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黑帆 > 第93章 蝎子粑粑

大明黑帆 第93章 蝎子粑粑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2 05:41:05 来源:源1

第93章蝎子粑粑

议事结束后。

林浅走出军官餐厅,看了眼天色,只见天色已晚,一弯新月斜挂天边,南澳城内却还是一派繁忙景象。

南澳城没有宵禁,也没有税金,岛民通过劳作,赚了不少银两。

而且因为生产力不足,岛上的物价比岸上要贵许多。

导致潮州商贩像海鸥见了腥鱼肉般,往南澳聚集。

商贩们前段时间,还是天亮后驶来,天黑前坐船回去。

渐渐有商贩发觉,晚上友商都回岸上,可岛民还会外出闲逛,这段时间无人竞争,正可趁机大赚一笔。

于是越来越多的商贩开始两天一回岸上,甚至三四天一回岸上。

这种跨夜经营的模式,让南澳城的夜市初具雏形。

林浅自打来南澳岛后,忙得昏天黑地,还一直没有时间好好去打量一番。

正好他破开水门需要买些材料,还需要用到些人力,不妨就趁此机会逛一逛。

林浅带着白浪仔下船,走到街头。

只见主干道两旁的商铺还是有些空旷,但沿街摆摊的商贩已挤成一团。

十字路口等热门区域,商贩更是拥挤,占道经营十分普遍。

早在南澳城设计时,林浅就把道路设计的非常宽广,甚至预留了行道树和路灯的位置。

加上岛上现在尚无车马,人人都是步行,所以这些商贩占道经营,倒不会阻碍交通。

而且岛上现在仅有两百多人的民兵卫队,主要负责监视海盗俘虏干活。

并没有警察丶城管等机构,这些商贩就算是把路堵上了,也没人会管。

这种秩序与混乱并存的状态,倒真有点像海盗共和国那种气质。

不过南澳岛上的混乱只是暂时的,等林浅忙完了黄岩林氏的事情,有了充足的银子,就会着手解决岛上秩序的问题。

林浅二人沿主干道向南行,一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卖鱼摊位,其他主食副食丶饮品甜品丶水果乾果丶布匹服装丶家居百货,简直应有尽有。

大明商品经济之繁荣可见一斑。

最令林浅大跌眼镜的,就是岛上竟然还有个卖书的摊位。

在这个人均文盲的岛上卖书,也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了。

林浅来了兴趣,走上前翻阅那些书籍。

摊主见来了生意,立马掏出火摺子,吹燃了,殷勤的点着灯笼,打在旁边。

借着灯笼火光,林浅饶有兴致的翻看那些书。

只见大多都是写情爱小说,譬如《金瓶梅》丶《卖油郎占花魁》丶《赵五娘舍身救夫》丶《刘府马车逸事》等。

随意翻看,见书都是雕版刻印的,印的精美,甚至还有配图,甚至图的数量还不少。

这下林浅明白为何岛上会有书摊了。

摊主露出个男人都懂的笑容:「客官若不满意,我这还有些图画更多的。」

林浅把书放下:「你这有炭笔吗?」

摊主一愣,拿出一个布兜:「有,上好石墨。」

大明炭笔主要是木工做活时标注之用。

这个摊主从别人口中得知,南澳岛上正大兴土木,料想应当炭笔需求大,便带了三十馀只笔上岛,结果没想到画书可比笔买得好多了。

炭笔是一根包在粗布里的石墨条,形制和后世铅笔差不多了太多。

林浅接过笔,凑在灯火前看了看,确认是用的是纯净石墨,放下笔道:「笔我全要了。」

白浪仔掏银子付钱,摊主喜滋滋收了,暗想晚上做生意果然是对的,要是回去早了,平白丢了一件大单。

林浅又对那摊主道:「这种石墨笔你有多少?」

摊主一愣:「客官要多少?」

「先来二十斤,不够再找你定。」林浅淡淡道。

这下轮到摊主大跌眼镜了。

为防他不信,林浅还让白浪仔先付了一半定金。

摊主拍胸脯保证,明日就是全潮州的姑娘都没有眉笔用,也把林浅要求的石墨笔找来。

林浅见此人有些机灵,便藉机打探道:「你们来岛上经商,不怕县里知道吗?」

摊主有些奇怪:「县里一直都知道呀,给县衙班差的孝敬不断,就没人追查。」

「县太爷不管吗?」

摊主脸上浮现迷茫神色:「您说哪个县的县太爷?潮州府沿海三个县,都十多年没有县太爷了。」

林浅颇感诧异,连忙追问。

摊主摇头道:「另外两个县是怎麽回事,我不知道,但是澄海县上一任县太爷,还是万历三十五年卸任的……

也许是万历三十六年?记不清了。

反正自那之后,就再没有知县来过。

不单我们潮州府这样,听说隔壁漳州府丶惠州府也都这样。

好在这几年海上太平,没有县太爷也没什麽打紧,大家日子还是一样过。」

林浅又和摊主多聊了两句,渐渐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感情还是万历皇帝怠政的功劳,奏摺通通留中,造成的地方缺官不补。

好在权利没有真空,地方胥吏和宗族大户们渐渐将知县的权利瓜分,靠着制度惯性,也能支撑下去。

在这种半无政府状态下,老百姓上岛做生意,自然无人约束了。

正当要走时,林浅又看到摊主手边有张纸,上面用模印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林浅仔细一看,纸张左上角写着邸报二字。

林浅来了兴趣,拿起查看,只见这份邸报上发行日期是大约半个月前,内容是新皇登基恩诏等。

未及细读,摊主见林浅有兴趣,便道:「这邸报只有一份,客官想看便送你好了。」

林浅好奇问道:「这邸报从哪来的?」

摊主道:「自然是找大店买的。」

摊主一番解释,林浅才明白,明代邸报由内阁刊印后,发行各个省份,一般省内刊印,配给官员。

但东南百姓热衷时政,识字率又高,省内还会将邸报雕版发放各书店,各书店印制后售卖民间。

真的就和后世报纸没什麽两样,晚明江南文化之盛可见一斑。

林浅让白浪仔又给了他一两银子。

摊主摆手拒绝:「邸报送给客官的,这怎麽使得。」

林浅道:「往后每期邸报,都往岛上送来,这些是你送邸报的辛苦钱。」

摊主闻言,接了银子,口中连连保证。

林浅离开后,将邸报小心折迭,贴在怀中收好。

又朝青梅坊走去。买了一斤铅丹,这东西在大明又叫「红丹」,是治疮疡的常见药。

路上又路过布摊,买了一匹棉布。

林浅叫白浪仔拿着,朝俘虏营的方向走去。

整个南澳城,越往南走,就越显荒凉,一直走出城外数里,便能看到林木繁茂,土地崎岖的荒僻景象。

十馀个简易的窝棚搭在林子边上,里面乱糟糟的铺有茅草。

海寇俘虏们十个一组,脚上戴着成串镣铐,躺在窝棚中。

这些人刚结束一天的辛劳不久,准备休息。

在茅草窝棚四周,还有处单独的棚子,几十号民兵手持长枪,坐在棚子中看守。

林浅找到民兵的队正,把准备的东西拿出,说道:「让俘虏们起床,来活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