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31章 曹操想换家?他想多了,咱们就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第031章 曹操想换家?他想多了,咱们就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8 05:48:25 来源:源1

一听这话,老刘顿时两眼放光。

现下收取的山阳,任城,鲁,及小半个泰山郡,虽都是小郡,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太守你得有吧,什麽郡丞,功曹,仓曹,兵曹之类的属官你也得有吧。

再往下的县令,县尉等等,也得一个都不能少吧。

这些位置皆得贤能之士来担当。

不幸的是兖南这些个国相太守们,显然不屑于给老刘这个平原相打工,纷纷弃官而逃,或是回乡避难,或是北上投靠吕布。

于是上至太守,下至县令,瞬间严重缺编。

刘备现在正为此事头疼,愁着手底下没有足够的能吏,去填补这些空缺。

边哲却突然间要送给他一批人才,足够他去治理新得兖南诸郡国,这能不喜出望外?

「玄龄,备不太明白,你所言这些贤才,为何是曹操相送?」

刘备惊喜之馀,立时又听出了不对劲。

「主公莫急,我们边走边说。」

三人便翻身上马,回往昌邑城。

一路上,边哲策马徐行,反问道:

「现下泰山道和亢父道,皆已被我们封死,主公以为,曹操接下来会何去何从?」

刘备一怔,不想边哲忽有此问。

略一沉吟后,方道:

「现下曹操归路被断,兵马又折损大半,就算他再用兵如神,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依常理推断,备以为曹操极有可能将残存兵马打散,分头翻越泰山,走小道逃回兖州。」

「此举风险虽大,却尚有一线生机,能逃回鄄城与夏侯惇等会合。」

「不过就算他活着逃回兖州,以留守之数千兵马,绝对抵挡吕布与我们的夹攻。」

「备料他必会放弃鄄县三城,渡河北上投奔袁绍,以谋一条生路。」

边哲一笑。

老刘的推断倒也符合常理。

只是曹操这个人,却素来喜好不走寻常路。

曾经历史上,曹操回师兖州后,在吕布手底下吃了几次瘪,形势一度恶化到不得不向袁绍求救的地步。

袁绍也不地道,趁人之危逼迫曹操将家眷送往邺城当人质,以换取其出兵。

曹操思前想后许久,最终宁可冒着被吕布所灭的风险,也不肯把家眷送去给袁绍。

当年曹操不会,边哲相信,今时历史车轮虽已转向,曹操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主公对曹操还是不够了解。」

「依哲之见,曹操绝非甘于屈居人下之辈,亦非那种能忍辱负重之士。」

「曹操若北上投靠袁绍,便是要将曹氏夏侯氏两族数百口,举族都置于了袁绍羽翼之下。」

「所谓成也宗亲,败也宗亲,这些曹氏夏侯宗亲能助曹操成事,此时却也能成了曹操之累赘,令其为袁绍所制。」

「如此,则曹操再无自立可能,只能从一方诸侯,沦为袁家一将!」

边哲放慢马速,目光望向刘备:

「主公以为,曹操甘心如此吗?」

刘备猛的勒住坐骑,眼神如被点醒,重重点头:

「玄龄言之有理,看来备对曹操所知,远不及玄龄透彻,此人身上有枭雄之气,当不会甘为袁氏鹰犬!」

边哲也勒住了战马,目光望向甄城方向。

「故哲料定,曹操多半会派死士潜回兖州,令夏侯惇率其家眷宗亲,以及留守三城之部众,分批南下翻越泰山,往徐州与其会合。」

「曹操则想凭藉所剩兵马,妄图鸠占鹊巢,夺徐州安家,以图再起!」

马鞭向徐州回身一指,边哲斩钉截铁给出推断。

刘备猛然省悟,眼中闪过一道警惕:

「那张文远有一句话倒没说错,这曹操每遇逆境皆能绝境重生,当年他追击董贼全军覆没,未久便声势复起。」

「今徐州残破,纵然曹操元气大伤,若其决意强占徐州,只恐陶公抵挡不住。」

「玄龄,备是否得回援徐州?」

倘使曹操夺了徐州,自己就要面临两面受敌的局面,这自然是刘备不愿看到。

况且当初向陶谦承诺,袭取兖州也是为解徐州之危。

若自己夺了兖州,却令陶谦失了徐州,岂非愧对陶谦?

「此一时彼一时也,主公无需多虑。」

边哲却不以为然,冷笑道:

「彼时曹操能再起,是因他能从谯县老家招兵买马,能得鲍信等出手相助。」

「如今他被困于徐州,外不得袁绍施以援手,内又被徐州人深恨,无法就地招募兵马,他又如何重振兵势?」

「主公只需派人回一趟郯城,告诫陶恭祖万不可轻敌出战,只需继续据城不出,坚壁清野,并宣谕全境,谁敢投靠曹操便为徐州之公敌。」

「如此,曹操纵然用兵如神,亦无能为也!」

一席话言罢,刘备已是豁然开朗,眼中阴云尽散。

「好一个此一时彼一时,玄龄所言极是也!」

刘备啧啧称是,欣然道:

「吾即刻便令公佑回一趟郯城,务必将玄龄之策叮嘱陶公,绝不能让曹操死灰复燃,失兖州而窃徐州!」

一桩心事解决,刘备心情大好,又要策马扬鞭。

这时,沉默寡言的赵云,却开口道:

「军师此策,固可阻止曹操窃我徐州,可军师还是未解释,适才言及曹操要送明公什麽大礼包是何意?」

边哲笑而不语,目光瞥向刘备。

话已点到这般程度,以老刘的雄略格局,又怎会揣摩不出下文?

果然。

刘备略一迟疑后,面露惊喜:

「鄄县三城中,有众多贤能之士,若能将这些人截获招抚,为备所用,便能填补兖南诸郡国之空缺!」

「玄龄你可是此意?」

边哲微微点头,马鞭向鄄城方向一指:

「哲料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应该不愿冒险潜往徐州,反会北上投靠袁绍。」

「那些冒死前往徐州者,未必就是对曹操死忠之士,仅仅只是不愿投降吕布那三姓家奴而已。」

「这些人当中,多数应该还是兖州人士。」

「今主公既已占据兖南诸郡国,只需善加安抚招揽,哲料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必愿留于兖州,为主公效力。」

「有这麽一批贤才可用,兖南诸郡国可治也!」

刘备和赵云彼此对视,眼神皆是云开雾散,终于明白了边哲的深意。

「原来如此,玄龄之深谋远虑,当真是…」

刘备一时词穷,找不出合适词来表达心中折服。

索性也就不说,马鞭一扬,豪然一笑:

「既是如此,那备就即刻传令下去,令翼德调拨人马,截捕潜往徐州之曹操部属。」

「军师借花献佛,备自当笑纳!」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于是打马扬鞭,径归昌邑。

西面方向。

张辽刚刚策马归营。

就在踏入营门时,张辽猛然想起什麽,急是勒马回身。

目之所及,刘备三人早已策马归城。

张辽一拍额头,自责道:

「那个姓边的谋士,必是刘玄德谋主,其击破曹操诸般计策,定然是出自于此人手笔。」

「我怎麽就忘了问一问,他这个边军师,是何尊姓大名?」

门前迎接的魏续,见得张辽这般嘀嘀咕咕样子,却是一脸疑惑。

「文远兄,什麽边军师,你说的是何人?」

「那刘备邀你会面,你们都说了些什麽?」

魏续迎上前来,眼中是浓浓猜疑。

张辽深吸一口气,脸色化为凝重,沉声道:

「传令下去,速速拔营,星夜兼程赶回鄄城吧。」

「我要即刻禀明温侯,曹操已被封死在徐州回不来了,温侯夺取兖州真正的大敌,已变成了那刘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