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彼可取而代之 > 三 有刀不用与无刀可用

彼可取而代之 三 有刀不用与无刀可用

簡繁轉換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1 来源:源1

到了这时候,刘基也想起了历史上的华歆在未来干出的一系列「壮举」。

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上一世的五代十国时期,刘基见了太多太多了,比如那位情商很高的冯道老先生。

但这一类人往往也比那些认死理的人要好对付得多。

这样一想,刘基心中便有了计较。

于是他连连摇头,对华歆的态度表示不赞同。

「府君所言,基以为是不妥当的。」

华歆皱了皱眉头,心想你这毛孩子如何认为我说的不对?

于是便耐着性子询问刘基。

「还请公子明言。」

「府君的想法,无异于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他人手中。」

刘基叹息道:「府君认为只要不掌刀兵,待孙贼来攻,开门献城即可,可府君如何确定孙贼就一定不会大开杀戒呢?需知孙贼在吴郡和会稽郡都有大开杀戒,对吴郡和会稽郡的豪族名士多有杀戮,府君如何确保孙贼不会对府君动手呢?」

华歆心里咯噔一下,面色上露出些许迟疑之色。

「这……我乃朝廷命官,与孙伯符素来没有仇怨,他为何要害我?」

「吴郡与会稽郡的诸多被害名士也与孙伯符素来没有仇怨,只是不满孙伯符没有名义就擅自占据郡县,结果就没逃过孙伯符的杀戮。」

「这……这不能一概而论,我并没有打算与之为敌。」

「就怕孙伯符以府君为敌。」

刘基身体前倾,低声道:「孙伯符执掌江东,并无朝廷任命,没有正当名义却占据汉土,与造反没有区别,而府君却是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有天子任命,孙伯符占据豫章郡之后,又会如何做想?

他可以任命自己的部下统领豫章郡,但却没有大义名分,一旦豫章郡发生动乱,有人打起府君的旗号反抗孙伯符的统治,他又会如何看待府君呢?他会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华歆面色微变,抚着胡须的动作也为之一顿。

这黄口小儿……言之有理啊。

孙策占据吴郡和会稽郡眼下都没有朝廷任命,他把朝廷任命的官员赶走了,自己占据当地,这不就等于是造反吗?

而自己作为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对上一个没有名义的孙策,天知道他能做出什麽事情?

刘基眼看华歆变了脸色,便立刻添油加醋丶煽风点火。

「当下朝廷暗弱,天下纷乱,很多有野心的贼人都不再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凶作恶之人也不再遮掩自己的心思,此前,朝廷委任的吴郡太守许贡就死在了孙伯符手上,有此先例,府君如何敢确定孙伯符不会对府君下毒手呢?」

华歆原本觉得自己和孙策没有仇怨,孙策就算打来了,自己双手一摊直接投降,量那孙策也不会把自己怎样,大不了之后找个机会润回北方就是。

他才不想掺和刘繇和孙策的那些恩恩怨怨。

可刘基这麽一通天花乱坠的忽悠下来,他这心里还真就没底了。

这俗话说,人无伤虎意丶虎有害人心,孙策征伐江东行事暴虐,杀了不少本地豪族丶名士,民怨极大,为了制止这种民怨,又杀了更多的人,可见其人绝非善茬。

自己作为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投降了孙策之后,万一被孙策认为自己的存在阻碍了他对豫章郡的统治,那该怎麽办?

到时候自己手无寸铁,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岂不是叫天天不应丶叫地地不灵?

看着华歆不断转变的面色,刘基只觉得好笑。

他知道,华歆已经被他拿捏了。

他已看出,华歆绝不是一个愿意为了毕生所学理念而献出生命的殉道者,华歆只是一个传统的儒生丶学者丶官僚,身上并没有太多的坚持,底线也十分灵活。

华歆最在乎的,是他自己。

任何事情,如果有涉及到华歆自身安危的要素,就会成为华歆特别关注丶特别在意的事情,也会成为华歆无论如何都要谨慎考量的事情。

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从华歆手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刘基话说完,华子鱼也已经上钩,接下来就是等待,就是时间的发酵,看看这种未知的恐惧能给华子鱼老先生带去多大的冲击和不安。

而后刘基就发现,华子鱼老先生对于自身性命和前途的珍视,的确有点太强烈了。

他竟然不顾年龄差别和身份差别,直接向刘基寻求解决之法了。

「公子既有此说,必有解决之法,还望公子明言!」

刘基心中不屑,面容却十分平静,只有淡淡微笑。

「府君,乱世之中,有刀不用,和无刀可用,这是两回事。」

华歆先是一愣,继而双目一瞪,意识到了刘基这话背后的含义。

他移开视线,左手不自觉的捻着胡须,沉吟片刻,又看向了刘基。

「公子所言,还是要让歆继续收容使君麾下的部曲?」

「府君,这便是有刀不用和无刀可用之间的差别。」

刘基缓缓道:「当初,有人上书对高祖说楚王韩信要造反,高祖用陈平之计,假装要巡视云梦泽,实际是想偷袭韩信,韩信听闻,十分担心,这时,有人劝他杀死锺离眜,献首级给高祖,便能获得高祖的信任。

韩信听后想要照做,锺离眜就对韩信说,高祖之所以不发兵攻取楚国,就是因为他在这里,而他一死,韩信也会跟着灭亡,韩信不听,逼死了锺离眜,前去拜见高祖,果为高祖所擒。

不过,府君试想,一个锺离眜,真的能震慑高祖丶让高祖不敢发兵取楚国吗?非也,高祖所虑者,还是韩信,锺离眜的生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锺离眜的生死能让高祖知晓韩信的心意。

锺离眜不死,继续留在韩信身边,高祖便会担心韩信有谋反之意,会早做准备,排兵布阵,高祖没有必胜之心,所以自然处处小心,不敢贸然行事,韩信也就有足够的斡旋馀地。

而锺离眜一死,高祖便知道韩信没有谋反之意,没有对抗高祖的心思,也不曾排兵布阵,做好对抗高祖的准备,这样一来,高祖就没有了顾忌,直接擒获韩信,把他带回长安,废黜王号。

今日,对于孙伯符来说,府君便是韩信,而基与先父部曲,恰如当年的钟离眜,基与先父部曲不曾离开府君,则孙伯符未知府君心意,便不敢肆意妄为丶轻视府君,担心会把府君逼为敌人。

而一旦基与先父部曲不在了,孙伯符便知道府君没有抵抗他的准备与能力,那麽对待府君自然不会更加尊重,既如此,府君归降后的生死荣辱,可就真的全在孙伯符一念之间了。」

这麽说着,刘基上身前倾,紧紧盯着华歆。

「府君,孙伯符在江东杀人如麻,杀戮英豪如屠猪宰羊,这样的人,府君愿意把自己的生死荣辱交给他吗?若然如此,我私下里会为府君感到担忧啊!」

刘基说着说着,华歆的脸色就变得越来越难看,待刘基说完,华歆更是面色发白,紧张到了不停的咽口水,眼神飘忽不自然,心虚之态一览无遗。

到这地步,刘基便知道自己的目的基本上达成了。

华歆怕了,是真的怕了,怕的不要不要的。

而这样的人一旦怕了,什麽事情就都能商量了。

果不其然,此后,华歆很快便决定让刘基和刘繇的部众暂且留下,但他自己还是不想牵扯过深,并不想统领这支军队,于是刘基提出了一个建议。

「府君可对外宣称支持基代替先父暂时统领先父部曲,并供给食粮,以稳住这支人马,由此,府君可以得到保护,豫章郡也暂时安定了。」

华歆刚要点头,忽然一愣,旋即回过神来,目光有些怪异地看向了刘基。

「公子方才所言,莫不是……」

刘基知道华歆反应过来,也不隐瞒,坦然一笑。

「确如府君所想,基亦不想成为他人刀下鱼肉,所以不愿先父部曲星散,但人微言轻,别无长处,只能援引府君之力,以食粮暂时稳住彼等,借府君之力,统领此军,但是府君,基之所言,难道有错吗?」

那还真是没错。

这话本就是一番大实话。

尽管刘基记得孙策并未杀害华歆,但是此时此刻的华歆怎麽知道孙策会不会杀他?

孙策在征服江东期间大开杀戒,多少和华歆差不多身份地位的人死在他的屠刀之下,就算这些人并非无辜之人,但是华歆又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孙策会不会杀他。

刘基极力宣扬孙策的凶险之处,并不是说谎,只是把孙策在好几年间所做的事情浓缩到了几句话之中,由此大力渲染一下孙策的凶暴粗野,加强一下华歆脑海里对孙策的刻板印象。

该怎麽抉择,还是华歆的事情,且孙策所做的事情,也是真实发生的。

华歆也是这麽想的。

甭管刘基这番说辞是为了什麽,至少从客观上来说,华歆还是认可了刘基所说的事实与推测。

留下这支人马,对他,对刘基,对这支军队,都是一种保障。

对他而言,有了对孙策的威慑能力,且能让他心里多一点安全感。

对刘基而言,则是让他得以统领这支人马,不至于成为刀下鱼肉。

对于这支军队来说,也是稳住了他们,不至于让他们为了吃的东西到处劫掠。

一石三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