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歌影山河 > 第11章 姬淳

歌影山河 第11章 姬淳

簡繁轉換
作者:龙游水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6 17:33:55 来源:源1

周帝姬淳在昭阳殿内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听着身旁的三公主姬清影为他阅读大臣们的奏章。

太子确实挑不出毛病,自己委派其处理一些政务,太子也完成十分出色。满朝官员都认为太子有明君风范,姬淳认为即便是自己刚登基之时也不及太子,甚至让姬淳感觉太子似乎有着丰富的帝王经验。

“看来太子确实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是天生的君王。”

但自己也非常疼爱三公主,非常看好这位寄予厚望的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这样吧,等三公主长大之后,自己会让她去军营历练,像太祖太宗那般,亲自掌兵征战,打下这天下,去立下那不世功勋。

“影儿莫非是在生父皇的气,觉得父皇食言了?”周帝姬淳问道。

“女儿哪敢,只是女儿心想,这世上究竟存不存在君无戏言的说法。吾听闻昔日司马宣王,在洛水盟誓后就背弃誓言。既然父亲对女儿都未能兑现承诺,那么又该如何相信别人的承诺呢。”姬清影回道。

三国时,魏国权臣司马懿在洛水发誓不杀曹爽一族,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背信弃义之事,姬淳当然知晓。

权臣欺幼主,这是身为帝王的姬淳最为担心之事,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废掉已经23岁的太子。但誓言这事,也只能看发誓人的人品了,除非能有制约。

姬清影见父皇沉默不语,又道:“好在吾不过是女儿之身,自是不会对太子哥哥有威胁,也不用让父皇如此为难。”

姬淳听着女儿这么说,不由心软。自己究竟有没有真的动过换储之心。换后,这是姬淳心中一直所想,他觉得陈贵妃应该母仪天下,自己始终欠她一个皇后之位。

至于换储,自己也是真的考虑过,只要太子对陈贵妃母女有任何威胁意图,那他一定会废了太子。但这次太子表现和太子身边的幕僚做出的反应都令姬淳满意,他也确实找不出任何指摘的理由。

他曾经许诺女儿的未能兑现,他希望能从其他方面尽可能弥补。身为君主,他向来以君无戏言,说到做到为荣。只是这次,他还是感到自己当初说的有些草率,玩笑了。

但女儿说的也有道理,如何确保陈妃母女未来生活无忧,不是光靠誓言就能令人放心的。

周帝姬淳在这年秋后突然感到身体愈发疲惫,心胸急促,太医诊断也莫衷一是。陈如歌顿感不安,在自己写的原本世界中,周帝姬淳便是在年底突然驾崩,死于心脏病。

原本以为自己穿越回来,连太子都变得不一样了,会不会整个世界线都随之改变,而且即上半年的时候,陛下身子也毫无异样。直到此时,陈如歌才意识自己穿越至今,已经相处8年多的陛下恐怕真的要像书中那样,即将离他而去。

姬淳也感到自己身子恐怕真的出了问题,无论怎么喝药,如何医治,身体似乎都每况愈下。

大周在他治理下,延续太宗圣德皇后和父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改善内政。并且经过数年的准备,出兵一举拿下汉中,彻底断绝北邙和西蜀试图连成一片的企图。

可以说,周帝姬淳在位这28年间,受到群臣和整个大周百姓的共同称赞。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

周帝姬淳轻唱着,他经常让陈贵妃唱给他听,这首他平时最常听的歌曲。

人生总是感到那么的短暂,他还有很多要做,他想要看到三公主长大后领兵出征,替他打下这天下,可恨可叹,如今看来自己恐怕等不到那时候了。

如今他最放不下的莫过于陈妃和她的两个女儿,他之所以最后没下决心废后,也是因为吴皇后并不是那种善于嫉妒,报复心极强的女人。

但不管是皇后还是太子,他们真的能在自己离开后,善待自己的爱妃吗。历代帝王死后,失去庇护的宠妃命运多舛,更不用说那些无依无靠的皇子公主,姬淳不希望自己的爱妃也遇到这样的处境。

“臣拜见陛下。”宗室长者高平王姬?,太师,左相沈仲,右相陈如海,大将军陈如岳齐齐向陛下拜倒在地。

“快快请起,叔父,您年事已高,快快请坐。”

姬淳望向四人,这些都是姬淳的肱骨之臣,也都是人品和能力都出众的朝中重臣。

“朕深感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如今太子也颇有储君风范,令吾欣慰。唯独放心不下,莫过于陈妃母女,此次诏诸位爱卿前来,就是希望你们能辅佐年轻的太子,同时也能替朕保全陈妃母女周全。”

姬淳望向宗室长者高平王姬?,“高平王,您是朕的叔父,也是影儿的叔祖父和老师,请继续辅导影儿,朕是真想看到玄女御天下的那一天啊。”

高平王姬?含泪道:“陛下龙体保重,必将能亲眼看到三公主长大那天,替陛下实现心中的愿望。”

姬淳叹了口气,这些日他时不时心头疼痛难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倒下,他是真的很疼爱三公主,这是自己最看好的孩子。

姬淳面向左相沈仲,太子的老师,“太子没让朕失望,但朕是还是担心,担心太子对陈贵妃母女的礼数,只是为保储君之位,哎,太子啊,朕还真是有些看不大透他。”

姬淳心中认为太子确实是理想中的继承人,举手投足之间确实尽显帝王风范,也颇有帝王权术。自己深感不适后,也经常陪伴自己左右尽孝,这也让自己十分感动。

但不知道为何又觉得他藏的很深,野心很大,但能力还是没跟得上自己的野心。

太师,左相沈仲老泪纵横道:“陛下请放心,有老臣在,必会辅佐太子安邦治国,使我大周国泰民安。也定让太子确保陈贵妃母女三人富贵无忧,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她们。”

姬淳对陈贵妃的两位兄长,右相陈如海,大将军陈如岳说:“二位是贵妃的兄长,也是影儿月儿的亲母舅,更是朕的心腹之臣,你们一定要替朕照顾好她们三人。莫要让朕在九泉之下都无法安眠。”

陈如海、陈如岳皆匍匐在地痛哭道:“陛下,您的龙体安康比什么都更重要。贵妃是臣的亲妹妹,两位公主也是臣的亲外甥,臣必将拼死保护好她们。”

姬淳叹道:“人生短短几个秋,如今天下未定,四周敌国环伺,朕也不甘心啊!请诸位爱卿莫要负了今日对朕的承诺。”

姬淳回想起,自己22岁登基,继位至今已有28年。勤勉于政事,从不敢有所懈怠。兢兢业业的批阅奏章,召集群臣商讨治国对策和方略。

他励精图治,尤其是精心准备多年,于万丰19年,他力排众议,提拔当时还不到30岁的年轻将领陈如岳,领大军一举攻下汉中,震惊天下。

这是姬淳一生最引以为豪的大事。因为自英明神武的太宗神武帝驾崩后,大周的疆域版图50年来还从未发生变动。

但是在他在位期间,攻取了汉中,并且拿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阳平关。从此将西蜀彻底锁在蜀中,同时也断绝了西蜀和北邙试图夹击关中地区的念头。

汉中对于益州,意义有多大,熟知三国历史的姬淳当然知道。失汉中,则蜀地危。若不是当时北邙出兵南下,迫使周军不得不放弃征蜀计划。不然那一战,周军完全可以趁机南下攻入蜀地。

记得自己小时候,自己的祖母,太宗圣德皇后常对自己讲起当年自己的祖父,太宗神武帝南征北战的故事。

当年创立大周基业的太祖高皇帝在战场上受重伤而亡,是自己的祖父接过太祖的御用佩剑龙吟剑,在战场之上,临危授命,登基为帝。随后率军平定了中原各地的叛乱,挽救了一度岌岌可危的大周国运。

正所谓,救社稷于危难之中,平天下于马背之上。

随后开始历时数年的南征北战,先后亲率大军南下灭了南梁,攻取荆楚之地,直达湘水流域,与南汉对峙。

又率大军前往凉州,与强悍的西凉铁骑决一雌雄,并大破之,一举收复河西四郡。

太宗姬耀,一生英明神武,故谥号“神武”,人称神武帝。

“周神武,壮志未酬身先死。”这是自己的祖母圣德皇后生前常常叨念的一句话。

原本大周本该在神武帝手中即可实现天下一统,只可惜,后来因为出现重大变故,自己的祖父最终壮志未酬身先死,驾崩时还不满40岁。

可惜自己能力有限,并没有像祖父那般亲自领兵打仗,战场杀敌的本事。能做到攻取汉中,已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功绩了。

最关键的是,倘若没有拿下汉中,一旦北邙铁骑南下攻入关中之地,而西蜀又从汉中北上进攻陇西,将切断关中和河西的联系,并且北邙和西蜀两军若是会师在关陇地区。届时,整个关中尽失,京师洛京西部门户大开,大周将面临岌岌可危的处境。

所幸自己执政28年,不仅国泰民安,还打下了汉中,自己也被众臣和民间称颂为一代贤君。虽然未能实现祖父一统天下的愿望,但作为一位守成之君,进入太庙,也算是无愧于先祖了。

至于这天下江山何时一统,恐怕真的只能指望下一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