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歌影山河 > 第7章 姬淳

歌影山河 第7章 姬淳

簡繁轉換
作者:龙游水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6 17:33:55 来源:源1

如今已是万丰28年初,昭阳殿内,周帝姬淳坐在御榻之上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听着身旁已经8岁的三公主姬清影正在为其朗读臣子们上奏的奏章。

姬淳时常还会向女儿问起对奏章内容看法,同时也言传身教,让她跟在自己身边看着如何处理政务,甚至陪在自己身边召见臣子,这可是连太子都未有的待遇。

姬淳在闲暇之余,也参与太学博士们向三公主授课,太学里德高望重的博士高平王姬?是周帝姬淳的亲叔叔,如今已是60多岁,是先帝周文帝的同母胞弟,其母正是当年一度临朝称帝的太宗圣德皇后杨月思。

姬?是目前姬氏皇族宗亲最年长者,太宗神武帝姬耀在世的唯一子嗣。又因其专研古籍史书研究,博学多才备受大周君臣尊重,也是三公主的几位老师之一。

当年太学突然兴起的谶语“日京现彡,玄女乘飞星御天下”也是出自高平王姬?周围的太学博士。

姬?对自己这位侄孙女的培养也格外重视,见三公主喜欢看兵书还有《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竹书纪念》等书籍,不仅为其提供各种书籍,也对其不解处进行答疑解惑。

当然还会讲姬清影最爱听的有关她的曾祖母圣德皇后的种种故事,太宗圣德皇后杨月思出身天下豪门洛川杨氏,不仅是征战四方,英明神武的太宗神武帝一生最为挚爱之人,也是太宗临终前以国事相托付。

太子年幼,圣德皇后临朝称制,并一度登基称帝,是大周乃至天下前所未有的女帝,因其执政期间改元圣德,民间尊其为圣德女帝,而在大周官方则一律统称其为太宗圣德皇后。

圣德皇后执政期间,不仅停止对外征战,使民休养生息,同时编订大周律令,规范典章制度,使历经太祖太宗两代帝王征战的广大中原地区,在经历数十年的天下大乱后得以恢复生机,也让大周朝政稳定下来。

各部官员行事皆有法可依,同时注重文化教育建设,扩建太学,各地兴办乡学,广搜天下群书,充实太学的典籍收藏。

虽然对于圣德皇后称帝一事,大周朝廷一直有所争论,但无论是其后继者还是朝中大臣都对圣德皇后对大周的贡献,给予了最高的肯定和称赞。

“女子也能执政,甚至称帝,并且还能治理如此好,令百姓深刻怀念。这就是我的曾祖母。”

姬清影每每听到圣德皇后故事,都心中不由得向往,自己长大了是否也能如其曾祖母一般,成为一代女帝。

“日京现彡,玄女乘飞星御天下。”这句谶语预言的就是有一女将实现姬氏一统江山的伟业。

当日三公主出生之时,正有飞星坠入陈贵妃所在贤德殿外。而谶语出现在公主诞生之前,飞星出现之前数日。

高平王姬?经常对周帝姬淳说道,“吾观清影身上有王气傍身,或许是真能在未来为我大周一统天下。”

高平王姬?是当世闻名天下的望气大家,不仅能观天地之风水,还能观人身上的气象。

三公主是他生平所见王气傍身最为浓厚之人,哪怕是自己的母后圣德皇后都不如。不过在其年幼时,其父皇神武帝便已过世,姬?对自己那位英明神武的父皇并没有什么印象。

对此周帝姬淳也有同样看法,虽然太子看起来也不错,并无过失,也在勤恳努力,在左相兼太师沈仲的教导下,太子各方面能力,待人接物也颇受群臣赞誉,确实颇有储君之风。

但是姬淳却觉得太子资质还是一般了点,虽有帝王风度也学了些帝王权术,属于野心大能力却不足,顺得话则容易兴致高涨。但一旦身处逆境,很容易心态失衡。

最重要的是,姬淳认为大周需要一位类似太祖太宗那般英明神武,能统兵打仗的战争天子或是储君。

或许是年纪越大,身体每况愈下,让姬淳越来越相信那些谶语,但已经感到自己难以看到三公主长大以后统兵征战替他一统天下了。

“倘若影儿面对霍光、曹操、司马懿、王导、桓温这般掌控朝政的权臣,该如何办。”

“有雄主,自然不会有权臣。霍光在汉武帝面前,司马懿在曹氏子孙三代帝王面前都是能臣忠臣。孩儿以为对朝臣需分而治之,维持朝堂平衡。君王应当抑制强势,扶持弱势,任用无依无靠无背景的孤臣。倘若孩儿真被权臣所制,请父皇赐我龙吟宝剑,吾将在朝殿之上亲手斩杀逆臣。”

龙吟宝剑乃是昔日创立大周基业的太祖太宗的随身佩剑,当年太祖姬明赫,太宗姬耀便是手持龙吟剑征战于沙场,打下大周如今的江山版图。

这不光是一把利剑,更是声名显赫,被誉为帝王之剑。由于后面大周帝王都无带兵打仗能力,自太宗故去,此剑一直被太宗圣德皇后悬置于太庙。

“朝殿之上,尽是权臣之人,如何能杀之,难道你要苦练武艺不成?更何况光靠斩杀权臣,就能解决权臣势力?”

在朝殿上诛杀权臣,周帝姬淳摇了摇头,小孩毕竟是小孩,觉得说的有些开玩笑。

权臣之所以是权臣,此时朝堂皆被其掌控,自己也全身防护,做好了万全准备,身边侍卫众多,皇宫内外的守卫也被其掌控,自然不会畏惧君王。历史上那么多权臣,也未见几个君王敢在朝殿上当场斩杀权臣。

“只需有几位忠心耿耿的近侍,也无需要万夫莫开的武艺,能在战场上杀人,会拿剑挥刀即可。孩儿以为,权臣自然不会把软弱的君王放在眼里。这就有机可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要斩杀权臣和几位核心爪牙,其党羽群龙无首,自然树倒猢狲散,届时可分化拉拢。并且孩儿始终认为,兵权需要牢牢把控在君王自己手中,尤其是掌握皇宫和京师洛京城的防卫,就能令权臣不敢有所企图,也不会出现权臣欺主。”

根据大周律令,将领不得带兵入京师,否则视同谋反,可昭天下共讨之。只要控制京师和皇宫内外防卫,依托洛京城的防御工事,数万禁军就足以抵御10余万大军。

任你功劳再高,统军再多的将领,只身入京,身家老小都在君王掌控之下。

大周律令是太宗圣德皇后临朝称帝时制定。太祖太宗时期,天子亲自统兵作战,自是不用担心武将威胁。

但圣德皇后只是一弱女子,面对强敌环伺,既需要将领抵御四方之敌,又需要提防太祖太宗时期的开国功勋将领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因此圣德皇后将太宗留下的精锐之师编入禁军。负责皇宫内外,京师洛京城,乃至整个京畿之地的防卫和安全。

同时将出征在外的将军和群臣的一家老小强制迁至洛京城内,赏赐他们府邸,既是对功勋将领和群臣的奖赏,也是作为人质牢牢控制在自己眼皮底下。

由于圣德皇后止戈歇兵,也未出现拥兵自重的武将,因此这一政策至今影响很大,确保姬氏皇族不受武将威胁。

同时由于设有左右丞相和六部分权。自圣德皇后开始,左右丞相基本上都由意见不同的两方势力代表,形成互相制衡。

如今左相是太子少师沈仲,自然是极力支持辅佐太子。右相陈如海,是天子提拔的心腹,也是自己宠妃陈贵妃的长兄。陈家作为豪门世家的新贵,既是稳固拉拢门阀大族势力,同时也是提拔新贵,压制老牌豪门。

“朕想换立储君,皇叔以为如何。”

姬淳心里有换储想法,如果姬清影长大后真能如谶语那般,那正是帝室急需能统兵作战的皇族。

高平王姬?心想,陛下的太子如今也有23岁,李夫人所生的楚王姬清田和姜贵人生的赵王姬清川资质更为普通,莫非陛下是想立三公主?三公主姬清影自小确实与众不同,更有王气傍身,假以时日,或真能“御天下”。

“太子废立,事关重大,陛下若要换储君,难道是想立三公主?”姬?问道。

姬淳点头道:“正有此意,三公主甚得吾心,朕要为大周未来一统天下做铺垫。如果影儿真是那能一统天下之人,那必然不甘为人臣子。太子有帝王之仪,也有帝王之术,同样不甘受制于人。朕也怕太子不能容陈妃母女,此正是朕所忧心之事。倘若此事处理不好,不仅会引发日后同室操戈,祸起萧墙,更是我姬氏皇族隐忧。不如趁朕还在,就解决此事。”

作为帝王,姬淳深知天子必然对功高盖主的功勋臣子极为忌惮,兔死狗烹之事屡屡发生,也是深怕臣子一朝得权势,必将威胁天子,倾覆整个皇族。

在自己和整个皇族的生与死面前,哪怕明知道会影响国家和社稷安危,那些君王照样会杀害功臣。自古皆是如此,这就是人性。既然如此,就不要让这一切发生。

“太子已被立了10余年,陛下可知一旦要废太子,势必引发朝堂纷争,而且自古尚未有女子立为储君。老臣心中是这样想的,正因为清影是公主,尤其统率大军征战天下,反而最不会引发皇族矛盾,同时又可避免外姓将领掌握重兵。”

高平王姬?终于说出他为什么尽力栽培三公主的原因,出身帝王之家,作为太宗和圣德皇后幼子,文帝之弟,姬?知道君王对自己的兄弟,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宗室兄弟远比外姓将领更为防备。

除非君王自身就有如太祖太宗那般能统兵作战的能力,不然怎么可能给予自家兄弟兵权去征战天下。

但三公主身为女子,又是皇族,倘若赋予兵权,也不会影响天子地位,既能保皇族平安,又能替天子一统江山,这所有矛盾都迎刃而解。

身为太宗神武帝唯一在世的子嗣,高平王姬?当然不忘自己父皇一统天下的心愿,每一位姬氏皇族心中都有这样目标。

而这就是姬?给出的方案,谶语的目的是提高三公主的地位和声望,获得帝室重点培养,以公主身份为未来掌兵打下基础。

毕竟在这时代,像自己母后圣德皇后那般自己称帝,都已经是惊世骇俗,一度引发群臣反对。圣德皇后依靠着自己娘家是天下第一豪门洛川杨氏的支持,并且承诺待太子长大后,将帝位归还,依靠自己的政治手腕最终实现女子称帝。

至少母后最后将帝位归还给自己的兄长,但倘若说要立三公主为储君,虽然公主是姬氏皇族,但这未来继承人又该如何选?传给侄子?还是公主自己的孩子?

但周帝姬淳却不这样想,作为父亲,深知自己这两个孩子,都不是甘于人下,尤其是太子,材疏志大,心里承受能力较弱,表面看起来有帝王之气,内心隐藏颇深,但这都是在没经过大风大浪考验下。如果自己没得选,那么太子也确实是储君唯一人选。

但既然有三公主姬清影,虽然年纪小,但心里承受能力应对能力远超过实际年龄,尤其是在关键时候的抉择。虽然年纪还小,但姬淳相信女儿的抉择力,同时他能看出三公主也是一位非常果断的人。

这是姬淳非常看重,身为帝王,需要的正是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逆境时候的承受能力。

姬淳并没有女子不如男,或是帝位必须由男子继承想法,小时候他就见过自己的祖母,圣德皇后还政之后身为太后时也曾教导过他。

那时虽然年纪还小,姬淳就深深为自己祖母的政治理念和手段所佩服,即便自己被群臣赞为一代明君,但姬淳认为自己相比祖母还差的很远,更不用说和太祖太宗相比。

但在三公主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祖母的影子。这是他决心要立女儿的重要因素。

“朕是担心,太子一旦登基,会伤害陈氏母女,同时,三公主坚毅果断,一旦兄妹二人不和,影响最大莫过于我们姬氏皇族,结果反而是被敌国或是外姓权臣占了便宜。这才是事关我大周,姬氏皇族生死的问题。”

姬淳将自己想法告诉皇叔:“朕如果要废太子,立三公主为储君,那必先废后,立陈贵妃为后,然后再行废太子之事。”

“太子和吴皇后并无过失,陛下此举恐引群臣反对,朝堂不安。”高平王姬?不无忧虑道。

“皇叔,昔日祖母能执掌朝政,也是依靠母族杨氏的支持。朕欲先立陈氏为后,提升陈家权势,然后再立影儿为储君。”

姬淳一直以来不断的提升陈家地位已经很多年了,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这。

他知道,只要三公主有朝一日掌握大权,自然会压制外戚势力做大,但在这之前需要确保其能上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