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平倭,开始了(第1/2页)
听到黄詹的话,黄建忍不住叹气:“老朽本已经认为我已尽可能高估危机,没想到,顷刻间,我黄家就似乎要到了族破人亡的边缘...权啊。”
黄詹低语:“爹,族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都到了这一步,还想回头不成?”黄建话音平淡。
黄詹低头不语,的确,到了此时,已经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只能跟着赵羽这条船硬着头皮走下去。
想了想,黄詹又迟疑:“爹,我们为什么不去找武节将军?”
黄建越发平淡:“找他做什么?他是武将,管不了民生,找他,能提兵去杀谁?你找得见倭寇吗?”
“他若帮得上,得到消息肯定会出手,若帮不上,去求救,徒劳为难,还不如什么都不说,留个好印象。”
说完,黄建浑浊的眼眸闪过精光:“就算当真破家...你闺女已经过去了,只要平南侯得到了消息,之后,我黄家能十倍百倍的拿回来!”
黄詹微微点头...真正的定海神针,从来就不是在扬州的赵羽,而是远在帝都的那位,平南侯。
忽然有长随飞速靠近:“家主,平倭营送来的武节将军的口讯。”
黄建瞬间回应:“快请进来...黄詹,你亲自去接。”
黄詹飞速离开。
不一会儿。
赵羽的亲兵护卫靠近,颇为客气:“见过老先生。”
黄建立即靠近,颇为客气:“见过这位将军...不知武节将军送了什么口讯?莫不是银钱不够了?”
亲兵护卫摇头,又解释:“将军让我告诉老先生,将所有盐集中一起再运,下一次运盐,将军会亲自提兵跟在后面,另外,将军还告知,此番不走漕运,走陆路。”
黄建神色一怔,转而欣喜:“劳烦回去转告武节将军,便说小老儿会立刻将所有存留立即集中,并立刻规划路线....”
又说了几句话,黄建本想让亲兵护卫休息一会儿,亲兵护卫却拒绝,并要走,黄建只能吩咐人塞了一些银子。
黄詹将人送走后,回到屋里,面容不好看:“爹,平倭营的人才练多久?能打得过那些所谓倭寇?”
满打满算,平倭营的那些兵也就操练了勉强接近两个月。
“别忘了,平倭营有五千人....单单明面也有三千人,州城的人,还能找到高达数千人的倭寇不成?”
......
第二天
盐运衙门
邱明还在思考着该如需继续钝刀割肉收拾黄家。
亲信迅速靠近:“都转运使,平倭营派人在城外张贴了告诉,称下一次黄家运盐,武节将军会亲自护送,并狂妄的让倭寇去劫,如果能击败他,自然就没人再敢对付倭寇。”
“什么?”邱明愣了。
赵羽,要出兵?
那亲信迅速点头:“的确是平倭营张贴的告示,另外,刚得到消息,黄家正在不断调集各仓库,好像是准备将盐一次性全部运走。”
邱明变得意外:“黄家魔怔了?真以为倭寇不敢将盐拿走?”
就算砸手里,好歹也还在手里啊。
“赵羽,告示,能败他没人对付倭寇。”亲信略微提醒。
邱明一乐:“好狂妄的小儿,有点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0章平倭,开始了(第2/2页)
亲信不语。
邱明眼眸又一寒:“想斗?本官成全他。”
亲信想了想,低语:“都转运使,平倭营的真实人数不对低于四千五,人太多了。”
小股倭寇也就罢了,如果一次性出现数千倭寇.,且不提能不能找到那许多倭寇,就算能...这动静太大了。
邱明垂下眼眸沉思。
平倭营的战力他不在意,但是,好歹也有足足接近五千人...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将小股倭寇淹死,也怪不得那小儿敢嚣张。
沉吟半晌,邱明话音低沉:“去布政司,请布政司转告赵羽,就说秋税来不及征收,粮草不足,赵羽若提兵,最多给他千人粮草。”
“布政使似乎不愿意插手。”
“不,他会答应的。”邱明很是肯定。
亲信点点头,又迟疑:“都转运使,还一事,我记得,之前赵羽被倭寇伏击,四百倭寇,却完全不是赵羽一合之敌,虽然更多是因为当时的百卒皆千机营精锐,然而那些精锐还在,其余新兵也不少,倭寇...倭寇真能赢?”
万一输了呢?
邱明不屑:“倭寇这些不中用的废物,要他们何用?我会去清河大营走一趟。”
亲信瞳孔一缩,随即垂下头离开。
邱明见状,思索片刻,又快步离开,很快到了衙门大堂。
盐运使唐常,依旧忙碌的写写画画。
瞧见邱明,唐常强打精神:“都转运使。”
邱明沉声:“将盐引全部给黄家,告诉黄家,配合衙门是他黄家的责任,让黄家将仓库的里的盐,全吃下去!”
唐常目光顿时一凝。
邱明身体前倾:“七天前,我要断了黄家盐引,并彻查黄家账本确认黄家的盐到底都卖去了哪儿,你不愿意,称真那么做,无异于是在帮着对付赵羽,现在,你应该不会拒绝了吧?盐运使大人!再拒绝,你不但是不帮忙我,反而是在帮赵羽了!”
“你要做什么?”唐常微微变色。
他感觉,情况不对。
......
州令府衙
贾群看着报信的长随,笑了:“终于,斗起来了。”
五月初一,赵羽就到了扬州境内,今天,已是七月中旬...足足两个月余,终于斗起来了。
“州令,那我们接下来?”长随低语。
州令没有回答,反问:“黄家什么时候运盐?”
长随想了想,笃定:“短时间应该不行,之前盐运衙门将盐引全给了黄家,逼黄家全部吃下去,没有十天半月,黄家无法完成交割。”
“邱明够狠,这是要让黄家家破人亡啊。”贾群眯眼。
长随迟疑:“只是,他不担心黄家真将盐运出去?一旦出了扬州...财帛动人心,黄家只要愿意牺牲一部分利益,必然会有人不顾大局暗中和黄家达成一致,黄家也能将盐以极快的速度脱手。”
民以食为天,在大虞,米,盐,柴,衣,永远不担心卖不出去。
州令不语,只默默沉吟。
好一会儿才开口:“和我们无关....盯紧黄家,如果黄家的盐真运出去了,让李九去找黄家,以六折的价格将黄家的盐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