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九)人事调动

大明元辅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九)人事调动

簡繁轉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15 23:16: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年关越发近了,坐镇定南的黄芷汀如往年一般回到京师。此前,她的座舰抵达上海港时听闻京师变乱,心中大惊之下,只让舰队在上海港停了一夜补充物资,次日一早便匆匆北上,却不料一到天津,好消息已经接踵而至。

她本来想和高务实好好谈谈南疆这一年来的情形,尤其是先帝任命高渊为暹罗都统使之后这小子的表现,却不料高务实忙得不可开交,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只能押后再说了。

高务实确实很忙,忙着朝廷大规模的人事变动。由于先帝喜静不喜动,朝廷的重要职务这些年变动并不频繁,等他自南京北返之后又因病在深宫休养,不少官员都已“超龄在岗”。

而如今,随着赵志皋、周咏的乞归,其他一些重要职务也都要做出变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符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传统了。

仅在这个年末最后十来日里,高务实就代表刚刚开蒙的小皇帝做出了如下重要人事安排:

建极殿大学士赵志皋、武英殿大学士周咏各乞骸骨,以托孤拥立之功,皆加太傅,准其功成身退,荣归故里。文华殿大学士沈一贯对郑国泰、李文进谋逆一案知情不报,且纵容门生参与,本该从严从重惩处,念其辅政有年,

乃褫夺本兼各职,令发归原籍。

礼部尚书于慎行主持登基大典有功,经九卿廷推、皇帝批准,晋文华殿大学士,入阁辅政。

兵部尚书宋应昌协助首辅高务实平定郑李之变有功,经九卿廷推、皇帝批准,晋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

兵部政侍郎萧良有协助首辅高务实平定郑李之变有功,经九卿廷推、皇帝批准,晋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

吏部尚书陈于陛年老乞归,恩准并加少师,传车送归。

因阁、部变动,叶向高晋吏部尚书,郭正域晋礼部尚书。王庭摆自西域调回朝,晋兵部尚书。

调整西域职属,改设安西总督、安西总兵;调整土默特等部职属,设安北总督,安北巡抚,安北总兵。

因安西总督王庭摆奉调回京,以李廷机为安西总督。

诏顺义王把汉那吉为安北总督,调方从哲为安北巡抚,任额尔德木图为安北总兵。

因禁卫军司令麻责任期已满,改任军事学院院副;安西总兵平定西域有功,改任禁卫军司令。

禁卫军副司令李如梅改任安西总兵;蓟辽总兵兼蓟镇第一军总制张万邦改任禁卫军副司令;禁卫军原参谋长曹策年老致仕,禁卫军第三镇统制马栋任禁卫军参谋长;延绥总兵萧如薰任禁卫军第三镇统制……………

乾清宫东暖阁内,龙涎香袅袅升腾。小皇帝朱常?正在亚父兼帝师的安排下习字,在宣纸上一横一横地写下数十个“一”字。而高实端坐于御案左侧的太师椅上,面前摊开的黄绫奏疏已摞成小山。他揉了揉酸胀的眉心,目光

落在最上方那份《乞骸骨疏》上,朱笔悬而未落。

“皇上、元辅,”赵志颤巍巍的声音自阶下传来,“老臣年逾古稀,病势连绵,近来目昏耳聩,内阁票拟常将“准”字写成“淮”字,实不堪辅弼重任………………”他说到此处,忽地剧烈咳嗽起来,手中象牙笏板险些跌落。

小皇帝偷眼瞟去,却被亚父一个眼神吓了回来,连忙做出一副老实写字的模样。高务实这才起身相扶,触手只觉赵志的臂膀枯瘦如柴,心下不免唏嘘。

无论如何,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自隆庆二年探花及第,宦海沉浮多年,如今已经虚弱得连站稳都需内侍搀扶。

“赵阁老三朝老臣,不必这般多礼。”高务实将疏本轻轻合上,仿佛忘了自己也是“三朝老臣”。

“闻听日前郑李之变,赵阁老闻之忧心,事后忙于先帝恳托,更是伤身,”他转身从紫檀木匣中取出一卷明黄帛书,“大行皇帝临终前曾嘱,托孤老臣当享尊荣。今上虽年幼,亦知恩义,今特加赵阁老太傅衔,御赐鹤纹马车一

辆,准荣归故里。”

赵志皋浑浊的老眼泛起泪光,颤巍巍跪地接旨。待司礼监宣罢恩诏,他忽从袖中抽出一卷书册:“此乃老臣所著《大学浅义》,今不揣冒昧,愿呈陛下以明圣学。另......”他压低声音,“沈蛟门虽罪不可恕,然其门生故吏遍及

朝野,元辅处置时还当以稳为上。”

高务实颔首不语,目送老臣背影蹒跚离去。檐角铜铃轻响,惊起栖在文华殿脊兽上的寒鸦,扑棱棱掠过三重丹陛。

不多时,武英殿大学士周咏亦来陛辞。这位多年来被外界戏称“举手阁老”的武英殿大学士捧着御赐的《大诰》,声音依旧洪亮:“老臣此去,定将圣谕刻在周氏祠堂,教子孙世代铭记皇恩。”

说到此处,他忽然转向高务实,“元辅,临别在即,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阁老请讲。”

“乞请元辅勿学霍光。”周咏的笏板重重磕在金砖上,“当今圣上虽幼,然天资聪颖,元辅当效法周公,以传正名于万世。”

高务实颇为诧异,想不到周咏这么多年来对自己从无悖逆,临别前居然敢“斗胆直言”一回。不过他也并不在意,点头道:“我受三朝隆恩,此正心之所愿。”

暖阁内,小皇帝正伏案描红,闻声偏头问道:“亚父,周先生也要走吗?”高务实走过去,轻抚幼主的瓜皮帽儿:“陛下,老臣功成身退,方显朝廷恩义。”言罢取过周咏的象牙笏板,亲手系上杏黄流苏,代皇帝下达谕旨:“加

太傅,赐蟒服一袭、鹤纹马车一辆,准荣归故里。”

与此同时,沈一贯仍在自己府中“革职候勘”,这位原文华殿大学士刚刚整理完他的《喙鸣轩诗集》。当锦衣卫破门而入时,他正对着院前牌匾上的“知行合一”四字发呆。

“沈阁老,下官奉旨拿人。”骆思恭的绣春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沈一贯忽然大笑,将桌上墨迹未干的《自劾疏》向火盆,叹息一声:“三十年心血,终成画饼!”他强自镇定,却仍抓住骆思恭的衣袖,“卫帅可还记得,万历二十一年时,令堂的墓志铭是谁为你写的?”

骆思恭不为所动,反而眼疾手快将《自劾疏》从火中抢出:“沈阁老,此疏还是让下官带回内阁较为妥当。”然后顺手将冒着青烟的疏本在桌上拍熄,摊开来检查了几眼。

沈一贯看着疏中自承“门生故吏,多行不法”八字,突然露出一丝自嘲:“好个“多行不法”!只是不知,这法究竟是圣上之法,还是他高元辅之法?”

“带走!”骆思恭的绣春刀虽未出鞘,但却飞快抵住沈一贯的咽喉,低声道:“事已至此,若不想牵连阖族上下,下官建议沈阁老还是慎言为上。”

待到次日,都察院左都御史萧大亨率十三道御史联名弹劾沈一贯。奏疏列举十二大罪,尤以“纵容门生钱梦皋私调宁前兵马进驻通州窥视神京”、“隐匿郑国泰往来书信、密会李文进”为最重。

高务实端坐文华殿,看着昔日政敌跪在丹墀之下,蟒袍玉带尽去,唯余素服麻履。

“沈蛟门,”高务实轻叩案上密匣,“前年你派人往新郑所图何事,你我皆知。我以朝廷大局为重,将如此深仇大恨压下不发,期望你能迷途知返,却不料......”

高务实说到此处,轻叹一声,不待沈一贯回答,忽地展开匣中黄绫,“今上仁德,念你辅佐经年,只着褫夺本兼各职,发还鄞县故里。望你在有生之年闭门思过,莫要再负圣恩。

沈一贯猛然抬头,见那黄绫末端赫然盖着皇帝之宝,喉头滚动半晌,终是重重叩首:“罪臣......谢陛下隆恩!”起身时踉跄一步,竟差点摔倒。

数日之后,位于伊犁的西域都护府内,青铜烛台上的牛油蜡烛噼啪作响,牛油燃烧的膻腥味混着窗外的雪气,在雕花木格窗棂上凝成霜花。王庭摆的手指划过《西域图志》上里海的蓝漆标记,忽然重重一拍。

“博硕克图,你说俄罗斯人有多少火枪?”

“蒙古济农”、七河总兵博硕克图的蒙古皮袍上还沾着伊犁河的水汽,他的狼首纹佩刀在烛光下泛着幽光:“回都护,俄军有三千火枪兵,另有哥萨克骑兵五千。他们的火枪射程比我们的弓箭远………………”

“是吗?”刘?的声音极为洪亮,似乎都能震得烛火摇晃,这位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改任禁卫军司令的伊犁总兵嚷嚷道,“老子在朝鲜跟倭人打过交道,他们的鸟铳算不错了,可射程也比不过当时我军的万历二式!”

王庭摆抬手制止刘?:“刘总戎,且听博硕克图说完。”

博硕克图感激地看了王庭摆一眼,继续道:“他们的火枪虽不如大明的神兵,但依然比弓箭射得远。而我军此前只是追击哈萨克人,并未料到会遭遇火枪兵伏击,因此吃了亏。”

额尔德木图突然也开口道:“刘总戎,我打探过了,那些火枪兵在俄国被称作射击军,乃是该国皇帝直属的亲军,大抵相当于大明的禁卫军,确实有些本事。”

作为高务实的门生,这位顺义王世子的汉语几乎没有任何草原口音,“而且他们的哥萨克骑兵战马比我军战马高大一些,突然冲阵之下,我部被冲散,我与三百勇士....……”

“三百勇士怎么了?”刘?的大眼瞪得溜圆。

额尔德木图攥紧腰间的蒙古刀,喉结滚动:“我与三百勇士被压制在射击军阵前,最终只剩我和二十人活着回来。”他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左肩的枪伤,“这就是俄国人的铅弹打的??当时我身着两重甲。”

熊廷弼的巡按官服在炭火映照下泛着亮青,这位颇受高元辅器重的后起之秀说道:“刘总戎,博硕克图与额尔德木图所言非虚。”

他将桌上的俄情报推过去,“据京华移交的密报,俄军的火器水平虽然并非顶尖,但也确实有几分模样。至于哥萨克骑兵的战马,元辅曾经说过,那是由蒙古马、波斯马(阿拉伯马)与欧洲马混血培育出来的顿河马,继承了

许多优点......元辅当初还交待要尽量获取一些呢。”

刘?抓起情报扫了两眼,突然将茶盏砸在地上:“元辅还有这种交待?那依我看,此事不能善了,待修整一番,还要继续西征,至少也得抢些这个......这个什么河马。”他抽出腰刀,在地图上划出弧线,“都护,我看这莫斯科

虽远,但若集中精骑出征,也未必就拿不下......”

王庭摆摆了摆手:“西域初定,建制方成,如今还不是大举用兵之时。”

刘?颇为扫兴,但也能够理解,不过他仍不安分,说道:“日前安集延回报,说西边总有布日哈图派出的游骑出没,似有所图。

我思来想去,总觉得我军只占一个安集延并不稳妥,应当继续往西出兵两路,一路占据撒马尔罕,一路占据塔什干。如此则可以形成安集延为后方,撒马尔罕、塔什干为两翼犄角的态势,将费尔干纳盆地牢牢握在手中......此

举虽非元辅明令,却符合元辅此前传达的意图,不知王都护、熊直指可愿与我联名奏请朝廷批准?”

王庭摆与熊廷弼还没来得及回话,窗外突然传来马蹄声,驿卒的声音裹着风雪传来:“八百里加急!朝廷调令到!”

王庭摆等人赶紧安排接旨,而后展开黄绫,烛火映得“着王庭摆即刻回京”六字忽明忽暗。他将调令完整看完,伸手递给刘?:“恭喜刘总......哦不,刘司令。”

刘?错愕地拿起调令看完,诧异道:“我调任禁卫军司令接替致仕的麻贵,李如梅来西域......呃,来安西接替我?”他轻咳一声,眼珠子乱转,“李如梅可是元辅的妹夫,怎的会派来安西吃沙?”

王庭摆轻咳一声,只当没听见。熊廷弼则笑道:“如今四方平定,除了安西,怕是再无别处还能立下军功了。”

刘?恍然大悟,但马上又叹息一声,拍着大腿道:“这他娘的......等李五郎来了,我还是要跟他说说撒马尔罕和塔什干的事,然后才能放心回京。”

众人互相对视,都不再言语。

PS:感冒了,昨晚上半夜鼻塞到不行,吃了颗感冒药,码字码着码着就睡着了......下半夜补上。

感谢书友“晓爱古月”、“啊里巴巴四十大盗”、“两鬓霜一袍风”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