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5章暗巷微光(第1/2页)
沪上的冬天,是湿冷的,那寒意不像北方那般凛冽干脆,而是如同无孔不入的阴丝,顺着衣衫的缝隙,贴着皮肤,一点点往骨头里钻。贫民窟的冬天,尤其难熬。
林氏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打了两个补丁的旧棉袍,将最后几件浆洗好的衣物仔细叠好,放进干净的竹篮里。她的手原本是执笔抚琴、调理香茗的,如今却因常年浸泡在冰冷的皂角水里,变得红肿粗糙,指节处生着暗红色的冻疮。
“阿莹,娘去送衣裳,灶上煨着粥,你看着火,莫要出门。”林氏回头,对坐在窗边小凳上的女儿轻声嘱咐。
莫莹莹抬起头,应了一声:“晓得了,娘亲。”她声音温软,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糯。身上穿着一件半旧的藕荷色夹袄,虽不华贵,却浆洗得干干净净,衬得她小脸愈发白皙。她手里正拿着一本借来的《女子国语课本》,借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光,看得认真。
林氏看着女儿沉静的侧脸,心中一阵酸楚又一阵欣慰。家道中落,从云端跌入泥泞,这个女儿却像石缝里长出的小草,看着柔弱,骨子里却有着惊人的韧性。她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艰辛,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帮衬家务,那双眼眸里,总是清澈而坚定。
拎着竹篮,林氏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板门,走进了狭窄、潮湿、弥漫着各种复杂气味的巷弄。寒风卷着碎纸和灰尘扑面而来,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将篮子抱得更紧了些。这些衣物是给前面街口那家小客栈浆洗的,是她们母女眼下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穿过几条歪歪扭扭的巷子,眼看就要到客栈后门,旁边一条更深的暗巷里,突然传来几声猥琐的调笑和女孩带着哭腔的斥责。
“小娘子,跑什么呀?爷几个看你一个人在这冷风里站着,心疼哩!”
“就是,跟哥哥们去喝碗热汤,暖暖身子……”
“放开我!你们放开!”
林氏脚步一顿。那女孩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水乡口音,不是本地人。她本不欲多事,自身尚且难保,哪有余力管他人闲事?可那女孩绝望的声音,像一根针,扎在她心上。
她咬了咬牙,终究还是转身快步走进了那条暗巷。
巷子深处,三个穿着流里流气棉袍的男人,正围着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姑娘。那姑娘身形纤细,穿着一身单薄的、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蓝布棉袄,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包袱,小脸吓得煞白,一双大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却倔强地瞪着那几个混混,不肯屈服。
“光天化日,你们想做什么!”林氏扬声喝道,尽管心里也打着鼓,但声音尽量保持镇定。
那三个混混一愣,回过头来,见是一个穿着寒酸、面容憔悴的妇人,顿时嗤笑起来。
“哟,又来个多管闲事的婆娘?”
“滚一边去!别碍着爷们的好事!”
其中一个领头的,脸上带着一道疤的混混,眼神凶恶地在林氏身上扫了扫,嘿嘿笑道:“虽然老了点,收拾收拾倒也……”
话没说完,林氏已经将手中的竹篮猛地往地上一顿,发出“哐当”一声响,她挺直了原本有些佝偻的背脊,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起来,那是一种久居上位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威仪,尽管衣衫褴褛,却瞬间镇住了那几个混混。
“放肆!”林氏厉声道,“这沪上之地,天子脚下,岂容尔等宵小横行!我已让人去叫巡捕了,你们若再不滚,待会儿想吃牢饭不成?”
她这话半真半假,纯属虚张声势。但她的气势和笃定的语气,让几个混混有些迟疑。他们欺负落单的弱女子可以,但真惹来巡捕,也是麻烦。
刀疤脸混混眯着眼打量林氏,似乎在判断她话里的真假。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以及一个清朗的男声:“怎么回事?聚在这里做什么?”
听到这个声音,林氏心中微微一松。
只见一个穿着藏青色学生装、外面罩着厚呢子大衣的年轻男子快步走了进来。他看起来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少年人的锐气与正气,正是齐啸云。
他今日是代表齐家,给林氏母女送一些过冬的米粮和银钱,刚走到附近就听到巷子里的动静,便立刻赶了过来。
齐啸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僵局。他虽年轻,但衣着体面,气度不凡,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子弟。那几个混混欺软怕硬,见状互相使了个眼色,骂骂咧咧地退走了。
“伯母,您没事吧?”齐啸云快步走到林氏身边,关切地问道。目光扫过地上散落的几件衣物,眉头微蹙。
“我没事,啸云,你怎么来了?”林氏松了口气,弯腰去捡拾衣物。
“家里让我送些东西过来。”齐啸云说着,也蹲下身帮忙,同时目光落在了那个还靠在墙边,惊魂未定的水乡姑娘身上,“这位姑娘是?”
那姑娘见危险解除,紧绷的神经一松,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但她很快用袖子用力擦去,对着林氏和齐啸云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夫人!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她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却带着旅途劳顿风霜的小脸。一双眼睛尤其明亮,像浸在水里的黑琉璃,虽然带着泪光,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她的目光与齐啸云对上,微微一怔,随即迅速低下头去。
齐啸云也觉得这姑娘的眼神有些特别,不像寻常乡下女子那般怯懦,但他并未多想,只道:“举手之劳,姑娘不必多礼。你是外地来的?怎么一个人在此?”
姑娘抿了抿唇,低声道:“我叫阿贝,从江南来的。来找……找亲戚,没找到,盘缠也用完了……”她声音越说越小,带着难堪。
林氏看着她单薄的衣衫和冻得发青的嘴唇,心生怜悯。同是天涯沦落人,她最能体会这种举目无亲、身处绝境的滋味。
“先别说这些了,这里冷,跟我回去吧,喝口热粥暖暖身子。”林氏柔声道。
阿贝,或者说,莫贝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虽然衣着朴素,但言谈举止间透着优雅与善意的夫人,眼眶又有些发热。她漂泊数日,受尽白眼,这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纯粹的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145章暗巷微光(第2/2页)
“这……这怎么好意思麻烦夫人……”她讷讷道。
“无妨,走吧。”林氏已经收拾好竹篮,拎了起来。
齐啸云见状,便道:“伯母,我帮您拿。”他自然地接过林氏手中沉重的竹篮,又对莫贝贝点了点头,“姑娘也一起吧,外面不安全。”
莫贝贝看着齐啸云挺拔的背影和手中那个与他身份似乎不太相符的竹篮,心中莫名地动了一下。这个公子,和她想象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富家子弟不太一样。
三人回到了林氏那间狭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屋子。
莫莹莹见母亲回来,还带了一个陌生姑娘和齐啸云,有些惊讶,但还是乖巧地迎了上来:“娘亲,啸云哥哥。”她的目光落在莫贝贝身上,带着一丝好奇和友善。
“这是阿贝姑娘,路上遇到了点麻烦。”林氏简单解释了一句,便去灶台边盛粥。
莫贝贝看着莫莹莹,心中也是一怔。这个女孩和她年纪相仿,气质温婉沉静,像一朵精心养护在暖房里的兰花,虽然身处陋室,却难掩其清雅。这就是沪上的女孩子吗?和她这样在水乡风浪里跑大的,果然不一样。
齐啸云将带来的米粮和一小包银钱放在桌上,对林氏道:“伯母,这是一点心意,您和莹莹妹妹过冬用。”
林氏叹了口气,没有推辞:“代我多谢齐老爷、齐夫人。总是受你们接济……”
“伯母言重了,家父家母常说,莫世伯是至交,这些都是应当的。”齐啸云语气诚恳。他目光转向安静坐在一旁的莫莹莹,语气不自觉柔和了几分,“莹莹,最近功课如何?可有不懂的地方?”
莫莹莹浅浅一笑:“多谢啸云哥哥关心,功课尚可,先生夸我字有进步呢。”
看着齐啸云和莫莹莹之间自然流露的熟稔与关切,莫贝贝默默低下头,小口喝着林氏递给她的热粥。粥很稀,只有几粒米星,但很暖。她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模糊地想,这位公子和这位小姐,看起来真像戏文里说的那样,是天生的一对吧。自己这个浑身泥点子、从水乡跑来的野丫头,和他们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然而,当她不经意间抬头,目光扫过莫莹莹纤细的脖颈时,瞳孔猛地一缩!
莫莹莹的衣领微微敞开了一些,露出挂在脖子上的一根红绳,红绳下端,系着半块玉佩!那玉佩的质地、颜色,尤其是那独特的、如同流云般的边缘缺口……和她贴身藏着的、养父养母说是捡到她时就带在身边的半块玉佩,几乎一模一样!
怎么可能?!
莫贝贝的心跳骤然加速,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她下意识地捂紧了自己胸前衣物掩盖下的那半块玉佩,手心里瞬间沁出冷汗。是巧合吗?天底下真有如此相似的玉佩?还是……
她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脑子里乱哄哄的,连粥是什么味道都尝不出来了。
齐啸云又坐了一会儿,嘱咐林氏和莫莹莹注意保暖,有事一定要去齐家找他,便起身告辞了。临走前,他看了一眼坐在角落有些失魂落魄的莫贝贝,想了想,从钱袋里取出几块大洋,放在桌上:“阿贝姑娘,这点钱你拿着,找个安身之处,或者做盘缠回家去吧。沪上不易,一个人要多小心。”
莫贝贝看着那几块亮晶晶的大洋,心中五味杂陈。她需要钱,很需要,养父还等着钱救命。可这施舍般的给予,让她骨子里的倔强又冒了出来。
“多谢公子好意,但……我不能白要你的钱。”她抬起头,眼神恢复了之前的明亮和坚定,“我会刺绣,可以挣钱。公子若能介绍个绣坊给我做工,我便感激不尽了。”
齐啸云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这姑娘,倒是很有骨气。他沉吟片刻,道:“我齐家名下倒是有绸缎庄和绣坊,不过规矩严些。你若真想试试,明日可去城南的‘云锦记’找刘掌柜,就说是我让你去的。”
“多谢公子!”莫贝贝眼睛一亮,再次郑重道谢。这比她漫无目的地乱闯要好得多。
齐啸云点了点头,又对林氏和莫莹莹道别,这才转身离开。
屋子里只剩下林氏母女和莫贝贝。
林氏看着莫贝贝,柔声道:“阿贝姑娘,你若暂时无处可去,若不嫌弃,就在我这里将就一晚吧。只是地方狭小,委屈你了。”
莫贝贝看着林氏温和的眉眼,又瞥了一眼莫莹莹颈间的玉佩,心中天人交战。她很想留下来,弄清楚那玉佩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养父还卧病在床,等着她挣钱救命,她不能耽搁。
“夫人的恩情,阿贝铭记在心。”莫贝贝站起身,对着林氏深深一拜,“但我必须尽快找到活计,家中……还有急事。夫人的收留之恩,阿贝日后必报!”
她态度坚决,林氏也不好再强留,只得嘱咐她万事小心,并将齐啸云留下的那几块大洋硬塞给她:“姑娘,这钱你拿着,应急用。算我借你的,等你宽裕了再还不迟。”
莫贝贝看着林氏真诚的眼神,鼻尖一酸,这次她没有再拒绝,将大洋紧紧攥在手心,哽咽道:“谢谢夫人!谢谢!”
她又看了一眼莫莹莹,目光复杂,然后转身,快步走出了这间给了她短暂温暖的小屋。
外面的寒风依旧凛冽,但莫贝贝的心却像是被什么东西点燃了。她摸了摸怀里那半块冰冷的玉佩,又想起莫莹莹颈间的那半块,一个模糊而惊人的念头,在她心中疯狂滋长。
沪上,她来了。不仅是为了挣钱救养父,似乎……还有了一个更重要的、关乎她身世之谜的目标。
而屋子里,莫莹莹看着莫贝贝离去的方向,轻轻拉了拉母亲的衣袖,小声道:“娘亲,那个阿贝姐姐……她的眼睛,好像有点像您年轻时的照片。”
林氏微微一怔,随即失笑:“傻孩子,天下之大,人有相似罢了。”她并未将女儿的话放在心上,转身去收拾碗筷。
只是,命运的齿轮,已经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开始了转动。那两半失散多年的玉佩,终于在茫茫人海中,第一次,如此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