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 第637章 镇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第637章镇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第1/2页)

如今天气还没有回暖,再加上奉先殿朝议之时宫门是敞开的。

冷风不停的从门口吹进来,虽然官员们穿的都不少,但还是有些凉意。

然而现在,他们在魏武的安排下一个个来到小太阳面前,然后发出一声声惊呼。

“这,好暖和,明明没有火焰居然还能这么暖和,甚至烤的我都有点刺痛了。”

“为什么这东西中间这么亮,看上去像是烧红的炭,可一个炭也没有这么热啊!”

“这就是电能转换成热能吗?若是能够普及,北方百姓就不用再受寒冬之苦了。”

“对呀!如长乐侯所说,电能可以用流水和风获取,那普及起来应该也不难才对!”

最后这两个人的话一说出来,周围的官员也都将目光看向魏武这边。

如今大明刚建国十几年,官员们大部分都还是想将大明打造的更加辉煌的。

如果能让电能惠及北方饱受苦寒的百姓,对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功绩。

然而就在所有人看过来之时,魏武却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

“诸位,电能的获取确实不难,只是配套的相关设施却需要时间来建设。”

“如今技术虽然有了,但想要普及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短时间内应该是不可能了。”

“目前我正打算以京城为试点,先尝试让京城百姓能够用上电,做到了才能谈将来。”

这番话说完,在场的官员们心中难免有些可惜,不过也算是能够接受。

毕竟任何建设都是需要时间的,他们也不能要求魏武能够一蹴而就的完成。

与此同时,魏武在给众人解释了一番之后,又再次转头看向朱元璋这边。

“陛下,对电能的运用离不开电机,任何一个使用电作为能量的机器都是如此。”

“虽然电能是我发现的,但能够顺利将其利用起来,却必须要依靠电机才行。”

“所以,我想向陛下邀个赏,给发明创造电机的五级研究员孙尝,给予适当的奖励。”

说到这里,魏武抬手指了指还在被官员们打量的电风扇。

“您看,这电风扇就是由孙尝亲手打造出来的,但这还只是电机最基本的运用。”

“除了电风扇这种可以民用的机器,孙尝还制造出了辅以军械和工业生产的机器。”

“这种机器叫做工业机床,如今科技院所有出产的枪械和火器,基本都离不开它。”

说话间,魏武也不忘伸出手将电风扇关掉,以免有官员不小心被扇叶打到。

毕竟这电风扇没有外罩,同时也避免让那些弱不禁风的文官被吹病。

做完了这些魏武才又继续说道:

“工业机床的存在,可以省时省力并且更精准的对金属进行加工,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将来大明所有改善民生的机器,或是辅助农业的机器,它们全部都离不开电机。”

魏武之所以会开口找朱元璋请功,主要还是为了科技院的良好发展。

毕竟如今科技院也算是成果斐然,可整个科技院却没有任何一名院士存在。

即便是孙尝他们这四个组长也只是五级研究员,其他人的级别比他们更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37章镇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第2/2页)

如果能够多出一名院士,同时再给予一些其他的赏赐,对那些研究员也是一种激励。

当然,这件事在几天前魏武就已经跟朱元璋商量过,并获得了同意,否则他也不会提。

现在提出来只是走一个流程而已,所以魏武这边刚说完,朱元璋就立刻给出回应。

“此乃我大明之大才,发展之基石,咱准了,即刻起,五级研究员孙尝升为三级院士。”

“从今起,除勋爵和商爵之外,另设工爵体系,对大明有极大贡献之科研者才可赐封。”

“三级院士孙尝,发明电机之器,开战工业发展之先河,特赐工爵之位赐封展工伯!”

“工爵之位只授终身不可世袭,再赏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两,良田三百亩,食禄三百石。”

正常情况下,皇帝突然公布一个新的爵位体系,文武百官必定会有异议。

但现在,朱元璋开口之后却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这主要归功于前几天发生的事情。

就是民间流言四起之前,朱元璋曾召集核心大臣入宫,那时候就是在商定这件事。

所以关于赐爵这件事,知道的那些人全都被打过招呼,在这件事情上不许乱说话。

而那些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连知情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开口反对了。

所以在朱元璋金口玉言之后,翰林院这边立刻就开始起草圣旨内容。

与此同时,朱元璋给孙尝赐封完后,又继续看向魏武说道:

“长乐侯魏武天纵奇才,开掌控雷电为民所用之先河,功在社稷,不可不赏。”

“自入朝以来剿灭白莲教反贼,研发火器军械、蒸汽机、水泥等科技产物屡立奇功。”

“而今东征倭国之战,灭敌寇擒敌王,扬我大明国威,又献银山丰富国库之钱粮。”

说话间,朱元璋抬手摆了摆,随即身旁的太监就捧着一卷圣旨站了出来。

“长乐侯魏武上前接旨~!”

闻言,魏武二话不说径直来到龙椅台阶下行礼说道:

“臣,魏武,接旨!”

魏武话音刚落,那名太监就将手中的圣旨展开,扬声诵念: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天命佑民,必资文武之佐,朝廷崇德,用隆爵赏之仪。”

“尔魏武,于东征倭国之战,携十数名护卫秉忠奋义、克敌制艰,智取倭国九国岛。”

“其后再立奇功,独闯倭国京都擒足利义满又灭敌军数十万,翊赞运筹,功在社稷。”

“今,特授尔为:持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赐封镇国公之位。”

“赏黄金万两,白银五万两,良田五百顷,食禄五千石,赐苏州园林一座由内帑支出,工部督造。”

“此外,镇国公之爵位绵延子孙,世袭罔替,再赐以丹书铁券,与国同休。”

“於戏!山河带砺,永坚臣节;钟鼎铭功,垂裕后昆。尔其慎终如始,以保禄位,钦哉!”

虽然很多人早就知道魏武会被赐封公爵,可真宣旨还是让这些人大吃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