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6章云锦记(第1/2页)
城南,“云锦记”绣坊。
虽是齐家名下的产业,却并非顶级的绣庄,主要承接一些中档的绸缎庄订单,也对外售卖些寻常的绣品。门面不算很大,青砖黛瓦,黑漆招牌,透着一股老字号特有的沉稳。
莫贝贝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将身上那件蓝布棉袄抻了又抻,试图抚平上面的褶皱。昨夜她找了个最便宜的大通铺客栈住下,几乎一宿未眠,脑子里反复回响着那半块玉佩、林氏温和的脸、莫莹莹清雅的模样,还有齐啸云清朗的声音。她用力掐了自己手心一下,疼痛让她纷乱的思绪暂时清晰起来。
眼下最重要的事,是留下,是挣钱,救阿爹(养父莫老憨)的命。其他的,慢慢来。
她抬步迈进“云锦记”的门槛。店内光线适中,空气中漂浮着丝线和染料特有的微香。柜台后坐着一位戴着老花镜、正在拨弄算盘的老者,想必就是刘掌柜。几个绣娘坐在靠窗的光亮处,低头飞针走线,偶尔低声交谈几句。
“请问,是刘掌柜吗?”莫贝贝走到柜台前,声音不大,但清晰。
刘掌柜抬起头,从老花镜上方打量了她一眼。见是个面生的乡下姑娘,衣着寒酸,但眼神清亮,站姿也挺拔,不似一般怯懦的村姑。“我是。姑娘有何事?”
“是齐家啸云公子让我来的,说您这里可能需要绣娘。”莫贝贝如实说道,同时将怀中那几块大洋取出,放在柜台上,“这是公子借我的盘缠,掌柜的可以查验。”
刘掌柜闻言,神色缓和了些。齐啸云确实派人来打过招呼,说今日可能有个江南来的姑娘来找活计,让他看看成色。他放下算盘,站起身:“既然是云少爷引荐的,姑娘随我到后面试试活吧。”
后院是工作和晾晒的地方,比前店宽敞许多,拉着一根根长绳,上面搭着各色绣品和丝线。刘掌柜取来一块素白的杭绸和一套常用的针线,递给莫贝贝:“不拘绣什么,挑你拿手的,绣个小品看看。主要是看你的针法、配色和耐心。”
莫贝贝接过绸布和针线,手指拂过光滑的绸面,一种熟悉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她在水乡,跟着养母学的是苏绣,但养母年轻时走南闯北,也涉猎过其他绣法,加上莫贝贝自己心思灵巧,常常能琢磨出些新花样。
她没有立刻下针,而是先仔细观察了绸布的质地和丝线的光泽,又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她选了几种颜色相近但略有差异的绿色丝线,坐在绣架前,凝神静气,穿针引线。
刘掌柜原本只是例行公事地看着,但很快,他的眼神就变了。
这姑娘的起针落针,极其稳当,速度不算最快,但每一针都精准无比。她绣的是一丛简单的兰草,并未画底稿,全凭心意。只见她手指翻飞,运用了套针、抢针、施针等多种针法,那几近相同的绿色丝线在她手下,竟巧妙地表现出了兰叶的正反、向背、老嫩,甚至叶尖那一点点微卷的枯意,都栩栩如生。更妙的是,她在兰草根部,用极细的褐色丝线,以滚针绣了几块苔点,顿时让整幅小品活了起来,仿佛能闻到泥土的湿润气息。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幅清雅灵动、生机盎然的《幽兰图》便呈现在素绸之上。
刘掌柜拿起绣品,凑到眼前仔细端详,越看越是惊讶。这姑娘的绣工,绝非普通乡下绣娘可比!针法老辣,配色雅致,尤其难得的是那份灵气和意境,这需要极高的天赋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姑娘……你这手苏绣,是跟哪位大家学的?”刘掌柜忍不住问道。
莫贝贝摇摇头:“是我阿娘教的,她不是什么大家,只是普通绣娘。”她没说养母曾有过不凡经历。
刘掌柜啧啧称奇,心中已然有了决断。这样的人才,留在“云锦记”有些屈才了,但既然是云少爷引荐,想必另有安排。他放下绣品,脸上露出了笑容:“姑娘好手艺!我们‘云锦记’正缺你这样灵巧的绣娘。工钱按件计,多劳多得,包一顿午饭,你可愿意?”
莫贝贝心中一喜,连忙点头:“愿意!多谢刘掌柜!”
“嗯,那你今日便算上工了。”刘掌柜指了指靠里的一个空位,“那是你的位置。先熟悉一下,待会儿让李嫂拿些料子和图样给你。”
就这样,莫贝贝在“云锦记”安顿了下来。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干活极其卖力,从不偷懒。她学习新的图样很快,甚至能对一些呆板的传统图样提出巧妙的修改建议,让绣品更显生动。加上她性格爽朗,不搬弄是非,很快便赢得了其他绣娘的好感,连最初有些排外的李嫂,也渐渐对她照顾有加。
日子仿佛暂时平静下来。莫贝贝白天在绣坊拼命干活,晚上回到那简陋的客栈,将挣来的铜板一枚枚数好,小心藏起,计算着何时能凑够给养父治伤和调养的钱。她偶尔会想起林氏母女,想起那半块玉佩,但苦于没有机会再去探寻。
**\*\*\**
齐府,书房。
齐啸云坐在红木书案后,正在翻阅几份商号送来的账目。他年纪虽轻,但自小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已经开始逐步接触家族生意。灯光下,他眉宇微蹙,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
管家齐福端着茶盏轻轻走进来,放在书案一角:“少爷,歇会儿吧,看久了伤眼睛。”
齐啸云揉了揉眉心,放下账本:“福伯,城南那几家绸缎庄的账目,有些不对劲。尤其是‘云锦记’,近几个月利润下滑得厉害,但报上来的开销却没什么变化。”
齐福是齐家的老人,对生意上的事也门清,他低声道:“少爷怀疑刘掌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146章云锦记(第2/2页)
“刘掌柜是老人,一向忠心,我倒不疑他中饱私囊。”齐啸云打断道,“只是觉得有些奇怪。我打算过两日亲自去‘云锦记’看看。”
“少爷亲自去查看一下也好。”齐福点头,随即又想起一事,“对了,前几日您引荐去‘云锦记’的那个江南姑娘,刘掌柜前个儿来回话,说是赞不绝口,夸那姑娘绣艺了得,灵气逼人,不像寻常乡下出身。”
“哦?”齐啸云挑了挑眉,想起那日暗巷中那双倔强明亮的眼睛,“她倒真有几分本事。”
“是啊,刘掌柜还说,那姑娘干活极其勤快,人也本分。”齐福笑道,“少爷算是帮了她一把,也是结个善缘。”
齐啸云不置可否。他当时出手,一是路见不平,二是看那姑娘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让他有些欣赏。至于绣艺如何,他并未抱太大期望,如今听到刘掌柜如此夸奖,倒是有些意外。
“她叫什么名字?”齐啸云随口问道。
“好像……是叫阿贝。”
阿贝……齐啸云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并未多想。
**\*\*\**
两日后,齐啸云果然轻车简从,来到了“云锦记”。
他并未声张,只说是随便看看。刘掌柜连忙迎了出来,陪着他在前后店转悠。齐啸云目光锐利,一边听着刘掌柜的汇报,一边观察着店内的陈设、货品以及绣娘们的工作状态。
当他走到后院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正在埋头刺绣的绣娘们,很快便落在了靠里位置的莫贝贝身上。
她穿着一身干净的粗布衣裙,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露出一段纤细白皙的脖颈。此刻,她正对着一幅较大的屏风面料刺绣,那是一只展翅的仙鹤,羽翼部分需要用到极其繁复的套针和施毛针,极为考验耐心和技巧。只见她全神贯注,指尖捏着细如发丝的银色丝线,一针一线,不急不躁,那仙鹤的羽毛在她针下,仿佛真的拥有了生命和光泽,在阳光下隐隐流动。
齐啸云停下脚步,静静看了一会儿。他虽不精通刺绣,但鉴赏能力是有的。这姑娘的技艺,确实远超这“云锦记”里其他的绣娘,甚至比他见过的某些名家之作,也不遑多让,尤其难得的是那份沉静专注的气度。
莫贝贝绣完一小片羽毛,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一抬眼,便对上了齐啸云审视的目光。
她微微一怔,随即放下针线,站起身,有些拘谨地行了一礼:“齐公子。”
齐啸云点了点头,走到近前,看向那幅仙鹤图:“这是给‘瑞福祥’订的屏风?”
“回公子,是的。”刘掌柜连忙接口,“原本工期紧,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手,多亏了阿贝姑娘,这仙鹤最难的部分都是她负责的,又快又好!”
齐啸云看着那栩栩如生的仙鹤,又看了看眼前这个低眉顺目、却难掩灵秀之气的姑娘,心中一动。他想起父亲偶尔提及,齐家正准备开拓更高端的定制绣品市场,以迎合那些洋人和新兴权贵的喜好,正需要这种既有传统功底又有创新意识的顶尖绣娘。
“阿贝姑娘是江南人?”齐啸云开口,声音比平日温和些许。
“是。”莫贝贝低声应道,心跳有些快。近距离看这位齐公子,他身量很高,面容俊朗,眼神清澈而深邃,带着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沉稳。
“江南刺绣,果然名不虚传。”齐啸云赞了一句,随即转向刘掌柜,“刘叔,这幅屏风完工后,让阿贝姑娘试着设计几幅新图样,要融合一些西洋画的透视和光影,但骨子里还得是我们中国绣品的韵味。料子和丝线用最好的,不计成本,我看看效果。”
刘掌柜先是一愣,随即大喜。云少爷这是要重用阿贝啊!他连忙应下:“是,少爷!老朽一定安排妥当!”
莫贝贝也听明白了齐啸云的意思,这是给她机会,也是考验。她心中涌起一股激动,更多的是一种被认可的喜悦。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齐啸云:“多谢公子信任,阿贝一定尽力!”
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像两颗被泉水洗过的黑曜石,里面燃烧着斗志和决心。齐啸云与她对视,心中微微一动,这姑娘,果然不是池中之物。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点了点头,便带着刘掌柜往前店去了。
然而,他们都没注意到,在院子另一角,一个负责清洗杂物的婆子,正偷偷打量着这边,眼神闪烁。她是赵家安插在“云锦记”的眼线,平日里并不起眼。见到齐家少爷竟然如此看重这个新来的乡下绣娘,她暗暗记在了心里。
齐啸云离开后,莫贝贝重新坐回绣架前,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齐啸云的认可和赋予的新任务,像一道光,照亮了她前路的迷茫。她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也开始留心观察西洋的画册(绣坊里偶尔会有一些),琢磨着如何将那些新奇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刺绣里。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可能改变她命运的机会。她要抓住它,不仅要治好阿爹的伤,还要在这偌大的沪上,挣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至于那半块玉佩的秘密……她摸了摸藏在胸前的玉佩,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时机还未到,她需要先站稳脚跟。但冥冥之中,她感觉自己和那个叫莫莹莹的女孩,和那位善良的林夫人,甚至和这位齐公子之间的联系,似乎正在一点点加深。
沪上这座巨大的迷城,正缓缓向她揭开其一角。而属于莫贝贝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