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叔,做人要厚道!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叔,做人要厚道!

簡繁轉換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1:19 来源:源1

“县城的变化好大。”

坐在前往县委大院的车上,李蓉蓉不禁发出了一声感叹。

“你都几年没来过县城了,每年都在搞建设,你要是过两年再来,变化还得更大。”

永河县的财政虽然不宽裕,到李学国主政这些年,每年还是还特意留出一笔钱,用来搞基础建设。

特别是县城内的道路,还有排水系统,几乎每年都要修上一段。

快到县委大院的时候,李天明看到李学国正带着县里各部门的领导,在大门口迎候。

“叔,这么冷的天,您咋还亲自来迎接了。”

李天明下了车,带着李蓉蓉和李天享快步走了过去。

“你当我迎你呢,我这是欢迎我这大侄女,还有大侄子呢。”

李学国瞥了李天明一眼,主动朝李蓉蓉伸出了手。

呃……

这就有点儿尴尬了。

“里面请,咱们去会议室说话。”

这老头儿,见了财神爷,就不敬别路神了。

会议室内,众人落座。

李学国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李蓉蓉兄妹表示了欢迎。

“我该……怎么称呼?”

论辈分和关系,李蓉蓉应该管李学国叫叔,可现在要谈的是正事,似乎称呼上也应该正式一些。

“在外面遇见了,你不叫我叔,我要挑你的理,在这间会议室里,怎么称呼都行。”

李蓉蓉笑了笑,道:“既然这样,那还是称呼您李书记吧!”

她这么说,摆明了是打算公事公办。

李学国也不在意。

“那咱们先谈正事。”

关于在永河县建厂的事,之前已经谈过几次了。

双方还没有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就剩下股权分配了。

按照之前商定的,永河县政府出土地,海城市化肥厂和大柳镇集体出资金,日后的管理,由李天明和李蓉蓉担任负责人。

三方共同成立董事会,对企业适应监管,并且行使最终的决策权。

企业框架如何搭建,大家都没有异议,关键还是在于股权。

“按照初步规划,未来永河县的化肥厂总占地面积将达到3200亩,同时还要预留800亩用于后续的扩建,所以,经过县委集体讨论,认为占有企业35%到40%的股份,是完全合理的。”

说话的是永河县计划委员会的马主任,这个部门的职能基本上就等于后来的发改委。

李天明听了,并没急着说话,之前李学国曾和他聊过这件事,当时就曾表示过,希望永河县能在化肥厂占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股权。

对于这个比例,李天明自然是不认可的。

马主任刚刚说的那个数字,听着挺唬人,可划给化肥厂用于建厂的土地,就是一块荒地。

将来开始动工,光是填埋水洼、平整土地,就需要费不少工夫。

最关键的是,还要修路。

等于是,拿着他们的钱,对一块还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进行改造。

李蓉蓉虽然没去现场看过,但听了李天明的介绍,也做过一个评估。

按照李天明介绍的情况,前期投入就需要几百万。

“李书记,前期投入,还有后续的建设资金,都是我方,还有大柳镇集体共同承担的,另外我方还要负责提供技术,以及设备引进,县委要求35%到40%的股份……这个数字我认为并不合理。”

李蓉蓉拒绝得非常干脆。

李天明这时候也跟着说道。

“在永河县建厂,为的是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同时工厂建成以后,至少能够为永河县提供7000到8000个就业岗位,政府方面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再要求超过三分之一的股权占比……李书记、马主任,还有诸位领导,这不合适吧?”

在这个问题上,李天明肯定是要站在李蓉蓉这边的。

县里拿走的多了,落在他们手里的自然就少了。

这不单单是利益分配,更涉及到将来这个企业谁说了算。

县政府现在承诺不参与管理,但毕竟要在董事会占一个名额。

等李学国退休以后,县里来了新的领导,会不会将手伸过来?

与其将来因为权利的争夺,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杜绝这种可能性出现。

马书记刚要说话,却被李学国抬手止住了。

“既然35%到40%不合适,你们认为县里占多少才算合理?”

李天明和李蓉蓉对视了一眼,还是李蓉蓉开了口。

“20%”

两个小时之后,李学国的办公室内。

“你小子,可真是狠狠地将了我一军。”

李学国抽着烟,一只手还抚在太阳穴上轻轻地按压着。

刚刚一旦唇枪舌剑,双方互不相让,最后只能暂时休会。

李学国安排了计划委员会的马主任招待李蓉蓉姐弟,却把李天明给留了下来。

“叔,可不是我将您的军,您这边提出来的要求……确实太过了。”

其实按李天明最初的想法,建厂要用的土地,只需要租赁就行了,根本没把县政府考虑进去。

签订一个长期租赁协议,每年付给县政府租金。

可是这样的话,将来万一他和李蓉蓉姐弟因为利益起了冲突,双方之间连一个缓冲的第三方都没有,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会更大。

“那是4000亩土地……”

“4000亩荒地!”

李天明不等李学国说完,便纠正道。

“叔,那个位置是个啥情况,您清楚,我心里也明白,如果县里拿钱,把那块土地整改完,再交到我们手上,县里提出的要求,我可以支持。”

呃……

李学国一愣,县里要是有钱,还废什么话啊!

“你小子成心的吧?”

呵呵!

“叔,差不多见好就收,现在等于是,县里什么都不用出,未来就能得到一个建设好的大厂的部分股权,往后每年县财政收入上涨一大截,七八千个就业岗位,还有最为关键的,工厂一旦建起来,周边的配套设施……”

话不用说得太明白,李学国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一个大型工厂能为永河县带来多少好处。

“30%”

李天明听着都无语了。

“天明,你小子别不识好歹,县里占的股份多,对你也有好处,你别忘了,将来决策权在董事会的手里,将来一旦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县里站在你这边,等于工厂的实际控制权就在你的手里。”

“叔,您厚道点儿吧!”

“这是啥屁话?”

“合作还没正式定下来呢,就算计上您大侄女了,这样不好。”

李学国瞥了李天明一眼。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小子心里想什么,甭管是县里,还是李蓉蓉,你小子都防备着呢,压着县里的股份占比,到时候,无论要对付哪一方,你都能轻轻松松地又拉又打,我没说错吧?”

认识了这么多年,李学国还能不知道李天明,这小子做任何事,从来都不给自己留隐患。

“叔,您这么说……我承认。”

李学国闻言,不禁被逗笑了。

“算你小子实诚,但是……20%……距离县委领导班子的预期,差得太多了。”

“叔,还是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那片地荒着,永远也创造不了价值,错过了这个机会,要等到啥时候,才能利用起来?”

李学国听了,心里也在盘算这几年的利益得失。

不得不说,李天明方才有句话结结实实地打动了他。

一旦化肥厂建成,很容易就能带动整片区域的发展。

到时候提供的就业机会,可不止厂里那七八千个岗位。

“这个事,县委还要开会研究一下,我尽快给你答复。”

李天明听了,心里明白李学国已经拿定主意了,所谓研究就是走个过场。

这么多年,县里有啥事,还不都是李学国做主。

“那行,我等您的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