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 > 第6章 奇案传闻,医者仁心

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 第6章 奇案传闻,医者仁心

簡繁轉換
作者:斯帅旺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7:01 来源:源1

第6章奇案传闻,医者仁心(第1/2页)

暮春时节的尚书府后花园,正是牡丹盛放的极致光景。层层叠叠的花瓣如云霞般铺展,姚黄魏紫争奇斗艳,空气中弥漫着甜腻馥郁的香气,几乎要将人溺毙其中。裴婉宁提着紫铜药箱穿过九曲回廊时,几抹翩跹的彩蝶正流连于一株盛放的墨玉麒麟间,翅膀扇动的细微声响,在这静谧的庭院里竟也清晰可闻。她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指尖如蝶翼般轻轻拂过垂落的紫藤花串,晶莹的露珠便顺着淡紫色的花瓣滚落,在青灰色的砖地上洇出细小而深色的湿痕,宛如水墨画中不经意的留白。

“小姐,靖安王还在正厅等着呢。”贴身丫鬟云舒紧随其后,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这个刚满十六岁的小丫鬟紧张得手心都沁出了薄汗,目光不时瞟向裴婉宁月白色的襦裙下摆,生怕哪里不够妥帖,惹来贵人不快。自从半个时辰前被管家匆匆叫走,她家小姐就一直是这般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即将要见的不是那位权倾朝野、据说手段狠厉的靖安王,而仅仅是巷尾那个咳嗽了三天的寻常病患。云舒暗自咋舌,自家小姐这份定力,真是连老爷都自愧不如。

裴婉宁微微颔首,抬手将被春风拂乱的一缕发丝别到耳后。发间那支成色普通的珍珠簪子,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想起方才临出门前,铜镜里映出的那张容颜——清丽绝尘,柳叶眉下那双杏眼尤其灵动,顾盼间自有一番神韵。只是此刻,那眼底深处却藏着几分与这时代格格不入的审慎与疏离。穿越到这个名为“大雍”的架空王朝已经整整三年,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如今的从容应对,她早已学会用温婉柔顺的表象,来掩盖骨子里属于现代外科医生的独立与坚韧。只是不知今日这位靖安王的突然到访,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正厅之内,檀香袅袅,氤氲的烟气如丝如缕,缠绕着梁柱间精致的雕花。靖安王萧弈辰端坐在上首的梨花木椅上,身姿挺拔如松。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目光落在袅袅升起的热气上,眼神深邃,让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想。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王爷,身着一袭石青色暗纹锦袍,腰间玉带钩上镶嵌的和田暖玉,在晨光下流转着温润而内敛的光泽,一如其人。听到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他缓缓抬眸望去,恰好对上裴婉宁进门时投来的目光——那是一双异常清澈的眼睛,宛如山涧清泉,带着医者特有的冷静与平和,却又在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探究,仿佛能看透人心。

“民女裴婉宁,见过靖安王殿下。”标准的万福礼,动作行云流水,恰到好处,既无谄媚的卑微,也无寻常闺阁女子的怯场。裴婉宁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眸中的思绪。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温和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在无声地剖析着她这个“样本”的每一个细节。她暗自警惕,这位靖安王,果然名不虚传。

萧弈辰微微颔首,示意她起身。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女子,与传闻中那个“怯懦多病、深居简出”的裴家小姐形象,似乎相去甚远。尤其是她右手食指关节处,那层极薄却不容忽视的茧——那是长期握持某种精细工具才会留下的痕迹,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拈针绣花所能形成。他心中掠过一丝讶异,面上却依旧波澜不惊:“裴小姐不必多礼,听闻令尊近来抱恙,本王今日特来探望。”他语气平和,仿佛只是寻常的关心,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掠过她身旁矮几上那个精致的紫铜药箱,“倒是没想到裴小姐竟也懂医术?”这看似随意的一问,实则暗藏机锋。

“略通皮毛,不过是家学渊源罢了。”裴婉宁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将药箱轻轻放在手边的矮几上,动作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父亲早年曾在太医院任职,民女耳濡目染,也学了些粗浅医理,实在不敢在王爷面前班门弄斧。”她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解释了医术的来源,又自谦地降低了姿态。

萧弈辰轻笑一声,端起茶盏浅啜一口,温热的茶水滑入喉咙,却未能驱散他心中的疑虑。“裴小姐过谦了。”他放下茶盏,目光再次落在裴婉宁脸上,带着一丝玩味,“本王倒听说,上月城西张御史家的公子突发恶疾,上吐下泻,高热不退,太医院几位院判都束手无策,最后却是裴小姐一剂汤药,便使其转危为安?”

这话一出,站在一旁的裴尚书额头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他这个女儿,自从三年前那场高烧不退的大病后,性情就大变。不仅一改往日的怯懦,开始整日埋首于医书之中,还时常找借口溜出府去,给那些平民百姓瞧病,为此没少给他惹麻烦。此刻被靖安王当面点破,他只觉得后背发凉,生怕女儿的“出格”行为触怒了这位喜怒不形于色的王爷。

裴婉宁却依旧镇定自若,仿佛谈论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王爷谬赞了,那不过是侥幸罢了。”她微微垂眸,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专业光芒,“张公子当时的症状,其实只是误食生冷不洁之物,引发的急腹症罢了。民女恰好懂得些针灸之法,先行缓解了他的剧痛,再辅以汤药调理,侥幸让他转危为安。说到底,还是张公子吉人自有天相。”她刻意用了“急腹症”这个相对模糊的说法,巧妙地避开了现代医学中“急性肠胃炎并发感染性休克”这样过于精准的术语,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异类”往往没有好下场。

萧弈辰静静地看着她,眸色深沉。她的解释合情合理,态度不卑不亢,仿佛真的只是侥幸。但他却从她那双清澈眼眸的深处,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自信与从容,那绝不是一个“略通皮毛”之人所能拥有的。这个裴婉宁,远比他想象的要有趣得多。

空气中,檀香依旧袅袅,只是那份无形的张力,却悄然弥漫开来。一场看似寻常的探望,已然演变成一场不动声色的较量。

茶盏与桌面相触,发出一声轻响,似为这凝重的氛围拉开序幕。萧弈辰放下手中的白玉茶盏,那双平日里总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眸子,此刻陡然锐利如鹰隼,仿佛能洞穿人心:“哦?急症?“他尾音微扬,带着一丝探究,随即话锋一转,“本王倒听说,近来长安城里,不太平,出了些怪事。“

他身体微微前倾,原本慵懒的姿态瞬间变得专注,声音也压得更低,带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意味,传入裴婉宁耳中:“几位官员,相继在睡梦中离世了。皆是面色安详,查不出任何外伤,太医院最终的诊断,是‘急症暴毙‘。“说到“急症“二字时,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目光如炬,紧紧锁在裴婉宁脸上,“不知裴小姐对这种‘急症‘,有何见解?“

空气中的檀香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带着压抑的沉重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裴婉宁长长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如受惊的蝶翼。心中早已警铃大作,那根紧绷的弦几乎要断裂。萧弈辰的话,像一把钥匙,骤然打开了她记忆深处关于毒物与病理的知识库。她精准地捕捉到了关键词——“睡梦中离世“、“面色安详“、“无外伤“。这几个特征组合在一起,绝非寻常急症那么简单,让她立刻联想到几种极为凶险的可能性,尤其是那些隐匿于无形的致命毒物。

她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平静,甚至还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谦逊。“王爷说笑了,“裴婉宁垂下眼帘,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片浅浅的阴影,巧妙地掩去了眸中一闪而过的精光与探究,“民女不过是乡野医者,所学浅薄,怎敢妄议朝廷命官的死因,那可是掉脑袋的罪过。“她声音轻柔,带着几分怯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或许是几位大人为国操劳,积劳成疾也未可知。“她将话题引向了最稳妥也最官方的解释。

“积劳成疾?“萧弈辰重复着这四个字,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唯有指尖在光滑的案几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笃的声响,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在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弦,“可本王听说,这几位大人正值壮年,精力充沛,且死前一日还在衙门处理公务,并无任何不适之状。“他话锋陡然一转,锐利如刀,直刺要害,突然问道:“裴小姐可知,人在何种情况下,会无疾而终,且面带微笑?“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无波的湖面,在裴婉宁心中激起层层叠叠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她知道,萧弈辰绝非随口一问,他必然掌握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她沉吟片刻,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利弊与说辞。最终,她缓缓抬起头,清澈的目光不再躲闪,而是直视着萧弈辰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语气也恢复了几分医者的冷静客观:“王爷若真心问医理,而非民女妄议,民女倒可依据所学,略说一二。“她先是定了个基调,“心脉骤停、急性脑溢血等暴病,或是某种特殊毒物,都可能造成类似症状。“她刻意将中毒的可能性排在最后,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的阴晴,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尤其是某些植物性毒素,往往无色无味,混入饮食或茶饮中不易察觉。一旦进入人体,会迅速破坏神经系统,使人在毫无痛苦中悄然离世,甚至可能因神经末梢的麻痹或刺激,出现类似‘微笑‘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章奇案传闻,医者仁心(第2/2页)

萧弈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与赞赏,快得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太医院的御医们会诊数次,都只敢含糊其辞地说是“邪祟侵体“或“忧思过度“,搬出鬼神之说或是模棱两可的内因,无人敢直指毒物。这个看似柔弱的深闺小姐,却能如此条理清晰地列出几种可能性,尤其是对毒物的描述,竟与仵作私下汇报的那个最诡异的细节不谋而合——死者嘴角确实有一抹难以言喻的、诡异的上扬弧度,宛如在做一个甜美的梦。

“特殊毒物?“他不动声色地追问,身体微微前倾,显然对这个答案极感兴趣,“裴小姐可知,何种毒物有此特性?“

裴婉宁端起桌上的茶杯,微凉的瓷器触感从指尖传来,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一些。她垂眸看着杯中碧绿的茶汤,轻声道:“《本草纲目》曾有零星记载,南方瘴疠之地,有种名为‘笑面花‘的毒草。其根茎研磨成粉后无色无味,混入饮食中不易察觉。“她缓缓道来,语气中带着一丝对毒物的敬畏,“中毒者初期会感到轻微头晕,继而嗜睡,如同染上困意,随后呼吸会逐渐微弱,最终在睡梦中停止心跳。因其毒素会作用于面部神经,死者面部肌肉会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类似笑容的松弛状态。“她顿了顿,抬眸看向萧弈辰,补充道:“不过此毒极为罕见,生长环境特殊,中原地区并不常见,寻常人怕是连听都未曾听过。“她特意强调了其罕见性,似乎在暗示此事的非同寻常。

正厅内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衬得室内寂静无声。裴尚书坐在一旁,早已紧张得后背渗出冷汗,几乎要攥碎手中温润的朝珠。他不明白,一向聪慧懂事的女儿,为何要在靖安王面前谈论这些犯忌讳的话题,这简直是在玩火!一个不好,便是引火烧身,整个裴家都可能万劫不复!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萧弈辰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裴婉宁那双清澈如溪的眼眸,其中映着自己略带探究的身影。他忽然展颜一笑,那笑容如同冰雪初融,瞬间冲淡了眉宇间的几分疏离与审视:“裴小姐果然博闻强识,对毒物竟也有如此见地。本王不过随口一问,倒让小姐见笑了。”他缓缓起身,从容整理了一下月白锦袍的袍角,动作优雅,却也带着不容置疑的贵气,“时辰不早,本王还要回府处理公务。改日若有机会,倒真想向裴小姐请教些养生之道,想必小姐的见解定与寻常医家不同。”

“王爷谬爱,民女才疏学浅,若王爷不弃,随时恭候。”裴婉宁敛衽起身,盈盈一礼,目光沉静地目送萧弈辰带着侍从离去。那明黄色的轿子在巷口拐过弯,彻底消失在视线中,她才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只觉后背已惊出一层细密的薄汗,黏住了中衣,带来一阵微凉的湿意。方才与靖安王对视时的那种无形压力,此刻才悄然散去。

“婉宁!你可知方才有多危险!”一直强压着怒火的裴尚书终于爆发出来,他指着女儿的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声音里满是后怕与严厉,“那些官员的死是何等惊天动地的朝廷要案,龙颜大怒,陛下已下严旨彻查!此事牵连甚广,岂是你一个闺阁女子能置喙的!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啊!”

裴婉宁却似乎并未完全将父亲的斥责听入耳中,她依旧望着靖安王离去的方向,秀眉微蹙,若有所思。片刻后,她才缓缓转过身,清丽的脸上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镇定:“父亲放心,女儿心中有数。靖安王今日来此,名为探望,实则……本就是为了试探女儿。”她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桌边,打开随身携带的精致药箱,取出银针,在酒精灯上仔细地消毒,动作娴熟而专注,“他若真想灭口,以靖安王的手段,方才在女儿谈及‘笑面花‘时,我们父女俩便已不能站在这里说话了。”

云舒适时地端来一盆温水,低声道:“小姐的意思是……王爷并无恶意?”

“恶意或许谈不上,但目的定然不纯。”裴婉宁捏起一根银针,在跳跃的烛光下仔细观察着针尖,确保其绝对光滑锐利。烛光在她眼中投下淡淡的光影,映出几分洞察世事的聪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还有与之并存的凝重:“那位王爷,”她顿了顿,语气笃定,“他在查那桩案子,而且遇到了瓶颈。他觉得,我或许能帮上忙,或者说,我的某些‘异常’知识,能给他提供新的线索。”针尖在光线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如同她此刻的眼神,“而且我敢肯定,那些官员的死,绝非简单的中毒那么简单。寻常毒物,断不会有如此诡异的死状。”

与此同时,靖安王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萧弈辰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一名黑衣暗卫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地汇报着:“王爷,裴小姐三年前确实生过一场大病,高烧七日不退,昏迷不醒,当时京中名医都束手无策,尚书大人几乎要准备后事。谁知七日之后,小姐竟奇迹般苏醒,只是醒来后性情大变,一改往日对女红诗书的兴趣,反而对医书药理产生了浓厚兴趣,潜心钻研,足不出户。近半年来,她更是化名‘宁大夫‘,在城西贫民区开设义诊,医术颇为高明,治愈过不少连太医院都头疼的疑难杂症,在贫民区声望极高。”

“宁大夫……”萧弈辰口中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洁的下巴,脑海中浮现出裴婉宁方才谈及毒物时,那双冷静得近乎漠然的眼神,以及分析案情时,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有意思。”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去查查她口中的‘笑面花’,是何毒物,有何特性,能否致人于无形。另外,密切关注裴小姐的动向,记住,不可惊扰,本王要知道她接下来会做什么。”

“是。”暗卫领命,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退下。

书房内重归寂静。萧弈辰走到巨大的书架前,从中取出一本封面古朴、夹着书签的《洗冤录》。书页间夹着几张精致的描金笺,上面用工整的小楷记录着案情,还画着死者的脉象图和舌苔样本,细节详尽,足见其用心。他将裴婉宁方才提到的几种可能性逐一与记录比对,指尖在“植物性毒素”几个字上停留良久,若有所思。这个裴婉宁,当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窗外暮色渐浓,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沉沉的暮霭之中。尚书府的烛火也次第亮起,将庭院照得如同白昼。裴婉宁坐在梳妆台前,铺开一张宽大的宣纸,手执狼毫,奋笔疾书。她写的并非诗词歌赋,而是将脑海中现代法医学关于毒物检测的方法、步骤,甚至一些基础的化学方程式,都一一写下。这些超前的知识,是她最大的秘密,也是此刻或许能赖以生存的武器。

云舒在一旁安静地研墨,看着自家小姐笔下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和闻所未闻的术语,那些“酸碱度”、“沉淀反应”、“光谱分析”之类的词语,让她如听天书,忍不住小声问道:“小姐,您真要插手朝廷的案子?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啊!”

裴婉宁写完最后一个字,长长地吁了口气,放下狼毫。她仔细吹干墨迹,将纸小心翼翼地卷起来,藏进宽大的衣袖中,动作迅速而隐蔽。“不是插手,是自保。”她看着镜中自己年轻却异常坚定的脸庞,轻声道,“靖安王已经盯上我了,他那双眼睛,何等锐利,我的异常,恐怕早已落入他眼中。现在退缩,只会更引起他的怀疑,那才是真正的危险。”烛光在她眼中跳跃,映出几分属于外科医生的冷静、果敢与决断,“而且云舒,”她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压抑不住的光芒,那是对未知谜题的好奇与挑战欲,“你不觉得这案子很有趣吗?能让多位身居高位的官员在睡梦中无痛死去,脸上还带着诡异的微笑——这简直是一场近乎完美的谋杀。作为医者,我无法对这种奇特的‘病症’视而不见;作为……一个寻求真相的人,我更想知道,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又用了何种手法。”

夜风悄然拂过窗棂,吹动烛火,光影摇曳不定,将室内两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长安城的万家灯火中,无数故事正在上演,而一场围绕着离奇命案的无形较量,已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悄然拉开了序幕。彼时的他们,谁也未曾料到,这场始于试探与怀疑的相遇,将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最终竟会汇聚成滔天巨浪,彻底改变大唐未来的命运轨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