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武十四年末,周帝宠妃王昭仪诞下小公主,姬清山取名为成梅。
王昭仪虽然遗憾自己没能诞下皇子,但心想陛下如此疼爱长公主,更何况即便生下皇子也不可能撼动太子地位。因而也对自己能不能进一步受宠,尤其是能不能封为三夫人,充满期盼。
然而天子对王昭仪的态度越来越淡,在诞下小公主后,天子即便来到其的寝宫也只是匆匆看看小公主后便离开。
不只是王昭仪,同样怀有身孕的徐美人,同样也遭受冷遇。
王昭仪和徐美人在被天子宠幸一年多时间,仗着天子恩宠和年轻貌美,在后宫恃宠而骄,完全没把梁贵妃放在眼里。但在灭梁之后,梁贵妃复宠,而这两位原先的宠妃双双被姬清山冷落。
周帝姬清山明确对王昭仪和徐美人表态:大周三夫人之位只有梁贵妃,不会有其他人,哪怕是册封夫人还是贵人,都不会有,更不用说册封贵妃。
不仅如此,姬清山命人将要处理的政务奏章也都搬到梁贵妃的寝宫吴月殿,并经常陪着长公主一起读书看书。
不过梁贵妃的另外两个皇子依然抚养在皇后处,姬清山对陈皇后和梁贵妃皆说:“太子储君之位毋庸置疑。”以此让皇后宽心。
尽管复宠,梁思月依旧如从前一般,不因恩宠更甚而骄傲,相反处事更加谨慎,对陈皇后更加尽心侍奉。
吴月殿内的宫人看不明白。
“贵妃如今恩宠更甚以往。难道不应该是对陛下更尽心侍奉吗,为何贵妃反而更花心思侍奉讨好在皇后身上。”梁贵妃侍女阿蘅问道。
梁思月平静的说:“我能得复宠,多亏了皇后和三公主。陛下恩宠我,是因为我不会威胁到皇后的地位。皇后信任我,是把我当作替身服侍陛下,也因我不会威胁皇后。三公主怜我,是因为我尽心伺候陛下,因我的低调和安分,不会威胁皇后和太子地位。倘若我不自知,做不到这些,所谓的宠妃朝夕间便可被打入冷宫。
梁思月对自己认得很清,她所谓的宠妃身份,不过是皇后给陛下的暖床婢女。
作为亡国的长公主,她在大周毫无依靠,陛下又是个自私薄情之人,更何况她已经快到35岁这样岁数,经过这次的复宠经历更让自己明白,恩宠日子只会越来越少。
陛下,皇后,三公主,她哪一方都无法得罪,都要小心尽心侍奉。
也正因为此,周帝姬清山对梁思月感到更多亏欠。在姬清山看来,他其实对梁贵妃从来就没有冷落之心,更没有打入冷宫之意,她一直是他最宠爱的妃子。
此前之所以宠幸那些更为年轻的嫔妃,只是因为要准备灭梁,他不敢直面梁贵妃,深怕梁贵妃伤心,而选择在其他嫔妃处逃避。姬清山原本希望能找到慰藉,但是他总觉得在其他嫔妃那缺了什么。
虽然梁贵妃也不再年轻,但依然美貌动人,风韵风韵更甚以往,后宫之中确实无她人替代。
尤其是梁贵妃很懂事,让姬清山挑不出任何毛病,而且他对梁贵妃,没有压力和心里负担。但他对陈皇后有,他觉得自己面对皇后有很大的压力,皇后仿佛知晓他的前世今生。
不仅是面对皇后,姬清山在面对其他人也都像戴着面具一样,也只有在梁贵妃面前,他可以摘下面具。
姬清山如今日日夜都居于吴月殿,即便梁贵妃恳请陛下多去皇后和其他嫔妃的后宫,姬清山除了会去下皇后的贤德殿外,也就只在梁贵妃处。
姬清山为何又会越来越迷上梁贵妃,到底喜欢梁思月什么。貌美的外表,成熟的韵味,娇羞的姿态,善解人意,低调懂事,在他面前展示江南女子的温柔婉约,婀娜的身材和迷人的舞姿,还有那床帏间承欢迎合。
尤其是姬清山深知梁思月虽是外表以弱示人,内心却是坚强的女子。
这样外柔内刚,反差的女子,反而是他最为喜欢的,尤其是他喜欢攻破征服她内心的刚强。
虽然今世重生,姬清山这一世改变了很多,但前世暴君的性格,那些昏君的变态**,其实一直在,只是为了能改变宿命,他一直在克制,不敢张扬放肆。
为了天下,为了自己,姬清山自重生以来20多年一直压抑着自己,此前他也仅在登基前后在皇后那短暂表露过,但对皇后,他更多的是利益合作,不敢太多表露前世的那些脾性。
也只有在自己最宠的爱妃面前,他可以放下所有伪装和面具,真正做回自己,两世帝王姬清山。
而恰恰也是梁贵妃,只有面对姬清山时候才会展现自己所有柔弱的一面,在他面前,她没有刚强或许也早已被他攻破了内心刚强的一面。
从某种角度,这位自私薄情的君王,对梁贵妃是越来越喜欢甚至有些爱意在其中。
梁贵妃越是显得江南女子的娇柔,越能激发姬清山内心中的**。或许这就是爱,两人在一起,他们都以本色示人,都不会有什么伪装。
什么梁主宠妃,蜀王夫人,还有自己后宫那些年轻貌美的嫔妃,在周帝姬清山眼里,她们都及不上自己的贵妃。
有的女人越是和她在一起,越是深入了解,越会觉得她内藏丰富的宝藏,越会深深的为之吸引。
在姬清山眼里,梁思月正是这样的女子,
无论是前梁国主两位宠妃陆素娥,萧怜还是周帝的贵妃梁思月,她们当然都不是简单的人,能在后宫如此斗争中不仅存活,并且册封为皇后以降地位最为高贵,后宫中最受宠的嫔妃。她们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没有谁只是因为美貌就能获得君王恩宠。
“妾身拜见梁贵妃,恳请贵妃能让我等见陛下一面。”
备受冷落的王昭仪和徐美人罕见来到吴月殿拜见梁贵妃,王昭仪见陛下在坐褥期间都未来看过她,今日刚做完月子便相约还有身孕的徐美人一起求见陛下。
在她们得宠之时,可从没把这位大周唯一有着三夫人封号的贵妃放在眼里,也从没主动来到吴月殿。
“两位妹妹,快快请起。”
梁思月扶起已有身孕的徐美人,轻声说道:“陛下在殿内呢。”
当两位嫔妃来到殿内,吴月殿如今并没有传说中的那般朴素,虽然比之她们的寝宫依旧清素了很多,但素中有雅,雅中有素。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殿内一长一少朗朗读书声,只见周帝姬清山竟能耐心的陪着长公主一起读书。
“明昭就是昭明,光明显著之意。我姬氏皇族乃是当年周文王周武王开创800年大周王朝之后,父皇也希望能在朕的手中,我大周能重新一统江山,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雪儿,这些你长大就明白了。”
“雪儿明白,只有天下一统,才能载戢干戈,载橐弓矢,百姓也能安居乐业,懿德广布于我大周。”
姬清山非常欣喜看向自己的女儿,这样的年纪就能理解这些。
自己的皇妹能替他打下江山,为何自己的长公主未来就不能助其兄长辅政天下。此时姬清山也想学自己的父皇,未来要赋予长公主更多重任,也好避免让外戚来干政。
只是自己的女儿也如同其母妃一般,聪慧,善良孝顺,从小就很懂事,长大后足以肩负起身为大周的长公主的职责。但身在帝室,如若想要的权力,光靠这些完全不够。
后宫之中嫔妃间的争宠宫斗和朝堂之上的刀光剑影权力之争,完全是两码事。不仅需要聪慧,更需要做到杀伐果断甚至是心狠手辣,无所顾忌。三公主能做到,但自己的女儿长大后恐怕并不是这样的人。
“妾身拜见陛下。”
周帝姬清山见王昭仪和徐美人都来到这里,颇为不悦。
“你们来此何干,没看到朕在陪长公主读书吗。”
两位嫔妃哭哭啼啼,哭诉许久未见陛下,只求能见一面。
梁贵妃也想劝,“陛下,王昭仪刚诞下小公主便来见陛下,徐美人怀有陛下骨肉,她们都思念陛下,请陛下也为她们着想,妾身万不敢受陛下独宠之恩。”
姬清山望向自己的女儿说道:“雪儿,你觉得父皇要去看两位嫔妃吗。”
长公主姬成雪道:“父皇是大周天子,女儿不敢妄议。不过女儿以为母妃说的对。”
“那父皇就没法天天陪你了,你还会赞同吗。”
“只要父皇还惦记着母妃和女儿,女儿就已知足了。”
什么样母亲能培养出这样的女儿,梁贵妃和雪儿都已为他考虑周到。
姬清山走向梁贵妃,向她低语几句,随后带着两位嫔妃离开。
面对吴月殿内众宫人不解,梁思月面露笑容抚摸自己的女儿脸颊,她们母女在这后宫生存着实不易,作为亡国的长公主,没有母族势力可作为依仗,三个孩子的生存都还需要依靠她。
她有自己的生存法则,镇国公主只有一个,她希望女儿不要像自己那般活得那么累。但作为母亲,她需要让女儿从小就知道这生存法则。
没过几天,周帝姬清山便又重新回到吴月殿,并在这里召见了其妹三公主姬清影,为开春之后伐蜀做最后准备。
待三公主离去,姬清山见梁妃走到他面前,为他端上亲自熬煮的汤羹。
姬清山小心的端着品尝,不由得感到阵阵暖意涌上心头。
“不少大臣都说三公主有不臣之心,爱妃如何看待。”
“这是陛下的家事,妾身不敢妄议。”
“朕准爱妃妄议!”
“一切都在陛下心里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