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织明 > 第三百四十八章:三盏酒

织明 第三百四十八章:三盏酒

簡繁轉換
作者:蜗牛非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3 02:22:07 来源:源1

第三百四十八章:三盏酒(第1/2页)

“请王公回奏皇上,我张诚蒙圣恩深眷,必竭力而为,决不让李贼称心如意,但只粮草子药军械补给充足,定使李贼在开封城下折戟,挫其锐气,钝其兵峰,再一鼓作气,将之剿除于中州境内。”

“好。”

“好哇!”

一连两个好字传来。

天使王承恩叫了第一个好,他是在替京城皇宫里面的万岁爷高兴,如真能像张诚说的这般挫败李自成攻取开封的图谋,一鼓作气将其歼灭于河南省内,则大明江山永固,皇爷中兴大明之念有望,教他如何不高兴?

而另一个好则是周王朱恭枵叫出来的,他倒是没有像王承恩想那么多那么深远,但永宁伯张诚的那句“定使李贼在开封城下折戟”却教他心中大定!

自打李闯入豫以来,尤其是在洛阳城破、福藩殒命之时起,周王朱恭枵可是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正是因为不想步福藩的后尘,朱恭枵才会如此舍得大开库房,既出金银、也出粮草,全力支持开封城守事宜。

此刻,永宁伯第一件事便对开封城的安全作出了保证,教周王如何不欢喜呀?

“永宁伯,朝廷国库略有不足,中原剿贼一事,万不可拖延过久,免得粮草一时接济不上,反误了国朝大事,岂不是反而不美了嘛!”

“王公放心。”

永宁伯笑着对王承恩道:“张诚绝不敢养寇自重,以致贻误战机。”

他接下来又一脸正色说道:“不过,李贼如今势大兵众,却非往昔可比,张诚亦不敢冒然与李贼决战,还需静待时机才是。”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战机亦稍纵即逝,永宁伯还是要紧盯战场变化,以免误了战机。”

“是。张诚谨遵王公教诲。”

“这可不是咱家的话……这是万岁爷托咱给永宁伯传的话哩!”

“是。张诚谨遵圣谕。”

…………

最兴奋的便是大殿上的一众武官,就连河南总兵陈永福也是十分兴奋——他这个“宝”算是押对了!

不过,毕竟朝廷来的天使还在这里,更何况周王、抚台,以及河南开封各高官大员都在殿上,他们即使心中万般狂喜,但在表面上却还是要有所收敛。

但既是如此,大殿上的恭喜道贺之声还是此伏彼起,而人群中的焦点自然非永宁伯张诚莫属啦!

当晚,周王朱恭枵在宫里设下了酒宴,既是为天使王承恩接风洗尘,也有给永宁伯张诚这位新任剿贼提督祝贺之意。

武将们因大军驻扎新城集周边,不敢在开封城内久留,更不敢多饮酒,他们奉了剿贼提督张诚之命,纷纷告退归营去了。

留在周王宫中的基本上都是开封城内各官,以及新任剿贼提督、永宁伯张诚,再加他身边几位幕僚……

内殿中一张八仙桌边坐着四人,分别是前来传旨的天使王承恩,周王朱恭枵,永宁伯、剿贼提督张诚,再加上一个负责总调钱粮、协剿流寇的河南巡抚高名衡。

他们四人如今可是河南境内,身份最是尊贵、手中实权最大的人物,凭他们手中所掌控的力量,几乎可以决断河南省内任何人之生死,甚至于可以决定河南、乃至大明王朝未来的命运。

当然,这四人里面真正的实权派,其实只有永宁伯张诚一人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四十八章:三盏酒(第2/2页)

但此刻永宁伯却是坐于客席第二位上,第一位坐着的乃是代表皇帝的天使王承恩,而周王朱恭枵、抚台高名衡则分别坐于主席一、二位上陪客。

至于其他河南、开封各官则是在大殿内就座,而永宁伯帐下幕僚如孙时相、刘承祖、胡以温等人皆赫然在座,由此可见“剿贼提督”这四个字的份量。

…………

“张诚,咱家临出宫时候,万岁爷曾吩咐咱家,要代他老人家敬永宁伯三盏酒!”

王承恩的话才一出口,永宁伯张诚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正待俯身跪下谢恩,却见天使王承恩伸出手来将他搀住,又道:“万岁爷说了‘敬酒,非赐酒,无须那些繁文缛节,不必谢恩’。永宁伯还是回座席上坐好吧。”

虽然听王承恩如此说,张诚仍然坚持着叩谢了皇恩浩荡,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永宁伯,这是第一盏酒,咱家代皇爷敬你‘两救开封危局,稳定中原局势’!”

王承恩坐在原处未动,只是微微欠身举起了手中的酒盏,可永宁伯张诚却是急急站起身来,双手托着酒盏平胸举起。

“张诚,谢皇上隆恩!”

在周王与高名衡二人的瞩目下,他们双双一饮而尽,旁边伺候着的周王宫女娥忙给他们重新斟满酒盏。

“永宁伯,这是第二盏酒,咱家代皇爷敬你‘两蹶名王,锦州城下杀败建奴,狠挫虏贼气焰’!”

张诚依着前次模样起身谢恩饮酒。

“永宁伯,这第三盏酒,咱家代皇爷敬你‘以勋贵统军,剿贼寇安中州,扶大厦之将倾,救国朝于危亡’!”

张诚听了此言心中大吃一惊,顿觉得“咯噔”一下,竟不知该如何喝下这一盏酒了……

…………

要说前两件事那都已成事实,皆为前功,张诚这酒喝得毫无压力,更在心中感念君王还记得自己以往的些许旧功劳。

可这第三盏酒,那就完全不一样啦!

说他“以勋贵统军”,只这一句话就已经将他推到了满朝文官士子的对立面,但好在还有勋臣贵戚们可以统战一下,对此他倒是并未过多在意。

那下面的话语才是真正的杀伤力巨大啊……

“剿贼寇安中州,扶大厦之将倾,救国朝于危亡”,这话语自然没有错,当今崇祯皇帝对于张诚的期望,也是属实如此。

可有一点张诚心里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捧得越高,将来摔得就会越狠!

这就好比当年的袁崇焕大都督,他不就是因为一句“五年平辽”的大话,而落得个最终被“千刀万剐”的境地吗?

虽说这里面还掺杂了许许多多其他各种因素,但这句“五年平辽”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由之一。

但此刻的王承恩可是代皇上敬酒,而张诚已经吃了前面的两盏,这最后一盏酒又如何能推托呢?

…………

只见永宁伯“噗通”一声,就跪在了王承恩的身边,他面对着大明京师的方向,将手中酒盏高举过头,拜道:“臣,张诚,叩谢皇上隆恩。”

谢过了恩后,永宁伯有继续拜道:“此番受命提督剿贼事,臣必当殚精竭力,身先士卒,务求剿除贼寇,安定中原百姓。若不能达成此愿,臣当以死报皇恩之浩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