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014章 剧变(六)两道“圣旨”

大明元辅 第014章 剧变(六)两道“圣旨”

簡繁轉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3 10:46: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夜色如墨,沉甸甸地压在紫禁城的每一寸土地上。翊坤宫内,华烛高烧,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焦灼。

郑贵妃身着华丽宫装,神色焦急地在厅中来回踱步。一旁的郑国泰也是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兄长,李文进那边竟然受阻了,这可如何是好?”郑贵妃停下脚步,望向郑国泰,眼中满是忧虑与急切。

郑国泰握紧拳头,冷哼一声:“腾骧四卫这群饭桶!这几年花了偌大本钱重建,日前又给他们备齐了弹药,不过是让他们以数千之众去拿下区区一座府邸罢了,谁知关键时刻竟如此无用。不过,吾妹莫急,形势尚在掌握,只

要皇上还在你我手中,此番就已立于不败之地......咱们再想办法。”

他顿了顿,沉吟道:“李如梅顿兵城楼不肯入城,据他自己答复,说是因着不曾领取武备,入城之后恐陷入被动.......我看这话没几分可信。吾妹以为,他这般犹豫究竟为何?”

郑贵妃迟疑了一下,皱眉道:“莫非是嫌我等许诺还不够多?”

“是了,还真可能如此。”郑国泰恍然大悟,道:“李家给个国公,那是给李成梁,将来这国公也是归了李如松,和他李如梅有关系?

我等虽许了他一个禁卫军司令,可此职不得久,一辈子也就做得那几年而已。他李如梅如今刚过而立,就算任满禁卫军司令也还不到不惑之年,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他岂能满意?”

郑贵妃也反应过来,马上道:“原来如此!那不然也给他一个爵位?兄长,你看给他个伯爵如何?”

“这都什么时候了,就不要吝啬这朝廷名器了,要给就给大些,给他个侯爷当当!”郑国泰一拍桌案说道。

郑贵妃也顾不得许多了,立刻点头表示同意:“兄长此言有理。不过缓不急,除了李如梅那边,咱们是不是还应该做点什么?”

“这……………”郑国泰有点头大,别看他也是个挂名的都督,但恐怕比那几位国公、侯爷之流的勋贵更不懂军务。

他之所以能轻松控制皇宫,一来是顶着“奉旨”的名头,皇宫内除了陈矩亲自调来的那点人之外,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二来陈矩毕竟不直接管军,调动的人到底还是太少,平时守护坤宁、慈宁等宫还凑合,但碰上真正的军

队,也就只起到了一点迟滞作用,将将掩护他把皇后和太子接走,连太后那边都没顾得上。

两人沉默片刻,郑贵妃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兄长,如今之计,唯有再伪造一道中旨,高务实出府领罪。只要他一离开靖国公府,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任我们处置。”

郑国泰眼前一亮,思索一番后说道:“此计可行!高务实素以中兴名臣自居,岂能违逆圣旨?但凡圣旨一到,他只能遵旨行事,否则便坏了他半辈子苦心孤诣挣来的贤臣之名!不过,高务实手段了得,此事须得谨慎行事......

拟旨一事,交给谁合适?”

郑贵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司礼监有个叫小顺子的笔墨太监,早年是从我翊坤宫选调出去读书,这才有了今日身份的。他平日里对本宫也算忠心,如今又颇有几分文墨,就让他来拟旨。”

郑国泰想了想,觉得可行,便点头应允。

于是郑贵妃唤来贴身宫女,低声吩咐道:“速去司礼监,把小顺子叫来,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宫女领命匆匆离去。不多时,小顺子便被带到了翊坤宫。他一进门,便扑通一声跪地,战战兢兢道:“奴婢参见贵妃娘娘,郑国舅,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郑贵妃走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小顺子,眼中闪过一丝威吓:“小顺子,本宫今日有一件极为重要之事交予你办。你来拟一道中旨,就说高务实心怀不轨,图谋叛逆,着他即刻出府领罪。此事关系重大,若办得好,本宫重重

有赏;若有半点差池,哼,你知道后果!”

小顺子吓得脸色惨白,身体瑟瑟发抖,但又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应道:“奴......奴婢谨遵懿旨。”

当下,小顺子在一旁的桌案上铺开纸张,小心翼翼地研磨蘸墨。他的手微微颤抖,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在郑贵妃和郑国泰冰冷目光的注视下,强忍着恐惧,一笔一划地草拟起诏书来。

待诏书拟好,郑贵妃拿过来仔细端详,只见上面字迹工整,措辞严厉,语气俨然是皇帝口吻,不禁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她将诏书递给郑国泰,郑国泰展开一看,只见这道中旨如此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察靖国公高务实,恃功骄横,阴蓄甲兵,私藏符玺,久蓄不臣。今据奏报,高逆私结禁卫,暗引边军,图谋篡逆,罪证确凿。朕虽痛心,不敢姑息,特命御马监掌印李文进率腾骧四卫等军擒拿问罪。

熟料该逆抗旨不遵,擅杀王师,罪同谋反!着即褫夺高务实一切职,锁拿九族。唯念君臣一场,彼若肯自缚出府,尚可留其全尸;若仍负隅顽抗,府破之日,寸草不留!

内外文武百官见此旨意,当共讨国贼。擒献高务实首级者,封侯;持其手足至亲来献者,赏万金。钦此。

(空白用宝处)

万历三十一年腊月廿三日

郑国泰看后,先是下意识倒抽了一口凉气,但又马上重重点头:“嗯,做得不错。接下来,该如何将这诏书送到李文进手中?”

郑贵妃思索片刻,说道:“还是让郑拙去送。他办事机灵,定不会出岔子。’

于是,原本亲自守在慈宁宫外的郑拙被召进翊坤宫。郑贵妃将诏书交给他,严肃叮嘱道:“郑拙,你即刻带着这道诏书去找李文进,务必亲手交给他,并告知他依计行事。此事关乎我等生死成败,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郑拙恭敬地接过诏书,应道:“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办妥。”说罢,便匆匆带了一队人马快速离去。

另一边,李文进在营帐内正烦躁不安地踱步。攻打靖国公府遇挫,他才深知带兵打仗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取胜的,与高务实这位“天下第一文帅”相比,自己那点自以为是的本事着实不够看??他还不知道,靖国公府的防御压

根就不是高务实亲自指挥。

哦,当然,高务实擅长的战略层面,似这等一处府邸的防卫,他亲自指挥其实也未必就强过费英东??人家可是原历史中努尔哈赤的五大辅臣之一。

李文进烦躁异常,他知道自己已骑虎难下,偏偏又想不出这刺猬一般的靖国公府到底要如何攻破。正在这时,亲兵来报:“护军,翊坤宫郑公公求见。”

李文进心中一动,忙道:“快请!”

郑拙走进营帐,正见到李文进迎来,也不多话,赶紧从怀中掏出诏书递上,压低声音道:“李护军,这是娘娘的意思,您照做便是。

李文进展开诏书,看完后脸色微变……………这“诏书”好狠的口气,开口便是锁拿九族,寸草不留这样的话,一点余地都不留啊。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回过味来,事已至此,本就没有了退路,语气狠厉又如何?说不定语气狠点还更有可能吓住人呢!

沉思片刻,他叫来心腹胡罡,也就是之前攻打正门的那员将领。

“胡罡,你挑选一队精锐士卒,带上天使仪仗,即刻前往靖国公府宣旨。告诉高务实,让他速速出府领罪,不得有误。若他敢反抗,不必留情!”李文进目光阴冷地吩咐道。

虽然这道圣旨即便在胡看来也十分可疑,但与李文进的心思一样,事已至此,难道还有回头路吗?因此他也不多话,径直领命而去。

很快,一支打着天使仪仗的队伍在夜色中朝着靖国公府加急赶去。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仿佛是命运敲响的沉重鼓点,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天使仗如一条长龙般停在了靖国公府门外,灯笼火把将四周照得亮如白昼。或许是因为天子旌旗的缘故,靖国公府内没有发动任何攻势,虽然府墙之上至少上百个射击孔中的黑漆漆枪口一直对准仪仗队伍,但始终保持沉

默。

胡罡或许是料定国公府不敢对天使仪仗动武,倒是颇有胆色,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倨傲,手中捧着那道伪造的中旨,大声喝道:“靖国公高务实接旨!”

府门紧闭,门口值守的将领正是费英东。他眉头紧皱,亲自从一处射击孔向外探查,望着眼前这阵仗,心中明白事情棘手至极。这所谓的“圣旨”来得蹊跷,可是贸然开门迎接,万一其中有诈,后果不堪设想;但若是不开门,

又恐为老爷落下抗旨的罪名。

费英东深知自己绝不能擅自做主,只好当机立断,立刻派人飞速去通知高陌。

高陌得知消息后,也不敢耽搁片刻,匆忙赶去面见高务实。此时,高务实与孟古哲哲正在书房闲聊,看到高陌神色匆匆赶来,心中已然猜到几分。

“老爷,府门外有天使前来宣旨,说是让您即刻出府领罪。”高陌焦急地说道。看来即便是京华家生子出身的老奴,对圣旨也还是有着敬畏。

高务实却是面色如常,冷哼一声:“哼,这定是郑贵妃矫诏我。他们见攻打府宅不成,便使出这等卑劣手段。”

孟古哲哲秀眉紧蹙,也有些担忧:“眼下局势危急,断不能任由他们摆布。只是......这‘圣旨’在此,如何应对才好?”

高务实淡定地摆了摆手,说道:“虽知是矫诏,但事情尚未大白于天下,我自不能轻易‘抗旨”,还需请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为我背书。”

于是,高务实立刻命高陌请来皇后、太子与陈矩????太子固然还小,但名义还是可以借用的,所以也须得到场。

高务实还在“病中”,皇后也不会计较他这般“倒反天罡”,因此赶紧抱着儿子过来,陈矩自然也随侍在侧。

高务实一见皇后,立刻详细禀明了府外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皇后听闻后,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但此事又关乎到“圣旨”本身的神圣性,一时有些两难。

陈矩见不是事,马上道:“此时皇爷生死不明,哪里可能有此旨意,此必矫诏无疑!元辅不必多虑,只管提出建议,皇后娘娘岂有反对之理?”

高务实轻咳一声,道:“娘娘,臣记得陈学印此来不止带着禁卫军虎符,还有大宝......”

此言一出,王皇后立刻明白高务实的用意了:以矫诏对矫诏!

若是平时,这种事皇后连想都不敢想,但此刻却容不得许多犹豫,她只略作思索,便决定支持高务实,允许他特事特办,以矫诏来应对这场阴谋。

得到皇后的许可后,高务实立刻请陈矩亲自代笔“拟旨”。而高务实本人则神情严肃,缓缓口述诏书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遭奸人蒙蔽,以至圣躬违和之际,贵妃郑氏勾结御马监掌印李文进、左军都督郑国泰等,矫调禁军,封锁宫禁,欲戕太子,其行甚于吕雉、武器!

今查郑氏于翊坤宫私用乌香,谋害君父;李文进发净军,屠戮忠良;郑国泰率兵逼宫,剑指慈宁。此三人者,实为祸国元凶!

特命靖国公高务实总揆内外,节制诸军,讨逆平乱,以复太平。内外诸军见此旨意,当擒杀郑氏党羽。生擒郑妃者赏候,斩李文进、郑国泰者封伯,凡倒戈将士皆前罪。皇后太子均已脱险,社稷江山重光在即,众臣工勉哉

励哉!钦此!

(用皇帝之宝,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画押,加盖私章陈麟之印)

(用皇后之宝,按皇后手印,加盖皇后私章)

(用太子之宝,按太子手印)

(用首辅银印,太傅、太子太师、左柱国、特进荣禄大夫、中极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靖国公高务实画押,加盖私章日新楼主印)

万历三十一年腊月廿三日”

陈矩、皇后和高务实,先后画押或按了手印??太子宝在皇后这代管,自然是亲娘代用,手印也是皇后握着他的小手按下去的。无论如何,看起来很是正规。

当然,严格来说这道旨意同样是矫诏,而且“圣旨”之上本来无需皇后、太子之宝,现在故意加上,明显是为了将来解释这道“矫诏”故意做的准备。

矫诏既然已经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至少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

再说,你那矫诏只有皇帝私章,我这里好歹也是盖着皇帝玉玺,得了司礼监、内阁两个正规的附署,还额外附送皇后、太子之宝,这“正统性”再怎么也比你高点吧?

朱墨皆干,高务实面色沉重地将“圣旨”递给陈矩,坐在病床上朝他拱手道:“陈掌印,如今形势迫人,不得已只能请您亲自宣旨于国公府外,其中危险自不待言……………”

“元辅这话却是小瞧咱家了。”陈矩双手接过“圣旨”,面色决然:“咱家掌司礼监印多年,值此危难之际,岂容自安?漫说府外那群蝇营狗苟之徒,便是刀山火海,我陈矩又如何不敢走它这一遭?”

说罢,他朝皇后、太子一礼,然后挺直腰杆,正道:“臣受天恩数十载,今当报恩矣。娘娘、殿下,保重。”一向谨慎为人,自称“奴婢”的陈掌印,今次终于自称为“臣”了。

闻听此言,满堂肃然。

感谢书友“书友20221205100349569”、“邻家男孩”、“云覆雨”、“梵泽”、“书友20210301106460958630”、“宋宋1122”、“两鬓霜一袍风”、“书友20230303184218780”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