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64章 老刘啊,豫州刺史乃鸡肋,扔了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第064章 老刘啊,豫州刺史乃鸡肋,扔了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5 来源:源1

不只是吕布。

在场所有人,皆是觉的刘备疯了。

庄稼「长肉」期,就在最关键的后几个月。

你提前一月割麦,原本一百斤的谷粒,可能就变成了八十斤。

近两成的减产率,可不是个小数目。

若是因水旱天灾等不可抗因素,被迫减产也就罢了。

现下兖州只是小旱,还未到成灾的地步,庄稼却要因你刘备提前割麦而减产。

这不是天灾,这是妥妥的**啊。

刘备此举,不是疯了还能是什麽?

「刘备若是疯子,怎可能成今日之气候,其这般反常之举,定然另有用意。」

陈宫缓缓开口,眼中猜疑却多过于惊奇。

吕布不觉也起了疑心,遂问道:

「那依公台之见,大耳贼这反常之举,意欲何为?」

陈宫眉头深锁,捋髯不语,显然一时片刻也想不出其中玄机。

便在这时,亲卫入内,将王楷的一道书信送到。

吕布眼眸一亮,忙是接过。

看过几眼后,不禁哈哈大笑:

「好好好,公台你的妙计成了,那郭贡果然愿出兵助战!」

吕布遂将手中书信示于诸将。

信中称,郭贡已向袁术请示,是否能对沛县用兵。

此时袁术正四面开花,向东对曹操用兵,意图夺取广陵,向北对盘踞相县的沛相陈珪用兵,意图夺取沛国。

曹操这一路且不论,北线却被陈珪阻于相县,屡攻不下。

故袁术本就有意令郭贡东攻沛县,威胁陈珪侧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郭贡一将吕布相邀之事相告,袁术即刻点头首恳。

得到了袁术默许,郭贡遂集结一万兵马,克日将由梁国东进,直扑沛县。

「郭贡攻沛县,刘备势必要抽调兵力回防,兖州兵力定然大减,我军将重获兵力优势。」

「温侯,只等秋粮一下,我们便可挥师再取昌邑也!」

陈宫脸上是筹谋帷幄的自信,笑着为吕布勾勒蓝图。

吕布哈哈大笑。

这时,陈宫突然眼中精光一闪,冷笑道:

「温侯,宫明白了,刘备提前割麦,必与郭贡出兵有关。」

吕布笑容一收,眼神再度茫然。

陈宫捋着细髯,不紧不慢道:

「郭贡出兵,刘备必分兵回援沛县,则兖州之兵必减。」

「兵减,则不以据守兖南五郡国。」

「而眼下秋收将近,刘备必是怕温侯趁着兵力不足,分兵抄掠兖南五郡,抢割其麦。」

「故此,刘备才会出此下策,不惜以欠收减产为代价,提前割五郡之麦!」

听得陈宫洋洋洒洒,有理有据的分析推算,吕布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吾还道大耳贼是疯了,看来是被公台此计,逼迫到不得已如此。」

吕布嘴角钩起讽刺,拍案道:

「既然大耳贼怕吾抢他的麦子,那吾就遂他所愿,即刻分兵抄掠兖南五郡,公台以为如何?」

陈宫却摇了摇头,冷笑道:

「兖南今秋减产已成定局,彼时刘备粮草不及我军,沛县又为郭贡所攻,必陷内忧外患之中。」

「温侯大可不必多此一举,只安心休养士卒,招兵买马,坐等秋收便是。」

「彼时我粮草充足,将士们吃饱喝足士气重振,再伐刘备,纵然那边哲诡计多端,又焉能敌我堂堂正正之师!」

吕布听明白了。

陈宫要求稳。

我粮多你粮少,我兵多你兵少。

那我就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阳谋辗压你的阴谋。

「好一个堂堂正正之师,公台此乃阳谋也,正合吾意!」

吕布抚掌大赞,冷笑道:

「那就这麽定了,吾就以五万斛粮草换回魏续,让大耳贼提前割麦。」

「吾倒要看看,秋收一过,那个边哲还有什麽奇谋诡计,能让大耳贼挡得住吾堂堂正正之师!」

说罢,吕布和陈宫相视而笑。

山阳郡,昌邑城。

来自于各县的粮赋,一车接一车,正源源不断运至昌邑。

府堂内,刘备正审阅着各县送至的粮赋帐目。

「今岁因有旱情,再加上提前收麦,五郡国相较去岁减产约有三成。」

「根据主公之命,为让五郡百姓有足够过冬之粮,各郡县粮赋皆有不同程度削减。」

「故此收上来的粮赋,还要在七成之中,再减去一成。」

「而屯田推行未久,今秋所获有限,不足以弥补秋收减产…」

身为典农功曹的韩浩,将粮草一应事宜,一一禀报上来。

在场众人嘴上虽未明言,眉宇神情间却皆难掩担忧。

「减产欠收,总比颗粒无收胜过十倍。」

「只要我们有粮吃,吕布没粮吃,我们就打赢了这场粮草之战。」

边哲看得出众人担忧,便出言宽慰。

关羽,赵云,乃至满宠都老资历,对边哲深信不疑。

张辽和曹性等几位新降之人,眼中却始终忧疑难却。

「这位边军师,当真神机妙算到能推演天时,算定蝗灾必起的地步?」

几人暗暗对视,心中是同样的猜疑。

「适才不是有消息,言吕布的五万斛粮草已入山阳郡,主公便安排人马,如约以魏续换回来吧。」

「得了这五万斛粮草,对秋收减产欠收,也算是一种弥补。」

边哲目光转向刘备,又补充道。

刘备深以为然,扫视诸将一眼,落在了张辽身上。

「文远,魏续既是你所擒,这换粮之事,吾就交给你了。」

「你即刻带本部兵马出发,务必将那五万斛粮草带回吧。」

当日六千吕军归降后,他便将以并州人为主的两千兵马,皆划归给了张辽做部曲。

故此时张辽虽新降未久,却已有自己的嫡系兵马。

众人皆是神色一奇。

就连张辽,亦是吃了一惊。

自己新降没几天,刘备拨给部曲便罢,还敢令他独自领军,去与自己的旧日同僚交涉?

这是何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胸襟气量。

张辽吃惊过后,眼中不禁涌起感动和折服之意。

于是腾的起身,慨然道:

「主公放心,辽必将五万斛粮草带回。」

当下张辽便领命而去。

前脚刚走,后脚一道来自于梁国密报,便摆在了刘备案前:

豫州刺史郭贡,率一万兵马自梁国北上,有进犯沛县迹象。

此道消息一出,帐中顿时波澜再起。

「郭贡在此时兵犯沛县,宠料定是受吕布所诱,欲袭我侧后,以逼主公分重兵回师。」

满宠当先道破其中玄机。

刘备微微点头。

关羽却目光不屑,冷哼道:

「兄长莫忧,吾观郭贡,不过一插标卖首之徒。」

「请兄长给愚弟五千精兵,愚弟回师沛县,必取郭项首级!」

话音方落,不等刘备回应,满宠便抢先道:

「我军一旦分兵,则我兖州之兵必减,吕布便将重新获得兵力优势。」

「主公,宠以为此必陈宫调虎离山之计!」

关羽神色微动,蓦然省悟。

刘备眉头皱起,一时左右为难起来。

分兵回防沛县吧,如满宠所言,中了吕布调虎离山之计,兖州攻守之势便可能再次逆转。

不回防吧,沛县乃后方根本所在,焉能有失?

「玄龄…」

当此两难时,刘备自然而然的便看向边哲。

不等开口,边哲便淡淡一笑:

「主公不必多虑,哲以为主公只需做两件事,便可不战而退郭贡。」

刘备眼眸一亮。

关羽满宠等众人皆是精神一振,齐望向边哲。

「哲料郭贡必知此乃吕布之计,所以还为其所用,举兵来犯沛县,无非是因其这个『豫州刺史』之名。」

「主公乃陶公所表豫州刺史,他又是朝廷所任豫州刺史,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郭贡自然对主公心存敌意。」

听到这里,刘备恍然明悟。

戳破郭项意图后,边哲接着道:

「故主公只需上表朝廷,自请卸去豫州刺史之职,再派一说客往见郭贡,向其表明无心染指豫州之意。」

「有此两点,哲料郭贡定会心安,自然不战而退。」

边哲此策,倒也不是无凭无据。

当年历史上,郭贡就趁着兖州大乱,率军直扑鄄县。

结果荀彧出面,晓以利害,便将郭贡轻松劝退。

由此边哲料定,这个郭贡必不是那种给人当枪使的蠢材。

兵犯沛县,定是与老刘有利益冲突。

冲突化解,自然没必要非得与老刘死磕。

刘备眉头松展,遂点头道:

「玄龄言之有理,本来吾就无意收取豫州,既如此,那备就自请卸去这豫州刺史之职便是。」

众人多无异议。

这时,关羽却捋着美髯,提醒道:

「兄长若是卸去这豫州刺史之职,虽可换取郭贡这厮退兵,名份上的损失却不可不顾呀。」

刘备心头一震。

他这个豫州刺史,虽乃陶谦所表,可好歹也能充当门面。

反正现下流行诸侯表奏,你表我也表,能用就行。

可要卸去这豫州刺史之名,就只剩下了原先的平原相之位。

以区区一平原相之位,来统辖兖州五郡国,名份上未免有些难以服众吧。

毕竟你都不过两千石级别官职,麾下谋臣武将的官职又能高到哪里去,撑死也就一郡丞而已。

「云长所言,倒也不无道理呀…」

刘备喃喃自语,目光瞥向了边哲。

「哲还没说完,主公让出这豫州刺史的虚衔,不只是为退郭贡,还是为腾出位置,以接另一个实衔。」

边哲却别有意味一笑。

刘备一愣。

关羽等皆是一怔,茫然目光再聚边哲。

众人皆未能领悟,边哲此番话之深意所在。

「若不出哲所料,陶公大限就在这几日,临终必会留有遗命,请主公接掌徐州。」

「主公辞去豫州刺史之职,才好接这徐州牧之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