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王朝1627 > 第5章 大明,你们的皇帝来了!

大明王朝1627 第5章 大明,你们的皇帝来了!

簡繁轉換
作者:一橛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3 05:18:31 来源:源1

第5章大明,你们的皇帝来了!

天启七年,八月廿三日,寅时。

天色未明,英国公府内却已是灯火通明。

张惟贤端坐于镜前,任由四五个侍女为他梳洗更衣。

青盐刷牙,香汤洁面,哪怕一根发丝也被整理得一丝不苟。

一旁,他的儿子张之极垂手侍立,静静等候。

张之极二十馀岁,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终于,一切收拾妥当。

张惟贤挥了挥手,侍女们悄无声息地退下。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缓缓靠在铺着白虎皮的躺椅上,发出一声满足的呻吟。

没办法,人老了,骨头脆,连坐着也会浑身酸痛。

「首尾都处理乾净了?」他闭着眼,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回父亲的话,都乾净了。」张之极恭敬地答道。

「京营和兵马司的人手已经全部撤回,都是府里的老人,嘴巴严实得很。」

张惟贤「嗯」了一声,不再言语。

良久,才又开口问道:「你对信王,怎麽看?」

提及信王,张之极的精神为之一振,声音里也带上了一丝难掩的激动:

「父亲,信王殿下在潜邸之时,便以端正闻名,素来厌恶阉党。」

「如今登极,定能扫除朝中奸佞,澄清玉宇,将这千疮百孔的国事,重新缝补起来!」

张惟贤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眸子淡淡地瞥了儿子一眼。

「背家训。」

张之极脸上的激动瞬间凝固,他张了张嘴,终究还是不甘地低下了头,用蚊子般的声音背诵起来:

「惟忠与上,不党不争。守土安民,传家衍庆。」

这段话,他从小背到大,早已烂熟于心。

可在今天,却觉得字字千钧,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看着儿子不甘的神情,张惟贤心中一叹。

他拍了拍身旁的绣墩,示意儿子坐下。

「之极,为父知道你血犹未冷,心怀天下。」

看着这位他晚来得子的张家独苗苗,张惟贤的声音不由稍微放缓。

「可你看看我大明开国二十五公爵,传到今日,究竟还剩下几家?」

「老朱家的皇帝,向来薄情寡恩。天心难测,圣意如渊,为臣者,当知进退,明哲保身,方能善始善终。」

「可是父亲!」张之极倔强地站在原地,憋了数天的话一股脑倾斜而出。

「国事糜烂至此,连那圣人庙也立有腌臢生祠,我等勋贵世受国恩,岂能坐视不理!」

「况且,儿子听闻,信王殿下听闻大行皇帝驾崩,哀恸欲绝,几至昏厥。如此重情重义之人,又怎会是薄情寡恩之辈?」

「再者,他为魏忠贤所迫,连个像样的王府都没有,还是咱们家及时送上的宅子,不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就单说这份情,他总该念着吧?」

张之极一大段话扑面而来,看来这些想法,已经在他心中思虑良久。

「痴儿。」张惟贤听闻这话,缓缓自躺椅上坐起。

「就算信王重情,可信王的后人呢?」

「世泽今年才三岁,等他长大,你要让他去赌下一个皇帝的性情吗?」

「……」

张世泽是张之极的长子,这句话对他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

张之极瞬间哑口无言,脸色煞白。

张惟贤看着他,继续说道。

「国事不堪,自有那些读圣贤书的文臣去头疼。」

「我等勋贵,自土木堡之后,除了行仪代祀,又或在五军中碌碌轮转,又还能干些什麽呢?」

「无法可为啊……」

说罢,他站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不再多言,转身向外走去。

张之极胸中热血翻腾,突然不甘心地问出声来:

「若一切都如父亲大人所说,那又为什麽要帮信王殿下散布流言呢?」

张惟贤的背影微微一顿,片刻后也不回话,径直离去,只是这花甲老头看上去却是有些佝偻了。

……

与此同时,文华殿偏殿。

朱由检面无表情地啃着第二个麦饼。

真硬,真难吃。

他发誓,等周钰进了宫。

第一件事就是让她去御膳房好好学学怎么正确发面。

啃完最后一口,他拍了拍手上的饼屑,扬声道:「来人,更衣。」

卯时已至,登基大典前的最后一道程序——三辞三让,要开始了。

很快,他便换上了一身素白孝服,在内侍的引导下,来到文华殿正殿。

殿外,早已是人山人海。

文武百官,勋贵宗亲,耆老士绅,乃至京中百姓推举出的代表,黑压压地跪了一片,从丹墀(chí)一直延伸到殿外广场。

见到信王出现,鸿胪寺官员高声唱喏,所有人顿时齐齐叩首,山呼之声,直冲云霄。

「臣等恭请信王殿下顺天应人,即皇帝位!」

朱由检站在丹陛之上,俯瞰着脚下乌泱泱的人群,心中豪情万丈。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脸上依旧是一片肃穆哀戚。

英国公张惟贤率众上前,高高捧起第一封劝进笺。

朱由检听着那冗长的骈文,心中毫无波澜,待其念罢,他才用早已排练好的悲痛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览卿等所言,具见忧国至意。然皇兄新丧,哀痛方切,承继大统之事,孤岂忍遽(jù)闻?所请不允。」

说罢,转身回殿。

百官再拜,再请。

第二封劝进笺由首辅黄立极呈上。

朱由检再次走出,依旧是一脸悲戚,声音却更显沙哑:

「卿等为宗庙社稷之意,言辞恳切。孤披览之馀,愈增哀痛。岂忍遽登大位?所请不允。」

百官第三次叩拜,三请。

这一次,是所有代表齐声高呼,声震寰宇。

朱由检第三次走出大殿,他环视众人,眼中泪光闪烁,沉默良久,才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长叹一声:

「卿等合词陈请,至再至三,忠恳之意,孤已知悉。天位至重,诚难久虚,大行皇帝遗命在躬,不敢固辞推逊。勉从所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中,朱由检缓缓转身,走入殿内。

接下来,要和阁臣们确定继位诏书和年号了。

……

翰林院一位清秀的编修站在殿中,朗声诵读着早已拟好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又臭又长。

朱由检认真听了几个,就昏昏欲睡,什麽优待宗藩丶减免税赋丶大赦天下……

全是一些细枝末节。

就例如减免税负,瞄准的群体是:「天启元年以前」 「还未收上来的」 「确实无能力缴纳的」,可以蠲(juān)免。

真是优秀,随便吧,他也不可能在这些诏书上乱改什麽。

还未对这个朝代进行充分调研的他。

未必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就算做了正确决断,也未必被正确施行……

直到接近末尾的时候,他才被勾起了兴趣。

「……景命维新,嘉与更始。」

朱由检的眉毛微微一挑,心中有些诧异。

阉党写这句话什麽意思?不怕自己把他们全都革掉吗?

他内心摇摇头,估计这应该是从泰昌或天启的登记诏书里抄检出来的大明套话了。

这位编修将诏书一字一句念完,朱由检一字不改。

乾脆利落地通过了这份多达50条「新政措施」的诏书。

反正等他登基掌权,根基牢固后,自然会发出一份真正轰动天下的大诏!

诏书即已议定,便只剩年号。

黄立极呈上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四张黄纸,分别写着四个年号:永昌丶绍庆丶咸宁丶崇贞。

朱由检的目光扫过,最终,定格在了「永昌」二字上。

他的心脏,没来由地猛地一跳。

他当然认得这个年号。

就在十七年后,那个叫李自成的男人,就用会用这个年号,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

永昌元年,就是崇祯十七年!

而现在,它就静静地躺在自己面前,仿佛一个岔路口,通往截然不同的两条历史长河。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疯狂滋长。

崇贞,崇祯……

朱由检心中默念,心神剧烈变幻。

为何不让历史就在此处改变呢?——是啊,为什麽不呢!!

天命昭昭,我既然到此,难道是为了书写他人的故事吗?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这天命之任,难道不正该由我一肩担下?

他抬起手,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但落下的瞬间,却无比坚定,稳稳地指向了那张写着「永昌」的黄纸。

「就这个吧。」

他的声音略微颤抖,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殿中的阁臣们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新君这麽快就做出了决定,但也没多想,只当是寻常的择吉,纷纷躬身应是。

「臣等遵旨。」

他们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嗣君,此刻面若平湖,胸中却惊雷澎湃。

他们什麽也不知道。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完全改变!

赞礼官上前,庄重地收起了那张写有「永昌」的黄纸。

从此,大明再无崇祯。

即便十七年后,神州再次陆沉,那史书上记载的,也只会是大明终于——永昌十七年!

诸位阁臣们纷纷躬身告退。

空旷的大殿里,静得能听到他自己的心跳声,一声声,沉重而有力,如同战鼓。

他胸中的激荡久久未能平复,方才那股指点江山丶扭转乾坤的豪情,此刻正化为一股灼热的气流,在他四肢百骸中奔涌。

他大步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看向天际。

夕阳正缓缓落下,将整片天空染成壮丽的血色。

朱由检伸出手,朝着那轮落日,虚虚一握。

仿佛将整个江山,都握入了掌中。

他的眼中,映着那漫天霞光,闪烁着的是前所未有的光芒。

一个声音,在他的心底最深处咆哮。

大明,你们的皇帝来了!

【本章杜撰】

英国公乃至明末勋贵,史料几乎没有,但英国公历经万历托孤丶泰昌托孤丶天启托孤,三朝老臣。

再结合明末勋贵权力边界和英国公系张世泽殉国下场作此推演。

这里刚好说一下我的原则,史料中殉国的,我都会给个好安排,如果史料空白,我的推演会往美化他们的方向去。这也算百年后,我一点小小的支持吧。

【本章史料】

1.天启登基诏书来自《明熹宗实录》,崇祯登基诏书来自《皇明诏制》,原文非常长,有感兴趣的留个言,我把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版本发到作品相关里。

2.年号有两个版本

《烈皇小识》:「永昌」丶「绍庆」丶「咸宁」丶「崇贞」

《思陵典礼纪》:「乾圣」丶「兴福」丶「咸嘉」丶「崇贞」

《思陵典礼纪》的作者是孙承泽,先降顺后降清,且登基时还没中进士,小喽罗一个。并且乾圣这个年号太大了,又乾又圣,感觉不太可能。

烈皇小识的的作者是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之孙丶东林党文震岳(做到阁臣)之次子,信息度应该比较可靠,而且他历史上入清不仕,还与扛清活动有关,我选择信他。

综上,最后选择永昌这一版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