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锦上添花与贤内之论(第1/2页)
几天后,一年一度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隆重召开。
周砚深负责的“未来产业”引领项目,因其显著的进展和良好的示范效应,被选为典型,在会上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点名表扬。
更让与会人员注意的是,周砚深还被安排在大会上做了发言,介绍他如何成功推动这一未来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经验。
台上的他,沉稳从容,条理清晰,将宏观战略与微观操作结合得天衣无缝,引得台下众多地市一把手和省厅官员们或认真记录,或频频点头。
会议间隙,茶歇区内,周砚深自然地被几位相熟的市委书记和省厅官员围住。
“周书记,厉害啊!”邻市的王书记拍着他的肩膀,语气半是调侃半是佩服,“你这不声不响,就弄出这么大动静,让我们压力很大啊!”
省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也笑着附和:“是啊,周书记,你这典型经验一介绍,我们回去可不好交差喽,都得被问‘看看人家市是怎么干的’。”
周砚深谦和地笑了笑:“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还有很多需要向各位学习的地方。”
这时,另一位厅长像是想起什么,说道:“哎,说起来,你们市可是人才济济啊。我听说,你们市社会科学院那边,好像也有个项目搞得很不错,叫什么……数据要素的?据说在省里都挂上号了,很有想法!”
旁边有人接话:“对,我也听说了,好像就是他们经济研究所搞的,水平很高啊。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解决办法,这才是真本事。”
周砚深端着茶杯,面色如常地听着,没有插话,更没有提及林窈的名字。
但他深邃的眼眸中,一丝极淡的、与有荣焉的骄傲悄然掠过。
听着别人用赞赏的语气谈论她所在的地方、她参与的团队,这种感觉,比他自己受到表扬更让他心潮微动。
他只是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地应和了一句:“社科院那边的同志,确实做了不少扎实的工作。”
当晚,周砚深将这个好消息带回了家。周父周母得知儿子不仅在省里受了表扬,还做了典型发言,自然是开心得合不拢嘴。
“好!好啊!”周父脸上是掩不住的欣慰,连说了几个好字,“这是对你和你们班子一年工作的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3章锦上添花与贤内之论(第2/2页)
周母更是喜上眉梢,看着儿子,眼里满是骄傲:“我就知道我儿子是最棒的!”她拉着林窈的手,“窈窕,今天咱们家可是双喜临门!你和砚深都这么争气!”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晚饭,氛围比平时更加温馨愉悦。
饭后,又坐着聊了会儿天,才各自回屋休息。
夜深人静,周父周母的卧室里,周母还沉浸在兴奋中,翻来覆去有点睡不着。
“哎呀,老头子,你睡了没?”她推了推旁边的周父。
“还没,怎么了?”周父开口道。
“我这不是高兴嘛!”周母侧过身,面对着丈夫,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这才几天啊,窈窈拿了奖,砚深又在省里露了脸,连着两个好消息!我这心里啊,跟喝了蜜似的。”
周父笑了笑,语气沉稳:“是啊,孩子们都争气,是好事。”
“要我说,还是咱儿子眼光好,会找老婆!”周母语气笃定,带着毫不掩饰的满意,“你看窈窈,人多好,又孝顺,能力又强!关键是,对咱们儿子那是巴心巴肺的好,你看她看砚深那眼神……”
周父赞同地点点头:“嗯,娶妻娶贤,这话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有道理。”
“可不是嘛!”周母来了谈兴,“怪不得现在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对挑儿媳妇都那么慎重。一个优秀的妻子,她带来的哪里是那点嫁妆啊,那是她的脑子、她的见识、她的脾气品性,还有她为人处世的能力啊!”
周父听着妻子的话,目光温和地落在她脸上,忽然开口道:“就像你。你看,你把儿子教育得很好,现在和窈窈这个儿媳也处得跟亲母女似的,这个家,多亏有你。”
周母没想到丈夫会突然来这么一句直白的夸奖,罕见地愣了一下,脸上有些发热,好在黑暗中看不清楚。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轻轻捶了丈夫一下:“哎呀,你这人……突然说这个干嘛……”
她赶紧转移话题,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娇嗔:“那个……这眼看就要过年了,今年过年,咱们家肯定特别热闹!”
周父看着妻子难得流露出的娇羞模样,在黑暗中温和地笑了,顺着她的话说:“是啊,肯定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