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凡人穿越修仙苟活 > 第二十六章 初一拜早年,凡人邻里变仙缘

凡人穿越修仙苟活 第二十六章 初一拜早年,凡人邻里变仙缘

簡繁轉換
作者:打字狂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19 来源:源1

第二十六章初一拜早年,凡人邻里变仙缘(第1/2页)

大年初一的晨光裹着雪气,刚漫过苟活宗的院墙,狗蛋就攥着魏所给的小红包,蹦蹦跳跳地凑到床边:“魏大叔,快起床拜年啦!张大妈说,初一拜年要趁早,能沾一年的好福气!”

魏所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窗外的红灯笼还挂在檐下,雪地上踩满了昨夜守岁时的脚印,连大黑都叼着个空花生壳,在院子里追着小白狐跑——小家伙不知从哪扒来片红纸屑,沾在尾巴上,跑起来像拖着团小火苗。

“急啥,张大妈家就在隔壁,走两步就到。”魏所笑着掀开被子,从柜子里翻出件新棉袄给狗蛋穿上,“把帽子戴好,雪天路滑,别摔着。”

刚收拾好,院门外就传来了王道长的声音,带着刻意压低却藏不住的兴奋:“魏前辈!晚辈等已备妥‘拜年悟道礼’,随时可随您同行!”

魏所扶着额头叹了口气——不用看都知道,这群修仙者又把“拜年”当成新的大道课题了。果不其然,推门就看见王道长穿着身簇新的棉袍(特意仿了凡俗样式,却在领口绣了暗纹灵纹),身后跟着天启、洛千雪等人,每人手里都捧着个精致的锦盒,连黑风寨的大当家都背着个沉甸甸的布包,满脸郑重地站在雪地里。

“前辈,此乃万剑山特制的‘悟道茶’,采自千年灵茶树,经晨露滋养、月华淬炼,蕴含‘辞旧迎新’的大道气息,赠给凡俗友人,正合‘以道结善缘’之理。”王道长捧着锦盒,语气肃穆得像在递交宗门重宝。

天启跟着上前,打开锦盒露出一块莹白的玉佩:“晚辈寻得‘平安佩’,内刻‘守心符’,能护凡人岁岁无灾,这是‘以宝护缘,契合拜年祝福’的真谛。”

洛千雪的锦盒里则是个小巧的暖手炉,炉身上跳动着微光:“天机城特制‘恒温炉’,能持续释放温和灵气,既暖身又养气,对应‘拜年送温暖’的凡俗之道,精准贴合前辈的苟活宗旨。”

黑风寨大当家也连忙递上布包,声音洪亮:“魏神仙!小的备了半扇熏肉、十斤干果,都是寨子里最好的东西,虽比不上仙师们的宝物,却也是‘诚心换福气’的心意!”

魏所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拜年礼”,嘴角抽了抽:“咱们就是去给邻居拜个年,送碗饺子、道句新年快乐就行,你们这些东西太贵重,张大妈会吓坏的。”

“前辈此言差矣!”王道长立刻道,“拜年非小事,是‘以诚心结善缘,以凡俗证大道’的关键环节——送饺子是‘分享生机’,赠薄礼是‘传递善意’,道祝福是‘凝聚正气’,每一步都藏着至理,怎能敷衍?”

魏所懒得跟他们掰扯,拎起厨房里刚煮好的一碗饺子(特意多放了两个,给张大妈加量):“要去就去,别说话,别瞎折腾,跟着我就行。”

“谨遵前辈教诲!”一群人立刻应道,排着整齐的队伍跟在魏所身后,脚步放得极轻,像一群小心翼翼的学徒,惹得路过的几只麻雀都停在枝头,歪着头看这奇怪的队伍。

张大妈家的院门没关,虚掩着,院子里扫出了条干净的小路,屋檐下也挂着红灯笼,透着浓浓的年味儿。魏所抬手轻轻敲门:“张大妈,在家吗?给您拜年来啦!”

“来啦来啦!”屋里传来张大妈的笑声,很快就看见她系着围裙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块面团,“小魏啊,狗蛋也来啦!快进屋,外面冷!”

刚说完,就看见魏所身后跟着的一群人——一个个穿着体面,手里捧着精致的盒子,神色郑重,比镇上的乡绅拜年还讲究,吓得张大妈手里的面团都差点掉地上:“小魏,这些是……”

“都是我的朋友,听说您人好,特意来给您拜个年。”魏所赶紧打圆场,把手里的饺子递过去,“刚煮的饺子,您趁热吃。”

张大妈这才缓过神,笑着接过饺子:“快进屋坐,我去烧点热水。”

一群人跟着走进屋里,客厅不大,摆着张八仙桌和几把椅子,墙上贴着张泛黄的“福”字,透着朴实的烟火气。修仙大佬们却瞬间进入“悟道模式”——

王道长盯着墙上的福字,眼神发亮:“前辈果然高瞻远瞩!张大妈家的福字贴在客厅正中,正合‘以正气镇宅,凝聚家运’的大道,与苟活宗的‘守宅护缘’之道异曲同工!”

天启掏出玉简,飞快地记录:“凡人居所虽简,却处处藏着‘安身立命’的至理——八仙桌方正,是‘四平八稳’;椅子对称摆放,是‘阴阳平衡’,这便是前辈所说的‘凡俗中的大道根基’!”

洛千雪用检测仪对着屋里扫了扫,低声惊呼:“检测到‘烟火气’与‘人情味’交织,形成了独特的‘生机场’,这是‘凡俗幸福’的极致体现,比任何聚灵阵都纯粹!”

张大妈端着热水进来,看见他们围着八仙桌转圈,还对着墙壁嘀咕,忍不住好奇地问魏所:“小魏,你这些朋友是做啥的?看着咋这么……认真呢?”

“都是搞学问的,来体验生活,感受下咱们乡下的年味儿。”魏所赶紧接过水杯,递给张大妈一杯,“大妈,您快尝尝饺子,凉了就不好吃了。”

张大妈点点头,拿起筷子夹了个饺子,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吃!比我包的还香!狗蛋,快坐,大妈给你拿糖。”

狗蛋笑着坐下,小白狐从他怀里探出头,对着张大妈摇了摇尾巴,惹得张大妈直笑:“这小狐狸真乖,跟着你俩享福了。”

就在这时,王道长突然站起身,捧着锦盒走到张大妈面前,躬身行礼:“张道友,晚辈王道长,谨以‘悟道茶’为礼,祝您新岁安康、道心……哦不,身心康泰!”

张大妈被他这郑重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你这孩子太客气了,一杯茶而已,不用这么讲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初一拜早年,凡人邻里变仙缘(第2/2页)

天启也跟着上前,递上平安佩:“张道友,此佩能护您平安,是晚辈的一点心意,还望收下。”

洛千雪和黑风寨大当家也跟着递上礼物,一时间,张大妈面前堆满了锦盒和布包,吓得她手足无措,拉着魏所的胳膊:“小魏,这可使不得!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大妈您收下吧,都是他们的心意。”魏所笑着劝道,心里却在琢磨:回头得跟这群人说,下次拜年别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再吓着老人家。

可在修仙大佬们眼里,这是“以道结善缘”的关键一步——

王道长看着张大妈收下礼物,激动地对弟子道:“看见了吗?前辈以凡俗身份牵线,让我等与‘蕴含有道之缘’的张道友结善,这便是‘借凡俗之桥,悟人情之道’的极致体现!”

天启点头:“张道友不收厚礼,是‘知足不贪’的道心体现;最终收下,是‘不拂人好意’的人情练达,这其中的分寸,正是‘中庸之道’的核心!”

洛千雪补充:“检测到张道友收下礼物后,‘生机场’波动更柔和,这说明‘善意传递’能增强凡俗生机,此数据对天机城参悟‘人情法阵’至关重要!”

正说着,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是村里的李大爷,提着个布包来给张大妈拜年:“老张,新年好啊!给你带了点自家种的花生……”

刚进门,就看见一群穿着体面的人围着张大妈,还摆着一堆精致的盒子,吓得他手里的布包都差点掉地上:“老张,这、这是啥情况?”

“是小魏的朋友,来拜年的。”张大妈笑着解释,“快进来坐。”

李大爷将信将疑地走进来,目光在修仙大佬们身上扫过,突然眼睛一亮,凑到魏所身边,压低声音:“小魏,这些是不是城里来的大官?看着比镇长还气派!”

魏所刚想解释,就听见王道长接口:“道友误会了,我等并非凡俗官员,而是追随魏前辈,感悟‘凡俗大道’的修行者。”

“修行者?”李大爷愣了愣,随即眼睛瞪得更大,拉着魏所的胳膊,激动地说,“小魏,你可真厉害!居然认识神仙!”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了——张大妈也反应过来,看着王道长等人的眼神,从好奇变成了敬畏:“你们……是神仙?”

王道长正想解释“是修行者,并非神仙”,却被魏所抢先开口:“大妈,大爷,他们就是喜欢研究传统文化,不是什么神仙,别听他们瞎说。”

可李大爷已经信了,指着墙上的福字:“我说呢!难怪我觉得你家今年的福字比往年亮堂,原来是有神仙坐镇!”

张大妈也跟着点头,小心翼翼地看着桌上的锦盒:“那这些……都是神仙送的礼物?”

“都是心意,您放心用。”魏所笑着安抚,心里却在叹气——这下好了,又被当成神仙了。

一群修仙大佬看着这一幕,心里却炸开了锅——

王道长:“前辈果然深不可测!以凡俗身份掩盖神仙之实,让凡俗友人在无敬畏之心下,自然流露真情,这便是‘和光同尘’的最高境界!”

天启:“张道友、李道友对前辈的信任,是‘凡俗道心’的体现——不以外在身份取人,只以真心待人,这正是前辈要传授的‘人情大道’!”

洛千雪:“检测到‘神仙’二字出现后,屋内‘生机场’波动更强烈,这说明凡俗对‘未知的敬畏’能激发潜在生机,此发现需立刻记录!”

魏所没理会他们的脑补,陪着张大妈和李大爷聊了会儿家常,问了问村里的近况,又叮嘱他们天冷注意保暖,才带着一群人往回走。

出门时,张大妈和李大爷一直送到院门外,对着他们连连道谢,眼神里满是敬畏和感激——在他们眼里,这群“神仙”能来拜年,是全村的福气。

走在雪地里,狗蛋拉着魏所的手,好奇地问:“魏大叔,张大妈和李大爷为什么说他们是神仙呀?”

“因为他们穿得好,送的东西贵重,看着不像普通人。”魏所笑着揉了揉他的头,“但咱们知道,他们就是一群喜欢瞎琢磨的人,不是什么神仙。”

身后的王道长却把这句话记在玉简上,郑重地对弟子道:“前辈教诲的是!‘外在皆虚妄,本心方为真’,修行者不应执着于身份表象,当以凡俗之心待人,这便是‘拜年大道’的核心真谛!”

回到苟活宗,院子里已经来了不少人——都是各大宗门派来“拜年悟道”的弟子,手里捧着各种礼物,整齐地站在雪地里,等着魏所回来。

魏所看着眼前的阵仗,彻底没辙了——看来,这个年,是没法安安静静待着了。

但看着身边蹦蹦跳跳的狗蛋,怀里缩着的小白狐,还有虽然“不正常”却总能带来欢乐的修仙大佬们,心里又觉得暖暖的——过年不就是这样吗?热热闹闹,有身边的人陪着,有邻里的温情,有说不完的家常,这比任何大道都让人踏实。

而他不知道,“拜年大道”已经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都知道,魏所家来了群“神仙”,还去给张大妈拜了年;李大爷逢人就说,他亲眼见过神仙,还和神仙说了话;甚至有村民偷偷来到苟活宗院外,对着大门拜了拜,希望能沾点“神仙的福气”。

雪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魏所站在院子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琢磨着:等过了年,就带着狗蛋去镇上买些新的菜种,开春了把菜地种得更热闹些;再给小白狐做个暖和的窝,给大黑多买些骨头……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守着身边的人,种着自己的地,吃着热乎的饭,这就是最好的“苟活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