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41章 徐州是你老刘碗里的肉,击碎曹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第041章 徐州是你老刘碗里的肉,击碎曹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5 来源:源1

山阳郡,昌邑城。

「玄龄,那荀文若之子,翼德已令人寻到,过两日就可送至昌邑,与那荀家千金团聚。」

府堂内,刘备将张飞的书信示于了边哲。

尔后面露欣慰,感慨道:

「不想这荀家千金,竟与玄龄你有这般姻缘,当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今荀文若兄长子女皆在此,其女又与玄龄你有此姻缘,备是不是修书一封,以招荀文若来归?」

老刘是求贤若渴,巴不刻即刻能招降荀彧这等王佐之士,颍川士人的执牛耳者。

边哲却给他斟满汤茶,笑道:

「招降荀文若之事,哲以为不可操之过急。」

「方今天下大乱,士家豪族们分头押注,各事其主者不在少数。」

「就如荀氏一族,荀彧辅佐曹操,那荀谌却效力于袁绍,其侄荀攸却身在朝廷追随于天子。」

「然其所事之主,莫不是一方诸侯。」

「今曹操虽失兖州,却仍有夺取徐州一线希望,而主公虽握有兖南诸郡国,世人眼中却依旧是陶恭祖之客卿。」

「为荀氏一族前途命运也罢,因颍川士人领袖的矜持也罢,哲料他未必因兄长子女之故,便背弃曹操转投主公。」

边哲话虽委婉,刘备却立时听懂了言下之意。

地位!

现下他虽有数郡在手,声名也随之雀起,地位却尚未及位列诸侯。

光凭一个陶谦表奏的豫州刺史,就想让荀彧这样的顶级名士前来投奔?

怎麽可能呢。

毕竟不是人人皆如边哲,能慧眼识英雄,敢把身家性命押在他这个「织席贩履之徒」身上啊。

「玄龄言之有理,是备心急了,此时招揽这荀文若,徒增笑耳。」

刘备却有自知之明,倒也不以为意,反是豁达一笑: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也不急,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不迟。」

当下老刘遂听边哲意见,暂不招揽荀彧,只叫荀兰修书一封给荀彧,以报平安。

此事敲定,刘备的注意力转向了近在眼前的吕布来攻。

根据细作情报,吕布自东武阳渡河南下后,两日之内收取鄄县,范县,东阿三城。

随后会合高顺,张邈诸军,合兵三万已进至济阴郡治所定陶城。

自定陶沿泗水东进,可直抵昌邑城下。

吕布此举,分明是冲着兖南诸郡国而来。

「如玄龄军师推算,吕布果然不加休整,甫一收取鄄县三城,便要对主公动手。」

「吕布的战略意图,应该是先取昌邑,再下亢父,截断我兖州与沛县大本营之联系,尔后再北上攻取任城,鲁国,泰山诸郡。」

「我军经过近日招兵买马,收编降军,总兵力已达到一万四千之众。」

「其中关将军率三千兵马镇守沛县,翼德将军率四千馀兵马坐镇梁父,南防曹操,北守泰山鲁国一线。」

「主公于昌邑一线可用之兵,约有七千之众。」

满宠将敌我两军形势一一点明,尔后宣布:

「依主公与玄龄军师商定之方略,我军当以逸待劳,坚守昌邑不战,以消耗吕军粮草。」

「待战局拖至入秋,我军将抢先于蝗灾之前割麦,尔后趁吕军乏粮,军心动摇之际,肆机反守为攻,一举击破吕布!」

赵云,于禁,伊籍等人,对边哲拟定的这套方略,皆无异议。

倒是吕虔等几员新降之将,眼神皆为惊奇。

这位边军师的身份他们已皆知,此前数败曹操的种种奇谋,他们也有所耳闻。

耳闻,却未亲身领教。

当从满宠口中听得,边哲竟预言今秋会起蝗灾时,众人却皆是大为震惊。

「识地利易,知天时却难,这位边公之子,竟能洞察天时?」

吕虔几人彼此对视,心中是同样的质疑。

「玄龄军师的方略,诸位也都听明白了,就依计行事,早做准备吧。」

刘备目光扫向诸将,眼神坚定,显然对边哲的预言坚信不疑。

众人只好强压下担忧,尽皆领命。

就在军议结束时,亲卫却忽然来报,言是徐州别驾麋竺已至昌邑,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麋子仲?莫非徐州有变?」

刘备心头一紧,忙令将麋竺请入。

不安的气息,开始在堂中弥漫起来。

少顷,麋竺跌跌撞撞而入,一只脚刚迈进门槛,口中便叫道:

「玄德公,郯城有危,徐州有危,你得速速回师相救啊!」

果不其然。

刘备心头一紧,上前扶住麋竺,急问:

「我不是已去书陶公,请他继续坚壁清野据城不出麽,那曹贼不过数千兵马,郯城怎会有危?」

边哲眼中亦是闪过奇色。

陶谦再弱,手中还握有六七千兵马,其中还有四五千丹阳兵。

曹操再强,撑死了不过五千人马。

你在外面打不过曹操,龟缩进郯城据守不出,总应该没问题吧。

曹操他就算是五千天兵天将,他也不可能打得进郯城才对。

麋竺一声叹息。

「陶公原本是不想出战,谁想那曹豹得知曹操屡为玄德公大败,只剩下五千残兵败将,便心生轻视。」

「于是那曹豹便几次三番请缨,力劝陶公出战,以雪前耻。」

「陶公在他鼓动之下,亦对曹操心生轻视,便令曹豹率丹阳军出城一战。」

「结果曹豹中了曹贼埋伏,丹阳兵折损过半,曹豹也中箭而亡。」

「曹贼趁胜兵围郯城,陶公损兵折将,只恐坚守不过几日,故令竺星夜兼程前来向玄德公求救!」

麋竺喘着气,将前因后果道出。

刘备脸色一变,目光急瞥了边哲一眼。

边哲早料到,陶谦可能以曹操心生轻视,轻敌出战。

故梁父一战后,便特意交待他修书一封给陶谦,劝其务必继续坚守不出。

没想到关键时刻,陶谦还是掉链子了。

败了不说,还赔上了曹豹这员大将,以及数千丹阳兵。

现下吕布大军兵临城下在即,这个节骨眼下,怎麽回师去救徐州?

「玄德公,请速速出兵回救郯城才是,再晚则陶公休矣~~」

麋竺深深一揖,打断了刘备思绪。

刘备忙将麋竺扶住,斩钉截铁道:

「子仲放心,备不会置陶公于不顾,容备集结兵马,稍后便回师相救!」

麋竺松了口气,对刘备再三拜谢。

刘备一番安慰后,便令将其送往内院,先安顿休息。

麋竺前脚刚走,堂中便炸开了锅。

「吕布三万大军兵临昌邑在即,这般关键时刻,我们哪里还有多馀兵马回救郯城?」

「若回师徐州,留兵少则昌邑难保,留兵多则不足以速破曹操,及时回师兖州,则昌邑乃至兖南诸郡国亦有得而复失之危也!」

「回救徐州便有可能失陷兖州,兖州乃主公所有,徐州却是那陶谦的,主公岂能牺牲自己的兖州,去换陶谦的徐州?」

堂中众人议论纷纷,大抵都主张不救徐州。

「诸位!」

一直沉默的刘备,陡然发声。

堂中霎时间鸦雀无声。

刘备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备自青州前来徐州,就是为救陶公。」

「陶公资备以钱粮兵马,赠备沛县以为立足之地,对备有恩有义。」

「今陶公有危,备若见死不救,岂非成了那不义不仁之徒?」

「备心意已决,非救陶公不可,诸位不必再劝!」

众人神色震动,心中虽执反对意见,眉宇间却皆涌起敬意。

刘备的这份豪义,此时已令他们深深折服。

「主公…」

边哲正待开口,刘备却摆手打断:

「军师,备知道你想劝备以兖州为重,不可分兵去救徐州。」

「其他之事,备对军师你定是言听计从,只是这件事上,恕备不能听从军师劝谏。」

「陶公,备必救不可!」

显然老刘以为,他也和众人一样,要劝老刘别管陶谦。

若换成别州,他还真会劝老刘别多管闲事,先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再说。

徐州却不一样…早晚是老刘碗里的肉,怎麽可能说不要就不要呢。

而且还是被曹操抢过去。

这不等于默许曹操死灰复燃,还在老刘背后悬了一柄利剑麽。

「主公误会了,哲并非要劝说主公不救徐州。」

「这徐州,早晚会归主公所有,哲怎可能让曹操给抢了去呢?」

「且曹豹这个刺儿头之死,于主公而言未必就是件坏事。」

边哲别有意味一笑,尔后眼中杀机涌现:

「哲是有一计献于主公,既能挡住吕布,又能速破曹操,彻底击碎他夺徐州安家的春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