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燕宫阙:凰途逆袭 > 第二十四章 暗流涌动 智弈天听

燕宫阙:凰途逆袭 第二十四章 暗流涌动 智弈天听

簡繁轉換
作者:魔幻霸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5 05:32:01 来源:源1

第二十四章暗流涌动智弈天听(第1/2页)

沈青澜在掖庭狱中抛出的“有证据、知真凶”之言,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虽未立刻激起惊涛骇浪,却在暗处悄然荡开涟漪。

那送饭的老宦官自那日后,送来的饭食虽依旧粗粝,却再无异味,偶尔甚至多了一碗不见油星却滚热的菜汤。他依旧沉默,但每次放下食盒的动作,似乎比往常慢了半拍,浑浊的眼睛在沈青澜脸上停留的时间,也长了那么一瞬。

沈青澜心领神会,却不动声色。她不再提及案情,反而在某些时候,会对着那方寸通风口透进的天光,低声吟诵几句佛经,或是用指尖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轻轻划写几个看似无意义的字符。她在传递一种信号——她沉静,并未因冤屈而崩溃;她有所恃,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她在等待,等待这微小的变化引起真正能左右局势之人的注意。

与此同时,靖王府听雪阁内,烛火彻夜未熄。

萧景玄面前摊开的,不再是风花雪月的诗篇,而是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人名、关系、事件的素笺。洛风垂首立于下首,低声禀报着:

“殿下,查清了。李才人宫中有个名唤‘彩珠’的宫女,与长春宫柳嬷嬷是同乡。事发前三日,彩珠曾以探亲为由出宫半日,回宫时携带了一个新的香囊,经我们的人暗中查验,那香囊的夹层里,残留有极微量的‘醉芙蓉’花粉。而李才人日常用的香丸,正是由彩珠负责保管和填充。”

萧景玄指尖轻叩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彩珠……柳嬷嬷……线索倒是清晰。但仅凭此,不足以撼动长春宫,她们完全可以推出彩珠顶罪。”

“是。而且沈姑娘那边……”洛风面露忧色,“掖庭狱看管极严,我们的人虽买通了一个送饭的老宦官传递消息,但想要进一步动作,难如登天。孙宦官等人,怕是很快就会再次提审,届时若动用……恐沈姑娘难以支撑。”

萧景玄眸色深沉如夜。他深知后宫构陷的手段,有时无需酷刑,漫长的囚禁和精神压迫便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甚至迫其“认罪”。他不能让沈青澜陷入那般境地。

“不能等他们动手。”萧景玄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皇城方向,“我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父皇不得不亲自过问此案的契机。”

他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洛风,两件事。第一,让我们在都察院的人,明日早朝时,上一道奏折,不必明指李才人案,只弹劾内宫管理松懈,近来流言纷扰,竟有涉及西域禁药之传闻,恐损天家颜面,动摇宫闱安宁,请陛下彻查宫禁,肃清源头。”

“第二,”他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决断,“将我们查到的,关于刘保在外强占民田、逼死人命的几桩铁案,以及其与王家几个旁支子弟往来的部分证据,‘漏’给齐王的人知道。记住,要做得像是他们自己费尽心力查到的。”

洛风先是一怔,随即了然。殿下这是要驱虎吞狼,祸水东引!都察院的奏折是敲山震虎,让陛下注意到宫闱不宁;而将刘保的罪证漏给齐王,以齐王如今急于扳倒太子的心态,必定会如获至宝,拼死攻讦,届时朝堂大乱,谁还会紧紧盯着一个掖庭狱中的小宫女?更何况,刘保案与李才人案若都牵扯到长春宫……

“属下明白!这就去办!”洛风精神一振,领命而去。

萧景玄独自立于窗前,夜风吹动他的衣袂。他知道这是一步险棋,可能引火烧身,但他必须将水搅浑,才能为沈青澜争取到一线生机,也为他自己创造雷霆一击的机会。

翌日,朝堂之上。

果然风起云涌。都察院御史率先发难,虽未点名,但“西域禁药”、“宫闱安宁”等词一出,龙椅上的永和帝脸色便沉了下来。他近年虽渐趋昏聩,但对涉及皇室尊严和自身安全之事尤为敏感。

紧接着,齐王党羽仿佛约好了一般,接连出列,慷慨陈词,将刘保在外横行不法、草菅人命的罪证一一呈上,更是隐隐将矛头指向其背后的王家,言辞激烈,要求严惩不贷,以正朝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四章暗流涌动智弈天听(第2/2页)

太子一系官员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双方在御前吵得不可开交。永和帝被吵得头疼欲裂,心中怒火翻腾。他厌恶朝臣结党攻讦,更厌恶这些龌事被摆到明面上来!刘保的事他早有耳闻,只是碍于淑妃和王家的情面按下不提,如今被齐王这般撕扯开来,让他颜面尽失。

“够了!”永和帝猛地一拍御案,怒喝道,“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刘保既已伏法,其罪孽自有公论!至于宫闱之事……”他冰冷的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臣子,“朕自有分寸!退朝!”

皇帝拂袖而去,留下一众心思各异的朝臣。

然而,风暴并未因退朝而平息。永和帝回到养心殿,余怒未消。都察院的奏折,齐王的攻讦,像两根刺扎在他心里。他隐隐感觉,这背后似乎有一张网,而李才人中毒之事,恐怕并非简单的妃嫔争风。

“去,把近日掖庭狱关于李才人一案的卷宗,还有那个叫沈青澜的宫女的供词,给朕拿来。”永和帝揉着额角,沉声吩咐身旁的心腹大太监。

掖庭狱中,沈青澜迎来了第二次审讯。

依旧是孙宦官主审,但此次,旁边多了一位记录文书,神色更为严肃的老宦官,沈青澜认出,那是常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副总管太监,冯公公。

冯公公的到来,让孙宦官的气势明显收敛了许多。

“沈青澜,上次你所言,柳嬷嬷曾于事发前巡查佛堂,可有实证?除你之外,还有何人看见?”孙宦官问道,语气平和了不少。

沈青澜心知转机或许已至,依旧维持着恭谨却不失镇定的姿态:“回公公,当日陈嬷嬷亦在佛堂,柳嬷嬷巡查乃奉懿旨公开行事,往来宫人皆可见证。奴婢只是据实陈述,不敢妄言。”

冯公公抬起眼皮,看了沈青澜一眼,声音尖细平稳:“你说你不知醉芙蓉,那日香球碎裂,你可曾靠近细看?”

“奴婢未曾。”沈青澜回答得清晰果断,“奴婢当时正在佛龛后方擦拭,闻声回头,只见香粉已泼洒在地。奴婢恐污了佛前,本想上前,但见李才人已在宫人搀扶下起身,且神色不悦,奴婢便未再靠近。此事,陈嬷嬷可为奴婢作证当时位置。”

她再次强调陈嬷嬷,并将自己置于一个“想帮忙但未敢上前”的合情合理的位置。

“哦?”冯公公慢条斯理地放下笔,“咱家听闻,你原是罪臣沈文渊之女,博览群书,见识不凡。竟也不知这醉芙蓉?”

这话暗藏机锋。沈青澜心中凛然,知道这是在试探她是否因家学渊源而懂得这些偏门之物。

她抬起眼,目光澄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悲凉与自嘲:“冯公公明鉴。家父教导,读的是圣贤书,明的是忠君爱国之理。至于西域奇毒,莫说奴婢,便是家父在时,恐怕也闻所未闻。沈家之冤,天日可鉴,奴婢入宫为奴,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再涉足此等阴私诡谲之事?”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沈家冤案,既撇清了自己知晓毒物的嫌疑,又暗指构陷她之人其心可诛。

冯公公深深看了她一眼,未再言语,只是示意记录官将供词记下。

审讯并未持续太久。冯公公的到来,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来自更高层面的关注。

当沈青澜被带回囚室时,她看到那送饭的老宦官远远站在甬道尽头,对着她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萧景玄在外面的运作起了效果。皇帝的目光,已经开始投向这片阴暗的角落。

她回到囚室,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轻轻舒了一口气。腕间的镣铐依旧沉重,但她的心,却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安定。

这盘棋,还未到终局。但她已不再是孤军奋战,那高墙之外,有人正与她遥相呼应,共同拨动着命运的丝线。凰鸟于飞,必先历经风雨,而这囹圄之中的智弈,正是她逆袭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淬炼。真正的雷霆,或许就在下一刻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