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晔离开后,姬清影便派人联系自己的妹妹,五公主姬清月,并邀其一起入宫见母后。
姬清影走在自己的公主府上,心想着杨晔此人,野心勃勃,但确实有能力有才华,不仅谋略出众,更善于后勤保障,军中的粮草装备调度皆由其负责,颇有宰相之能。
虽然其人是醉心于权力官职,一心想往上爬,有野心有**还好美色。
姬清影想起当日在梁国宫殿,杨晔的表现让她颇为失望,原以为此人也能免俗,也不想同样被那些美妃们所吸引。
不过那也好,既然有东西是他想要的,就可以以此来掌控他。要是真的什么都不想要,清心寡欲,或者想要更高的那个位置,那才要小心提防。
“拜见公主殿下,殿下万福。”
姬清影抬头一看,眼前遇到的正是在公主府上负责执勤任务的亲卫队百夫长姜如约和他的新婚夫人萧怜。
公主见他二人甚是般配,郎才女貌,年岁也差不多。
姜如约身着明光铠甲,身材健硕,散发着英武之气。
站在旁边的萧怜原是梁主宠妃萧夫人,身着绛色轻容纱广袖衫,天水碧青白间色裙,手持梁国贵族女子间兴起的团扇。尽显江南女子的柔情似水,眉目流转传神,正应了那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公主询问二人近况,姜如约和萧怜万分感激公主赐婚。
姜如约之父礼部侍郎姜拙,一开始听闻自己的嫡长子要娶的竟然是梁主的宠妃萧夫人为其正室夫人。
这位萧夫人位列梁国后宫的三夫人,并且名声也并不太好。在周国群臣看来,梁主的那些宠妃无一不是祸国殃民,红颜祸水的妖妃。
姜父一开始甚是不满,怒斥这是大逆不道的僭越行为,令自己和家族蒙羞。临淄姜氏也是大周的豪门世家,岂能做出如此悖逆人伦之事。
后在姜如约的坚持下,礼部侍郎与其夫人一起见到了这位此前还未上门的儿媳,才发觉世人对萧怜误会颇深。
萧怜出身江南豪门望族兰陵萧氏,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宫廷贵妇的典雅仪态,也并不因出身而有优越感轻视他人。对姜父姜母恭敬之中又自带一份皇家贵气,看的公婆二人甚是欢喜。更何况又是三公主亲自赐婚,天子如今也在推动大周和江南世家大族间的通婚交好。
礼部侍郎一家为他们二人补办大婚,萧氏也深得姜侍郎夫妇认可,并执掌姜家府内事务。
萧怜还跟随姜家人一同入宫拜见了姜太妃,就连姜太妃也对自己这位侄媳妇大加赞赏,认为其礼仪举止无不带有后宫之主的气场,即便是自己年轻姿色盛时也都远远及不上。
“当世除了陈皇后和梁贵妃,也没几个女子能有此仪态风度。”
姜太妃在后宫那么多年的阅历看来,自己这位侄媳妇不管是在梁国还是在大周后宫,也都是艳冠后宫的存在。
“如约这孩子能娶到夫人,真是高攀了,高攀了。”
这是姜太妃发自肺腑的肯定。
与此同时,姜太妃嘱咐自家兄弟要多向镇国公主靠拢。
“姜家的前途和未来需要依靠三公主。”
从那么多年在后宫屹立不倒,被册封为三夫人之位的贵人再到成为太妃,姜太妃有着后宫高阶嫔妃特有的政治敏锐度,这一看法也得到萧怜的认同。
姜如约作为三公主的近身侍卫,将确保姜家在未来朝局中的前程和地位。
姜如约是公主亲卫队的百夫长,也是公主身边的贴身护卫,深得公主赏识和器重。战时跟随公主出征,平时则负责公主府上的安全保卫,可以说是公主身边的亲信将领。
此次便是萧氏前来公主府上看望自己的夫君执勤守卫。
“末将和内人感激公主赐婚,愿为公主出生入死,肝脑涂地,粉身碎骨。”
姜如约与其夫人萧氏二人彼此一见倾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无不感念公主大恩。
“咯咯咯,将军大可不必,不然尊夫人可会伤心的。”
公主见此颇为开心,心想此次为自己手下将士们和那些梁国嫔妃赐婚,如能多几对这般伉俪,那也不枉自己冒着背负僭越之名的一片好心。
萧怜贴近身旁的姜如约低语几声,美目波动,顾盼流转,手持素娟团扇半遮面,低语盈盈一笑,她的夫君早已不知被迷到什么地方去了。
令公主也生了模仿之心,难怪昔日梁主会被迷得神魂颠倒,连自己身边的悍将也都为之倾倒。
姜如约向公主作揖拜道:“公主殿下,家父近日得知朝中已有不少重臣正准备联合上书,弹劾公主的僭越之罪,家父暗示末将转告公主,还请公主殿下早日做好准备。”
因为梁主嫔妃赐婚于将士们这事,在朝堂之上一直争议纷纷。公主也已经听到一些风声,朝中那些文臣们这些日子更是要准备弹劾她。
为此公主也在积极联络自己的舅舅们,以及倾向于自己的朝中诸臣试图阻止这场可能发生的弹劾。
围绕着公主私自将梁主嫔妃赐婚一事,虽然已得到天子默认,但群臣也注意到陛下态度依然模棱两可,并未明确表态,此事并未完全得到平息。
一时之间,洛京朝堂之下暗潮汹涌,各方势力都在借机搅动,互相博弈。
那些注重礼法的文臣士大夫,以及娶到亡国嫔妃的功勋将领们,还有来自天子身边的亲信近臣们,都在为己方争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但至少目前朝堂之上还是风平浪静,弹劾一事并未发生。
三公主则是希望能借此事进一步拉拢功勋将领们对自己的效忠,又能展现自己对勋贵们的庇护力,从而吸引更多人为其效力。
她内心甚至不反感传出弹劾的声音,但并不希望真的出现朝臣们集体上书弹劾一事,更不想看到将士们遭到责罚,同时也在寻求在朝堂上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者。
公主心想,姜拙这礼部侍郎看来倒不像礼部尚书李承继那般迂腐守旧,也不算是老顽固,值得拉拢,因而也对姜如约夫妇更加重视。
“姜将军执勤时,夫人也可多来公主府上坐坐,陪吾多聊聊天。”
这些佳人也颇为可怜,遇到亡国昏君,无论是送入寺庙终老一生,又或是被充斥到另一帝王的后宫之中,都无异于跳入别的火坑。
如能像姜如约和萧氏那般,既能帮这些佳人脱离苦难,自己又能收获将士们的感激和忠心,又能成就一对贤伉俪,在公主看来本就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公主内心不禁暗赞萧氏,虽不似自己那般征战沙场的巾帼,却能依靠自己能力抓住幸福机遇。
这位萧夫人当真了得,不仅姿色容貌都是生平罕见,手段心思也非常缜密,在梁国后宫众多嫔妃中能成为宠妃,亡国之后还能找到幸福的归宿。
见其年纪也与自己相仿,并不比自己大多少,公主将这位美艳夫人同样也视为女中豪杰。
心想自己如今也20多岁,在大周女子15岁及笄便可谈婚论嫁,这些年忙于征战天下,自己的幸福又会在哪。
公主向萧怜讨得一把团扇,此时五公主姬清月已至,二位公主一起坐上马车前往皇宫去拜见自己的母后。
“姐姐,今日邀我一起拜见母后,莫非有什么重要的事吗。”五公主姬清月问道。
三公主看着自己这位同母胞妹,不愧是大周公认的美人。
三公主自从在梁国宫殿见过梁主那么多美艳嫔妃,不禁感叹天下美女竟如此之多又各有特色,自己自然是没法和这些倾城倾国的美女相比,也只有在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将士们面前还能勉强被看作美女。
真要是和那些能后宫佳丽比起,那是差远了,更不用说和那些艳冠后宫的宠妃相比。
但自己妹妹清月的美貌,确实称得上大周有数的美人,比之梁主那几位宠妃毫不逊色,与皇兄宠爱的王昭仪徐美人相比,还更胜一筹。
“月儿,你都快20岁了,依然还没嫁人。这不是姐姐想给你找个好亲事。”
姬清月看着姐姐手持一把团扇,拿来细看觉得甚是精美。
“听闻梁国宫廷流行着这绢帛团扇,果然真是有着江南仕女的风雅。”
五公主抬头望向姐姐道:“皇姐,你比我还大3岁,不也没嫁人吗。”
“姐姐我当然还得为我们的皇兄征战天下,哪有时间想这些。妹妹生的如此娇美,可比那些梁国嫔妃们更美,不愧是我大周第一美女。”
姬清月轻摇团扇,微笑道:“好了,姐姐,你一定是给我安排了哪位将军吧,让我看看,到底合不合我意。”
姬清影笑道:“莫非,你已经看上了谁,来跟姐姐说说看。我手下的将领们,虽然大多是出生寒门,但也不乏豪门世家出身的贵公子,我的亲卫队里就有好多都是那些名门望族出身,妹妹,是否早已心有所属?”
“呵呵,我哪有什么见过姐姐的那些将军。说吧,姐姐,你为我相中了谁。我可没你上马打天下的本事,只求找个待我好的驸马,夫妻琴瑟和鸣,相伴一生,就是我的所愿了。”
说道此,姬清月持团扇遮唇微笑道。
“杨晔,妹妹觉得如何,此人你也曾见过,虽是出身贫寒,穷苦书生,但却颇有才气,不过野心挺大,一心想要封侯拜相。”
“封侯拜相,那是为人臣子的最高目标,可以理解。杨晔,那不是姐姐的军师吗,我以为他会是姐姐的人呢。”
姬清影见妹妹眼睛一亮,想必应该对杨晔不至于厌恶吧。
“妹妹,你说什么呢,我可不是他想要的人。他想要的是那种倾国倾城,还能持家与其相濡以沫,还要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又得是绝色佳人,那不是我们的月儿那还能有谁。”
姬清月当然在三公主的府上,也曾见过姐姐的军师杨晔好几回,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倒也看得过去,跟着姐姐出谋划策,屡立战功,如今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一开始,姬清月还真有点担心姐姐会介绍给她那些体魄壮硕,长相凶悍的武将们。
杨晔此人确实有很有才干,这点也令五公主颇为欣赏。自己虽然没姐姐那般能力,但姬清月对自身美貌还是很有自信,只是她还是有些担心,自己之于杨晔会否是姐姐的替代。
“妹妹大可放心,杨晔此人有野心有色心,唯独没胆。”
姬清影笑道:“他见到你,必然会服服帖帖的,他若是还想要封侯拜相,不单要助我出谋划策,还得好好待你。”
“有姐姐在,我自然是放心的,但愿他能为姐姐忠心效力,也能待我一片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