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22章 曹操:我又被刘备背後高人做局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第022章 曹操:我又被刘备背後高人做局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5 来源:源1

「文则有周亚夫之风,备有兴复汉室之志。」

「今你我既有缘得见,备自然是想邀文则与备同行,助备扫除汉贼,匡扶我大汉社稷!」

于禁心头一震,目光迅速从边哲移回了刘备身上。

刘备竟将他与周亚夫相提并论!

周亚夫何许人也,那可是汉景帝之时,平定七国之乱的一代名将,汉之柱石,同样以治军严明而为后世称道。

刘备对他的这份器重抬举,可是远胜于曹操啊…

那一句「与备同行」,听起来更是将他视并肩而战的同袍战友,而非简单的主臣关系。

光就这短短两句话,听的于禁便心头澎湃,心中意志顷刻间大为动摇。

「承蒙刘使君抬举,禁受宠若惊,只是让禁背弃曹公,做那不忠不义之徒,禁实在是…」

于禁面露难色。

边哲一眼看穿,这位五子良将之首,显然已是为老刘魅力感召,动了归降之意。

只是于禁并非轻于去就之心,自然还存有纠结,顾虑到会背负骂名。

他还需要一级台阶。

边哲眼眸微微一转,遂是上前一步,冷笑道:

「我听闻于将军本为鲍信部将,鲍信为黄巾所害,曹操入主兖州后,才转投至其麾下。」

「这前前后后,也不过一年多时间,曹操对于将军未必有恩,于将军对曹操又何谈忠义?」

于禁心头一震,猛抬头看向那位陌生的年轻文士。

话虽直白刻薄,道理却是这个道理。

归附曹操不过一年,期间主臣交心的话都没说过几句,就搁这儿大谈忠义,说出来谁信呢?

「再者,我知曹操文官中最信任的乃是荀彧等颍川士人,武官中最倚重信任者,则是诸曹诸夏侯氏宗亲。」

「可如今曹操急于绕道泰山道回兖州,断后这种重任,却不用曹氏夏侯氏,反倒用于将军你这个外姓。」

「于将军恐怕自己也清楚,他是舍不得自家兄弟有失,所以才牺牲了于将军你这个外姓武将。」

「主将臣做弃子,臣却要为主死节尽忠,这要是传出去,只怕于将军非但成就不了忠义之名,反倒会背负上一个愚忠的笑柄吧。」

边哲嘴角带着讽刺,轻描淡写间将曹操的动机戳穿。

曹操说是唯才是举,在军权方面,却向来是任人唯亲。

夏侯渊镇汉中,曹洪镇襄阳,夏侯惇镇许都…

曹魏各条战线上,都督全军者,永远是曹氏夏侯氏宗亲。

哪怕不得不用张辽这个外姓大将镇合肥时,还特意安排了李典和乐进,叫他们三人互相钳制。

于禁则眼眸陡然一变,惊奇的目光,再次射向那年轻文士。

此人竟将曹操的用人之道洞若观火。

更将曹操留他断后的动,一针见血般戳穿。

这人到底何方神圣,竟有如此见识?

于禁心中此刻已是翻江倒海。

「于都尉,你我皆为兖州人,曹孟德重颍川人而轻我兖州人,你想来也是心知肚明。」

「前番他为杀鸡儆猴,竟连元礼公那样的刚正不阿之士,都能满门杀害,实是残暴不仁,气量狭窄。」

「我兖州上下,对曹操是怨声载道,人人自危,若不然也不会举州反曹。」

「今曹操被困徐州无路可归,兖州易主已成定局,于都尉你既为曹操做了弃子,也当为自己谋一个出路。」

「你不归附刘使君这样的仁明之主,难不成还要去投吕布那三姓家奴不成?」

满宠这个兖州同乡,此刻也站了出来规劝。

于禁再次沉默,眉宇间的纠结之色,已是濒临瓦解。

刘备见火候差不多了,再次郑重其是一揖:

「备空有匡扶汉室之志,怎奈兵微将寡,力不从心。」

「备知文则亦有报国之心,就请文则与备并肩而战,荡除国贼,兴我汉室!」

气氛烘托到如此地步,人家对你已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刘备更是礼贤下士,如此盛情相邀。

若再纠结,你就是不识好歹了。

于禁眼中犹豫烟销云散,当即深吸一口气,向着刘备深深一拜:

「禁不过一介武夫,承蒙刘使君如此抬举,当真是受宠若惊。」

「禁愿追随使君,匡扶汉室,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主公在上,请受我于禁一拜!」

五子良将之首,就此伏首。

刘备松了一口气,钦佩的目光瞥了边哲一眼。

尔后哈哈一笑,忙将于禁扶起,抚其肩道:

「亢父一战,备先得伯宁这般智士,又得文则你这等世之良将,上天当真是待我刘备不薄也!」

于禁心中不安尽消,亦是大笑起来。

当下刘备便安排士卒,先将于禁送去养伤,令医者好生诊治。

「主公,禁尚有一事不明,还请主公释疑。」

临上担架时,于禁却忽然想什麽,面带奇色问道:

「先前禁为防主公趁虚来攻,特意将大营连夜扩建,于营中多树假人,还大张旗鼓的伐木打造攻城器械。」

「禁实在是好奇,主公是如何看出破绽,识破禁虚张声势之计?」

刘备自没必要隐讳,遂将从曹营上空炊烟数量,推算出曹操主力已走,大营已空的经过坦诚相告。

「原来如此,没想到我百密一疏,破绽竟是出在这里。」

于禁恍然明悟,敬佩的目光看向满宠:

「若禁猜的不错,必是伯宁识破的吧,那戏志才所言果然不错,伯宁当真是智略不凡。」

满宠却面露愧色,忙道:

「文则兄当真是高看我了,我哪有这般能耐,识破你虚张声势之计者,乃是边军师也。」

说着,满宠尊敬的目光,望向了边哲。

边军师?

于禁目光转向那年轻文士,眼神茫然,显然没听说过这一号人物。

「这位乃边哲边玄龄,乃是吾新拜之军师,今日这一战,确为玄龄识破了文则你的疑兵之计。」

刘备索性将边哲介绍给了于禁。

「边哲!」

于禁脸色一变,惊问道:

「莫非…莫非你就是被曹孟德所通缉,那个边公之子?」

边哲微微点头,自嘲一笑:

「看来我在曹营之中,也算小有名气,人人皆知我边哲之名了。」

于禁倒吸一口凉气,眼神已是难以置信。

曹操和他们原本以为,那个边氏馀孽是逃往徐州,投奔了陶谦。

却不料,人家没去投陶谦,反倒了刘备。

竟还被刘备拜为军师,奉为谋主!

还识破了他的疑兵之计。

于禁是满眼惊疑,显然不敢相信,这个边氏遗孤,竟有如此能耐。

「文则有所不知,吾奇袭亢父之计,水淹曹营之策,也皆是出自于玄龄军师的手笔。」

刘备见于禁心存质疑,便果断将边哲的奇谋妙计尽数点破。

谋主的威信,他自然得帮边哲立起来。

于禁倒吸一口凉气。

曹操曾有评价,为刘备设此两计者,实乃奇谋诡绝之士。

戏志才更曾承认,刘备背后这位高士,智计甚至在其之上。

曹操戏志才主臣是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徐州之中,还有如此人物。

就算真有如此厉害的高士,也绝无投奔刘备的道理啊。

于禁作梦也没料到,这个人竟会是他们兖州人。

还是边让之子,曹操欲赶尽杀绝的那个漏网之鱼!

可边让虽乃天下名士,没听说过他这个儿子,竟有如此智计啊?

于禁怔怔盯着边哲,一时间惊疑失神,一言不发。

人也介绍完了,刘备遂令士卒,将于禁抬下去养伤。

直到下城之时,于禁方才缓过神来,急是回头向着城头上看去。

「我以为兖州之中,可称智谋之士者,唯陈宫和程昱二人。」

「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一位奇谋之士,还是边公之子。」

「曹公害这边军师满门,如今却被人家借玄德公之兵,算计到有家难归,危在旦昔,莫非这便是冥冥之中的报应麽…」

于禁喃喃自语,心神久久难以平静。

五十里外,亢父道南口。

翻过最后一根堵路的圆木,扶着老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大口喘起了气。

回头看去,数以千计的曹军士卒,一个个也都累成了狗,横七竖八遍地横躺。

这亢父道是走出来了,八百馀匹战马,辎重旗鼓却不得不遗弃在了道上。

没办法啊,五十里的亢父道上,事先被关羽遍设柴木大石堵路。

人翻过去都够呛,何况是战马。

为了抢时间,只能全部丢掉,全军轻装行军。

曹操气息渐平,连日来所历种种,一一浮现眼前。

越想越觉不对劲,总感觉是被一双无形的手给做局了。

「这必是刘备防着主公弃营南撤,抢先一步令那关羽设途设障,以逼迫我们弃却马匹辎重。」

「不得不说,这一招当真是诡诈阴毒,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如此智计,如此手段,实在不像是那满宠所为。」

「莫非那刘备麾下,当真还另有奇谋高士,为其出谋划策?」

一旁的戏志才,亦是满腹狐疑,与曹操想到了一块。

曹操眉头深皱,将徐州甚至是兖州的大小名士,全都想了一个遍。

只是绞尽脑汁,却实在想不出,谁能有这般智计。

「到底是谁在帮那织席贩履之徒,在暗中搅动风雨,将吾算计到如此地步…」

曹操越想越是烦闷,拳头狠狠一击大石。

就在这时。

曹洪翻过路障,喘着气奔了上来,口中叫道:

「主公,亢父刚刚传回消息,刘备于我主力撤走次日,便倾巢而出攻我大营。」

「于禁和两千守军,皆已全军覆没!」

曹操脸色骇然大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