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燕宫阙:凰途逆袭 > 第五十三章 名录惊魂 御前风云

燕宫阙:凰途逆袭 第五十三章 名录惊魂 御前风云

簡繁轉換
作者:魔幻霸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6:50 来源:源1

第五十三章名录惊魂御前风云(第1/2页)

秦观提供的那本薄薄的名录,在萧景玄手中仿佛有千钧之重。他连夜与几位绝对心腹幕僚仔细研读、核对,越看越是心惊。这名录不仅印证了墨琛之前的许多猜测,更补充了大量细节,将当年科考阅卷、复核、定榜过程中,几个关键人物不同寻常的举动勾勒得愈发清晰。

尤其是其中一位名叫孙汝谦的礼部郎中,当年仅是礼部一名主事,却因其妻族与太原王氏沾亲带故,在科考期间异常活跃,多次出入王崇焕府邸,且在定榜前夜,曾有人见其携带一密封匣子进入王崇焕书房,直至深夜方出。秦观在旁标注:据闻,当年几名最终被认定“泄题”的考生,其试卷复核环节,皆经此人之手。

“孙汝谦……”萧景玄指尖点在这个名字上,眼中寒光凛冽,“此人胆小怕事,并非王崇焕核心党羽,或可成为突破口。”

“殿下英明。”顾昀赞同道,“据我们掌握,孙汝谦近年虽因王崇焕提携升至郎中,但并未进入权力核心,且其子不学无术,屡试不第,已成为他的一块心病。若以此为契机,或可令其动摇。”

“不仅如此,”另一位幕僚补充,“李振御史连日弹劾,已让王崇焕一党风声鹤唳。我们可将孙汝谦的相关疑点,匿名送至李御史处。以李御史的性子,必会紧咬不放。双管齐下,孙汝谦必慌!”

“好!”萧景玄决断道,“就按此计行事。顾昀,你亲自去安排,务必让李御史‘偶然’得到孙汝谦的线索。同时,让我们的人盯紧孙汝谦,看他近日与何人接触,有无异动。”

他顿了顿,又道:“是时候再去见一见墨琛先生了。有了秦观这份名录,我们的筹码更足,或许可以请他拿出那份关键的联名示警手书原件了。”

长春宫·毒计连环

贤妃那边对“相思子”来源的调查,也有了初步结果。容姑姑悄无声息地回到景阳宫,低声禀报:

“娘娘,查到了。上月岭南节度使冯盎的确进献了一批贡品,其中有一些南方的奇花异草和药材,交由内府库保管。而负责接收、登记这批贡品的,正是內府库那位曾刁难过沈典制的李公公。此外,冯盎的夫人,上月曾递牌子入宫,拜访过……长春宫德妃娘娘。据闻,冯盎夫人离京前,德妃娘娘还赏赐了不少东西。”

线索清晰地指向了长春宫!德妃通过冯盎夫人获得了“相思子”,再指使內府库的李公公在发放物料时做手脚,将沾染了毒物的金线混入司制司领用的材料中,意图借沈青澜之手谋害皇后!

“果然是她!”贤妃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泛白,“好一招一石二鸟!既除了眼中钉皇后,又能将祸水引向沈青澜,甚至可能牵连靖王!”

“娘娘,我们是否现在就将这些线索禀报皇后或皇上?”容姑姑问道。

贤妃缓缓摇头,眼中睿智光芒闪烁:“依旧证据不足。冯盎夫人完全可以推说不知‘相思子’毒性,德妃更可矢口否认。贸然揭发,打草惊蛇,她必有后手。”她沉吟片刻,“不过,此事也不能就此作罢。你将我们查到的,关于冯盎夫人与德妃往来,以及李公公经手岭南贡品之事,想办法‘不经意’地透露给皇后宫里的掌事宫女。记住,要做得自然,绝不能让人联想到我们景阳宫。”

“娘娘是想……借皇后之手去查?”

“不错。”贤妃淡淡道,“皇后并非蠢人,此前寿宴风波,她已对德妃心生警惕。得了这些线索,她自有她的渠道和手段去查证。我们只需静观其变。至于青澜那孩子……”她顿了顿,“经此一事,德妃已知她不好对付,且又有哀家暗中回护,短期内应不敢再直接对她下手。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让你的人还是多看顾着些。”

“是。”

司制司·暗室惊心

沈青澜遵从贤妃指示,深居简出,但司制司的事务仍需处理。这日,她需去库房清点一批新入库的江南织锦。库房重地,光线昏暗,货架林立,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布料和防蛀药草的味道。

她正低头核对账册,忽然听到身后货架深处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异响,仿佛是什么东西被碰倒。她心中一凛,立刻警惕地抬头望去,只见幽暗的角落里,似乎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三章名录惊魂御前风云(第2/2页)

“谁在那里?”沈青澜厉声喝道,同时迅速后退几步,靠近门口光亮处。

那身影僵了一下,随即,一个穿着低等杂役服饰的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出来,扑通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典制大人饶命!典制大人饶命!奴婢……奴婢是来清扫蛛网的,不小心碰倒了架子……惊扰了大人,罪该万死!”

沈青澜目光锐利地扫过他,见他面色惊恐,不似作伪,身上也确实带着扫洒工具。但她心中那丝不安并未散去。这库房平日虽有杂役清扫,但多是固定时段,此刻并非清扫时间。

她不动声色,语气放缓:“既是无心之失,下次注意便是。起来吧,出去。”

“谢典制大人!谢典制大人!”那小太监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低头躬身,快步退出了库房。

沈青澜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眉头微蹙。她走到刚才那身影出现的货架旁,仔细检查。货架上堆放着一些陈年的次等绸缎,并无可疑。但她蹲下身,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在地上厚厚的灰尘中,发现了一点不同于寻常灰尘的、细微的白色粉末。

她用指尖沾起一点,凑近鼻尖,无色无味。但这出现的时机和地点,都透着古怪。她不敢大意,用帕子小心将那点粉末包好收起。

当晚,她便将这可疑的粉末连同日间库房遇袭之事,再次通过“青鸟”渠道报予贤妃。这深宫之中,危机四伏,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靖王府·夜访墨斋

夜色深沉,萧景玄再次轻车简从,来到了墨琛隐居的小院。

这一次,孙老头开门后,直接将他引到了内室。墨琛似乎早已料到他会来,桌上备好了两杯清茶。

“殿下深夜到访,可是有了进展?”墨琛开门见山。

萧景玄将秦观提供的那本名录取出,推到墨琛面前:“先生请看此物。”

墨琛接过,就着灯光细细翻阅,越看越是激动,手指微微颤抖:“好!好!这秦观,不愧是文渊兄当年看重的人!有此物佐证,当年那些魑魅魍魉的行径,便清晰了大半!”他看向萧景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殿下需要老朽做什么?”

“本王需要先生手中那份联名示警手书的原件。”萧景玄目光沉静,“如今时机将至,我们需要最有力的证据,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本王向先生保证,必妥善保管,并在最恰当的时机,让它重现天日!”

墨琛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挣扎、回忆,最终化为决然。他起身,走到墙边一个不起眼的旧书架旁,摸索片刻,竟取下一块活动的砖石,从里面取出一个用油布和蜡封得严严实实的长条木匣。

他捧着木匣,如同捧着绝世珍宝,郑重地交到萧景玄手中:“殿下,此乃文渊兄与老朽当年联名所书之原件,上面还有我二人私印。二十年来,老朽日夜不敢或忘,今日……便将它托付给殿下了!望殿下……莫要辜负我二人当年一番心血,莫要辜负天下寒门学子之期盼!”

萧景玄双手接过木匣,只觉得重如山岳。他深深一揖:“先生放心,景玄必不负所托!”

御书房·暗流涌动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永和帝正批阅着奏章。李振御史新一轮的弹劾奏本就放在案头,这次不仅再次提及赵永案疑点,更隐晦地指向了礼部郎中孙汝谦在当年科考中的一些不寻常举动,并质疑吏部侍郎周勉频繁出入翰林院的真实目的。

永和帝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这些日子,关于科举旧案的风波愈演愈烈,他并非不知。王崇焕一党的跋扈,太子的不成器,寒门官员的压抑,他都看在眼里。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一直隐忍未发。

“刘保。”他唤道。

司礼监掌印太监刘保立刻躬身近前:“奴才在。”

“朕记得,靖王前几日献上的那套佛经,字迹清隽,心性看来是沉静了不少。”永和帝似是随意地说道。

刘保心中一跳,小心翼翼答道:“回陛下,靖王殿下向来醉心诗文,性情淡泊。”

“淡泊……”永和帝哼了一声,不置可否,目光却再次落在那份弹劾奏章上,眼神深邃难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