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硕果盈枝(第1/2页)
十二月的尾巴,空气中已然弥漫起辞旧迎新的气息。
十二月二十五日,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年终总结会在大会议室如期举行。
室内暖意融融,却比不过与会人员脸上洋溢着的收获与期待。
每位研究员或课题负责人依次上台述职,回顾一年来的研究足迹,展望未来的学术方向。
林窈作为“数据要素”攻坚小组的核心成员,也做了简洁而充实的汇报,她重点阐述了在模拟分析中发现关键问题、参与团队攻坚的过程,言语沉稳,数据扎实,逻辑清晰,赢得了台下不少赞许的目光。
随后所领导进行了经济研究所年度工作总结与下一年计划的讲话。
刘所长特意提到了攻坚小组的工作,并进行了口头表扬。
“……特别是《数据要素》这个课题组,”刘所长目光扫过在场同仁,最后落在林窈身上,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
“他们不仅按时保质完成了前期研究,更难能可贵的是,展现了极强的专业敏锐度和责任感,主动发现了模拟中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思路,获得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为我们所赢得了声誉,也体现了我们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结束后,刘所长又私下找林窈谈了一次话。
“小林,来,坐。”刘所长笑容和蔼,亲自给她倒了杯水,“年终绩效考核结果出来了,你今年的表现非常突出,评了‘优秀’。”
“谢谢所长肯定。”林窈微微躬身,双手接过水杯。
“还有好消息,”刘所长从抽屉里拿出两份文件,“咱们团队,获得了院里颁发的‘科研优秀奖(团体)’。”
林窈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而且,”刘所长语气加重,带着明显的期许,“鉴于你在项目中的突出贡献,特别是构建预测模型、多维思考发现问题,为整个研究提供了核心数据支撑,经所里推荐,院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你个人‘科研优秀奖’。”
他将那份标注着个人奖励的文件推到林窈面前。
林窈看着文件上自己的名字和那个沉甸甸的奖项名称,心头一热。
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她转型后专业能力和价值的极大认可。
“谢谢所长!谢谢院里!”她语气郑重。
“这是你应得的。”刘所长欣慰地看着她,“继续努力,未来可期。”
时间滑入次年一月中上旬,市社会科学院全院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院大礼堂隆重召开。
院领导基于各所总结,撰写的《市社会科学院年度总结报告》系统回顾了一年的工作。
当大会进入表彰环节,念到“数字经济研究课题组”时,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授予‘数字经济研究课题组’‘科研优秀奖(团体)’,以表彰其完成的《数据要素赋能...》研究报告所获得的重大决策影响力!”主持人声音洪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2章硕果盈枝(第2/2页)
刘所长带领着老秦、林窈、老王、老李、陈教授等核心成员上台领奖。
台下掌声雷动,这掌声是对他们团队整体成果水平、协同创新能力及成果巨大综合价值的肯定。
紧接着,个人奖项颁发。
“授予林窈同志‘科研优秀奖’,以表彰其在《数据要素赋能...》项目中,构建预测模型,多维思考发现问题,为研究提供核心数据支撑的突出贡献!”
林窈再次起身,在更为热烈的掌声中,稳步走上主席台。
聚光灯下,她面容沉静,接过那本鲜红的证书时,嘴角才漾开一抹谦逊而自信的弧度。这一刻,她身上既有前审计精英的干练,又有了社科研究者的沉稳。
下班,周砚深接林窈回到自己家,林窈换了鞋,将两本红彤彤的证书递到他面前,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小得意:“喏,看看。”
周砚深接过证书,仔细翻看。
当他看到“科研优秀奖”和个人名字时,深邃的眼眸中掠过明显的赞赏与骄傲。
他抬起头,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而温柔:“我的窈窈,真棒。”
林窈心里甜丝丝的,嘴上却谦虚道:“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你的个人奖,就是对你能力和贡献最直接的肯定。”周砚深肯定道,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指。
随后,两人来到对门周父周母家,宝宝看见他们,立刻摇着尾巴冲过来。
晚饭时间,餐桌前,气氛温馨。
周母不住地给林窈夹菜:“窈窈,多吃点,最近辛苦了。”
周砚深看似无意地提起,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对了,爸,妈,窈窈今天在院里拿了两个奖,一个团体优秀奖,一个个人科研优秀奖。”
“真的啊?!”周母瞬间放下筷子,脸上绽开的笑容比林窈这个当事人还要灿烂,“哎哟!太好了!我就知道我们窈窈最厉害了!在哪里都能做得这么出色!”
她拉着林窈的手,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真的太厉害了!不过啊,获奖高兴归高兴,身体最重要,可不能累着了!”
周父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着林窈,沉稳地点点头,语气带着长辈的肯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不错,非常不错。能在市社会科学院拿到‘科研优秀奖’,这个含金量很高。这证明你的专业能力和学术价值得到了权威认可,窈窈,你做得很好。”
林窈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说:“谢谢爸,谢谢妈!”
周砚深看着她微红的脸颊和发亮的眼睛,在桌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