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76章 胡人偷技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76章 胡人偷技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76章胡人偷技(第1/2页)

李吉甫说:“陛下说的对,结婚这种事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偷摸结婚像做贼一样,也不符合我们唐朝人的习俗。”

白居易说:“臣认为,还是要有个带头示范作用,以后所有官员的子女应当首先按照朝廷的规定年龄结婚,并到县里登记。”

李纯道:“对,官员和公职人员必须要带头执行这个规定,青年人按照规定年龄结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民政部要把这件事办好,只要肯持之以恒去抓,百姓的观念会转变过来的。”

崔右甫说:“臣谨遵圣意,一定认真抓好这件事。”

崔右甫刚上任不久,就接下皇帝赋予的任务,觉得是皇帝重视他的表现,所以对规范结婚年龄和婚姻登记的事,抓的非常认真。

刚开始还有很多百姓不理解朝廷的政策,觉得千年以来就是民间结婚就是办婚礼就行,干吗还要到县里登记一下?有些家庭觉得孩子婚姻是各家的事,年龄早晚自己定,官府干嘛要管制起来?

崔右甫看阻力不小,想着朝廷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早婚,就瞄准了这个重点,首先在长安进行整治。

但凡有人举报早婚问题,民政部和京兆府就派人去现场调查,经过核实后就罚钱、宣布婚姻无效,搞得一些早婚的家庭非常难堪。

经过几次折腾,很多人也觉得,没必要为了早一两年结婚,就跟官府对抗,而且结婚太早确实也有不少弊端,就逐步认可了官府的结婚年龄。

大概经过半年的整顿,长安及周围的百姓凡是要结婚的,都是先算好年龄,到县级民政部门去登记,然后再办婚礼。

民政部从长安抓出经验以后,再往其他地区推广,又抓了一年多,除了一些边远地区外,全国各地基本都按照朝廷规定的最低年龄登记结婚。

进入9月份,各地的人口数据陆续汇总到民政部,李吉甫和民政部尚书崔右甫经过认真的统计汇总,由李吉甫带着人口数据进宫向李纯报告。

李吉甫说:“按照最新的人口统计,全国人口有3920万,比元和元年多了900万左右,一方面是控制的区域大了,另一方面是人口的增长率比较快,目前征讨的契丹、渤海、新罗等地加起来至少也有500多万,如果完成征服,全国应该有4500万左右。”

李纯说:“就算有四千多万,比开元盛世时的七千多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看来前几朝人口损失的很严重。”

李吉甫说:“以前藩镇叛乱,外族入侵,很多人不是战死就是饿死,还有的被抢掠而走。这些年国家太平了,百姓们生活安定了,生育率也提高很快,每年可以增加一、二百万人,相信十几年内就可以超过开元时期的人口数。”

李纯说:“人口在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就会增加,朕这一波征讨的东北地区,还有新罗、扶桑都很适合汉人生存,以后可以移民过去一些。”

李吉甫说:“陛下深谋远虑,以后汉人的生存空间会大为增加,国家的富强就有了基础。”

李纯说:“以后每三年就搞一次人口统计,这样我们可以掌握人口底数,另外对百姓们的土地情况、就业情况、贫富情况也要统计出来,这样朝廷施政才能有的放矢。”

李吉甫说:“十年内国内还有些荒地供新增加的人口开垦,估计十年以后,土地就不够了。”

李纯说:“这一波仗打完之后,我们会休养几年,等人口进一步增加,国力更加强大,朕计划发动更大规模的扩张,十年之后新增的人口就会有新的去处。”

元和9年底,前方不断取胜的战报陆续送到长安,前方各路人马基本完成了对各地的占领。

李纯对唐军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他在阅读战报时发现,其他各地的战斗比较彻底,但是扶桑的战斗并不彻底,平海军只是靠着突袭占领了扶桑的京都,迫使扶桑天皇投降,并没有实现对扶桑全境的占领。

以他对扶桑人的了解,如果没将他们彻底打垮,很难实现完全的征服,心中不免有些隐忧。

元和十年初,果然传来扶桑复叛的消息,李纯一方面让武元衡指挥扶桑战事,一方面筹划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后面听说田弘正等人处置得当,平叛活动还算顺利,也就放下心来,集中精力抓好国内的经济建设。

李纯认为,政治犹如人的头部,军事是人的手臂和拳头,科技和经济则是人体的腿和躯干。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国家运行的根本,民富才能国强,百业兴旺才能政通人和。

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变革性因素,只有科技的发展,才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衍生新的行业,满足人民更广泛的需要。

经过朝廷连续几年的鼓励,唐朝人对科技和经济的认识比以前明显提升,很多人积极投身于工商业和技术革新。

以艾笛声成功制造出蒸汽机和火车为标志,唐朝目前实际上已经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冶金业、纺织业、采矿业已经在尝试引入蒸汽机作为动力。

通过技术进步的推进,各行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丰富了人民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工业、商业、科技的联袂发展,给很多人开启了新的财富之门,社会上诞生了一批身价不菲的工商界巨子。

通过财富示范效应,工商业摆脱了过去地位低下的情况,很多人积极投身工商业,开设了一大批新工厂、新店铺。

整个社会从重农主义逐步转向了重商主义,通过工商业的不断拓展,国家的税收大幅增加,为迁都、修铁路,对外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唐朝在经济、科技、军事上的巨大进步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羡慕和嫉妒,有些国家对唐朝的新技术起了觊觎之心,特别是唐朝强大的火器,引发了部分国家的重点关注。

长安火器厂,作为唐朝生产火器的重要基地,每年生产大量的火药和各类枪炮、炸弹。从元和七年开始的对外战争,让很多国家领略了唐军强大战斗力的同时,也对唐军的火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元和八年初开始,在长安火器厂的招工队伍中,先后出现了好几波胡人,这些胡人声称为生活所困,愿意以很低的薪水在火器厂内工作,有的甚至声称不要薪水,只要管饭就行。

长安火器厂是朝廷重点防范的工厂,保密制度很严,负责招工的人员哪敢用这些胡人,将他们一律赶走,并将情况上报给科工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6章胡人偷技(第2/2页)

科工部非常重视,专门向各个工厂下达命令,各类火器的样品、配方、工艺一律不得带出厂外,一律不得招收汉族以外的人员进入工厂,所有招入工厂的人员必须调查家庭背景,并由当地的官府作保。

这些想获得唐朝军事技术的胡人并不死心,他们仔细观察,寻找了一些有嫖娼、赌博、吃喝等爱好的工厂人员,通过请客交朋友、套近乎的方式,逐渐与几个工厂的人员打的火热。

刚开始,还只是交朋友的范畴,经过试探磨合,胡人最后锁定其中容易腐蚀的三个工人,经常请他们吃喝嫖赌,显得很大方、很亲密。

这三个工人也感到这些胡人不可能白白给他们花钱,有点害怕想退缩了,不愿再参加胡人的宴请,胡人就开始要求他们还钱,否则就到官府告发他们。

最后,在胡人的威逼利诱之下,他们继续享受胡人提供的物质享受,越陷越深。

经过一年左右的拉拢腐蚀,元和十年上半年,这些胡人决定开始收网,先是让这几个人提供火药的配方和武器的工艺,这三个人都是普通的工人,掌握不了核心的秘密。

胡人退而求其次,要求他们偷出一些火药样品,这三个人被腐蚀已久,哪敢拒绝,通过隐蔽的方式夹带了一些火药交给这些胡人,胡人得到一些火药后,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偷出火枪,期望可以带回去交给胡人工匠仿制。

工厂防范甚严,偷枪出来的难度很大,经过胡人的策划,要求三个人把枪藏在运送物资的车辆下面,跟随车辆把枪带出来。

在计划进行到重要阶段,其中一个人幡然醒悟,知道一旦败露就是死罪,立即向工厂负责人报告。工厂负责人高度重视,立即派人将其他两个人抓捕,搜出两支私藏但还没运出的火枪。

工厂方面又赶紧报告科工部,科工部知道这是个大案,立即和京兆府联系,根据工人提供的线索,抓捕这些胡人。

那些胡人也很狡猾,拿到火药样品后,就派了两个人往自己的国家送,其他人留下来等待枪支。经过京兆府的搜捕,终于抓到还留在长安的那些胡人,但是两个带出火药的胡人,已经出了长安,不知所踪。

京兆府提审这些胡人,刚开始这些胡人还很嘴硬,什么都不说,经过连续的严刑拷打,终于有人支持不住,供出内情。

原来,这几个胡人来自西方的大食国,奉其国家之命来到唐朝盗取军事技术,那两个胡人已经出发三天,将往西逃回大食国。

京兆府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将案情报告给朝廷。李纯得到消息后,惊怒不已,当即责令京畿道、关内道、司法部、军事部联合进行搜捕。

经过连续十余天的大规模搜捕,京畿道终于在凉州将两名携带火药的胡人抓住,押送回到长安。

由于此案涉及重大,李纯责令审判院全权负责此案的审理和判决。审判院经过进一步的审问,掌握了更多详细的情况,大食等国渴望得到唐朝先进的军事技术,所以派人到唐朝来获取。

他们先是想办法买,但是根本买不到,后面又想混进工厂,结果也是失败,最后就采取了拉拢腐蚀工人的办法,企图获取火药和火器的样品,回国后进行仿制。

审判院将案情审理清楚后,判决参与盗取军事技术的胡人和两个工人死刑,告发的工人属于戴罪立功,只判处三年徒刑,科工部也根据情况对火器厂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李纯同意审判院和科工部的处理意见,要求科工部对各个军工厂进一步加强防范,严防异族人的渗透,要求外事部加强边境管理,加强对过境胡人的盘查。

李纯认为,随着唐朝的发展强大,不仅是军事技术,还有其他产业技术,都将对其他国家取得明显的领先优势。

这次是大食,下次还会有其他国家过来偷取技术,必须从国家层面采取更加彻底措施,严防其他国家的人员入境,断绝他们接触到唐朝先进技术的机会。

考虑到第三次对外战争即将结束,唐朝的疆域也将固定,李纯决定后续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把边境彻底控制住。

元和十年八月,经过三年的紧张施工,长安到洛阳的铁路终于修通,开始进行列车测试,估计9月份就可以正式通车。

一时间,长安的很多百姓都纷纷跑去看火车试车,有些达官显贵也找机会到车上体验一把,火车这个新鲜事物,成了当时长安的热门话题。

八月底,建设部传来消息,夏原新都已经建设完毕,处于最后的收尾阶段,9月中旬以后就可以随时搬迁。李纯知道前线关于扶桑平叛的事情已经基本结束,等武元衡返回长安后,举办一个庆功宴,然后就开始迁都。

元和十年9月上旬,武元衡回到长安,向李纯汇报第三次对外作战的具体情况,并为参战的将士请功。

李纯表示,后面朝廷还会有一系列的大动作,会把有功之人的奖赏一并考虑进去。

9月12日,朝廷发布诏书,宣布对外作战成功结束,普天同庆,当日晚,李纯召集群臣,在麟德殿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庆功宴,庆祝对外战争的胜利。

在宴会上,李纯豪迈地说:“从元和七年开始,我们先后发动多次大战,周边的势力全部被击败降服,重振我大唐声威,武元衡和前方将士们居功至伟,让我们来敬他们一杯。”

武元衡说:“没有陛下的宏大布局和英明领导,唐军也没法打这么好,我们也要敬陛下一杯。”

李纯说:“此次胜利,是大唐的胜利,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我们一起为大唐庆贺。”说罢一口饮罢杯中酒。

其他大臣也纷纷一饮而尽,脸上依然兴奋不已。

元稹说:“陛下即位以前,我大唐藩镇割据,百姓贫困,没想到陛下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起了这么大的变化,声威大振,臣对陛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韩愈也说:“这些年,我大唐的变化确实大,老百姓的生活富足了,周边的势力被我们唐军揍了个遍,全部打趴下,臣觉得真是过瘾。”

李纯道:“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天下合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通过这几年的对外作战,解除了周边的威胁,拓展了唐朝的领土,朕也觉得扬眉吐气,非常高兴。”

武元衡说:“臣觉得,不如趁着唐军的余威,再发动一波远征,可以把南洋也拿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