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歌影山河 > 第36章 突尔利

歌影山河 第36章 突尔利

簡繁轉換
作者:龙游水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6 17:33:55 来源:源1

广袤无际的漠北草原,生活着各个草原部族,大邙部族发家于北望谷一带,当年在拓跋氏带领下一统草原部族,定都于草原与东北山林交接处的山谷之城上京,意图窥伺燕幽之地。

百年前趁着中原大乱,南下占据燕州、幽州、云州、辽东等地。大邙部族领袖在幽州首府燕城称帝并建国大邙。近几任的大邙皇帝都仰慕中原文化,实行全方位的汉化政策,从皇帝到贵族也纷纷与燕云辽东等地的汉族世家大族通婚。

现在的大邙皇帝拓跋步的生母就是来自北迁的中原世家大族女子,皇帝本人也更喜中原文化,拓跋步继位后更是将都城从上京迁至现在的燕城,改名为燕京。加速推进中原化,如今的北邙,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礼仪典章制度已经和中原诸国并无多大差异。而自己的皇后同样是来自燕京当地的豪门大族,当前的太子正是其与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此时居住在漠北草原的大邙三皇子拓跋突儿利,一边在大帐里看着地图一边正焦虑听着来自燕云的消息。

突儿利是大邙皇帝拓跋步第三个儿子,其母妃来自北望谷的大邙部族。

因此这位来自北望谷草原部族后妃所生的皇子,并不得其父皇所喜,连名字也带着草原部族的气息,和已经中原化的拓跋皇族显得格格不入。

突儿利虽然出生在燕京,孩童时期也在燕京长大,但自小经常在其母舅家族的草原部族里生活,从小便精通骑马,射箭,骑射,搏斗,马上战斗,手持一把在北望谷邙山打造的长柄环首刀。虽然此时才18岁,却身材健硕,壮冠虬髯,神采英毅,在整个草原部族中已是一等一的勇士。

没有人能在一对一的较量中打败突儿利,这就是草原各部族勇士对这位大邙三皇子的评价。

北邙大将沮渠敖、上京留守沮渠野、漠北城城主巴图尔等北邙在草原上的旧贵族们一见这位三皇子,皆忍不住激动泪目。

如今北邙皇族和迁到燕京的贵族们都以崇文弃武为荣,沉浸于中原文化,早已没了当年称霸草原时的武德充沛。只有这位拓跋皇族的三皇子,让他们回忆起祖先们的雄姿,纷纷赞其: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

只不过如此一来,远在燕京崇尚中原风雅的父兄对其更为不喜。不过相比燕京的繁华,突儿利更喜欢在漠北草原骑着他那白色爱驹驰骋。

虽然在草原上生活的时候更多,但毕竟身为大邙皇族,从小出生在燕京,突儿利对中原诸国文明文字风俗还是了如指掌。如果穿上中原服饰,其言行为举止基本上看不出和中原其他诸国王子有何差异。

“启禀三皇子,云州遭攻击,平城告急。是周国的大将军陈如岳亲自领兵,云州已经向四方求援,漠北城城主巴图尔亲率漠北铁骑和重甲士卒前去救援。”

前来汇报军情的是突儿利的贴身侍卫拓跋翰,比三皇子还小一岁,同样来自三皇子的母族部落,被赐拓跋姓氏,从小便侍奉在皇子身边。

北邙最主要的对手莫过于大周,因此重兵都集结在与大周交接的边境一带,幽州、云州、漠北城。尤其是燕幽之地,作为如今国都所在之地。同时,北邙与东北方向的重要对手,高句丽和扶余长期对峙,因此北邙主力大军就屯集在幽州。如果云州有难,能及时出兵救援的那就是漠北城的驻军了。

“如果城主出兵前去救援,那么漠北城怎么办?拓跋翰,你看这地图,大周派出的征北将军,东路攻我燕幽,听说此人是大周天子的表哥,此前从未带兵出征过。而中路是大周的大将军亲自出兵攻打云州,大周难道就只会分兵两路吗?我听闻大周有一位三朝老将,名叫秦时,此人与我大邙曾交锋多次,作战经验丰富,这次他没来吗?”

“三皇子,漠北城南有大漠作屏障,周兵要想打来,那得穿越五百里大漠,大军穿过大漠至少需要10天以上,更何况漠北城坚不可摧,自建成起就还从没被攻破过。周兵得携带多少粮草辎重,怎么可能横穿大漠去攻我漠北城。”拓跋翰回答道。

“可若是城内守军都被调走了呢。不好,我猜周军必然会打漠北城的主意。”

突儿利拍腿大叫道:“拓跋翰,快立刻去通知周边部族,让他们立即召集骑兵,随我赶赴漠北城。”

当突儿利率领援军赶赴漠北城之时,果然遇见周军已经大举进攻漠北城。

漠北城虽然易守难攻,守军也各个奋力抵抗,但此时守军人数已经所剩无几,城墙上的防御力量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突儿利当即下令,命一部分援军前去城墙进行防守。

漠北众将士不解,既然如今援军已至,为何不直接出城迎战,或是全军上城墙抵御周军。

突儿利脸色郑重道:“周军人数众多,但此次我军所带的骑兵不过数千人。周军主将倘若知道我军援军已至,无法攻破漠北城,必定会率军撤离。而我们只要守住城墙,在攻城战中拖垮他们,等待他们粮草殆尽,疲惫不堪,到时候再将他们一网打尽。因此每日派一部分援军前去支援守军,要让他们以为很快就要拿下漠北城,但就是拿不下来,并且还不能让他们发觉我们的援军已到。”

众将士连赞:“三皇子这招高啊!”

“三皇子殿下,我们已经得到军情。此次周军领军的正是左将军秦时,此前他已拿下并且血洗绿洲堡了。”拓跋翰带来收集到的最新军情。

“秦时是大周三朝老将,身经百战,警惕性非常高。如果连续几天发觉攻不下漠北城,他应该会察觉异常会选择退兵。周军撤退必然途径绿洲堡,既然先前他们血洗我们的绿洲堡,那这一次,定要在绿洲堡让他们彻底回不去。”

突儿利留下一部分精兵防守漠北城,然后率领来自漠北的数千精锐骑兵备好干粮,绕道率先前往绿洲堡,一举歼灭当地留守的周军,然后守株待兔等待从漠北城撤军而来的周军主力。

此时,连续攻城的周军,发现每次眼看就要拿下城墙,却被增援赶来的北邙士兵又打回去。敌军看似就没剩多少,却不知突然从哪冒出来,虽然不多,但就是令周军始终无法拿下城墙。

老将秦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此刻他率领大军孤军深入大漠,携带的以及从绿洲堡抢来的粮食也已经消耗大半,但拿下漠北城依然遥遥无望。

但自己的大军穿越大漠,粮草物资补给都是难题,一旦来自漠北草原的援军抵达,周国大军孤悬于大漠之中,非常危险。

“难道敌人援军已至?不好!”

老将军大感不妙,心知再打下去,恐怕全军会葬送在此处,立即下令全军停止攻城。趁着还有粮食勉强够回绿洲堡,连夜率军撤往绿洲堡,计划在那里补给后再返回到大周。

当从漠北城撤退回来,周军上下不仅伤亡巨大,而且都已疲惫不堪,士卒们在漠北城下见识到这座人称“白城子”的威力。全军士气低落,早已无心恋战。一听到撤军,各个欣喜不已,总算可以离开此处,巴不得都赶紧回家。

终于当这支残军经过数日的艰辛跋涉,很多士兵一天甚至两天只够一顿饭,全军上下皆已经精疲力尽了。抵达绿洲堡以为可以暂且休整获得补充的时候,谁料想,一支装备精良的漠北骑兵正在等着他们。

三朝元老,大周的功勋老将秦时惊讶于对面邙军竟在此设伏,已知此战在劫难逃,不禁仰天长叹。

但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将,他不会轻易认命,当即下令全军上下拿起武器,列阵迎战,指挥着部将们进行最后的抵抗。

然而迎接周军而来的是一阵阵来自北邙骑兵的骑射,箭矢如蝗射向这支疲惫之师。北邙骑兵善于骑射,刚要准备防御阵势的周军瞬间便倒下一大片。

随后北邙精锐骑兵冲向早已丧失斗志的大周残军。

一马当先的正是一位身披明光铠甲,骑着白色战驹的年轻将领,头顶战盔上竖立着一束长长的白色冲天盔缨,胸前的铁制圆护镜反射着大漠中的阳光,刺的本就疲惫不堪的周军更睁不开眼。

“呜呜呜”

战场之上,草原骑兵的号角声在四周响起。

只见北邙三皇子突儿利手持着一长柄环首刀,以万夫莫敌之势杀向周军,见大周阵中一员老将正忙于指挥调兵,直接将长刀用力掷向周军主帅方向。

周军将士根本无法阻挡,大批同样持着长刀的北邙精锐骑兵向周军冲来。

北邙骑兵以三面围攻方式向周军袭来,仅仅留出一个通往大漠的方向。但没有携带足够水和粮食的残兵即便逃亡大漠也只有死路一条。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大屠杀,跟随左将军秦时的原本都是大周精锐士卒,但经过连续多日的攻城战,已经遭受巨大的损失,再经过穿越戈壁大漠,长途跋涉回到绿洲堡,不少士卒倒在途中的戈壁中,剩下的士卒也早已丧失战斗力。

全军覆没!除了极少数周兵骑着马不顾一切的逃往大漠,绝大部分参与此次漠北城之战的周军将士都战死在这绿洲堡周边,埋骨在这大漠黄沙之中。

此时大周满朝上下还为此战拿下云州几座边城而庆贺,同时,东路中路两军吸引漠北城的援兵,致使漠北城空虚,众人还翘首以盼若是能拿下漠北城,将是对北邙最沉重的打击。

当来自西路军在绿洲堡全军覆没,秦老将军战死的消息传到京师,满朝震惊,群臣纷纷为之痛哭流涕。

大周经过多年准备,本欲在此战彰显国威,谁曾想到3万精锐的西路军竟然遭遇惨败,三朝老将战死在沙场之上,多年来跟随秦老将军的众多将领也在此战中阵亡。

猛然间周帝姬清山想到:“三公主呢,三公主不是跟着秦老将军的西路军,三公主现在如何。”

“陛下,据幸存的士卒说,三公主所率部队5000人马并未在秦老将军的阵中,而是绕道漠北城独自前往漠北草原。”

“什么!”群臣更是议论纷纷。

“陛下,漠北草原乃是北邙腹地,草原上更有无数部落扎帐于那,三公主这区区5000人马孤身犯险,恐凶多吉少啊!”右相陆诚道。

“三公主不会如此莽撞,一定是有所计划。”左相陈如海也不禁担忧起来。

满朝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此战折损3万大军,三朝老将战死,还有镇国公主也生死不明。

“究竟是谁,是谁致秦老将军和我三万精锐覆灭在绿洲堡!”周帝姬清山怒道。

“回禀陛下,在绿洲堡致我全军覆没,致秦老将军战死沙场的乃是北邙三皇子,拓跋突尔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