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彼可取而代之 > 四 完成一次道德绑架

彼可取而代之 四 完成一次道德绑架

簡繁轉換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1 来源:源1

一念至此,华歆也没有继续犹豫,遂决定采用刘基的建议,对外宣称支持刘基统领刘繇的部曲,并供给食粮,暂时稳住这支人马,让他们不至于陷入混乱之中。

刘基顺利达成此行的目的,顿时大喜,立刻向华歆表示感谢。

待得临别之际,华歆忽然向刘基提出了一个建议。

「公子年少,尚未加冠,虽然有歆的支持,但毕竟无法名正言顺统领令尊旧部,值此危难时刻,虽然有些不合常理,但是事急从权,公子是否考虑过提前加冠?」

华歆这麽一说,刘基还真就那麽思考了起来。

按照这个时代的礼法来说,男子二十加冠,而自己年仅十四,显然不到加冠的时候。

但是正所谓事急从权,如果说一个家庭中成年男子去世了,家中没有别的话事人可以代表整个家庭对外交际,那麽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让未成年的儿子提前加冠。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比如孙策,孙坚死掉的时候他还没有二十岁,但是为了撑起这个家,他提前加冠,开始征战。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陆逊,陆氏家主陆康在孙策攻打庐江之战结束后不到一月就病死,那时陆康只剩下一个小儿子陆绩,只有七岁,于是时年十三岁的陆逊就提前加冠,代理家主,为陆绩撑起门户。

就当前的局势来看,刘基想要在危难时刻提领刘繇的部众,以一个未成年的身份显然不合适,因此华歆的建议是有道理的。

略一思索,刘基也就有了决断。

「府君所言甚是,基也认为此时此刻不是拘泥于礼法的时候,那麽……府君学究天人丶海内名士,基愿请府君为基操持冠礼,望府君相助!」

华歆笑了笑,欣然应允。

待刘基告辞,华歆亲自相送至府门口,望着刘基远去的背影,华歆深深叹了口气。

「刘正礼虽然平庸,生下的儿子却如此不凡,倘若他能活到成年,未必不能建立一番功业啊……」

华歆自己没有什麽大的野心丶能力,不过自觉自己阅人无数,在看人这件事情上还是颇有心得的。

刘基这小子年龄不大,心思深沉,父亲刚刚去世没多久,便能展现出如此才能,绝非一般少年。

在自己也需要的时候稍微帮一帮他,未来,或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馈也说不定。

刘基离开华歆的府邸之后,没有立刻回府,而是找到了张英。

在他从原身处得到的记忆显示,张英是刘繇的心腹将领,同为东莱郡人,曾经和孙氏集团的不少大将战斗过,取得过一些战果,后来寡不敌众,被孙策亲自带兵打败,侥幸逃得一命。

刘繇没有怪罪他,带着他一起逃到了豫章郡,张英感念刘繇的恩遇,遂对刘繇忠心耿耿丶不离不弃,为他统领仅剩的一万多军队。

刘繇死后,在刘基重生过来之前,刘繇的很多身后事也是张英在操持,勤勤恳恳,值得信赖。

自己年少,没有军功,更没有军队里的亲信,若要把持军队,除了获得华歆的支持丶能拿出米粮之外,还需要一个在军队里有威望丶说话有分量的人来撑腰。

张英就是最好的人选。

而自己之前对张英并没有什麽恩情,无法以自身的存在驾驭张英,所以只有打感情牌,用刘繇对张英的恩情完成一次道德绑架,暂时把张英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于是刘基把张英喊到了没有人的地方,将方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张英。

「尽管我得到了华府君的支持,并且也很快就会行冠礼,但是我毕竟年少,也没有什麽征战的经历,军士未必会服从我,届时,还需要张中郎将多多支持,还请张中郎将念及先父,助我一臂之力。」

刘基眼圈泛红,涌出泪水,恭敬地向张英行礼。

张英连忙还礼,口称不敢,立刻许诺会帮助刘基,并且心中也多出了一丝欣喜。

之前刘基的一系列操作把他看得目瞪口呆,还以为刘基性情大变,不曾想在自己面前竟然流泪。

这样一想,张英便觉得之前刘基的狂暴形态应该是强撑着演出来的,因为害怕丶担忧,不得不表现出强硬的样子,以免为人所轻。

现在的姿态,才是他真实的姿态。

对于刘基的请求,张英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一方面是因为刘繇对他的恩情,一方面则是因为刘基已经从华歆那边得到了米粮的支持。

张英是没想到,刘基就靠一张嘴,就从华歆那边得到了米粮,还让华歆愿意支持刘基提领军队,帮他操持冠礼,这充分说明华歆十分看好刘基。

大家伙儿都办不到的事情,刘基却能办到,可见他的才能。

而且张英作为刘繇的老部下,也同为东莱郡出身,想在江东混,若是没有一个支点,怕是没那麽容易。

念及于此,张英决定支持刘基,暂且留下来关注刘基的一举一动,判断他是否有提领刘繇旧部的能力。

顺利取得了张英的支持之后,刘基总算能松口气了。

米粮方面得到了华歆的支持,军队方面得到了张英的支持,自己便拥有最基础的资格去继承死鬼老爹留下的这一笔特殊的「遗产」。

与此同时,刘基也深深的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如果他想要把这笔军事性质浓厚的遗产收入囊中变成他自己的,只靠嘴皮子和老爹的遗泽是不够的。

想要初步提领一支相对陌生的军队,除了名义和粮食之外,还需要一些威望。

特别是军事威望。

他要打胜仗,他要带领这支军队打胜仗,战胜敌人,获得战利品,让每一名士兵都能得到足够的回馈,这样,才能确立自己对一支军队的实际统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甚至随着情况的演变,随着政局的改变,军队的需求可能还会更多丶更要命,只是带着他们打胜仗获得荣誉和利益还不够。

将这种情况推到极致地狱难度的,就是五代十国,就是刘基上一世挣扎求生的时代。

那个时代,作为统兵将领,不仅要能带着军队打胜仗丶获得战利品,有些时候还会因为军队介入政治,而不得不去满足军队的政治诉求,如果不能满足,随时可能遭遇下克上事件。

这就对军事将领自身的军事政治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刘基上一世的时候也遇到过不少次来自自己统领的军队造成的危险,最开始带领的军队也曾给他带去了不少次下克上的震撼,让他好好品味了一下「五代风华」。

他之所以能够苟到最后,不仅是因为能打,更是因为他充分意识到了那些骄奢淫逸的老军头和小军头已经坏到了骨髓里,已经无可救药,只能推倒重来。

所以在郭威的支持下,他自己从头开始组建了一支新军。

那支新军全部从农民当中选择兵员,而那群农民全都安置在他主导建立的军用农庄里。

每一个参军的士兵都必须要有家人,要有土地产业,最好还能有后代,每个人进入军队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军规军法,并且服从指令。

如此,他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自产自销,逐渐打造出了一支能征善战还听命令丶不搞下克上的铁军。

随着地位的提升和权力的提升,在最后,他基本上把整个侍卫亲军司都给誊笼换鸟了,清算赵匡胤和殿前司系统的时候,他就是带着新军把无可救药的大小军头给清洗了一遍。

这帮人死光了,最大的祸患也就没了,五代炼狱风气的最大散播人群也就没了。

所以论及统领军队,刘基可谓是经验丰富丶认知深刻,且善于改革丶敢于放弃,如果一支军队从根子上就是腐坏的,那麽怎麽训练都不能用。

有资格统领军队是一回事,让军队真正听从命令又是一回事,让军队真正成为能征善战的铁军,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回事。

现在刘基获得了提领老爹旧部的资格,那麽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立下军功,建立威望,让军队听从自己的命令,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判断这支军队的成色,看看有没有练成铁军的希望。

而在此之前,刘基想要好好的睡一觉。

上午杀人,下午谈事情,忙来忙去,不仅没吃饭,也困倦不已,很想睡觉。

虽说现在还要给老爹守灵,不过老爹有三个儿子,白天是刘基在外头撑场面,晚上守灵都是老二和老三来。

老二刘铄,八岁,老三刘尚,六岁,都还是不大的孩子,不过因为跟随父亲颠沛流离到处漂泊,历经不少危险,所以小小年纪也不矫情,十分乖巧懂事。

现在父亲去世,他们伤心之馀,也更加依赖身为长兄的刘基,把刘基当作他们的主心骨,刘基怎麽说,他们就怎麽做。

刘基也是感慨,这俩孩子小小年纪没了爹娘,未尝不是这乱世所造成的悲剧,而自己既然占据了他们兄长的身体,自然也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他好生安抚了两名幼弟,自己稍微吃了点东西之后便沉沉睡去。

————————

PS:新书起步求票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