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彼可取而代之 > 六十一 风起云涌大叛乱

彼可取而代之 六十一 风起云涌大叛乱

簡繁轉換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1 来源:源1

当时,孙策带兵返回之后,吴郡很多地方势力都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不能证明孙策是不是真的受伤且遭遇了惨败。

关于此事的消息来源很多,还有很多被张紘刻意放出去的假消息混淆视听,于是士族丶土豪们都很警惕,怀疑这是孙策使出的计谋,是要引蛇出洞。

所以就连第一波发起反抗的豪强们都被放弃了,没有人继续起事响应他们了。

直到刘基领兵攻取整个丹阳郡丶太史慈带兵在吴郡和丹阳郡的交界处攻略示威了一番之后,丹阳郡被刘基全部攻占的消息终于捂不住了,终于全面传开。

这样一来,连同之前孙策在丹阳郡遭遇惨败丶损兵折将以及自身受伤的消息都被怀疑是真的,只是被掩盖了,孙策是真的被刘基给狠狠揍了一顿!

孙策并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麽强大丶那麽不可战胜!

不是没有人可以让孙策吃瘪!

而现在,这个人就在丹阳郡!

马上就要打到吴郡来了!

孙策就要完蛋了!

孙策就要死了!

孙策已经死了!

真真假假的消息伴随着无形的腿传播开来,且越传越离谱。

之前当然也很离谱,不过之前的消息并不都是对孙策不利的,而现在,消息全都是对孙策不利的,越来越离谱且不利,最后甚至都传出孙策全家死光的消息。

于是,孙策数年间转战多地丶杀戮无数塑造起来的凶悍人设轰然倒塌。

压在江东本地势力脑袋上的那一层禁锢随之开始消散。

被孙策的强悍与杀戮镇压住的矛盾再也无法遏制,随之汹涌爆发。

之前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对这件事情采取观望态度的人们,也不再观望了。

从五月十一日开始,吴郡各县开始出现规模不一但目标一致的诸多反抗势力。

毗陵县,无锡县,阳羡县,乌程县,馀杭县,海盐县,甚至包括之前已经爆发了一次现在又二度爆发叛乱的娄县和由拳县。

这些地方接二连三的传来叛乱的消息,且和之前较为零散的没有明确组织体系的叛乱不一样,这一次,叛乱爆发的很有组织性。

原先只是少量豪强丶庶民自发的反抗,而现在,是地方大姓土豪为主的宗部势力带头掀起的反抗,他们的装备丶战斗力和组织度都和第一波爆发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系列的爆发正好卡在了孙策安排部下执行他的总动员命令的时候。

有些县域的壮丁已经被拉到了吴县进行整编。

有些县域的壮丁还没来得及被拉到吴县,叛乱就爆发了。

叛军在当地大姓土豪的率领下追击刚离开不久的孙策军,追上他们就大打出手,混战一通,被强行带走的壮丁也趁此机会反水,里应外合,击溃了好几支执行命令的军队。

蒋钦丶孙辅丶黄盖等人安排出去的军队都有被击溃的。

吕范和程普的军队的表现就比较好,他们在馀杭县一带活动,馀杭县爆发叛乱爆发的很突然,他们等于是展开了一轮遭遇战,在兵马较少的情况下,愣是靠着精良的训练度打赢了,顺带还平定了馀杭县的叛乱。

但其他地方就没有那麽好的运气了。

孙辅在凌操走了以后,继续在毗陵县蛮横操作,一通烧杀抢掠还觉得不够,觉得庶民的油水都被榨乾了,没好处可以捞了,却还是觉得数量不够多,于是把目标放在了大姓豪族身上。

他提着染血的刀,带着杀红了眼的士兵前往威胁当地六个规模较大的土豪家族,逼迫他们「借」给他八万石粮食和三千壮丁,还有诸多铁料丶木料的需求。

说是说打赢了仗两倍归还,但是这种鬼话又会有多少人相信呢?

肉进了猛虎的嘴里,还想掏出来?

正好那段时间毗陵县的土豪们密谋反叛,他们认为孙辅这麽搞显然是知道了些什麽,受到了刺激,一不做二不休,当场就和孙辅干了起来。

孙辅猝不及防,没想到这帮一直都在当缩头乌龟的家伙居然敢反抗,慌乱之下被杀得连连败退,所幸得到了亲兵的拼死保护而杀出重围。

他十分恼火,整顿兵马之后试图再战,却被刚刚抓来还没来得及送走的壮丁牵制住了。

壮丁们集体反水,拼死反抗,不愿离开家乡,六土豪的联军又在此时杀到。

里应外合,孙辅惨败。

最后孙辅带来的一千士兵被杀得就剩下六百多人跟着孙辅一起逃跑,毗陵县的反抗取得了初步胜利。

随后毗陵县众土豪共同推举率领他们作战的杜氏家主杜春作为首领。

杜春自称平东将军,在很短的时间内聚众过万,声威大震,又得到县内其馀十七家规模不一的土豪家族的投效与支持,聚众超过两万,一路就朝着吴县杀了过去。

在毗陵县发生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其他县域。

在无锡县,九家沾亲带故的大姓土豪家族秘密起誓丶联合对抗孙策势力,与在芜湖县执行孙策命令的黄盖麾下的一支军队交战,击溃了他们,夺回了被他们掠夺走的三百多名壮丁和七千多石粮食。

随后他们推举本地宗帅王征统领大家,聚众过万,开始向吴县发动进攻。

在娄县,五家蛰伏隐忍佯做顺民的大姓土豪之家结盟,号召县民,聚众八千起事。

在乌程县,十一家大姓土豪正式结盟,裹挟县中民户反叛孙策,聚众一万三千馀而起事,声势浩荡。

之后,在会稽郡,较之第一次爆发规模更大的第二次叛乱也毫无违和感的发生了。

爆发最凶悍的就是在余暨县和诸暨县一带。

这里聚集着朱治丶吴景和芮良三支人马,之前已经屠戮了第一波叛乱的本地大姓土豪六家,又消灭山越一万馀,建立了功劳。

二次爆发的前夕,只有最后三千馀土豪山越联军还在坚持转战丶与三支孙策军人马对抗。

结果就隔了一天,忽然多出了七八路人马举起反旗宣布叛乱,誓要驱逐孙策的势力。

馀姚县和上虞县也随之爆发大规模本地人叛乱,本地十四家规模最大的土豪家族发起结盟,举兵过万,裹挟两万馀民众发起声势浩大的叛乱行动。

其后,富春县和钱塘县也都出现了规模很大的叛军,当地土豪纷纷结盟起誓,要与孙策奋战到底。

乃至于会稽郡还出现了一些士族也加入了叛乱队伍之中,而且是公开加入,宣布自己和孙氏不共戴天。

会稽郡的盛氏丶王氏丶钱氏丶张氏等等有名气的士族纷纷宣布加入叛乱之中,与地方土豪联手,利用他们的学识优势协助土豪叛军发起反叛。

除了士族丶土豪发起反叛之外,规模更大的山越乱军也很快加入了战斗之中。

广泛依附于士族丶土豪家族的山越部族接二连三的宣布加入叛乱,山越部族首领们带着几千到几万不等的部众纷纷前来助阵,声势浩大,其规模远胜于第一波叛乱发起时的规模。

总而言之,短短半个月内,吴郡丶会稽郡这两个本来已经被孙策征服的郡忽然间由静转动,处处烽烟,到处都是战火,到处都是厮杀之声,到处都能看到叛军打起的旗帜。

而且随着会稽郡部分士族公开加入叛乱队伍,基本上就宣布会稽郡全体叛乱,誓与孙策不死不休。

一般来说,士族并不会随随便便就站在当权者和军队拥有者的对立面上,双方总要协商妥协苟合一阵子,直到发现双方有不可弥合的利益冲突,这才会爆发最终冲突来决定胜负。

而现在,会稽郡出现士族公开加入叛乱队伍的现象,这就说明会稽郡整个郡从来都没有被孙策真正的征服过,它的反抗一时低落,却从未真正的消失。

孙策的杀戮手段力度不够啊!

在五月中下旬,这个消息传到吴县之后,孙策麾下的智囊们纷纷露出了震惊丶担忧的神色,就算是素来被孙策倚重为谋主的张紘都眉头紧锁,十分担忧。

在此之前,哪怕吴郡大部分县域都出现叛军发动叛乱,张紘也没有十分担忧,而是冷静的为孙策分析形势,帮助孙策制定战术,看看具体该如何作战。

且他很早就认为如果叛乱止步于此,那麽孙策想要平定叛乱的难度并不大。

除非刘基或者吴郡丶会稽郡的士族正式下场。

一直到这个消息传达吴县之前,刘基方面并没有出兵吴郡的迹象,太史慈按兵不动,吴郡士族也没有动弹,他们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似乎对这场规模庞大的叛乱毫无兴趣。

这一度让张紘认为人们对孙策的畏惧并未消失,孙策的威望依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遏制叛乱的发生。

但是会稽郡士族加入叛军的消息击碎了张紘心中的苟且之念,令他意识到这一次叛乱和过去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样。

这一次,至少会稽郡是难了。

至于会稽郡士族加入叛乱的消息传到吴郡之后会不会被吴郡士族当作榜样,那是真的很不好说。

张紘脸色难看,孙策的脸色更难看,甚至可以说脸色完全就黑了。

他的胆子确实很大,但他也绝不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傻大胆。

作为一个军政集团的领袖,他当然也知道会稽郡士族加入叛乱的意义之所在,于是他很快便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派人前往监视吴郡各大士族,比如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特别是陆氏家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