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歌影山河 > 第86章 姬清山

歌影山河 第86章 姬清山

簡繁轉換
作者:龙游水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6 17:33:55 来源:源1

此前关于处置梁国后宫嫔妃之事,尽管周帝姬清山开口说此事就此了结,但也只是意味着天子默认了这些梁主嫔妃嫁给三公主手下将士这一既成事实。

但朝中依然有一些大臣对此不满,期间正逢五公主大婚,在平静了一段时间后,朝堂之上再起波澜。

朝中众大臣联合弹劾此事的主导者,镇国公主。

虽然三公主姬清影对此早已有所准备,但没想到这次来自朝中群臣的弹劾声音,竟如此来势汹汹。

“启奏陛下,臣以为,镇国公主有不臣之心!私自将梁国国主的后宫嫔妃赐婚于手下将士。其中涉及那些有封号的嫔妃,更有将三夫人地位的嫔妃与手下将军通婚。臣身为礼部尚书,礼法常云:臣无僭君妻。此乃大逆不道,渎天逆伦之罪,是极其严重的僭越行为,令我大周蒙羞,令天下士子所不齿。按我大周律令,如此僭越行为理应严惩,同时那些未竟天子许可便私下占有亡国嫔妃的将领们,更应被严惩。”

礼部尚书李承继再度站出来率先发难。

两朝元老,户部尚书田无恤同时上奏道:“启奏陛下,三夫人在我大周,在梁国,在天下其他诸国,都是位居皇后之下,后宫之中最高等级嫔妃,需经天子下诏,众臣共议,由皇后主持典礼授印玺,并需告太庙。三夫人位可比三公,地位崇高不可侵犯。”

“此次镇国公主竟将梁国三夫人之位的嫔妃嫁给手下将军,甚至是有一被册封为夫人的前梁主嫔妃嫁给身边的侍卫,一个区区的百夫长。此事不仅是僭越,更是预示镇国公主有谋逆造反的野心。将堂堂位比三公的亡国之君夫人,私自赐婚给自己的近身侍卫,是将自己凌驾于天子之上,朝堂之上,无视皇权,无视陛下威严啊。”

礼部尚书李承继再奏道:“陛下,臣要弹劾镇国公主,请求陛下收回公主兵权。今日镇国公主可私自将一国的贵妃、夫人赏赐给自己的将士。未来恐会将自己凌驾在一国君王之上,私授兵权,甚至私自对属下裂土封侯啊,陛下!”

“请陛下处置公主僭越之罪!”

老臣李承继和田无恤等人跪拜在地。

他们已经有所感觉,三公主如今执掌大周兵权,却有着不受约束的野心,图谋的可能不只是一统天下,这一直是他们深感担忧的事。

当年也是他们一起带头反对先帝欲立三公主为储君。

当时先帝确实有这个念头,而且一时之间,天下都在传“日京见彡,玄女乘飞星御天下”的谶语,当时就令身为户部尚书的田无恤和礼部尚书李承继两人都甚为忧虑。皆认为不可随意废除太子储君之位,更不可立一公主为储君。

当年太宗圣德皇后一度称帝,致使外戚洛川杨氏为首的豪门世家势力做大。一旦立公主为储君,势必又会让以陈家为首的外戚势力掌控朝政。因此他们极力反对,与已故太师沈仲一起劝阻先帝收回废后、废太子的意图。

如今作为两朝元老,朝中重臣的他们,此时已经意识到三公主的野心若不再加以约束,会出现令人难以想象的后果。

“臣等附议!镇国公主此举实属大逆不道,无视君上!”

工部尚书王恺,户部侍郎徐直,御史中丞吴坦之等众多大臣皆站出列附和道。

“臣等附议!”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一片附和声,更多的朝中大臣站出来指责三公主此举大逆不道,并联合上表弹劾公主。

眼见自己极为被动,镇国公主姬清影出列道:“此事陛下早已有定论,并且梁国既然已灭,梁主后宫自然也是烟消云散。诸位大臣前不久还说这些嫔妃是祸国殃民,红颜祸水的妖妇,如今却又说她们位比三公,不可侵犯。本公主早已将她们遣散回到原籍,难道是诸位大臣想要她们入宫祸害我大周,还是不满这些梁主嫔妃没有来到诸位大臣府上?”

顿时不少大臣脸色一变。

姬清影脸色有些难看,没想到此次朝中竟然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此事哪怕牵涉到她,也必须要为诸将提供庇护。

公主再斥责道:“别以为本公主不知道你们心里想些什么,无非是觉得,凭什么那些将领可以得到那些亡国嫔妃,而你们这些大臣是不是也在妄想!本公主赐婚的将领也全都是未有婚配,他们为我大周在战场上杀敌,九死一生,至今孑然一身。而这些后宫嫔妃,嫁于那些将军也都是做正室夫人,虽说是下嫁,但也好过于来尔等府上为奴为婢的强!”

“无非是你们心里有鬼,想要占据那些亡国嫔妃!还想要让那些位比三公的三夫人成为你们的妾室,婢女!尔等是否也想体验那一国之主的**!这才是僭越!无耻行为!”

一些大臣竟被说的无话可说。

姬清影心中甚是愤怒,这群大臣各个说得冠冕堂皇,心里实则竟如此龌龊。

“公主殿下,休要转移话题!”

右相陆诚出列奏道:“对于这些嫔妃去向,陛下早有定论,既然事已至此,那就不再追究这些嫔妃和将士们之罪。”

“但公主殿下私自为那些亡国嫔妃和将士们赐婚,即便是要成全那些亡国嫔妃和将士们,那也应该是由陛下亲自来下诏。公主殿下未经陛下同意,便私自将梁主嫔妃赐婚,此举才是大逆不道!”

户部侍郎徐直出列禀道:“公主殿下,您将梁主嫔妃,尤其是那些位比三公,册封为三夫人之位的嫔妃私底下赐婚给自己手下将领,难道就不是让这些将领们体验那僭越之举吗?公主殿下,您将梁主宫殿财物作为那些嫔妃出嫁的嫁妆,难道不就是将梁国宫室财物私授给自己的将士吗?公主难道不知此举是大逆不道,足以死罪的罪行吗。亦或是公主想以此拉拢又或是胁迫诸将为公主效力?”

户部侍郎徐直是姬清山登基之后,一手提拔的能臣。

在这几年大周频频对外用兵,国库资金紧张,他所管理的户部,竭尽所能为征战天下提供兵饷,一直为君臣所称赞。

这位天子的肱骨之臣,是出身寒门的名士,向来以忠君之能臣而闻名,平日也以实干著称,极少会参与朝堂上的官员之争,但此番表态份量颇重。

此言一出,朝中众臣更是纷纷指责三公主。

“是啊,公主是想以此让诸将死心塌地的效忠公主殿下吗。”

被戳穿内心想法,又面对朝中重臣围攻,姬清影见皇兄始终沉默不语,连忙向天子跪拜。

“陛下,臣妹这也是为皇兄,为我大周着想。倘若将这些嫔妃带回宫内,你们这些大臣前不久还说这些都是亡国妖妃,祸乱朝纲。其实那些嫔妃原本无错,错在遇上那荒淫昏庸的梁主。今日我皇兄,乃是英明神武的大周皇帝,功高盖世,志在天下,自然也看不上这些亡国嫔妃。”

被皇妹一顿吹捧,也让姬清山心里颇为满意。但此事,他必须要敲打下他的皇妹。今日由那些朝中重臣出面打压下三公主,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此次对三公主发起的弹劾,他并未出面,也未干预。但正因为他的模糊态度,让不少臣子认为陛下对三公主已有戒备之心,而这正是姬清山想要看到的效果。

姬清影向陛下拜道:“臣妹斗胆替皇兄做主,将这些被遣散回籍的前梁嫔妃,许配给为我大周立下功勋的将军为正室,而非为妾室。不仅无僭越之嫌,同时也为我大周与梁国故地世家大族联姻。这也是获得皇兄首肯。试想一下,如果将这些江南豪门世家大族出身的嫔妃去给那些大臣们为奴为婢当小妾,这也未免太羞辱了江南豪门大族了吧。”

“公主所言甚是!”

礼部侍郎姜拙站出来道,他的嫡长子姜如约娶了梁主的萧夫人,并且萧氏深得姜家上下赞誉。

姜拙牢记其姐姜太妃的话,如今镇国公主虽然在朝堂上被动,但毕竟是大周统帅,掌握10多万大军,而且深得全军将士爱戴,身后更有一批功勋将领。

最重要的是姜拙见左相陈如海,大将军陈如岳这两位公主的亲舅舅尚未站出来。心想此时倘若自己能在朝堂上助公主一把,势必令自己和姜家在公主心目中地位大有提高。

“陛下,臣的犬子娶了兰陵萧氏的嫡女为妻,兰陵萧家的族长也致信感谢臣和孩子对萧氏的照顾,并感谢陛下隆恩。还称江南豪门世家大族原本惶恐不安,如今无不感激陛下和公主殿下赐婚。此是兰陵萧家族长写给微臣的家书,臣愿将此信呈现给陛下。”

礼部侍郎姜拙将一份书信呈上,由天子身边的中常侍夏侯常接过书信,转交给陛下。

周帝姬清山翻看这封书信,虽是一封家书,却处处彰显江南豪门的风雅,信里确实有江南豪门世家的从不安到宽慰。

兰陵萧家以自家小姐在沦为亡国嫔妃之后,还能再度嫁给姜太妃的侄子姜如约为正妻,大为感动。为此兰陵萧家上下感激流涕,感谢姜家的照顾,更感谢大周天子的恩典,江南那些豪门世家大族们的忧虑也得到缓解。

姬清山陷入沉思,如今梁地刚平定,他也需要借助江南豪门大族来稳定旧梁故地。

但朝中重臣的这些话,提出的顾虑也确实把他内心一直以来的不安说出来。

“陛下,臣有话启奏!”

左相陈如海出列奏道:“陛下,公主此举,虽是有僭越之嫌,但是为我大周平定天下,收复天下人心立下奇功,丝毫不亚于在战场上打败敌人。”

“哦,左相大人,有何说法。”

“陛下,大周灭梁,不仅是江南豪门大族和百姓在看,西蜀南汉北邙各地的世家豪门大族和百姓也在观望。将诸国豪门大族和我大周功勋将士联姻,不仅有助于我大周治理天下,也好让诸国豪门世家安心融入我大周。”

“公主殿下说的没错,如果将这些嫔妃以赏赐的名义赐给将士们,还是给朝中大臣为妾为奴为婢都是对其他诸国的豪门大族**裸的羞辱。”

“但如果按诸位大人的建议,将这些嫔妃送入寺院为尼,等于又错失了一次能与诸国世家大族交好的机会。而倘若将这些嫔妃送入后宫,那些亡国之君教训历历在目,也不利于我大周的社稷和后宫安定。因此公主的做法是目前看最好的方法,以赐婚的名义并且是给那些尚未娶妻的功勋将士们为正妻,这是一举多得妙策!更是陛下对他们的恩典!”

“左相大人说的有理,公主妙策,陛下恩典,臣等复议!”

大将军陈如岳,兵部尚书姚荥,刑部尚书高泰,以及公主麾下的将领们等纷纷出列表示赞同。

刑部尚书高泰是辅国将军高征的哥哥,此时当然选择站队支持镇国公主这边。

见朝中还有不少重臣支持,站在自己这边,三公主姬清影心中甚是高兴,暗暗记下这些站在自己这边的群臣。

“诸位爱卿,说的皆有道理!此事朕早已有定论。但下不为例,对于那些亡国之君的后宫,公主、嫔妃,还有宫室财物的处置必须经由朕亲自来决断,诸将领皆不得私授!”

周帝姬清山岂会不知三公主此举不但僭越,更是在拉拢自己的将士,但这一统天下还得靠三公主领兵。

“镇国公主为我大周立下灭国之功勋,诸位爱卿为我大周社稷安定考虑,朕十分欣慰。”

“陛下圣明!谢陛下圣恩!”

满朝群臣皆向天子跪拜叩首。

姬清山看向朝中泾渭分明的两派,但至少和上一世不同,这一世,还有那么多朝中重臣在为他这个皇帝安危来着想,提防着三公主。这批朝臣,是朝廷中流砥柱,他们站在他这边,他更不可能批评他们。

“皇兄,如今梁国已灭,来年开春正是伐蜀好时机。此次灭梁,诸国无所动静,想来去年和诸国之战已经让他们元气大伤,再也难以阻止此前联合进攻,如果不趁此大好机会一统天下。若是再过几年,等诸国喘气回来,再要想攻打就难了。”

姬清影心想与其在朝中受那些老顽固之气,还不如远离朝堂,带军去征战天下。

一听要打仗,公主的那些将领们纷纷表态请求出征。

“好,来年开春,朕命镇国公主统领大军进攻西蜀!朕要一统天下!退朝!”

姬清山并不在意那些支持三公主的朝臣们,在他看来,保持朝中适当的平衡非常有必要,如此他才能掌控群臣,游刃有余。

尤其是不能把自己的皇妹逼的太急,这天下还有其他三国,还得依靠她去讨伐。

姬清山已经想过,他要让三公主认为自己的皇兄还是支持她,朝中还是有一些大臣站在她一边。

同时她在朝中的地位并不稳,有着更多的反对者,她得安分守己,她要克制自己那非分之想,她若想要继续征战天下,就需要他这个皇兄的支持。

实际上反对三公主的不仅有朝中元老,还有自己心腹亲信们,更有自己登基以来提拔那些担任各部侍郎等朝廷的中流砥柱。这些群臣代表着朝堂上的主流声音,更是朝廷的支柱。

他,姬清山,重生这一世不再像前世那样,是一个被世人唾骂的昏君暴君,不再是孤家寡人。这一世,朝中诸臣大都站在他这边。

“陆诚,冯才。你们说三公主是不是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

退朝之后,姬清山在昭阳殿内召见自己的几位心腹亲信。

黄门令冯才道:“陛下,如今三公主虽然掌控大军,但洛京和皇城皆由陛下您的羽林卫守护。三公主无天子诏书不得带军进入京师。更何况洛京城防比至建康城更加易守难攻,加上城防的军队,洛京城内有至少2万精兵,除非公主带10多万大军日夜猛攻洛京,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攻破洛京城门,而一旦如此,那就是彻彻底底的犯上叛乱,陛下可诏天下各路军队勤王诛灭叛军。”

冯才谄笑道:“实际上,陛下您只要一声令下,羽林卫现在就能随时抓捕三公主和她手下的那些将领们。单靠公主那500亲卫队在这洛京城中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只要公主胆敢有异动,有不臣之心,陛下便可立刻下令封锁京师各城门,派出羽林卫捉拿三公主。”

右相陆诚回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三公主确实是有拥兵自重之嫌。不过臣听闻山野猎户训练猎犬时,在捕捉猎物后常给予骨肉以示激励,好让猎犬能更有动力为自己去捕捉那些猎物。今陛下以战功和封赏为饵,让三公主和她手下的将领们甘心为陛下所驱使。”

“俗话说得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陛下大可利用三公主替您一统天下,尤其是打败那北邙大将突儿利。待天下一统之后,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

黄门令冯才赞道:“右相高啊!三公主想要用战功树立威望笼络人心,诸将领想立功博取封赏,那就驱使他们为陛下狩猎。好一招驱虎吞狼!”

陆诚再道:“届时公主将再无执掌大军的理由,可收其兵权。陛下再另择一朝中权贵的公子,将三公主出嫁,嫁为人妇,相夫教子,以收其心。既然五公主如今都已经出嫁,那三公主也早该嫁人了。用不了多久,三公主为人妇,又有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非分之想。即便想要争夺帝位,群臣更不可能支持,那岂不是要将姬氏祖宗江山拱手相让吗。”

“到时候陛下一统天下,江山稳固,功超太祖太宗,武比秦皇汉武,乃我大周第一帝也!”

“哈哈哈!”

姬清山听闻大笑,点头称赞。

“好,到时候就这么办。如今朕有羽林卫在手,也确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灭梁之后,姬清山满怀信心,他要做大周的千古一帝!

如今自己的羽林卫已经成型,掌控京师和皇宫内外,原先一直担心三公主通过征服天下掌握重兵无法掌控。

但现在只要京师和羽林卫还掌握在自己手里,公主即便手握重兵也难以直接进入京师。

除非逼宫造反,那就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并且这攻打的可是大周国都洛京,丝毫不比建康城容易。

他完全可以坐镇皇宫,调集各地勤王大军,征讨叛逆之徒,彻底解决心腹大患。

因为前世的记忆,再加上这一世皇妹的战功,让他越来越明白,他要统一天下只能依靠三公主来替他打天下。

如何既能依靠自己的皇妹去一统天下,又能避免前世逼宫被弑的命运。

他重生后做了那么多准备,现在看起来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今日朝堂所见,和前世三公主得到朝中大臣一边倒支持不同。如今朝中大部分臣子,尤其是那些身居各部中坚位置的官员们大都是站在他这边。

即便支持三公主的,他们也都有着各自利益,比如陈家兄弟,他们会因为支持三公主而放弃太子吗,他们支持三公主无非是为了巩固太子的储君之位,真要是到了二选一的地步,他们必然会舍弃三公主以保全太子。

姬清山感觉如今一切都已尽在自己掌握之中。

黄门令冯才谄媚一笑道:“陛下,小人听闻那蜀王后李氏,冰肌玉骨,有倾国倾城之姿,又成熟充满风韵,有蜀地第一美人之称。平定蜀国之后,陛下可别再让三公主把这一美人又送其手下将军了。那可是一国之后啊,蜀王昏庸无能,必保不住美人,普天之下,也只有我英明神武的陛下,才能拥此美人,享受一国王后的侍奉。”

冯才见陛下重新宠幸梁妃,以为陛下喜欢那些人妻美妇。

右相陆诚感叹道:“陛下,那蜀王夫人艳名早已传遍天下。据说蜀王为了她,竟然连后宫嫔妃都全部遣散了,如今蜀国后宫之中仅有蜀王后李氏一人。可想而知该有怎样的美貌,才能获得君王如此宠爱,真是古今少有啊。”

姬清山想到自己刚刚又复宠的梁贵妃,本就是天下的绝色女子。

不由叹道:“唉,不用了,朕本就坐拥天下美女,又岂是那些亡国之君能比。朕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天下江山。”

那些亡国之君的后妃,又岂会入他这样的一代雄主之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