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彼可取而代之 > 第93章 超记仇的刘基

彼可取而代之 第93章 超记仇的刘基

簡繁轉換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1 来源:源1

第93章超记仇的刘基

刘基闻言有些意外,记不太清楚自己方才有救下陆议这回事当时战场上很混乱,他全心全意杀敌,倒是没注意那麽多。

但既然陆议这麽说,就是有那麽回事,平白捞了一个救命之恩,何乐而不为。

「无妨,既然我答应来救援你等,自然会来,否则便是食言了,不过我似乎确实来得有些晚了,是我对不住你们。」

说着,刘基起身,向陆议欠身行礼。

陆议连忙侧身避让。

「不敢!不敢!将军能动兵来援,已经是陆氏天大的幸运了,陆氏怎敢苛求更多?」

「毕竟拿了你们七成族产,收了礼,却办不好事情,那可不是我的作风啊。」

刘基摇了摇头,缓缓道:「但我也得辩解一番,并非我不够快,实在是一路上遇到的孙氏贼军多据城死守,我只能连续攻城拔寨,而后才能前进,否则粮道会有危险,伯言应该能理解吧?」

陆议连忙点头。

「那是自然,有城池阻碍,自然应该攻取城池再进兵,否则就要留下兵马包围城池,不仅损耗兵力,也有被突围之危险,届时粮道受损,大军必然军心动荡,有倾覆之危。」

刘基很是欣赏的打量了一下陆议,微微点头。

「也是,你出身名门,自然读过不少书,读过兵书也不奇怪。」

说罢,刘基走到了陆议面前,笑道:「而且,你与我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咱们都是少年掌事,你十三岁撑起家业,我十四岁撑起家业,都是被这世道所害,又不得不咬牙坚持。

吴县那麽多士族,唯有你族提前准备,这才没有被孙策一击致命,其馀各族没有准备,若非你族坚守至今,恐怕也没有眼下你我相见的事情了,陆伯言,吴地士人,你称第二,何人敢称第一?」

陆议听闻跟刘基这般的夸奖他,倒是有些发自内心的喜悦。

可一想到吴县士族如今的惨状,又哪里喜悦的起来呢?

十三士族折损大半,不知多少族人惨死,别说家族学识能否传承下去,连家族血脉能不能传下去都是个问题,有几个家族已经到了家族血脉断绝的边缘。

于是他深深叹息。

「将军谬赞,议实不敢当,议竭尽全族之力,也未能守护所有族人,孙氏一月之围,陆氏折损族人二十一人,损失族兵一千二百馀人,其馀各族避难而来的成员,也因为这场战事死伤惨重————」

刘基当然知道此事,只是具体数字还有待统计,事实他是很清楚的。

而且归根结底,这件事情他是很乐见其成的。

对于这些盘踞在汉帝国身上磨牙吮血的蛀虫,用一般手段是清除不了的,只有用杀戮的手段才能清除。

否则他们根本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也不会把自己兼并掠夺得到的利益让出来。

这样的士族丶豪强实在是太多,抢占了太多的土地和资源,以至于这个世道沦落至此。

能借孙策的手把他们消灭大半,用物理方式铲除他们而不落恶名,这对于刘基之后经营江东丶以江东为基业争霸天下是很有帮助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基本人就算是给孙策立碑做传都不为过。

至于陆议这种人才,说实在的,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帝王就算用他,也会时不时打压他,一直压制他,甚至比孙权做的还要过分。

没办法,陆氏家族作为地头蛇本来就根深蒂固,结果陆议本人的才能更强,声望更高。

他的存在把陆氏一族的地位推至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以至于威胁到了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势。

而且陆议并不是一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

真要说起来,他的武将性格更加突出一些,耿直,没什麽弯弯绕,不晓得什麽叫急流勇退。

本来家族地位就那麽高,自己的官职也那麽高,还有兵权,文丶政丶军三位一体,但凡是个智力正常的帝王,不打压陆议,还能打压谁?

要真是那样的话,陆议下半辈子一定会非常难受。

但现在可能会好一点。

首先,陆氏家族人丁损失惨重,又要上缴七成族产给到刘基,家族只剩下五分之一的规模,想要重新恢复,已经十分艰难,更别说更进一步。

其次,在刘基手底下,刘基有信心可以驾驭丶制衡陆议和陆氏家族的发展。

论及军事,刘基不认为自己会比陆议差。

陆议在他麾下只能是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而不是其他的什麽身份。

而就江东地方的本土势力来说,刘基认为,江东士族丶豪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江东本地势力是刘基不能放弃的一个重要集团。

首先是政治层面。

当前,刘基麾下所拥有的政治派系大体分为两个。

第一个就是目前最主流的,即滕耽丶是仪为首的老爹刘繇遗留下来的旧部们组成的元从派。

第二个则是刘基办设基层官吏速成培训班以来丶以豫章郡丶丹阳郡本地贫贱出身的年轻人为主体而诞生的学院派。

就权势来说,元从派的权势肯定更大,官职普遍更高,而学院派目前还处在一个成长期,还是一株幼苗。

虽然他们未来注定成为刘基亲手培育起来的参天大树,但至少眼下不是。

所以元从派还处在绝对优势的地位,刘基摩下重要的行政职位基本上都是他们担任。

民生丶后勤丶农业等等,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但他们并不十分精干丶清廉,办事层面上也没有完全符合刘基的期待。

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超记仇且小心眼的人,刘基对他们这群人早期试图离开他丶试图追随孙策的情况感到非常不满,至今依然暗戳戳的记仇。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他并不想把太多的权力交给这群人,总是对此心有芥蒂。

虽然表面上不曾表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群人就此过关了。

所以刘基现在需要一个相对成熟但又不过分强势的政治集团加入进来,与元从派分享一些权力,为学院派的那帮年轻人争取更多的成长时间。

若是这群士族并未遭到削弱,肯定不行,那他麾下的元从派根本不是这群人的对手。

可现在,他们遭到了孙策的极大削弱,近乎完美的契合了刘基的需求。

至于接下来的军事层面,江东本土势力的存在也很有意义。

东莱子弟兵丶豫章起兵旧部丶山越集团这三大军中派系的权势和地位随着军事胜利与领地扩大势必会不断增加,刘基虽然以他们为保驾护航的三驾马车,但也不至于完全放任他们野蛮生长。

现在他们可能有一些对立的情绪,但谁知道以后他们会不会通过互相联姻的方式构建一个更加强大丶复杂的势力团体呢?

军队里和政府里是一样的,都不能让同一派人占据绝对优势,必须要扶持对立派系与之抗衡,如此才能维持一整个体系的稳定。

而这个过程,也必然是动态的。

于是借着这个机会,刘基喊上陆议丶陆远与他一起外出视察陆氏族地的情况,让陆议为他引荐那些活下来的吴县士族的人们,混个脸熟。

然后刘基就发现,吴县士族的折损程度比他所想的还要严重很多。

顾陆朱张四大姓只有陆氏维系的相对完整,其馀三族就不一样了。

顾氏和张氏能活下来的族人数量极少,孩童数量更少,人口是结构性的塌陷。

除非有什麽生育能力极强的猛男疯狂结婚生子,否则四五代人之内都不会有恢复人口的可能性。

朱氏家族相对略好一些,因为有朱桓这个猛男保住了一批核心族人,确保了四个核心家庭的完整,所以朱氏家族的上层并未崩坏。

只是中层和下层损失殆尽,家族子弟数量也锐减,青壮男丁包括朱桓在内只剩三人,想要恢复之前的家族盛况,至少也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四个人口数量最多丶家族规模最大的家族尚且如此,剩下的那些中小型士族就更是如此了。

吴县九个中小型士族里头,只有四个还留存有两个以上的完整家庭可以组成家族。

剩下五个里,有三个只剩下前来参加陆绩生日宴会的代表人,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其他族人全灭,受此刺激,两个家族的代表人自杀,剩下一个精神被刺激的不太正常,已经疯了。

还有两个家族除了家族代表人之外,分别剩下一个女丁和两个男丁,说是一个家庭都有点勉强。

所以孙策的这一次突然袭击,是真的给吴县士族一招打回解放前,把他们几十上百年来积累得到的东西一棒子干掉了三分之二还要多,甚至把某些小家族给打没了。

刘基虽然心里很满意,话却没有说出来,也没有摆出太过分的姿态,而且自己到底还是收了钱的,有些话就不能说出口。

至少,在此时此刻,他与吴县士族有着共同的敌人一—孙氏政权!

于是刘基连着感慨带着流泪,一一安抚了那些倒霉的家伙们,并且经由陆议的引荐,让他认识了朱桓丶张维等吴郡士族仅存的优秀成员。

此后,陆议丶朱桓等人一起向刘基请求,希望加入刘基阵营,为覆灭孙氏政权贡献一份力量,也能顺便为家族成员报仇。

朱桓害怕刘基不同意,直接跪在了刘基的面前磕头哭泣。

「族人惨死,亲属丧生,桓只觉得肝肠寸断,痛不欲生,今生若不能手刃仇敌,馀下的生命也将没有任何意义,桓愿以此身为将军驱驰,唯愿手刃孙氏仇敌,望将军恩准!」

张维也跪在刘基面前,哭泣进言。

「族中亲友死在眼前,每日闭目,眼前便是亲人惨死之象,维痛不欲生,深恨孙氏,唯愿诛灭孙氏为族人报仇,望将军恩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