯,给予其子高从武门荫入仕的恩赏。

七月,工商部带领几个大的印刷厂已经攻克活字印刷的技术,印刷的速度和效率大为提高,书籍的价格明显下降。此时,隶属于礼事部的华夏报社也正式成立起来,李纯决定充分利用活字印刷技术,加大报刊的印刷数量。

《华夏政报》自发行以来,及时报道一些重要的政策、措施、消息,开阔了人们的眼,关于朝廷几路大军在夷人地区的征讨情况,都会定期在《华夏政报》上刊发出来。

通过官员的口口相传,很多百姓也知道了进展情况,随着大量的夷人地区被征服,华襄两族异常兴奋,感觉到唐朝的国力如日冲天,以后可以随着国家的强大过上更好的生活。

李纯认为,《华夏政报》可以作为朝廷内部报纸,免费发给官员,但是难以满足百姓对报纸的需要,可以另外再发行《华夏民报》作为普通百姓阅读的报纸。当然,《华夏民报》肯定是要收费的,每份可以卖三文钱左右,首批先印三万份,后面根据订阅情况再增加数量。

《华夏民报》不像《华夏政报》那么正式,主要是刊发一些和百姓密切相关的一些政策和消息,也有一些奇闻异事,还会刊发一些诗文和短篇小说,深受一些文人的喜爱,订阅量持续提高,很快就突破五万份,特别是夏原、长安、广陵等大城市的销量特别好。

自朝廷四月份正式开始任命三个夷人地区的官员以后,华襄官员开始陆续朝着朝廷规定的集结地进发,而后按照各路官员的调度,分批到达自己任职的地区。总体来说,华人官员整体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是路、郡两级的官员,襄人就不同了,各郡科以下和各领的官员、公职人员数量庞大。

由于朝廷在夷人地区的机构草创,主要是先任命一些主要的官员和重要的公职人员。一个郡先设十个局,一个局先设四个科,每个科连科长也就四五个人,一个领先设八个台,一个台先设十个人。

这样算下来,一个郡直属的襄人公职人员就有两百,八个领又有六百多,加起来就有八百多人,相比之下一个郡的汉人官员不足六十人。

除此之外,每个领还有五百的民兵营。加上上百的随行家属,一个郡的襄人数量就达到了五六千人,加上前期已经配到各郡的3000襄人团,一个郡的襄人数量就有**千人。

由于第一波参与征服的是僚越、骆瓯、契胡三个族群,所以迁移到夷人地区的也是这三个族群的人,这样可以在自己的襄兵保护之下。

襄人们基本都是抱团行动,先都是汇集到各郡,属于郡属人员的,就留在郡城,那些分配到各领的人员,就带着家属和民兵营到指定的地方赴任。

就这样,大批的襄人源源不断向南、向西进发,前往他们的分配之地。由于夷人地区政权初创,前期主要是公职人员和少量家属,其他襄人还处于观望状态,待那边的政权稳定了,再去夷人地区发展。

随着南方的征服活动基本结束,南征元帅府的也将撤回,李纯发给范希朝最后一道诏书,主要是对南征的三个军团的安排。

镇蛮军高霞寓去世,镇蛮军一分为二,岳林辉率领一半人员驻守西贡,改为符真师,作为符真路的机动打击部队;雷立勋率领另外一半人员移驻古晋,改为巽他师,作为巽他路的机动打击部队。

两个师的编制均为1.5万人,后续配上战船,可实现水陆两栖作战;镇南军撤回海防大营,镇海军继续驻守巨港,各军及时医治伤员,补充兵员和装备,在驻地进行充分的休整。

范希朝按照李纯的旨意对部队进行调整,根据各个部队的损失补充人员和装备,安排好这一切,范希朝于9月份回到夏原,进宫觐见李纯,一番行礼后,李纯就与范希朝交流战事的情况。

李纯道:“这次南征取得了胜利,西征也基本结束了,范爱卿和众位将士辛苦了,各个部队伤亡不小,朕非常痛心,他们为了大唐的强大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范希朝说:“打仗就会有牺牲,他们都是大唐的英雄,朝廷要对那些牺牲的将士厚加抚恤。”

李纯道:“朝廷一定会优待对大唐作出贡献的人,关于对阵亡将士的抚恤,还有对立功人员的奖励,你带军事部做个方案,一定要体现朝廷的关爱之心。”

范希朝说:“臣回去就做这个方案,关于对几个军团将领的奖励,还请陛下定个方向。”

李纯道:“这次对夷人地区的征服活动是朝廷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总共分三波进行,第一波结束了,目前第二波、第三波还没开始,要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原则上立功的将领都要予以升职。李愬和高霞寓都是老将,朕让李愬做了瀚海总督,本想让高霞寓接替葛元礼担任光禄大夫,没想到他竟然牺牲了。”

范希朝说:“关于张广孝、王之孝还有其他将领,该怎么奖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