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歌影山河 > 第73章 姬清山

歌影山河 第73章 姬清山

簡繁轉換
作者:龙游水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6 17:33:55 来源:源1

在持续大半年的与诸国战争结束后,大周此次也是元气大伤,全国上下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

在举办完庆功宴的第二天,周帝姬清山便急忙在昭阳殿,召集朝中几位重臣共同商讨此次大战过后,如何快速让百姓回到家园,恢复生产力,以及整个天下诸国新局势下,大周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此次诸国联合进攻大周,一度让周国陷入绝境,幸得三公主姬清影统领周军主力在定州城外先后击溃北邙主力,大将军陈如岳死守阳平关,令蜀军损失惨重,无功而返。

更有诸位将军率各部抵御诸国入侵,最终大周击退诸国联军,取得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此次天下大战,同时也重创了诸国,令诸国皆元气大伤。

虽然主要战场发生在大周境内,但好在大周底子厚,有着前面几代帝王积累家底,尤其是姬清山继位十年来,一直注重生产,积蓄国力。

但大周此次折损军队众多,主要是在与北邙的正面交锋中,士卒伤亡人数巨大。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不仅只是将士伤亡惨重。

战争波及了周国统治范围的大片土地。

尤其是北邙入侵冀州、关中地区,西蜀进攻汉中阳平关,南汉进攻零陵郡、桂阳郡,都征调当地以及临近州郡大量兵力,大量民夫做徭役。

这些都是周国粮食重要产区,不仅遭到战火侵袭,同时也由于大量人力被拉去做徭役,耽误了耕种,大量农田荒废。

一时之间,关中、冀州、青州、兖州、豫州、乃至京畿重地都出现粮价飞涨,粮食紧缺。而大范围的战争,也令百姓流离失所。

尤其是在战火严重的冀州,还有关中地区,西京长安已经出现大量饥民饿死惨状,北邙军队北撤带走关中地区大量粮食和装备物资。整个关中地区经此一役,元气大伤。

姬清山此前就曾多次下令打开各地粮仓救济饥民,并下诏从江淮,荆楚一带未受战火侵袭地区,调集多余粮食紧急运往北方。同时命战争中被征调的民夫立即回乡恢复生产。

左相陈如海建言道:“请陛下对战火波及的地区减免税赋,鼓励耕织,同时重修边关防御工事。”

户部尚书田无恤忙道:“陛下,各地粮食救济和重修边关都需要大量钱财。如今大战过后,国库已经紧张,倘若再实行大规模减税免税,将导致国库空虚,朝廷捉襟见肘啊。请陛下三思。”

陈如海道:“如今这些因战火受灾的地区,本就今年税赋很难收回来,并导致大量人口离开。现在需要减税甚至是要免除关中、冀州等地的赋税,并且还要免去徭役,如此才能吸引流民饥民回乡重建家园。”

姬清山点头赞同,当即宣布免去战火波及的地区三年税赋和一年徭役,积极恢复耕织,下令整固边关要塞。

同时决定缩减帝室和皇宫内的开支,并且拿出自己内府的钱财用于救济饥民。

此次诸国大战,要论损失最惨重的当属东梁。不仅丢失江北之地,芜湖以西的郡县也全部丢失,仅剩建康城和三吴之地的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等地。

军力更是连续遭遇重挫,好不容易拼凑起的7万新兵在京口全军覆没,并且国都建康城周边的军事重镇营口和芜湖依然在周军控制下。

其次便是西蜀,蜀王司马晟意欲夺回当年失去的汉中之地,调集蜀中全部精锐,发兵10万猛攻阳平关,结果始终无法攻破大将军陈如岳把守的阳平关,致使10万大军损失惨重。

最终在北邙与大周停战议和之后,不得不撤军,此战蜀中精锐伤亡过半,本身只占益州的蜀国就此元气大伤,再无威胁汉中的实力,只能死守剑阁。

然后就是北邙,同样也是元气大伤,北邙皇帝拓跋步极为倚重的3万禁军被全歼,进攻冀州方向的北邙主力也损失大半。

虽然漠北骑兵在突儿利率领下一度进入关中腹地,收获颇丰。但因为孤军深入,周军采取紧闭城门,同时偷袭其运输粮草补给线,突儿利也未能拿下西京。随着冀州主战场战事结束,最终迫使西路的北邙骑兵撤出关中地区。

此役北邙可以说也是遭遇巨大损失。

尤其是3万战斗力极为强悍的禁军被困于山谷之中,面对双倍于其的周军主力,死战到底,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给了周军造成巨大伤亡,但最终还是全军覆没。

对于北邙来说,主力精锐连遭重创,几乎是动摇了国力根基。

最后就是南汉,南汉发兵围攻大周南部的零陵郡和桂阳郡数月,均无功而返。又派万余精锐士卒意欲偷袭庐陵郡,打通与东梁的联系,但被右将军杨昭和周边郡县赶来的援军给歼灭。

南汉国力孱弱,依托南岭屏障,和各国均衡态势得以立足。虽然南汉在这场战争中看似损失较小,但这数万精兵的损失,相较于弱小的南汉国力而言,几乎是倾全国之力,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公主的军师祭酒杨晔道:“启禀陛下,北邙虽然此战主力遭遇重挫,但其底蕴雄厚,尤其是来自漠北的精锐骑兵仍然完好无损,更在北邙三皇子突儿利的率领下,战斗力不亚于北邙皇帝的禁军。北邙依旧是我们最强的敌手,眼下还不是和北邙全面开战的时候。”

“西蜀,南汉皆有险要关隘重兵把守。唯独东梁,连遭溃败,兵力尽丧,又丢失大片领土。京口、芜湖,建康城周边的这两个军事重镇仍然在我军控制之下。梁国,已经显露亡国之态。待我军休整完毕后,便可发兵攻取建康城,一举拿下东梁。”

“经过这次大战,诸国都元气大伤,很难再发兵救援梁国,只要我们能一鼓作气拿下建康城,就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救援。相反如果我军迟迟拿不下建康城,反而会激起诸国再度出手。”

一举灭掉梁国,这是大周君臣达成的共识。

左相陈如海道:“梁国都城建康城,作为历经多个王朝的都城,城防之坚固,远超此前我军攻打的城池。即便如今梁军只剩些残兵,但要想拿下建康城,恐怕也不是容易之事。”

诸国的都城皆是经过近百年的修建完善,如果没有5倍乃至10倍以上的兵力几乎是很难攻下。就以大周都城洛京城为例,2万的守军足可以抵挡10万以上的大军攻城。

梁国虽然已经穷途末路,但建康城内依然还有梁国数万守军,战斗力可能不值一提,但要想拿下建康城也绝非想当然的事。

尤其是如果持续僵持未果,甚至周军在攻打建康城遭遇失败,极有可能让北邙在内的其他诸国再度发兵攻打大周。

镇国公主姬清影与其军师杨晔低声讨论几句后,说道:“陛下,如果要想顺利拿下建康城,需要派出15万军队,如此才能确保能一举拿下建康城,实现陛下灭梁的目标。”

姬清影是见识到建康城的防御工事,即便出动10万大军,她都觉得并不稳妥,而且此战必须一战必胜。

礼部尚书李承继道:“15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而且出动15万大军,整个后勤保障,粮草辎重补给,至少需要二、三十万民夫。眼下我大周刚经过连番大战,将士们刚稍作休整。流离失所的百姓刚得到安顿,岂能再经历大战。陛下,公主殿下,请为我大周黎民百姓着想,切莫穷兵黩武啊。”

右相陆诚喝道:“李尚书,陛下是为我大周一统天下考虑,只有天下一统,黎民百姓才能彻底告别战争啊,才能真正迎来太平盛世,不然战争的威胁始终存在。”

周帝姬清山说道:“李尚书言重了。眼下当然是让将士们和百姓们休整,朕也没说现在就要攻打梁国,只不过为未来的战事做准备,未雨绸缪。虽然我大周击退诸国的联手进攻,与诸国暂时停止交战。可谁都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和平,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姬清山叹了口气,他也心知经过这几年的战争,尤其是这次和诸国的大战,国家疲惫,将士们伤亡惨重。

但其他诸国同样如此,比大周损失更大,现在应该是吞并诸国的最好时机。

但是,大军出征,不仅是出动将士,后面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尤其是需要征调大量民夫做徭役,为大军运输粮草和物资,还有铺路、搭桥、筑城、锻造等辅助任务。

姬清山问向户部尚书田无恤:“田尚书,如果出动15万大军灭梁,需要准备多少物资,动用多少民夫,户部可做好准备。”

户部尚书田无恤道:“启禀陛下,出动15万大军,至少需要征调30万以上的民夫,粮食消耗更是巨大,今年因战争荒废了大量耕田。饥民流民尚未全部安置。臣以为至少是这两年,我大周是根本无力负担起如此大规模的攻势。”

三公主姬清影道:“陛下,臣妹以为,年底就必须要对梁国发兵,开启灭国之战。如果时间一长,等诸国恢复元气,未来我们要想再度攻打他们,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陛下想一想,若是皇兄登基当年趁着梁国水灾,一举攻灭梁国,也没有现在需付出如此巨大代价。”

天下一统!这是历代先帝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大周太祖太宗两位开国帝王所未竟之事业。

前世,自己在位期间就实现了天下一统!今世,姬清山又岂能放弃。

但是如今周国整个情形,作为皇帝的姬清山显然比在前线统率大军作战的姬清影更了解。

前线将领只负责打仗,无需顾及国家后勤是否能承受,但作为天子,需要考虑方面就更多了。

礼部尚书李承继道:“年底?万万不行啊,陛下,如今我大周四处战事刚刚停息,关中、冀州等地遍布大量饥民流民,岂能再有大战。况且经此大战,我军伤亡巨大,要调集15万大军,势必还要继续招募新兵。更何况今年已经征发超70万民夫,倘若再度伐梁,还需再度征召30万民夫,置百姓又在何地?陛下,公主,如今我大周早已疲惫啊。”

户部尚书田无恤也道:“年底如果还要有战事,粮食完全供应不上啊。今年的春耕已经被耽误,倘若再启战事,马上就要秋收还有来年的春耕又要被耽误,我大周粮食供应已经岌岌可危,全国上下都会闹饥荒。陛下,公主殿下,今年从江淮、荆楚一带运粮北上,能救济北方州郡饥民。一方面是江淮、荆楚等地实现大丰收。

田无恤惨笑道:“另一方面也是北方州郡大量百姓因战事而饿死,惨死,同时大量民夫被征召服徭役而远离家乡不得归,这才导致救济的粮食反而够用。”

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粮食够用是因为死的人够多。

“诸位大人,明年的话,是否可以派出大军?”

姬清影望向陛下再道:“如不能趁此时机开启征战天下之战,未来更不知何时能实现天下一统。”

姬清影也知道此次天下大战,大周影响很大。但她就怕又像当年错过伐梁好时机,一等就是十年。十年后,诸国恢复元气。大周好不容易这次连续击溃诸国精锐的优势再度失去。

周帝姬清山问向户部尚书田无恤:“老尚书,三公主说的也有道理,那么依爱卿看,如果明年的话,我大周能否对梁开战,粮草,物资供给,征调民夫能否跟上。

户部尚书田无恤看着天子,又看向三公主,叹了口气:“幸好陛下登基十年来,各地建造粮仓,国库充盈,但经此大战,消耗甚大,十年积累的国库近空。至于粮草物资供应,还需要至少休息准备一年,待今年完成秋收,明年春耕之后,方能征调民夫,从而避免影响耕种。如今大量男丁因为入伍或是被征召徭役,又或是因战事而亡,耕种的农夫缺失,大量田地被荒废。”

礼部尚书李承继对三公主不满道:“公主殿下,此前公主伐梁和在冀州击退北邙大军,以及各地抵御诸国入侵,为大军锻造武器装备,先后征调中原地区各州郡超过70万的民夫服徭役。”

“大量民夫在战场上和运输路途中死去,最终能回归乡里的不到一半啊,这还是老臣最乐观的估算。真实情况,唉,老臣都不敢说啊!陛下,公主,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李承继痛哭流涕,潸然泪下道: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十余年的太平盛世,一战便可致山河破碎,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夫、饥民饿死的人数更是数倍于战场阵亡的将士。关中腹地、中原河北之地,皆受波及,数百万人受影响。三公主,你可知他们也是大周百姓啊。”

殿上的君臣闻之皆为之动容,几位老臣对三公主急于出征,穷兵黩武的做法都表达不满。

姬清影为之一怔,她当初一心想着要通过搅动天下,引发诸国大战,来为自己和将士们谋取功勋,从而掌握军队控制,进而实现自己征服天下的目标。

她痛惜前线将士们的伤亡,却从没关注过那些为战争提供后勤物资保障的民夫们。

竟然会有那么多人因此丧生,战争不仅只有征战沙场的将士们,那些服徭役的民夫们竟然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姬清山听了沉默不语。

前后70多万民夫服徭役者,最终能回乡者“十不存五”,这还只是最乐观的估计。

但根据各郡县的汇报,真实情况更为残酷,好多乡里十室九空,某乡里被抽调上百民夫服徭役,最后竟无一人回来,只闻孤儿寡母的哭喊声。

大军运输粮食首先是为保障前线将士们的口粮,为了节省粮食,民夫的口粮常常无法定时发放,有时候为了确保供给前线将士的粮食供应,只能提供民夫一天一顿,甚至隔天一顿。

而民夫运输物资又极为辛劳,再加上经常被敌军偷袭粮队,仅在后勤补给线上被敌军攻击而亡的民夫就不计其数。侥幸存活的民夫因为食不果腹,和高强度的工作累死饿死病死者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尽快实现一统天下,自己难道真的就是穷兵黩武的暴君吗?

姬清山希望能尽可能减轻徭役的伤亡,不然因徭役繁重和如此高的死亡率必然会激起流民和叛乱四起,对大周的江山造成不稳。

若是放在前世,他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他只会看重自己要的结果,他要打下天下,而不会考虑要付出何种代价。

前世的他在各地广建宫殿,大兴土木,而不需要考虑究竟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但此次重生,他切身感受到了征战天下背后,百姓的不易。

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不畏生死,确实立下赫赫战功,为世人所敬仰。

而在战场另一头,为战争作徭役而“十不存五”的数十万民夫,还有那些民夫身后上百万的家人们,他们同样也为大周做出了自己贡献。

姬清山看向姬清影,他的皇妹眼里更多的是对一统天下的渴望,不曾顾及到战争后勤对国家和百姓的压力和负担。

身为姬氏皇族,他当然理解,他也同样渴望着实现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

但他是天子,他要为江山社稷着想,要为黎民百姓着想,尤其是他不能重蹈前世覆辙,前世正因为他不惜民间疾苦,动辄上百万人作徭役,导致天下怨声载道,最终被逼宫弑君。

在此次君臣商议之后,决定今年不再对外用兵,全面休整为主。

由于大规模战乱和征调民夫,导致中原大片田地荒废,以及受战事和各种因素导致返乡的民夫数量严重不足。

姬清山命各部为今年的秋收和来年春耕积极安排人手,做好工作。由于男丁的缺乏,同时下诏各地鼓励妇女耕织和农桑。

减免受战乱影响州郡的税赋和徭役,并且免去服徭役家庭税赋,以此来吸引百姓返回战火焚毁的家园,鼓励流民前去开垦荒地。

同时姬清山命各部开始为来年的灭国之战做准备,让工部派人前往京口、芜湖负责建造云梯等攻城器械。

命三公主和诸将士前往庐州训练大军。

命各部在征调民夫时候,避免出现耕种荒废的局面,同时降低民夫的死亡率。

姬清山为民夫惨状而痛惜,他亲自与相关的臣子们共同研究对策,如何避免过度征发徭役,尽可能不影响农田荒废导致粮荒,不至于使民皆疲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