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燕宫阙:凰途逆袭 > 第十五章 佛堂暗涌 雷霆初降

燕宫阙:凰途逆袭 第十五章 佛堂暗涌 雷霆初降

簡繁轉換
作者:魔幻霸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5 05:32:01 来源:源1

第十五章佛堂暗涌雷霆初降(第1/2页)

西苑佛堂的日子,仿佛一池被时光遗忘的静水,缓慢而沉寂。沈青澜每日的生活极有规律:清晨即起,随陈嬷嬷一同做早课,虽不信佛,但那梵音禅唱能让她心境宁和;随后便是清扫佛堂,擦拭佛像,动作轻柔而专注,不染尘埃;大半的时光则消磨在西侧藏经阁中,整理那些堆积如山、年代不一的经卷典籍。

藏经阁的活儿确实琐碎,需要极大的耐心。许多经卷因年代久远或保管不善,出现了虫蛀、霉变甚至粘连。沈青澜便小心翼翼地将其分门别类,修补残页,登记造册。陈嬷嬷起初还会来看看,见她心细如发,手法娴熟,且沉得下心,便也放心交由她全权打理,自己只偶尔过来指点一二经卷的归类方法。

这幽闭的环境,正合沈青澜之意。她利用整理经卷的便利,悄然寻找着一切可能与前朝旧事、特别是与数年前那场科举泄题案以及端懿皇贵妃病逝相关的蛛丝马迹。她知道,宫中档案管理严格,重要文书不可能流落于此,但佛经之中,有时会夹杂一些前朝官宦或妃嫔祈福、供奉时留下的手抄经文、发愿文,甚至是一些不便在外留存、便假托佛经之名存放的私人笔记。

她看得极细,不放过任何一片残页,一个陌生的落款。同时,她也将自己那本杂记本藏得更加隐秘,只在夜深人静时,才于灯下反复推敲,将香囊、苏合香、吴太医、刘保这些零散的线索,在脑中一遍遍排列组合。

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堂之上的风暴似乎被佛堂厚重的门扉与缭绕的檀香隔绝在外。但沈青澜能从偶尔前来送物资或传递消息的、面目沉静的低阶宦官身上,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紧绷气氛。他们步履匆匆,眼神警惕,与陈嬷嬷交接时也多是低语。

这日午后,沈青澜正在整理一批刚被送来的、据说是从前朝某个废弃偏殿清理出来的“杂书”,其中混有不少非佛家的典籍。她翻开一本看似是前朝某位不得志文人的诗文集,内里却夹着几页残破的、似乎是药方或是记录药材进出库的单子。她心中一动,仔细辨认着上面模糊的字迹。

突然,她的目光凝在了一处。那残页边缘,用一种略显潦草的笔迹,写着几味药材名,其中一味,正是“苏合香”!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印记,似是某个库房的编号,以及一个几乎难以辨认的姓氏笔画,隐约像个“吴”字!

沈青澜的心跳骤然加速。她强自镇定,将这几页残纸小心地抽出,夹入自己正在誊录的一本空白经卷夹页中。这只是零星的线索,无法作为直接证据,但它再次印证了苏合香与太医院,或者说与某位“吴”姓之人有关。这让她更加确信,自己之前的方向没有错。

就在这时,藏经阁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沈青澜迅速将手中的诗文集合上,放回原处,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平静。

进来的是陈嬷嬷。她看了眼正在认真擦拭书架的沈青澜,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缓缓道:“外面起风了,怕是有一场大雨。早些收拾完,关好门窗。”

沈青澜恭顺应了声“是”。她听出了陈嬷嬷的言外之意。这“风”,这“雨”,指的绝非天象。

陈嬷嬷并未多言,转身离去。沈青澜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只见外面天色不知何时已暗沉下来,乌云翻墨,压得极低,沉闷的雷声自远方滚滚而来。狂风卷着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她的指尖微微发凉。朝堂上的那把火,看来已经烧起来了,而且,风势正朝着萧景玄预期的方向蔓延。

---

正如沈青澜所感知的那样,此时的朝堂,已因齐王抛出的“证据”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荡。

永和帝在看过齐王呈上的密奏后,并未当场发作,而是阴沉着脸宣布退朝,独留下几位心腹重臣及宗正寺卿,移驾御书房议事。这一举动,更引得朝野上下猜测纷纭,人心浮动。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永和帝将那份密奏摔在御案之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吓得侍立一旁的內监浑身一颤。

“查!给朕彻查!”皇帝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刘保!吴太医!给朕把他们即刻锁拿,押入天牢!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给朕撬开他们的嘴!朕倒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行此魑魅魍魉之事!尤其是……尤其是关乎端懿……”

提到“端懿”二字,永和帝的声音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痛楚与追悔。端懿皇贵妃的死,是他心中一道一直未曾愈合的伤疤。当年因种种顾虑未能深究,如今旧事重提,且与禁药、与当下得势的淑妃母族牵扯上关系,这无疑是在挑战他身为人夫、人父,更是身为帝王的尊严与底线!

“陛下息怒!”几位重臣连忙跪倒。谁都明白,此事已不仅仅是一桩宫廷丑闻,更可能牵扯到储位之争与前朝势力的平衡。齐王此番发难,时机刁钻,直击要害。

太子一系的官员自然极力为淑妃和刘保辩驳,声称此为齐王构陷,证据不足为信,请求皇帝明鉴,勿使小人得志,忠良蒙冤。

而齐王及其党羽则步步紧逼,言辞激烈,要求严惩元凶,肃清宫闱,甚至隐隐将矛头指向了太子,暗示其纵容甚至受益于母族所为。

双方在御前争得面红耳赤,几乎要撸起袖子打起来。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际,一直沉默旁观的宗正寺卿,一位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的老皇叔,颤巍巍地开口了:“陛下,老臣以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齐王所奏,虽有未尽详实之处,然刘保与长春宫过从甚密,乃不争之事实。吴太医当年确曾负责照料端懿皇贵妃凤体。如今既有此疑,若不一查到底,恐难堵天下悠悠之口,亦有负皇贵妃在天之灵啊。”

老皇叔的话,分量极重。他代表的是皇族宗亲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部分勋贵旧臣的看法。永和帝的脸色更加难看。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內监慌张入内禀报:“启禀陛下,靖王殿下于宫门外求见,说……说有关于刘保一事的补充线索呈报。”

靖王?

殿内众人都是一怔。这位七皇子向来低调,几乎不参与朝争,今日怎会主动卷入这漩涡之中?

永和帝眸光一闪,沉声道:“宣。”

片刻后,萧景玄步履从容地走入御书房,一身亲王常服,神色平静,不见丝毫慌乱。他目不斜视,向御座上的皇帝行了大礼。

“儿臣参见父皇。”

“景玄,你有何线索?”永和帝直接问道。

萧景玄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由内侍呈上:“儿臣日前偶闻市井有些关于刘保放印子钱、强占民田的传言,本以为是讹传,未曾在意。然今日朝会听闻之事,令儿臣心生警惕,便命府中侍卫循着传言略查了查,竟找到几名苦主,所述之事……与刘保及其名下产业颇有关联。儿臣以为,刘保若品行如此不端,其在宫内所为,恐更需严查。此乃苦主证词及部分物证抄录,请父皇过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五章佛堂暗涌雷霆初降(第2/2页)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将自己摘得干净,只是“偶闻传言”,“略查了查”,提供的也并非直接关乎旧案的证据,而是刘保在外的不法行径。但这恰恰是在关键时刻,往那熊熊燃烧的火堆里,投下了一捆干柴!

刘保在外如此横行不法,其钱财来路必然不正,这更能佐证其在内廷可能利用职权牟取私利,甚至胆大包天参与谋害皇贵妃的勾当!这极大地动摇了那些还想为刘保辩解之人的立场——一个道德如此败坏、触犯国法的奴才,他的话还有什么可信度?他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永和帝翻阅着萧景玄呈上的证词,脸色铁青。上面罗列着刘保及其亲信巧取豪夺、逼得百姓家破人亡的种种恶行,字字血泪。

“好!好一个内务府副总管!”皇帝怒极反笑,“朕的宫里,竟养着这等蠹虫!传朕旨意,刘保一案,并案查处!给朕往深里挖,往根上究!凡是与此案有牵连者,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

这道旨意一下,等于是给了三法司尚方宝剑。太子一系的官员面色惨白,齐王党人则面露得色。而萧景玄,依旧垂首肃立,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分内当为之事。

只有在他低垂的眼帘下,一丝冷冽的锋芒一闪而逝。他知道,父皇动了真怒,这把火,已经彻底烧起来了,并且,必然会顺着刘保这根藤,摸到长春宫那片瓜!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扮演好他“偶遇线索、忠君为国”的靖王角色,同时,确保西苑佛堂里的那个人,不会受到这场风暴的丝毫波及。

---

西苑佛堂,暴雨终于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佛堂的琉璃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又在檐下汇成水帘,冲刷着庭院中的青石板。天色昏暗如同黑夜,只有偶尔划破天际的闪电,能瞬间照亮这被雨幕笼罩的寂静天地。

沈青澜已按照陈嬷嬷的吩咐,关好了藏经阁和佛堂的所有门窗。此刻,她正坐在自己居住的小耳房内,就着一盏昏黄的油灯,看似在静静抄录一段《心经》,实则耳听八方,心绪并未完全平静。

窗外风雨交加,与殿内佛像慈悲静谧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她不禁想起萧景玄。朝堂之上的风波,此刻想必已至紧要关头。他孤身周旋于父皇、兄弟与权臣之间,步步惊心。他送出的那份关于刘保外间恶行的“补充线索”,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将刘保钉在了耻辱柱上,也进一步动摇了长春宫的根基。

这份心计,这份沉稳,令她心生佩服,也隐隐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与虎谋皮,固然能借其力,但自身亦需有足够的实力与警惕。

忽然,一阵急促却极轻的叩门声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不是陈嬷嬷平日沉稳的节奏。

沈青澜心头一紧,放下笔,悄声走到门后,低声问:“谁?”

“姑娘,是我,洛风。”门外传来一个刻意压低的声音。

洛风?萧景玄的贴身侍卫?他怎么会冒险亲自来这里?

沈青澜立刻拉开房门。只见洛风一身被雨水淋得湿透的黑色劲装,脸上还带着水渍,神色却异常凝重锐利。他闪身而入,迅速反手关好房门。

“洛侍卫,何事?”沈青澜心知必有大事。

洛风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筒,递给沈青澜:“殿下命我即刻将此物交予姑娘。殿下说,宫中即将大索,佛堂亦未必能完全置身事外。此物关乎姑娘家案关键证人之线索,务必妥善保管,阅后即焚,绝不可落入第二人之手!”

沈青澜接过那尚带着洛风体温和湿气的小筒,入手微沉,心中剧震。家案关键证人?!

她强压下立刻打开的冲动,将其紧紧攥在手中,看向洛风:“殿下他……”

“殿下一切安好,请姑娘放心。”洛风语速极快,“殿下还让属下转告姑娘,风暴已起,请姑娘务必沉住气,安心在此,静观其变。外面的一切,殿下自有安排。属下不能久留,姑娘保重!”

说完,洛风朝沈青澜微一抱拳,不待她再问,便如一道黑影般,悄无声息地再次融入门外瓢泼的雨幕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沈青澜关好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心脏仍在砰砰直跳。她低头看着手中那个油纸包,感觉重若千钧。

窗外,雷声隆隆,电光撕裂长空。她知道,萧景玄所说的“大索”即将开始,这深宫之中的每一寸土地,恐怕都要被翻检一遍。而他在这关键时刻,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她,既是信任,也是将她更深地绑在了他的战车之上。

她走到灯下,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拆开油纸。里面是一个小巧的铜管,拧开之后,是一卷质地特殊的薄纸。

她缓缓展开,借着摇曳的灯火,看向上面的字迹。那上面只有一个名字,一个地址,以及寥寥数语关于此人身份与当年之事的简述。

当看清那个名字和其代表的身份时,沈青澜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几乎停滞!

竟然……是他?!

当年父亲门下,那个看似最不起眼、后来在沈家败落时最早划清界限、甚至反咬一口的门客……他竟然是父亲埋下的最深的一步暗棋?是握有关键证据的人证?

一瞬间,无数过往的片段在脑海中飞速闪过,那些被她忽略的细节,那些看似背叛的行为,此刻似乎都有了另一种解释的可能!

巨大的信息冲击让她身形微晃,她扶住桌沿才稳住。萧景玄……他竟查到了这一步!他是在告诉她,沈家昭雪,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曙光已现!

她猛地将薄纸凑近灯焰,火舌迅速舔舐而上,将其化为一小撮灰烬。所有的信息,已牢牢刻印在她的脑海之中。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依旧肆虐的风雨,目光却不再有丝毫迷茫与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灼热。

雷霆已降,潜龙在渊。她的凰途逆袭,与他的问鼎之路,从这一刻起,才真正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割。这深宫烬余之中,她不再是孤独飘零的余烬,而是即将在风暴中涅槃重生的火凤。她握紧了拳,指尖陷入掌心,带来清晰的痛感。

这条路,她一定会走下去,直到真相大白,沉冤得雪,直到……与他并肩,看那海晏河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