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2068、新剧《黄粱梦》

明末钢铁大亨 2068、新剧《黄粱梦》

簡繁轉換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2 16:13:07 来源:源1

崇祯脸色阴晴不定,以他对杨凡那厮的了解,这家伙没那没好对付。

这些蛮夷首领虽然人多,恐怕也难以把他怎么样。

恐怕还会激起他的凶性,打个天翻地覆。

他们阻挡他办差,搞得他这般狼狈,让他在朕和朝廷面前失了面子,恐怕已经激怒了他。

他是常胜将军,连建奴都打回老家去了。在大明入仕之后,未尝一败。

现在,搞得他奉旨送大师入臧这件事,毫无进展,拖延了这么久,这是他从来没有经历的挫折。

让他十分没有面子。这人可是个不吃亏的主儿。

不需要朕督促他,恐怕他不把这些蛮夷打服了,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样也好,就让他在西北和那些土酋们折腾去吧。

杨凡手里没有多少兵,乌斯藏军是阎应元控制,这事看情况,没有十年八年的,恐怕折腾不出个所以然来。

现在既然不想杨家坐大,又不敢动他,那就只能想办法,暗中消耗他家的实力了。一点点的磋磨,让杨家始终聚不起来财,不住粮,攒不起兵。

还要让他家尽量多的得罪人,一个盟友也没有才好。

杨凡这边就可以放心了。

“陛下,青海情况不太好,乌斯藏军的粮饷”骆养性试探着问道。他想看看陛下的真实心意。

“朝廷也难啊,现在到处都要钱粮,朕也发愁啊。”崇祯慢丝条理的用盖子撇着茶叶,一边淡淡的说道。

懂了,骆养性心里顿时知道,陛下对西北是什么态度了。

“对了,朕让杨家剧团排练的那部戏怎么样了。”崇祯转头问王承恩道。

“回陛下,今晚在兴禾大剧院演出,叫做《黄粱梦》。”王承恩说道。

“好,朕到时去看看。”

崇祯把东林扳倒了,为了彻底搞臭他们,把乙巳之变以及如今种种问题都栽到他们的脑袋上,他让皇后联系涂山月,让杨家的剧团出来排一部,揭露文官贪腐误国的大戏,让百姓去仇恨他们。

他们不是靠《苏报》吗,还宣扬那个什么《大宪章》。说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他们办砸了差事,现在不想承担责任,利用一些无耻文人,胡说八道,蛊惑小民,试图把屎盆子都扣到朕的头上。

哼!搞舆论朕也是懂得的。

朕是不会自己出面的,杨家不是和东林势同水火吗。

就让他们出面好了。朕在后面操弄就好。

上次听皇后说,东林那帮人看杨家的八大楼发了大财,他们眼珠子都红了。

他们暗中挖厨子,偷菜谱,使了很多的下作手段,也搞了一大批李鬼酒楼出来。虽然服务和菜品都不如原版,但胜在便宜,把涂山月的生意抢了不少。

这八大楼皇后和宗室、勋贵、大太监,大宫女们都是入了股的。皇家、杨家和英国公府是三大股东。

气的涂山月要安排锦衣卫上门打砸。

她是东厂实际控制人涂山庸大人的女公子,定远的正室夫人,皇后娘娘的手帕交。她儿子定远侯府的大公子,已经定了和大明长公主的婚约。她和帝后是亲家,是真正的皇亲国戚。

这些身份随便哪个拿出来一个,都有的是人愿意奔走效劳。

锦衣卫们摩拳擦掌,争先要来表现一番。没事找事他们最拿手了。

但涂山月被杨凡劝止了,杨凡现在是有头有脸的人了,要这些不入流的手段,他丢不起这人。

涂山庸的闺女他还是了解的,没嫁人时就是女版纨绔恶霸一枚。

得罪了她,挡了她的财路,没事她都要搞出事来。这口气怎么咽的下去。

自己让皇后一激她,她是炮筒子脾气,点火就放炮。

果然,涂山月当即就拍胸脯,对来撺掇的坤宁宫一等女官陶姑姑保证,不就是泼脏水吗,这事包在她身上,让娘娘擎好吧,绝对让他们遗臭万年。

晚上,崇祯和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刘贵妃等。换上了富家公子和妻妾的衣服,从地安门出了皇城。去兴禾大剧院看戏。

皇帝带她们出来玩,后妃们都很开心,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还沿街买了不少好吃的和小玩意儿。侍卫们身上都挂满了。

等进了三楼位置最好的那个包厢,后妃们都轻车熟路的,在宫女的伺候下换上拖鞋。点好了饮料和酒品,还有各种零食。隔着轻纱看戏。

杨家自己的剧团就是有水平,不论是服化道,还是乐队一开场就是满堂彩。杨家的剧团其实擅长京剧,不擅长唱落子平调(读烙子)。

不过,为了效果,还是平调落子合适。

“陛下,您看这杨府的剧团就是不一般呢。”周皇后满意的对崇祯说道。

崇祯也满意的点点头。“不论是演员、舞台背景、乐师都是顶尖的,确实不错。”

《黄粱梦》是几百年的老戏曲了。各种流派版本很多。这种老戏曲不好改编,毕竟前人珠玉在前。很难出彩儿。

可是杨家的剧团,出场就十分精彩,一下子就把观众都吸引进去了。

故事发生在唐代,青年卢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道旁的一个小店。

神仙吕翁正好也路过这里,看到卢生求取功名心切,便有意点化。

当卢生想睡觉时,吕翁给他一个枕头,卢生便做开了好梦。

卢生在梦里考中了状元,被皇帝招了驸马,出将入相,享尽富贵荣华,实现了自己的所有志向。

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他从一个充满抱负的有志青年,变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权贵。当年的理想忘得一干二净,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突然有一天,卢生被皇帝治罪,荣华尽失,卢生此时追悔莫及,感慨颇多。

卢生梦醒,店婆煮的黄粱米饭才刚熟。卢生由此悟得人生真谛。

此时,台上一众丑角扮相的众官员,拥簇着已经做了宰相的卢生,模拟轿子一边往左摇晃,一边往右摇晃。

宰相大人一句,这可是矫枉过正了哇,逗得众人一阵哄笑。

场景一转,只见台上:

一个官员恭维道:“相爷,我把你的文章都编撰成书了哇。”

宰相大人说了一个字:“赏。”众官员一起喊:“赏”

又一个官员上前,恭维道:“相爷,我把您的塑像,立在那文庙里了哇。”

宰相大人说了一个字:“升”。众官员一起喊:“升,升他的官。”

一个官员上前说道:“相爷,幽州刺史不听您的召唤呐。”

宰相大人脸一沉,说道:“免!”。众官员一起喊:“免!免他的官。”

一个官员上前,说道:“有御史上本,说您弄虚作假,有十大罪状啊。”

宰相大人大人大怒,瞪眼道:“杀!,杀他的头。”

众官员股票,哆嗦着喊:“杀,杀他的头。”

崇祯看到这里一拍桌子,点头道:“这戏词写的好,赏升免杀,揭露了那些东林伪君子的真实嘴脸。”

皇后也在一边说道:“冰蟾说了,肯定要恶心死他们。让百姓都看看他们是些什么东西。”

紧接着,剧情到了**。

宰相带着众奸臣,跳起舞,边舞边唱。

摆不完的阔气,弄不完的权;

吃不完的珍馐,花不完的钱;

听不完的颂歌,收不完的礼...

全剧的讽刺达到了最**。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一浪盖过一浪,简直如同山呼海啸一般。

崇祯激动的连说:“好!好!好!”

看到这里,崇祯十分满意,这部剧一定会大火的。

新朝新君,百姓们都盼望有个好的开始,对东林内阁是抱有极大期望的。

可大明过去几年里,经历了蓟州兵变,御驾亲征失败,己巳之变八旗入侵,东林内阁毫无作为,尸位素餐,他们没做出什么成绩,贪腐反倒更加严重。朝野都积聚了极大的怨气。

这部剧大火之后,必定传遍大江南北。把这些无能的文官钉在耻辱柱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