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75章 徐州豪杰如过江之鲫,是鱼是龙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第075章 徐州豪杰如过江之鲫,是鱼是龙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5 来源:源1

陈登和麋竺暗自对视,眼中皆掠起深深奇色。

边哲这道名录,可谓涵盖了几乎整个徐州有名有姓的贤才。

甚至于其中不少人,连他二人也只是略知其名。

比如排在首位的张昭,乃彭城名士,年少成名,举孝廉出身,连陶谦都曾慕名徵辟,却为之谢绝。

这类的州中名士,陈登和麋竺自然深知其能。

可这个徐盛,对二人来说,便相当陌生了。

二人所知,仅限于此人乃琅邪莒县人,乃县中任侠,仅此而已。

再有就是这个诸葛瑾。

诸葛氏虽为琅邪望族,然其父诸葛珪生前官位不过泰山郡丞,且英年早逝,故诸葛氏家势日衰,年轻一辈多已寂寂无名。

对这个诸葛瑾,二人也仅限于知其乃琅邪诸葛氏子弟而已。

这样声名不显之士,边哲这个外州之人,竟知其名?

还将这些人,尽数列入刘备徵辟名单,视为可堪大任之贤才?

「元龙,子仲,军师所列这些徐州贤才,莫非有不能为备所用者?」

刘备见二人眼神不对劲,不禁担心起来。

陈登回过神来,忙是摇头道:

「自然不是,这些人确乃我徐州人,且大多数都还身在徐州。」

「主公若想徵辟这些人,登自当赶回徐州,先行为主公挽留安抚住他们。」

「只是…」

陈登话锋一转,将名录捧还刘备,奇道:

「边军师将这张子布列为首位,登倒无异议,只是这徐盛与诸葛瑾,登实不知有何过人之能,边军师竟能将其列为二三位?」

刘备立时也听出了不对劲,遂将陈登手中名录接过。

不看便罢,一看吓一跳。

边哲所列这道名录,如陈登所言,确实比较非主流。

「这个张子布,备于沛县时倒也听闻过其贤名,似乎陶公病逝,悼文便是此人所写。」

「那篇悼文备也曾一睹,确实文采不凡,堪称惊艳。」

刘备话锋亦是一转,面露好奇道:

「玄龄,恕备孤陋寡闻,这徐盛和诸葛瑾二人,又是何方贤能?」

老刘的茫然,陈登的陌生,皆在边哲意料之中。

若历史车轮没有转向,这两人的声名雀起,原本应该在十几年后。

徐盛号为江东十二虎臣,亦算世之名将。

想当年孙权向曹丕称臣,魏使骄横跋扈,江东文武皆敢怒不敢言,唯徐盛悲愤落泪,当众声言以向曹魏称臣为耻。

人言江东多鼠辈,在边哲看来,这徐盛是江东为数不多,知廉耻有血性之士。

这样的人,应该很对老刘的胃口。

至于诸葛瑾嘛…

这个人军略才能平平,内政方面也倒也还行,其优点却是为人宽厚,有大局观,善于调解矛盾。

这样的人,可减少一个集团中的内耗,亦是不可获缺的人才。

当然,光凭这点能力,边哲又怎麽可能将其排在名录中第二位。

边哲看重的并非是诸葛瑾本人,而是…

「玄龄?」

刘备见边哲失神,只得出声轻唤。

边哲思绪回到眼前,遂不紧不慢道:

「这个徐盛徐文向,据哲所知,颇有勇力,心有豪义,且善于水战。」

「徐州东临大海,南接淮水,水军必不可少。」

「若能徵辟这徐文向,主公便可用之组建一支水军,将来大有可为。」

「至于这诸葛瑾,哲听闻此人忠厚宽仁…」

边哲如数家珍一般,将二人的能力,一一道了出来。

陈登二人听罢,脸上奇色却是有增无减。

这位边军师,身为一外州人,不光知徐盛诸葛瑾之名,竟连其生平能力也了然于心?

识人之能到如此地步,当真是匪夷所思。

「莫非,这边玄龄身在兖州,却心怀天下,暗中早将我徐州人事摸了个清清楚楚,只为今日向主公举荐贤能?」

「若果真如此,此人之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之能,当真是非同常人。」

「难怪麋子仲称,主公能屡败曹操吕布,皆是出自于此人谋划,今日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陈登心下暗自脑补了一番,不禁微微点头,眼中平添几分信服之色。

当然惊奇的不止是陈登和麋竺。

身为好友的伊籍,同样是一脸震惊错愕。

原本以为,你边玄龄瞒着我,偷偷摸摸把咱兖州人事,摸了个底朝天。

没想到,你不知什麽时候,把徐州竟然也摸了个底朝天!

你小子是真能瞒啊…

至于老刘,则是挺直腰板,竖起耳朵,将边哲每一个字都听到仔仔细细。

脸上原本的好奇,渐渐也转为了万分惊喜。

听罢边哲解释,刘备不禁慨叹道:

「备原本以为,玄龄对兖州了如指掌,不想对徐州竟也了然于心。」

「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说的便是玄龄吧。」

边哲一笑置,将名录奉还给刘备,提醒道:

「哲所提这些人,虽各怀其才,却未必有识明主之能。」

「料想他们当中不少人,会因惧怕袁术兵犯徐州,恐又身陷兵祸,欲南下江东避祸。」

「主公当尽早请元龙他们回徐州,将这些人稳住才是,少一个『漏网之鱼』,主公就多一位可用之才!」

刘备猛的警醒,当即收起感慨,将名录将付陈登,请其与麋竺尽早动身。

二人也知此事轻重,酒宴未尽便起身告辞。

刘备遂率众人离席,亲自将二人送出了鄄城。

黄昏时分,二人拜别刘备,已踏上南归之路。

「元龙,今日见得主公和这边军师,你可还有担心我们托付错了人吗?」

策马并行的麋竺,笑看向了陈登。

陈登脸色如若拨云见月,笑着感叹道:

「论识人之能,子仲兄远在登之上,登心服口服。」

「玄德公确有高祖之风,得此仁明之主执掌徐州,实乃我徐州士民之福。」

「我先前还心存担心,唯恐玄德公仁厚有馀而智略不足,今有这边军师,正好补足了玄德公这一短板。」

「不得不说,这边玄龄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

麋竺重重点头,脸上浮现欣慰笑容,慨叹道:

「我徐州士民历经磨难,如今终得明主,应该算是苦尽甘来,再不必重历曹贼两屠徐州之灾祸了吧。」

陈登却未如他这般乐观,目光遥望向南面,眼神渐渐凝肃。

「现在说苦尽甘来,只怕还为时尚早。」

「曹操于广陵已立稳脚跟,更忍辱负重结好袁术,料想其闻知徐州易主,必不会无所作为。」

「至于那袁公路,对徐州觊觎已久,若知我们将徐州献于玄德公而非他,定然雷霆盛怒,发兵来夺。」

「我徐州人能否苦尽甘来,还得要看玄德公能否退得了这两只虎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