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陛下,为何要造反? > 第62章 崔晴之死

陛下,为何要造反? 第62章 崔晴之死

簡繁轉換
作者:双月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6:45 来源:源1

第62章崔晴之死(第1/2页)

话音很冷的说完不是只记住那几个字,而后赵无极异常严厉:“你要记住的,是要由内而外地扮演好那一身份!当你什么时候思考问题,全都能以想要争夺家业进行出发,那时,你才是真的记住了!”

赵羽目光一凝。

再度沉思...这一次,不再单纯思考,而是假设自己如果和兄长不和,在也有野心的情况下...

这一次,没有太久赵羽就明白过来:“陛下竟然是这个打算。”

狗皇帝这么阴险?

赵无极重新坐下:“不要小看陛下,若不然,陛下也不会能牢牢把持神策营无人能染指分毫,如今之所以看上去蠢,只是因为陛下未曾想到他的计划已经败露而已。”

“你刚刚开始接触陛下,故而陛下看不出你的破绽...你若做不到随时随地都能以自私的野心去遍观全局,你瞒不了太久就会被陛下看穿。”

赵羽深呼吸一口气,点头:“孩儿记住了。”

“下去吧,等待前往沿海平倭便可。”

......

镇国公府

夜晚,一处,佛堂

国公世子,崔晴的父亲,看着崔晴:“孽女,我国公府的名声,都让你丢尽了!”

此时的国公世子,手里攥着白绫。

“爹...你答应过娘要好好照顾女儿...”崔晴极其惊恐的不断往后退,退到了墙边,无路可退。

本极其愤怒的国公世子,不知想到了什么,面容变得难看。

崔晴急忙求饶:“爹,女儿知道错了....爹....我是你女儿啊...”

国公世子又变得愤怒:“你不配提你娘!我怎会有你这般孽障!”

提着白绫逼近。

佛堂外

镇国公静静站在灯火下,不知多久后,国公世子跌跌撞撞跑了出来。

朝着镇国公挤出些许强笑,又跌跌撞撞离开。

随后有下人进入佛堂。

很快又出来,低语:“国公爷,三姑娘去了。”

镇国公无力的摆了摆手,转而看着黑暗的天空,不语。

“祖父。”崔玉从暗中靠近,面容难看。

随着今日的圣旨,国公府,已不是颜面扫地那般简单...今日之后,镇国公府,必然沦为整个帝都的笑柄。

镇国公沉默许久,浑身颤抖:“赵羽小儿...”

若非赵羽小儿竟然欺君未曾喝醉,又怎会落到此时的田地...没喝醉就罢了,私底下和国公府说清真相,他难道还会继续强求不成?

非要不断闹大,最终才如此时这般无法收场,让他国公府,颜面无存!让他无颜面对先祖...

一切的一切,都怨赵羽...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这个仇,他记住了,他一定会让赵羽还有平南侯府付出代价!

好一会儿,镇国公才开口:“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接下来我镇国公府...这般旋涡,你不适合留下,去各地走走吧,等风平浪静后你再回来。”

.....

兴盛28年,3月10日

朝会之地,太极殿

平南侯赵无极,默默站在太极殿右侧靠前的位置,垂着头,似乎在假寐。

在平南侯的旁边,是崇安侯等三侯,以及镇国公和大虞另外一位世袭国公,定国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2章崔晴之死(第2/2页)

两国公四侯的后面,则是大大小小的武官一系。

而在太极殿左侧,又是一列朝臣...和两国公四侯等武官一系不同,左侧的官员,袍服上绣着各类飞禽。

左侧的,是文官一系。

文官一系的六位尚书天官,如同四侯两国公那般,垂头闭目养神...六大天官前面,还有身穿明黄袍服的人,不是官员,而是,皇子!

在六大天官的后面,一众文官惊疑不定的看着同时出现的两国公和四侯...

在大虞,除却年关岁末,其他时候,每月1,10,,20,这三天都是固定的大朝会之日,民间流传的上朝,指的也是大朝会。

大朝会说是大,其实不然,大朝会并不会真切商议什么,只是会宣布一些“小朝会”已经定好的事。

也因为大朝会单纯只宣布,故而,并不参与治民的武将一系,通常都会有人“告病”不来,特别是两国公和四侯这般人物,很少出现在大朝会。

如同今日这般,两国公四侯同时出现...

莫不是今天要出什么事?

可文官一系的小官左思右想,除却已经落幕的,平南侯府和镇国公府的矛盾,也不记得最近帝都有什么特别的风波...

“陛下到...”

有太监的声音响起。

龙撵入太极殿。

无论文武,此时也顾不得再惊疑,恭声:“臣等叩见陛下,愿陛下万年。”

“平身。”

“谢陛下。”

群臣起身。

虞帝最信任的老太监高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户部一员外郎出列:“臣有奏。”

虞帝微微抬眼看去。

那员外郎得了允许,当即沉声:“启禀陛下,如今沿海各地,倭寇越发猖獗,因倭寇之患,明州,台州,苏州,扬州之地,税收不断下滑...又因倭寇难治,更隐隐直逼南京以及江宁府,为天下计,臣请陛下任一大将去往沿海,平倭。”

殿中文武纷纷一怔,下意识去看崇安侯,不过片刻,又移开目光,转而朝着六大天官看去。

又要派人平倭?除非让崇安侯去,不然,沿海的倭寇,恐怕没人能平得了啊。

虞帝微微抬眼:“倭寇肆掠,崇安侯可有何提议?”

崇安侯想也不想就开口:“区区蛮夷,不敬我大虞上国,理当严惩,臣请陛下兵发扶桑,将蛮夷犁庭扫穴,以肃我大虞之威。”

一众文武忍不住无言...隔着汪洋大海的扶桑是那么好打的?就现在的大虞,有那钱出海?

户部尚书看一眼崇安侯,没办法,还是只能开口打圆场:“陛下,区区倭寇,不值一提,如今我大虞的威胁,当属契丹草原,如今国库不足...臣以为,待到草原平定,遣一营渡海足矣,此时实不宜劳民伤财远征倭寇。”

虞帝微微点头,再问:“有理,然,倭寇之患,何解。”

兵部有郎中上前:“启禀陛下,臣提议,于沿海之地,新设一营兵马,遣一可靠将领前往平倭。”

不知情的武将,纷纷双眼一亮...又要新设一营?虽然不理解哪来的钱,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